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瓷罐

因爲陝晉豫三省亂民大起,商路斷絕,所以青鹽已經是在濟寧快要斷貨,眼下的價錢是五百文一斤。

說起來這都是笑話,不過是精鹽而已,居然賣到五十多兩一擔鹽,比起這個李孟的一兩五錢一擔真是要哭死。

也有些人用淮鹽和魯鹽熬製精鹽來做替代品,不過始終是賣不上價錢去,最多也就是十兩一擔,濟寧是漕運樞紐,又是河南,南直隸和山東的交匯之處,是山東境內第一等的富庶之地,豪門大戶都是講究生活,雖說有替代品,可誰用的話都覺得掉了身份,寧可擡高價錢,也要買那原產的青鹽。

那兩位掌櫃背後的東家顯然是顯赫之門,家中也是在找這青鹽,只是這東西從前誰也沒有想到會有斷貨的那一天,隨買隨購,都是沒有儲備。

回到自己的莊園,李孟就派人喊來了負責私鹽交易的一位竈戶,這位師傅在逢猛鎮負責檢驗鹽貨的品相,然後定下價格,他和侯山都是居住在這個莊園裡面,叫起來也是方便的很。

“我們的靈山鹽若是熬成精鹽的話,會多花多少錢?”

那師傅沉吟一下,掐着手指盤算,開口說道:

“靈山鹽現在一擔鹽需要三錢左右的銀子,若是出精鹽,要多幾個手續,差不多要多花人工…….唔,八錢銀子一擔吧!”

李孟拍了下身邊的桌子,朗聲說道:

“你今晚就去薛家島的鹽田,等下找兩個鹽丁跟着你,明天開始熬製精鹽,記得,花錢不用心疼,只要鹽好,告訴那裡的竈戶,分兩成左右的鹽田出來生產。”

師傅很是糊塗,這精鹽除了刷牙之外還真是不知道能幹什麼,大家都是買粗鹽用,可看李孟說的鄭重,他也不敢爭辯,隨着李孟喊來的鹽丁一起急忙趕路去了。

第二天一早,李孟喊上十幾個手下,說是要進膠州城,在他身邊倒是有兩百多號人,不過會騎馬的也就是這十幾個人,大家都是現學的騎術,誰的騎術也說不上太好,反正是馬跑起來不怕掉下來罷了。

有馬代步腳程快許多,也就是一個時辰李孟一行人已然是到了膠州城,眼下的身份不同從前,守城門的士兵看着十幾匹馬飛馳而來,先不說馬上是什麼人,這個氣勢也不是自己得罪起的,早早的笑着把路讓開。

等到馬隊到跟前,看到是鹽政巡檢李孟,更是把腰彎到地上,恭謹無比,不知道爲什麼,李孟看見這些像流民比軍兵更多些的守城士卒,就覺得心中煩躁厭惡,儘管對方和自己沒有衝突,並且態度討好。

李孟也知道沒有必要和這些小人發脾氣,路過城門邊,馬雖然不停,還是從褡褳中摸出一吊錢甩了過去,那些守城的士卒眉開眼笑的接住,在揚長而去的李孟身後大喊:

“多謝李大人的賞錢。”

不在膠州城中居住,也是有些麻煩,比如說那些常例的銀子就得進城順便辦理,李孟去了知州衙門客客氣氣的把各級官員的常例錢給到,鹽政巡檢這邊給知州衙門送錢就是一個彼此行方便的意思。

而且巡檢勢大,就算是不理會知州衙門也是正常,前任的牟巡檢一貫是不理會的,可李孟不是這樣,按照現代的概念,這些錢可都是必須的公關費用,你要是不花,這些官員雖然沒有管轄你的權力,可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給你小鞋穿,那時現花錢打通關節可就晚了,李孟在現代時候沒有經歷過這些,可耳濡目染的實在不少。

反正給他們的銀錢也並不算多,又能讓雙方彼此都有好感,何樂而不爲呢,所以現在李孟去膠州知州衙門的時候,從知州到下面的衙役,各個都是笑臉相迎,人人稱讚鹽政巡檢仁義。

把這些公事辦完,李孟安排手下人找了個茶館歇着,叫了兩個人跟着來到了小白河兩邊的街道上。

兩名鹽丁倒是興高采烈,不過也有些疑問,心想自家大人什麼時候有心情逛街。

這逛街逛的速度也是太快了些,李孟只是看看招牌就是大步的路過,壓根不多看一眼,就這麼一連走過十幾家店鋪,突然停住了腳步,直接走了進去,兩名鹽丁對視一眼,都是有些糊塗。

這是一家瓷器鋪子,瓷器這東西無非是擺設送禮和家用,是個很耐用的東西,李孟剛纔該給出去的銀錢和禮物都已經是給出去了,自己家用也不缺,買這些東西幹什麼。

按照李孟的意思,那兩名鹽丁守在門口,李孟自己走了進去,這家瓷器鋪子的掌櫃和夥計並不認識李孟,但卻認識鹽丁的打扮——褐色的土布短袍,知道這李孟最小也是鹽竿子的隊長。

所以一進門掌櫃就滿臉笑容的迎了上去,別看這些鹽竿子連個綢緞衣服都不穿,可手裡有錢的很,大主顧啊!

李孟一進鋪子,就到處打量,那些色彩斑斕,華麗無比的大花瓶,瓷馬,瓷缸之類的都是一掃而過,反倒是到處找那些小瓷罐,掌櫃的有些納悶,可還是帶着笑容跟在身後,在貨架的底層,李孟找到了自己要找的。

青瓷的小罈子,做工很是粗糙,看起來最是不起眼,看到李孟彎腰把罈子捧起來,掌櫃的陪着說道:

“客官,這罈子都是小戶人家用來裝鹽或者是醃鹹菜用的,您用是不是有些不妥當。”

李孟也不理會,手中捧着罈子在那裡翻來覆去的觀看,罈子上只有很少的幾道裝飾花紋,外面也不怎麼光潔,就是帶着蓋子的大肚罈子,確實是那種家中的廚房用具,李孟掂量了下,開口詢問道:

“這罈子多少錢?”

“三十五文。”

那掌櫃的回了一句話後,卻覺得有些不妥,連忙補充說道:

“這瓷器值不得什麼錢,客人喜歡拿去就是,今後有生意多多照顧小號。”

李孟搖搖頭,笑着說道:

“我不佔你這便宜,這瓷罐在那裡燒製的?”

第178章 回膠州第277章 始料未及 大事第521章 逼 投名狀第208章 砍了第102章 酸第195章 炮不是越大越好第261章 分潤第138章 不值得一提第370章 北邊第6章 吃幹抹淨第453章 崇禎十七年初第300章 血裔傳承 首輔之才第232章 後宅第116章 不通生意第422章 一試便知 神秘厚禮第414章 國之大患 誰是第233章 許多事第439章 問船 公府所見 南邊第40章 貨棧掌櫃第510章 雖勝不喜 紛紛來降第335章 陳新甲的仗義直言第411章 勝未必喜第464章 巧拙自知 百炮雷鳴第363章 聞風知意 東西優劣第475章 峰迴路轉 絕境已成第329章 爲家 爲天下 爲誰第48章 前任師爺第141章 八閩鄭掌櫃第535章 南京城開第431章 六百里加急 倭銅第413章 西門宣勝 欲害不能第236章 探第303章 波瀾漸起 炫言求賢第312章 王府密宴 禽獸之兵第256章 探子 追第429章 柳家 求殺人第3章 半路遇鹽丁第285章 兵事生財 處處不平第240章 忐忑第485章 南拒明軍 北攻順援第281章 米粒之光 養虎做患第326章 騎兵爲錘敵爲砧第104章 東家請客第386章 殺紅了眼 仍然是孤軍第78章 誰狠 撞破第403章 喪家犬 膠州營 殺第98章 真相第350章 濟寧的悠閒時光第435章 大勢之前 還能如何第424章 未到太平享樂時第206章 突進第437章 元帥府 開封城第217章 下注而已第484章 夜戰 勝亦勞第87章 迴歸 京師第143章 剋扣規矩第245章 奪門第199章 “攘外必先安內”的歷史淵源第131章 敢當先第210章 家有急事第131章 敢當先第457章 借刀殺人第450章 謀定 懸殊 輕而易舉第48章 前任師爺第457章 借刀殺人第365章 尚有不如 內外夾擊第90章 文武殊途第432章 順立第290章 百丈長矛 不敗之地第381章 殺人祭旗 戰守定策第442章 得益者 去永平第268章 歸鄉悲喜劇第388章 爲大明而戰第183章 比試第158章 鈔庫街第300章 血裔傳承 首輔之才第246章 桀驁 禽獸 公道第305章 軍依水動 有旨不尊第528章 天下銀河匯濟南第417章 崩第44章 火線提拔第415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27章 剿匪第338章 終有報應 松山破第265章 山東總兵第510章 雖勝不喜 紛紛來降第142章 柳大人第204章 土雞瓦狗第52章 分片第25章 鹽竿子第6章 吃幹抹淨第393章 一往無前 鐵血洪流第43章 狹路相逢第322章 李家坡 炮灰填河第287章 天下之事 前倨後恭第148章 暴病身亡第470章 挫虜示威 汝州始戰第77章 有客第52章 分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