4.伏地哀號
出現了這種情況,明朝政府只好“以傾國之兵,雲集遼瀋,又招合朝鮮、葉赫”,可是,從全國各地徵調的軍隊也和遼東明兵一樣腐朽,許多人“伏地哀號”,不願出關”,不少將領“哭而求調”。
由此可見,明朝出師並無取勝的把握,只是打一場孤注一擲的冒險戰爭。
明朝命楊鎬爲遼東經略,以杜鬆、李如柏、劉綎等爲副,調兵籌餉,經過九個多月的準備,到了一六一九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的四月,赴遼的明軍都先後到達,再加上脅迫徵調的二萬三千名朝鮮兵,總共有二十七萬餘人,號稱四十七萬大軍。
楊鎬與諸將議定,分四路進攻後金,總兵劉綎率軍出寬甸由東;總兵馬林率軍出三岔口由北;杜鬆率軍出撫順關由西;李如柏率軍出鴉鶻關由南,其中以西路杜鬆爲主力,皆直指赫圖阿拉。此外,王紹勳總管各路糧草,楊鎬坐鎮瀋陽。明廷被自己虛張的聲勢所欺騙,洋洋得意地認爲“數路齊搗,旬日畢事耳”。
努爾哈赤掌握了明軍的戰略部署和行動計劃,正確地分析了形勢,認爲明軍是採用分兵合擊,聲東擊西的戰術。努爾哈赤說:“明使我先見南路有兵者,誘我兵而南也,其由撫順所西來者,必大兵也,急宜拒戰,破此則他路兵不足患矣”。
因此,只派五百人抵禦和阻滯南路的劉綎軍,而把全部兵力集中起來,打擊從西而來的杜鬆的明軍主力,所謂“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
這一部署是正確的,因爲從兵力上看明軍有十萬多人,而後金只有六萬人,處於劣勢。但明軍分成四路,兵力分散,再加上劉綎、馬林和李如柏三路山高水險,行軍困難,一時不易到達,只有杜鬆一路出撫順,渡渾河,沿蘇子河而上,道路平坦易行,兩日就可到達赫圖阿拉。努爾哈赤以三萬人對付杜鬆的八萬人,才能夠在戰役上穩佔優勢,取得主動權。
於是他親自統率八旗大軍迅速開赴西線,阻擊明軍。兩軍在薩爾滸一帶相遇,揭開了着名的薩爾滸戰鬥的序幕。
兵力47萬全系向努爾哈赤恫嚇之辭。1619年戰事前夕明兵部尚書黃嘉善言,遼東所有官兵共20萬人,此數 仍不可靠。所謂20萬人,系在遼東鎮原額9萬之外又加由關內新調往11萬。遼東編制數94,693員名載在《大明會典》系國初底數,16及17世紀曾未如額。即張居正執政時代經過極端整頓,時人謂之爲“掊克”,猶只能維持至83,000人,況至此又已40年,又承新敗之後,即不可能接近此數字。
內地遣往之11萬人亦多虛員。當明軍剛一與滿軍接觸,杜鬆立即慘敗之際,大學士方從哲即向萬曆帝建言:奴酋之兵據陣上共見約有10萬,宜以十二三萬方可當之,而昨之主客出口者僅7萬餘,豈能相敵? 但滿洲資料因襲明方傳言,亦謂對方有兵力2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