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聽馬超敗而未死反而鬆了口氣,因爲這與他之前的推斷相符。假如士卒說馬超全軍覆沒,司馬懿反而會覺得有詐。在司馬懿看來,肯定是馬超埋伏自己的時候被曹休偷襲燒了營盤。結果馬超回兵發現營盤被燒軍心大亂,敗退而走也是可能。
孫權見司馬懿上前問話,士卒卻不開城門,便也打馬上前問道:“你家大都督回兵到此,因何不開城門相迎?”
城頭守軍按龐統之言解釋道:“之前大軍尚遠,我等不知是都督兵到。待到近前,見是兩軍旗幟,也不敢貿然開城,還請這位將軍勿怪。”
司馬懿見城頭守軍不認識孫權還防着他,不由苦笑上前道:“此乃吳王,你等休得無禮,快快開城!”
守軍聽是吳王孫權心頭一動,左手伸到背後伸出兩根手指,打了個手勢,意思是說孫權、司馬懿二人皆在城下。嘴上卻道:“大都督勿怪!小人不識吳王陛下,最怕馬超詐城。適才小人已然命人回報主公,稍後文烈將軍便到。等將軍到後,小人再開城與大都督請罪。”
司馬懿見士卒如此小心也不好出言責怪,畢竟現在是戰時,小心無大錯,而且司馬懿估計城頭沒有能做主的將領,士卒也不敢私自開城。司馬懿不說話,曹純、曹真卻忍不住了,他們也是曹氏將領,用不着給曹休面子,於是曹真上前道:“我乃曹子丹,你等速開城門,便是文烈將軍到此也不會怪罪。”
守城的是馬超人馬,哪裡請的來曹休?剛纔阻止司馬懿入城,不過是欲擒故縱之計,裝的逼真一些,此時曹真出面正好有個臺階下。於是城頭士卒說道:“既有子丹將軍做主,我等這便開城。”說罷命人放下吊橋打開城門。
司馬懿見守軍開城眉頭一皺,論官職司馬懿自然比曹真要高,守軍不聽自己將令卻聽曹真的命令,這讓司馬懿感到有些沒面子。不過司馬懿倒是沒想到城中有詐,只是認爲曹真是曹氏親信,絕不可能背主投降,所以城頭士卒懷疑自己卻不懷疑曹真也是理所當然。
很快城門大開,孫權、司馬懿便要領兵入城。大軍剛要入城,便見遠處一騎快馬逼近,邊跑邊喊:“大都督莫要入城!鄴城已被馬超所得!”
孫權、司馬懿聞聲一愣,當時勒馬,可也沒有什麼過激反應,畢竟來人身份未定,所言不知真假。
馬超、馬岱、龐德、龐統就藏在城頭,他們本想先誘孫權、司馬懿入城,而後推下滾木礌石封堵城門,截住城外大軍,再將城內孫權、司馬懿射殺,便萬無一失。卻沒想到竟然有人飛馬提醒。孫權、司馬懿難辨真假,馬超等人自然知道那人所言是真,於是馬超令旗一舉,城頭伏兵四起,萬箭齊發。
“啊~”“不好~”“我等中計矣!”“速速退兵!”……孫權、司馬懿一見城上士卒將弓弩指向城下便知不好,急忙後退。解煩軍和虎豹騎也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將兩軍主帥圍在覈心。
城頭伏兵大部分瞄準了孫權、司馬懿,可是二人身旁的親衛也是最多。強弓硬弩將解煩軍和虎豹騎基本射殺殆盡,人喊馬嘶連成一片,可孫權、司馬懿卻趁機走遠。
馬超見二人要跑心中大急,高呼一聲:“孫權哪裡走!”說罷開弓一箭正中孫權左臂,將孫權射下馬來。
在馬超看來孫權這個吳國之君要比司馬懿這個魏國都督更有價值。馬岱、龐德也是一般心思,見孫權落馬未死,也朝孫權放箭,欲將孫權留下。
周泰見孫權落馬撲身向前,用身軀擋住馬岱、龐德箭矢,救起孫權而走。馬超三人見孫權被救起不由暗道可惜,待他們再想射殺司馬懿,卻發現司馬懿早已走遠,城下只剩千餘吳、魏士卒屍首。
馬超望着退走的吳、魏兩軍,握拳砸在城頭氣憤道:“那是何人?竟然壞我好事,我等又不得全功。”
龐統也覺得十分可惜,他的智商不比諸葛亮弱,卻沒有諸葛亮的淡然性情,總想證明自己,所以也恨得牙根癢癢。不過有些機會錯過了就是錯過了,之前衆人只想着將孫權、司馬懿射殺在城內一網打盡,也沒想着追擊,此時就算調兵去追也來不及了。龐統心中雖恨也知道後悔無用,只能安慰馬超道:“此次雖未能留下孫權、司馬懿,卻也令其麾下精兵損失殆盡,算是折了二人臂助。若有下次,我等定可將此二人擒殺。”
馬超也明白世上沒有後悔藥賣,只得暫且收兵等待南燁。雖然這次計策未成,但也算是打了勝仗,馬超怒氣一過,便又犒賞三軍。
孫權、司馬懿連驚帶嚇跑出老遠,這才下馬療傷。孫權手臂傷情並不算重,反而是周泰後背中箭入肉頗深,需要靜養一陣才能出戰。魏軍一邊司馬懿雖未中箭,曹真卻中了一箭在腿上,好在也不嚴重。
司馬懿將那報信之人喚到近前問道:“你是何人?因何來此報信?”
先前那人答道:“小人乃文烈將軍麾下細作,受將軍所遣特來打探軍情,見都督欲入城這纔出言示警。”
原來曹丕敗退之後並未走遠,而是等着司馬懿兵來,並且派出探馬打探聯絡。這騎探馬趕到鄴城之時正見孫權、司馬懿入城,這纔出言提醒救了二人一命。
司馬懿聽完前因後果不由長嘆一聲道:“鳳雛之計勝我一籌。”說罷便領孫權去見魏主曹丕。
卻說南燁領兵追擊吳、魏兩軍,孫權、司馬懿前腳剛走,南燁後腳便到了。當他來到城牆之下便是一驚,只見城外滿地焦土,根本沒有馬超的影子。可是當衆人看向城頭之時又是一喜,鄴城之上已然改旗易幟,變成了南漢城池。
城頭士卒見南燁兵到,早有人通報馬超,城中衆將一同出城,將南燁迎進城去。雙方一番寒暄,南燁方知是龐統設計取城,心中不由大喜,重賞麾下衆將。
龐統早已探明曹丕人馬離城不遠,還遣人救了孫權、司馬懿,壞了自己大事,便對南燁道:“如今東吳已平,唯有曹魏二州未定。國師當儘快發兵,一鼓作氣擒殺孫權、曹丕一統天下,此乃萬民之福也!”
南燁此次強軍盡出就是有此打算,何況現在已然攻陷了鄴城,就算想要與曹丕和睦相處都不可能了。南燁點頭道:“士元所言極是!我正欲出兵去戰曹丕、孫權,你等誰願與我同往?”
衆將聞言皆踊躍願往,反而令南燁有些爲難,不由看向郭嘉、賈詡、龐統三位謀士。三人之中賈詡最爲圓滑,並不得罪衆將,郭嘉卻不在乎衆人看法,只是一心爲國,對南燁道:“甘將軍、太史將軍統領海軍,不應久離,當回兵以鎮海疆。鄴城乃是要地不可不守,依我之見當留重兵,總督大軍糧草。”
南燁動用甘寧、太史慈本就是爲了跨海偷襲青、徐二州,如今打到鄴城,二將早已超額完成任務,於是南燁便命二人回兵。又命賈詡、張郃、馬岱鎮守鄴城中轉糧草,其餘衆將再次出兵追擊孫權、曹丕。
孫權鄴城中箭,又傷了大將周泰,麾下將士也所剩無幾,便有退兵三韓、高句麗之意。所以一見曹丕,便向曹丕請辭道:“南燁兵強將勇,害我基業盡失。我欲退兵三韓,再整兵馬與南燁爭鋒,還請魏王借道與我。”
曹丕一點不傻,知道孫權這一去就回不來了,而自己一家兵馬也絕非南燁敵手,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和孫權一樣退往鮮卑、烏桓之地苟延殘喘。於是對孫權道:“陛下何出此言?陛下乃一國之君,本王乃是陛下之臣,冀州、幽州亦是陛下之地,豈能言基業盡失?還請陛下與本王合力抗敵,莫讓天下百姓心寒。”
孫權聞言一驚,從理論上來說曹丕退位稱王之後確實先向劉備稱臣,又向自己稱臣。可實際上二人卻不相統屬,只是平等的聯盟關係。如今曹丕面對強敵,將這主從關係搬出來,孫權還真無話可說。
魯肅見孫權吃癟便道:“魏王既認我主爲君,便應知君命不可違。陛下之意是命魏王率軍鎮守二州以防南燁,待陛下退往三韓整頓兵馬之後再來相助。”
司馬懿聽魯肅辯才如此厲害,便道:“有道是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南燁出兵攻陛下之地,本與魏王無關,魏王卻出兵相助。如今南燁兵來,陛下一走了之豈不令人心寒?陛下若真欲走,便莫怪我等投效南燁國師。”
孫權聞言臉都綠了。曹丕此時最大的優勢就是退還了帝位而稱王,他能尊劉備、孫權爲帝,自然也能尊南漢的劉懿爲帝。假如曹丕真的與南燁合兵,孫權可就連活路都沒有了。
魯肅同樣大驚失色,沒料到司馬懿直接出言威脅,這讓他感覺有理也說不清。呂蒙是武將出身,辯才雖不如魯肅,卻有一股血性,當時拍案而起,拔出佩劍怒道:“你等安敢投賊!看我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