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突厥潰敗

“定方,若是你面對如此局面,該當如何破陣?”李恪看着河對岸突厥兵的困境,對身旁的蘇定方問道。

眼下的蘇定方名不顯於世,在李靖、李績、侯君集、秦叔寶這些軍中宿將面前甚至可以說是無名小卒,但李恪卻清楚,蘇定方的未來絕不會只是一個蜀王親事府典軍這麼簡單。

將來待到李靖、李績這些開國元勳相繼逝世之後,蘇定方是要頂大唐軍方的半邊天的。

蘇定方看着李恪的眼睛,並無半分玩笑之色,顯然這是在向他誠心垂詢。

蘇定方面對李恪,不敢有絲毫面對幼子的草率,思慮了片刻,鄭重地回道:“要想破薛延陀的陣型倒也不難,方法無非有二:其一,前部起兵下馬,已利箭對射,拖住薛延陀的人馬,而後部以輕騎繞襲其後,直取薛延陀隊列後掌馬之人,便可破之。”

薛延陀的陣型,弱點不在換騎爲步的步卒身上,而在步卒之後掌馬的那人,若是以輕騎繞後,破了掌馬之人,薛延陀陣型自破。

李恪聽明白了蘇定方的話,點了點頭,但隨即又道:“此處乃是河谷,繞襲不易,這個法子恐怕行不通,定方的第二個法子是什麼?”

蘇定方回道:“其二便是一力勝十會,舉馬槊,以重騎衝陣,自正面強迫薛延陀的箭陣,步卒難當重騎的衝擊,此陣必破。”

薛延陀的箭陣對付輕騎倒還好使些,但若是面對身着鐵甲的重騎,箭射之不進,那薛延陀的陣型便毫無意義,只有落荒而逃的份了。

李恪對蘇定方道:“重騎?突厥貧瘠,連刀槍箭矢都不足備,又哪來的餘力打造重騎。想我大唐比之突厥富庶無數,傾一國之力也不過得重甲鐵騎一萬,而父皇的玄甲軍更加耗費甚巨,突厥只怕是湊不出來的。”

重甲鐵騎不比輕騎,打造重甲鐵騎着實是個燒錢的買賣,重甲鐵騎的鐵甲、戰馬、士卒要求之高與遠勝輕騎,所要耗損的錢糧十倍於步卒,五倍於騎卒。

去歲突厥剛遭大雪,人都吃不飽,哪來的餘力組建重騎?

“如此說來,今日之戰突厥怕是難了。”李恪對蘇定方小聲道。

蘇定方道:“除非突厥還有後手,否則今日突厥就算勝了,也是慘勝,恐怕也再無餘力繼續征伐了。”

薛延陀的陣型突厥攻之不破,過了這般許久,平添的只有傷亡,若是再這樣耗下去,就算最終突厥破了薛延陀的陣型,頡利的四設精騎還能剩下多少也都很難說了。

正如蘇定方所言,若是沒有奇蹟,今日一戰對突厥來說絕對是艱難萬分,但就在蘇定方說完不久,奇蹟真的出現了,只是這一次的奇蹟卻沒有站在頡利這便,而是站在了薛延陀那邊。

欲谷設敗了。

十萬大軍,與回紇首領菩薩麾下所率八千回紇精騎決戰於馬鬣山,本該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決戰,可欲谷設十萬人馬偏偏被回紇的八千精騎打地大敗,一路往西奔逃。

當頡利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當時便愣在了當場,一時間還消化不過來。

欲谷設麾下十萬大軍,怎麼就這麼快地敗給了回紇?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頡利一時半會想不明白,但李恪卻明白了過來。

去歲大雪,頡利自突厥各部強徵糧草,最後頡利的汗庭雖然緩了過來,但突厥各部卻元氣大傷。

經此事之後,頡利在突厥的威望已經大打折扣,在這種情況之下,頡利還在開春後便向突厥各部徵兵,各部如何能夠甘願,戰意又如何能夠高漲。

兵法有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欲谷設麾下的十萬各部聯軍還未出徵,士氣便已經衰竭到了極點,試問又怎會奮力作戰。

馬鬣山一代本就是回紇的地盤,回紇對地形很是熟稔,而此次出戰的突厥兵早就不是當初橫行漠北時的突厥兵,現在的突厥兵就是一盤散沙,回紇士卒幾番襲擾之下便輕易地散掉了。

兩軍交戰,突厥兵稍一受挫,便逃地逃,降地降,哪裡還有死戰到底的底氣,最後突厥人自然是必敗無疑。

當李恪得知欲谷設大敗的消息,李恪便已經知道,這一戰頡利輸了。

左翼的頡利遲遲拿不下薛延陀,而右翼的欲谷設已經潰敗而逃,此消彼長之下頡利必敗無疑。

也虧得頡利麾下是他的四設精銳,若是那些突厥各部的人馬,恐怕現在已經逃地不見蹤跡了。

“可汗,欲谷設已敗,這一仗不能再打了,若是再打下去,待到回紇人反包上來,形勢危矣。”在得到欲谷設潰敗的消息之後,頡利身旁的阿史那思摩便立刻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對頡利道。

頡利雖貴爲可汗,但也征戰多年,沙場之上的這點常識他自然是清楚的,可他看着河對岸的薛延陀士卒,他的心裡很是不甘。

此次北上與鐵勒作戰,頡利幾乎是調動了七成的突厥大軍,而馬鬣山一戰,突厥大軍已經摺損了四成,這次若是退了,那他以後還拿什麼去征伐鐵勒。

難不成就這樣任由鐵勒人在磧北坐大,而他卻不管不顧嗎?

阿史那思摩自然也看出了頡利的糾結,但這一場仗着實是不能再打下去了。

阿史那思摩道:“可汗,現在若是退兵,至少還能保住四設精銳,若是再不撤,恐怕咱們突厥的底子就全部折在磧北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頡利雖然不是漢人,但是這樣的道理還是懂的。

頡利看着一直死死僵住的局勢,終於咬了咬牙道:“傳令下去,全軍撤退。”

接着,頡利的話說完,又看了看李恪,道:“派人保護好三皇子,切莫出了岔子。”

頡利美其名曰是爲了保護李恪,其實李恪清楚地很,頡利就是擔心他趁亂逃了,派人嚴密監視而已。

左右李恪也沒指望能夠在突厥大軍中逃跑,裝模作樣地跟頡利道了聲謝,一同撤退了。

第六十九章 暴露第十一章 唐儉爲使第四十三章 趙德言的抉擇第二十六章 再遇仙娘第二十八章 護駕第七十章 武順登門第四十七章 太子心病第六章 岑長倩第七十章 武順登門第六十四章 武舉第九十二章 手書第十一章 昆明池春獵第六十八章 心機第十五章 定親第二十四章 長孫衝從軍第十章 頡利求和第三十一章 叛國之污第三十三章 請纓第三十二章 李承乾之憂第二十八章 媚娘善道第十五章 之官右驍衛第四十八章 障眼法第四十五章 謂之賢王第二十六章 雲中城第二十一章 欲擒故縱第六十章 秦府習武第六十七章 階下之囚第四十章 周家幼子第四章 陰山下第五十八章 過繼第二十四章 揚威右驍衛第二十三章 人情第三章 靈州軍第十一章 薛延陀第四十三章 溫彥博病危第三十九章 太子選馬第二十三章 行抵揚州第十九章 太子側妃第十六章 揚州之論第四十五章 謂之賢王第十三章 歸寧第十一章 弘農楊氏第六十九章 換質之議第五十二章 彈劾第三十四章 瓊華殿第七十七章 權萬紀第十八章 鐵勒內亂第九章 蕭家姊弟第六十六章 殊遇第七十章 風雲突變第五十一章 大雨滂沱第五十三章 月仙回揚第十七章 仙娘第七十九章 巧取第六章 分封第三十七章 牙行第四十七章 武威倉第四十七章 淮水之患第二十九章 騙城第二十五章 接風宴第三十三章 求情第七章 義成公主第十九章 狼谷第四十八章 淮南將亂第三十四章 以身赴險第十章 將往華陰第四十二章 外放之論第二十五章 命格第六十四章 突厥潰敗第一章 定帥第五十九章 棄子立侄第三十三章 定北第三十二章 百官爲難第四十三章 仙娘入府第五十三章 加賦第四十五章 渤海郡王第六十六章 蠱惑第二十三章 聖旨至第七十六章 杜相南下第三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六十五章 上皇臨終第二章 西南戰事第八十章 太子被劾第六十一章 無緣東宮第九十二章 手書第十三章 破鐵山第五十七章 擷玉樓第二十五章 臨朝大封第六十三章 心結第十八章 武蕭之間第十八章 山陽酒館第七十章 段璀殉公第六十九章 捧殺第六十五章 皇后病危第一章 太子之危第三十一章 涼州隱患第三十六章 自古名將如美人第十九章 太子側妃第十五章 搖搖欲墜第四十一章 再入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