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恰巧是十六,民間有句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果然沒錯。
月光清澈至極,圓圓的一輪掛在黑夜裡,彷彿一個巨型青花瓷瓶的瓶口,地上的都是生活在這瓶底的微小生命,有一些時刻想着出去,逃離漫無邊際的黑暗,又奈何離那個瓶口太遠,可望不可及。
水沁回來了,水雲夢華燈錚亮,萬物生平,瀰漫着輕歌曼舞,飄香着酒醇魚鮮,水沁走過人聲嘈雜的廊子,往雅間的方向尋去。水雲夢是有前中後三部分組成,以水雲夢大門到後門的直線爲中軸,第一層是酒客的聖地前堂跟廚房,隔着一條從城外引進來的活水,過了寬口九折的沉香木廊橋,是雅客名仕切磋商議的雅間和客房。第三層則是隔了道長廊院牆,穿過一道門,纔是水雲夢中上上下下生活起居的地方。
水沁不想穿過前堂,那裡來來往往,客人繁雜。路過那被發現了,少不得有些客人得罪不得,得過去打聲招呼。於是繞過了前門,從邊門進來,正是到了要過水雲橋的地方。
那橋下流水潺潺,時而似有輕煙繚繞,如雲如夢,這也是水雲夢之所以爲水雲夢的原因。一橋爲中央軸,左右各是延展出園林風光,左邊沿着水路,有畫舫、假山、荷塘、水榭,水榭有樓,高至三層,上面燈火通明,可望至京城景色民生,遙對皇城宮門,繁華之態,與京中各大酒家相論,有過之而無不及。
那座水榭樓,往往是貴人們最喜歡待的地方。奢華氣派,居高臨下,不由生出鶴立雞羣,不與世俗一般的姿態。京中與京外的官員來往,巨賈流動,十有八九都會在這裡駐望一回,看京中,望京外,欣喜若狂的,滿懷希望的,黯然神傷的,無聲悲嘆的,各色各樣的人,只要能跟水雲夢的前途扯上關係,用岱老在宮中經營數十載的履歷來說,就是“一刻不得怠慢”。
水沁知道今夜的水榭樓正熱鬧,順天府知府回鄉祭祖,路過榕江縣,原本想先在水雲夢呆上一天,回憶一下當年進京之初在水雲夢的心境舊情,看看當年的心儀姑娘還有無機會相見,正想着風花雪月,卻在出京的路上,先被自稱是他家遠親請了湘月齋的開業。
這順天府知府一天都納悶着,遠到要追溯到十八代以前,還說得這麼有理有據。這一點說有就有,說無就無的血緣,還不如送跟着請柬送來的一箱金錠子實在,既然這麼誠心誠意請自己賞光,就先過去了。到了晚間,才被榕江縣裡的各個官宦富賈簇擁着回到水雲夢,鋪擺宴席。
原本水沁應該出面,但聽到下人說穀雨已經去瞧過並離開時,就問了穀雨的去處。下了廊橋往右,正對着水榭樓的反方向,蜿蜒曲折的石子小道,竹林花海的清香潤人,通幽處是一座四面竹林的亭子,穀雨正坐在亭子裡,案上一壺桂花釀,品着出神。
說實在,水沁還真的不想打攪他,“事情沒有按預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