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黃鶴樓上現黃鶴

常百化聽魚素真要與自己比鬥拳掌,遂立即點了點頭,怪笑答道:“貧道遵命,就以自創‘蛇形太乙掌法’,在魚道友的‘天魔妙音拳’下,領教絕學!”

話音甫了,雙肩輕晃,倏然退出五步,目光凝注魚素真,足下盤旋,活開步眼!

魚素真一任常百化宛若靈蛇地,圍繞在自己身外,不住盤旋遊走,卻自巍然凝立,一動不動!

但她兩隻手兒,卻不時有所動作!

忽而雙掌互拍,忽而雙掌合擊,忽然從十指一屈一伸之中,發出“格格格格”清脆聲息!

上官柔本未留意,但見皇甫端彷彿聽得出神,遂也冥心傾耳,靜聽起來!

聽了片刻,上官柔失驚叫道:“上官兄,魚素真的手中所發聲響,頗有節奏,顯非隨意而爲,莫非還藏有什麼玄妙?”

皇甫端點頭笑道:“音魔之名,豈是幸致?當然蘊藏有相當奧妙!柔妹不信請看,魚素真在這次十指連伸之後,可能會合掌三拍!”

他這裡語音方落,魚素真果然目光籠注常百化,舉掌連拍三響!

上官柔見皇甫端能預知魚素真的動作,不禁大爲敬佩!雙眉一軒,方待動問,皇甫端卻又復笑道:“柔妹再看,我猜魚素真拍了三掌之下,還將再拍三掌,然後便向‘金蛇道人’常百化,發動攻擊!”

上官柔聽得將信將疑,注目看去,果見魚素真拍完三掌以後,仍復連拍三掌!

不知怎地,這六掌連拍三聲,竟彷彿使“金蛇道人”常百化聽得出神,足下略爲一慢!

一流高手對敵,哪裡能有絲毫可乘之隙予人?就在“金蛇道人”常百化這略微一慢之下,“音魔”魚素真便即奮拳急搗,襲向對方左肋!

常百化大吃一驚,急忙身形一搖一拱,足下一移一滑!

眼看魚素真十拿九穩,業已一拳擊中常百化,但常百化卻在對方掌將及肋,而未及肋的一瞬之間,像條靈蛇般,身形微拱,閃滑出丈許以外!

魚素真忍不住,脫口讚道:“常道友,你好巧妙的‘靈蛇身法’!”

常百化回身笑道:“魚道友,你好厲害的‘天魔秘音’!”

但一語方畢,身形立閃,猛撲魚素真,接連攻出七招“蛇形太乙掌法”中的沉雄詭辣絕學!

魚素真立即揮掌相迎,剎那之間,當空掌影如山,舉風若嘯,漸漸看不清這兩位一代豪雄身影!

龍騰虎躍的人影忽分,併發出“錚”的一聲及“哧”的一聲等兩種聲息!

魚素真手中持着從“金蛇道人”常百化身上撕裂的半幅道袍,咬牙切齒的怒視對方,神情憤恨已極!

常百化則在若無其事地,滿面得意奸笑!

上官柔詫然說道:“上官兄,常百化所着道袍,被人撕去半幅,分明落了下風,他爲何反倒這等高興呢?”

上官柔忽然失驚地叫道:“上官兄,我明白了,你看魚素真的肩後!”

皇甫端目光注處,果見魚素真的肩後“七絃古琴”,業已斷爲兩截!

上官柔低聲說道:“一個肩後古琴被斷,一個身穿道袍被撕,說來仍是秋色平分,未判勝負!爲何‘金蛇道人,常百化,竟笑得那樣得意!”

皇甫端低低說道:“大概‘金蛇道人’常百化怯懼‘音魔’魚素真的那具‘七絃古琴’,遂建議雙方不用成名之物,然後再交手過招之下,設法將對方這一具令他頭痛的‘七絃古琴’毀掉,便可濫肆兇威,毫無忌憚!”

上官柔被皇甫端一言點醒,瞿然說道:“我也明白了!換句話說,在這魚素真的‘七絃古琴’已斷之下,常百化就要利用他那條金蛇制敵的了!”

他們話方至此,壁下石破天驚的惡鬥,又復開始!

“音魔”魚素真因自己最心愛的“七絃古琴”被毀,有點怒極心瘋,厲嘯一聲,十指箕張,竟以“殭屍抱柱”身法,惡狠狠地,向“金蛇道人”常百化,猛撲而去!

這種“殭屍抱柱”身法,歹毒無論,只要容她十指沾身,便休想得脫,非有一方氣絕身死以後,纔可解開糾纏,確實是種遇上強仇大敵的拼命招術!

常百化一來因覺毀去對方威力無邊的“七絃古琴”,業已穩佔上風,自不肯冒險拼命!二來因見魚素真厲嘯飛撲的來勢,太以猛兇,也不敢輕櫻其鋒!

遂趕緊又施展他那獨擅勝場的“蛇形身法”,雙肩微晃,腰背一拱,便從魚素真十指疾抱之中,拱了開去!

魚素真哪裡肯就此干休?接二連三地,追蹤猛撲!

常百化則靈活如蛇,在魚素真十指指風交織之間,一次又一次的巧妙閃避!

上官柔低聲說道:“上官兄,我們大概猜得不錯,常百化形勢奇險之下,怎麼還不用‘金蛇’制敵……”

話猶未了,壁下忽然響起一聲尖銳怪嘯!

這聲尖銳怪嘯,是出自“金蛇道人”常百化的口內,他在發嘯之後,並足下加功,閃縱出四丈來遠!

魚素真以爲他心怯想逃,遂冷笑叫道:“常百化,你也是當世武林的第一流人物,怎地竟如此怯戰?”

一面發話譏刺,一面提足輕躍,縱身五六丈遠,仍向“金蛇道人”常百化,拼命追撲!

魚素真身形剛剛凌空,常百化便自口中響起第二聲尖銳怪嘯!

隨着他這第二聲尖銳怪嘯,半空中突然出現了一道細細血虹!

這道細細血虹,是從那條小小金蛇的口中噴出!

“音魔”魚素真身形方一凌空,忽見血虹飛射,知道又中了“金蛇道人”常百化的毒計,不禁緊咬銀牙,憤怒到了極處!

但危機當前,徒自憤怒何用?魚素真提足內家真氣,迎着細細血虹,猛力噴出!

她這等身份的一流高手,所噴真氣,自然具有莫大威力,眼看把這細細血虹,一噴而散!

魚素真心頭方自一寬,但鼻中忽然聞得一種淡淡腥味,立即神智昏昏地,頹然暈倒!

那條業已脹大不少的金色小蛇,也告突然收縮,恢復原狀!

原來金蛇之所以突然脹大,便因腹中吸滿紅蟒毒血之故!

如今既已把紅蟒毒血,化作細細血虹噴出,向魚素真暗襲,軀體便自然則然地,收縮成本來大小!

魚素真一口內家真氣,雖然噴散了蟒血毒虹,卻不曾料到空中還布有金蛇毒氣!

一絲金蛇毒氣化的奇腥入鼻,魚索真神智立昏,常百化則發出高興萬分的哈哈大笑!

但常百化的得意狂笑,尚未收歇之際,卻聽得峭壁以上,有人聲若春雷暴響,向下喝道:“常百化,想不到名滿武林的‘金蛇道人’,竟會使出這種無恥手段取勝?你大概也想不到此事居然會落在我‘括蒼紫裘生’上官淵的眼內!”

一來“括蒼紫裘生”上官淵的名號,威震當世!二來“金蛇道人”常百化的舉止,有欠光明,心內生愧!故而他一聽壁上有人發話,又看見有一男一女兩條人影,凌空飛落,遂趕緊點手召回那條業經豢養調教通靈的小小金蛇,電疾遁向谷外!

皇甫端萬想不到自己冒用六師叔“括蒼紫裘生”上官淵的名號,大叫一聲之下,竟會把“金蛇道人”常百化,輕易嚇走,免去一場意料中的狠拼惡鬥!遂搖頭說道:“這也算是相當僥倖,倘若我們兩人之力,或許能在武功方面,勉強抵敵常百化,但只要他將那條惡毒金蛇放出,我們恐怕將仗義有心,救人無力,甚至會與‘音魔’魚素真,遭受同樣命運,喪命在這荒山野谷以內!”

上官柔笑道:“上官兄不必再感嘆了,我們且去看看‘音魔’魚素真的中毒情形如何?是否能救得她的性命?”

皇甫端揚眉說道:“只要她一息尚存,便有生機,因爲我那根‘通天犀角道簪’具有相當靈驗的吸毒功效!”。

上官柔失笑說道:“對了,我在‘括蒼山’中,業已見過上官兄的那根‘通天犀角道簪’,如今竟會忘了此物?”

她一面說話,一面俯身察視“音魔”魚素真的中毒情形,見魚素真只是昏迷不醒,失去知覺,氣息卻末斷絕,遂高興得揚眉叫道:“上官兄,你快把‘通天犀角道譬’拿來,這位魚前輩的氣息未絕,能有救呢。”

皇甫端聞言,遂立把“通天犀角道簪”遞過,命上官柔持向魚素真口鼻之間,吸取所嗅入的金蛇毒氣!

上官柔如言施爲,約莫過了兩盞熱茶功夫,但見魚素真胸前起伏,眼皮微動地,即將甦醒!

上官柔剛把“通天犀角道簪”還給皇甫端,“音魔”魚素真便驀然醒轉地,從地上一躍而起!

魚索真躍起身形,目光微掃,便已猜出自己中毒暈絕後的一切情事!

“金蛇道人”常百化業已不見,自然是被這少年男女趕走.自己的一條性命,更必是對方所救!

魚素真名列“乾坤十四煞”,是當代武林中的第一代高手,如今竟落得這等情況,使她一陣傷心,流下了兩行珠淚!

恩情難受,仇恨難忍之下,魚素真忽萌死念,慘笑一聲,駢指自點心窩,意欲求得解脫!

上官柔站在她的身旁,早就防到魚素真羞怒交併,可能有此一舉,遂趕緊伸手相攔,含笑勸道:“魚老前輩,你這算何意?”

魚素真早就認識上官柔,遂頹然一嘆說道:“我……我覺得太以慚愧……”

上官柔搖手說道:“魚老前輩不必如此想法,你這次只是中了‘金蛇道人’常百化的無恥惡毒算計,才先被毀‘七絃古琴,,後中金蛇毒氣,並非藝業不敵,哪裡有什麼慚愧之感?”

魚素真嘆息一聲,默然不語!

上官柔又復嫣然笑道;“故而魚老前輩絕不能因一時氣憤,遽爾輕生,你應該海角天涯,追尋‘金蛇道人’常百化,求以報仇雪恨!”

魚素真聽得雙眉一挑,目閃奇光,點頭說道:“龐姑娘,你說得對,我要去尋那‘金蛇道人’常百化報仇!”

皇甫端聽得一愕,暗想魚素真怎把上官柔叫做“龐姑娘”?

莫非‘上官柔”三字也與自己的上官悲三字一樣,只是化名而已!

上官柔見魚素真說完以後,轉身便走,急忙趕前幾步,含笑問道:“魚老前輩,‘七情玉笛’魚小梅姐姐,如今在不在‘幕阜山天音谷’內?”

魚素真搖頭答道:“她不在‘天音谷’,業已前去四川探友!”

說完,再不停留,也不向對她有救命之恩的皇甫端、上官柔等,說上一個“謝”字,便自疾如電掣地,絕塵而去!

上官柔目送魚索真馳出谷口以後,向皇甫端搖了搖頭,微笑說道:“上官兄,天下事真巧極,也所謂人生何處不相逢!我們若非在此,與‘音魔’魚素真相逢,又哪裡知道‘七情玉笛’魚小梅已到四川探友,難免要奔向‘幕阜山天音谷’,跑趟冤枉路呢!”

皇甫端笑道:“魚小梅去往四川探友,我們又欲到岷山赴約,或許雙方便會異常湊巧地,相逢於蜀道之中!”

上官柔柳眉微揚,含笑說道:“上官兄,我們如今可以直接前往‘岷山’,趕那‘玉面屠夫’金若雨之約的了!”

皇甫端點頭,一面與上官柔並肩同行,緩步出谷,一面向她低聲笑道:“柔妹,我有句話兒,既想問你,又不知道可不可以問你?”

上官柔向他看了一眼,微笑說道:“上官兄你想問便問,像我們之間的如此情分,又有什麼話兒,不能問呢?”

皇甫端欲言又止地,幾度囁嚅,方自低聲問道:“柔妹,你……你……你當真是叫做‘上官柔’嗎?”

上官柔真想不到他會這麼一問,遂在微覺愕然以後,坦然相承地,立即點頭說道:“不瞞上官兄說,我本名不叫‘上官柔’。但你的本名,是否不叫‘上官悲’呢?”

皇甫端赧然說道:“我因有難言之隱,‘上官悲’三字確是化名!但我們既已情如骨肉,不算外人,如今似可互示以真面目了!”

上官柔含笑說道:“好,我先對你吐露真情,我姓陶,單名一個‘敏’字!”

皇甫端劍眉微蹙,改說道:“敏妹,你既然姓陶,方纔‘音魔’魚素真,怎又叫你‘龐姑娘,呢?”

陶敏神色悽然地,長嘆一聲說道:“陶是我的真姓,龐是我的假姓,‘上官柔’三字,則是我和你萍水初逢時的隨意化名!換句話說,魚素真以前認識我之際,連我自己也以爲我姓龐呢!”

皇甫端點頭說道:“敏妹,我僅僅從你這幾句話兒之中,業已聽出你有頗爲複雜的傷心身世!”

陶敏目中淚光微轉地,悽然失笑道:“怎麼不復雜,不傷心呢?我起初昧於本來,認仇作父,如今獲知身世以後,卻又要替仇人報仇……”

皇甫端聽得好不驚奇,接口問道:“敏妹,你這‘要替仇人報仇’之話,應該怎麼解釋?”

陶敏笑答道:“我親生父母,被仇人殺死,但當時仇人因無子女,又因我在襁褓之中,長得甚爲可愛,不僅不加傷害,反對我視爲己出,撫養成人……”

皇甫端聽到此處,覺得陶敏的這種經歷,頗爲耳熟,自己像是曾在何處聽人說過!

陶敏繼續說道:“直到前些時,我在偶然機會之中,聽得仇人夫婦的背後密語,才知道這樁秘密!但因事關重大,不敢深信,遂借辭外出,趕赴親生父母家鄉,仔細訪查,終於找到一位當日曾與我父母共同遭禍,卻幸逃得性命之人,查明仇人夫婦的揹人密語,全是事實,並問出我父母業已爲我起了一個單名‘敏’字!”

皇甫端一面仍在尋思自己是在何處聽說過陶敏的這番遭遇,一面接口說道:“敏妹!你既已查明經過,就應該爲你親生父母報仇雪恨,也使他們含笑九泉纔對廠陶敏長嘆一聲說道:“我何嘗沒有你這種想法,但等我回轉仇人所居之處,欲待候機報仇之際,我仇人的全家大小,業已被人殺得乾乾淨淨!”

皇甫端大爲驚訝,搖頭說道:“天下竟有這等巧事?但如此一來,敏妹不是報仇無望了嗎?”

陶敏一咬銀牙,點頭答道:“故而我立誓海角天涯,要尋找那殺我仇人之人,把他設法除掉,則既算間接報了我親生父母之仇,又算直接報了我仇人對我撫育多年之德!”

皇甫端蹙眉問道:“敏妹知道殺死你仇人一家大小之人,究竟是誰嗎?”

陶敏目閃厲芒,憤然說道:“我這誓欲得而甘心之人的來頭不小,他就是當世武林,第二代出奇好手,‘乾坤五彥’中的‘七絕玉龍’皇甫端!”

皇甫端聽她說到“乾坤五彥”之際,便已猜出可能與自己有關,心中自然極度震驚,但也有了心理準備!

皇甫端遂向陶敏打量幾跟,含笑問道:“這樣說來,敏妹的假姓假名,應該是龐小彼了!”

陶敏因心理上,事先並無準備,故而聞言之下,驚得倒退兩步,尖聲叫道:“你……你雖從‘音魔’魚素真的口中,聽出我的假姓是‘龐’,但怎會知道我的假名叫做‘小波’呢?”

皇甫端既知上官柔就是自己踏遍天涯,所欲尋找的“龐小波”後,心情反倒沉穩下來,緩緩笑道:“因爲‘七絕玉龍’皇甫端所貽禍譭譽江湖的,只有血洗‘雪叟’龐飛滿門大小的一樁惡事,敏妹既說你仇人全家,被皇甫端殺光,則你不就是那位劫裡逃生的龐小波嗎?”

陶敏“哦”了一聲,恍然笑道:“原來竟是這種原因,我還以爲你有什麼先知之明呢!”

說到此處,嫣然一笑,目注皇甫端揚眉問道:“我的真實姓名,業已對你說清,你大概也可以對我揭開本來面目了吧?”

皇甫端點頭笑道:“好,我就請敏妹看看我的廬山面目!”

話完,便把所戴面目除去,並暗中注意陶敏,在看見自己的本來面目以後,有何反應?

誰知陶敏向皇甫端仔細打量幾眼之下,竟毫無驚異神情,只是秀眉雙蹙地,緩緩問道:“你的本來面目,比所戴人皮面具,英俊瀟灑多多.卻爲何要易容隱姓?你的真實姓名,又叫什麼?”

皇甫端微笑說道:“我在把我真實姓名告知敏妹之前,想先問敏妹幾樁問題!”

陶敏點頭笑道:“你儘管發問,我無不從實答來!”

皇甫端笑道:“苗嶺龐家血案發生之際,敏妹人在何處?”

陶敏應聲答道:“我在江西鄱陽湖左近,尋訪我生身父母舊居,探查自己身世!”

皇甫端皺眉說道:“‘鐵面天曹’獨孤老前輩,所指責的‘七絕玉龍’皇甫端罪行,是親眼見皇甫端慘殺‘雪叟’龐飛夫婦及其幼子,並對龐小波姑娘凌辱逼奸.使龐小波羞憤萬分,自盡而死!但事實上,敏妹卻遠離苗嶺,人在江西,這種重大矛盾,應該怎麼解釋?”

陶敏苦笑說道:“我也覺得此事奇怪,但‘鐵面天曹’獨孤奇何等身份,他絕不會信口胡言,也絕不會看走了服!這……”

皇甫端搖手笑道:“這樁疑問.暫時擱在一邊,我再問敏妹一聲,你既然人在江西,不在苗嶺,必定不曾見過那‘七絕玉龍’皇甫端了?”

陶敏點頭答道:“我根本就不曾見過這位‘血淚七友’共同培植的傳燈弟子‘七絕玉龍’皇甫端是個什麼模樣。”

皇甫端俊目閃光,接口問道:“敏妹既未見過這‘七絕玉龍’,卻怎會知道在‘括蒼山’,傷你一劍之人,便即是皇甫端呢?”

陶敏玉頰羞紅,粉頸低垂地,赧然說道:“上官兄,這樁事兒是我對你撒了個瞞天大謊,你能不能原諒我所作的不甚光明舉措?”

皇甫端溫言笑道:“敏妹儘管把實情告我,我決不會怪你!”

陶敏漲紅臉兒,不得不說地.囁嚅說道:“當時我因爲對上官兄敬愛異常,又看出你是位舉止光明的至誠君子,知道雙方若無特殊關係,未必能許我追隨左右……”

皇甫端聽到此處,恍然有悟地,失聲問道:“敏妹,聽你這樣說來,莫非那一劍竟是你自己下手所刺的嗎?”

陶敏嬌羞無奈地,掩面嗚咽答道:“我……我覺得這樣一來,我……我……我的私處肌膚,已爲上官兄所見,你……你或許……”

皇甫端也聽得好生感動,遂拉着陶敏的纖纖玉手,一面低聲勸慰,一面又復向她問道:“敏妹,你對我也未免用心太苦,但憑你用意,只消輕輕刺上一劍即可,怎會傷得那等重法?”

陶敏低聲答道:“當時我情迷意亂,心緒如麻。下手遂拿不穩勁頭……”

皇甫端搖頭一嘆,繼續問道:“敏妹對於此事,隨便說上一人均可,卻爲何偏偏要說是那‘七絕玉龍’皇甫端呢?”

陶敏笑道:“我因恨皇甫端把我不共戴天的仇人‘雪叟’龐飛,全家殺死,使我復仇無望,抱憾終身,遂想索性把他的聲名破壞,使他無法列名‘乾坤五彥’之內!”

皇甫端點了點頭,長嘆一聲說道:“原來如此,我總算從這悶煞人的葫蘆之中,鑽了一半出來……”

陶敏聽得愕然,遂不等皇甫端說完,便截斷他的話頭,向皇甫端揚眉問道:“上官兄,你要問我的問題,問完沒有?”

皇甫端點頭答道:“業已問完,敏妹提此則甚?”

陶敏嫣然笑道:“上官兄既已問完,我卻要請問上官兄,我今後應該怎樣對你稱呼?你究竟是……”

皇甫端嘆息一聲,連連搖手地插口說道:“敏妹,真個萬緣皆是假,人生何處不相逢。我就是‘血淚七友’共同培植的傳燈弟子,‘七絕玉龍’皇甫端呢!”

陶敏聽得連退兩步,目光一瞬不瞬地,凝注在皇甫端身上,愣了好大一會兒,方自嫣然笑道:“上官兄,你這個玩笑,開得不小!差點兒使我……”

皇甫端截斷陶敏的話頭說道:“敏妹,這是真事,更是巧事,絕對不是玩笑!你怎麼還叫我‘上官兄’?應該改稱爲‘皇兄’了!”

陶敏見皇甫端神情如此鄭重,才知果非戲話,不禁“呀”地一聲,頓足叫道:“你……你……你若真是‘七絕玉龍’皇甫端?卻……卻教我……我……怎麼辦呢?”

皇甫端如今業已完全鎮靜下來,拉着陶敏手兒,索性坐在路旁大石之上,向她含笑說道:“敏妹,你我自從‘天目’相識,千里廝隨以來,不僅情感不薄,彼此間也應該對於對方的品德心情,有了相當認識!你難道當真認爲我就是奸人弱女,殺人全家之人嗎?”

陶敏毫不遲疑地,應聲答道:“你品行端正,心地光明,絕對不像奸人弱女,殺人全家之人,但‘鐵面天曹’獨孤奇,德高望重,名滿武林,也絕對不像是信口雌黃,捏造黑白之輩!”

皇甫端微笑說道:“敏妹,你若信得過我是含冤負屈之人,便聽我詳細敘述此事經過,共同研判,合力報仇!你若以爲我硬是身背大孽之人,便立即下手爲龐飛一家大小,報仇雪恨,皇甫端含笑受戮,絕不抗拒逃避!”

陶敏瞪着一雙星眸,凝望皇甫端有頃,忽然淚珠垂落地點了點頭,悽然一笑,說道:“皇甫兄,我相信你!”

皇甫端見陶敏緬懷舊恨,神情雖極悲悽,但說到“我相信你”

一語之時,卻在眉梢眼角,流露真情,顯然對自己極爲信任!

他心中安慰之下,遂把“鐵面天曹”獨孤奇目睹苗嶺兇案,趕赴“婁山”,向恩師及六位師伯師叔質詢,險些使自己含冤而死,暨受了六師叔“括蒼紫裘生”上官淵指點,去往“天目”拜謁“肉球先生”古今通,才彼此巧遇等情,源源本本地,對陶敏細說一遍:陶敏靜靜聽完,揚眉說道:“皇甫兄,經過既然如此,你自然是負屈含冤,但那冒名害你之人,設想周密,幾乎無跡可尋……”

皇甫端搖手笑道:“那位‘肉球先生’古今通老前輩,真是神通廣大的通天徹地奇人,他說對方設想得越簡單便越難查察,倘若複雜一些,反易有蛛絲馬跡可尋!如今我與敏妹開誠相見,互吐真相之下,果然發現了重大線索!”

陶敏急急問道:“皇甫兄,你發現了什麼線索?”

皇甫端微笑說道:“這線索便是知道有人假冒敏妹,細加推斷而出!”

陶敏蹙眉問道:“皇甫兄,你是怎樣推斷?”

皇甫端笑道:“這一男一女兩人,每人需要具備一種特殊條件,我們根據這條件,細加分析,在男的身上,尋不着來龍去脈,在女的身上,卻發現馬跡蛛絲!”

陶敏“哦”了一聲問道:“他們需要具備什麼特殊條件?”

皇甫端揚眉說道:“男的可以不與‘雪叟’龐飛相識,但卻必須與我貌相身材,生長得極爲相像,否則‘鐵面天曹’獨孤奇在見了我這真的‘七絕玉龍’皇甫端後,必將恍然大悟,決不會一口咬定,非把我認成罪犯不可!”

陶敏點頭說道:“對,那男的必須和你極爲相像!”

皇甫端嘆道:根據條件推測,知道他和我極爲相像!根據理由判斷,知道他不是想把我趕出‘乾坤五彥’之外,就是對我顧忌,不願使我能參加‘岷山兩代英雄會’,奪取‘第二代武林至尊’!關於對方身份,仍如大海撈針,尋不着半點來龍去脈!”

陶敏連連點頭,皇甫端又復說道:“至於那位女的,則可以不與你相像,卻不可不與‘雪叟’龐飛夫婦相識!否則她怎會知道龐飛收養過你這樣一位女兒?並知道你已出門,不在‘苗嶺,?纔敢實施‘假採花’的栽贓毒計,等於推我落井之後,再對我當頭砸下一塊大石!”

陶敏“呀”的一聲,目注皇甫端,好生佩服地,含笑叫道:“端哥哥,你分析得好生高明,真是入情入理!”

這發自內心,衝口而出的一聲”端哥哥”,直叫得皇甫端驀然擡頭,與陶敏目光相對!目光相對之下,陶敏的玉頰之上,起了一片羞紅,皇甫端則心中起了一陣盪漾,也起了一陣惶恐!

默然片刻,皇甫端繼續說道:“這種分析推理方法,是從我六師叔及古今通老前輩處,領會得來.只要循次就序,究本追源,多半可有相當收穫!”

說到此處,語音微頓,向陶敏看了兩眼,微笑又道:“敏妹,請仔細想想,你有沒有結交過什麼行徑不太正派的年輕女子,並曾向她吐露過‘雪叟’龐飛的那場恩怨?若想得起來,豈非便有蛛絲馬跡可尋?尋出假龐小波,再尋假皇甫端,或許便能把我身上所蒙的不白之冤,洗刷乾淨,使我孽海超生,重見天日。”

皇甫端話猶未了,陶敏便尖聲叫道:“端哥哥,我想起來了!”

又是一聲“端哥哥!”但這聲“端哥哥”之後,卻多了一個“我想起來了”,遂使皇甫端聽在耳中,不如先前那聲來得令人纏綿,卻比先前那聲來得令人驚喜!

陶敏說道:“在我離開‘苗嶺’以後,途中遇着一位姓侯的美豔少婦,雙方談得似頗投機,我遂把身世隱情,向她完全透露!

也許是我生來命苦,第一次結交的侯姓少婦,竟是個心腸極爲陰毒,手段極爲狠辣之人。”

皇甫端失聲問道:“敏妹怎會這樣說法?”

陶敏苦笑答道:“因爲那侯姓少婦,表面上與我十分投機.結爲好友,事實上卻對我下了毒手,企圖取我性命。我和侯姓少婦,分別之際,她依依難捨地摘下襟前所佩的一朵粉紅小花,替我佩戴在胸前衣上。”

皇甫端笑道:“臨別分離,贈花留念,這是那位侯姓美婦對敏妹的一番情意,怎說她心辣手狠,要想取你性命?”

陶敏嘆道:“皇甫兄有所不知,我獨自上路以後,因日光照在那朵粉紅小花之上,蒸發起一種撲鼻異香,正嗅得心神栩栩,感念那侯姓美女的眷眷深情之際,突然頭腦昏眩,暈絕倒地!”

皇甫端恍然說道;“原來花香有毒,但敏妹又是如何獲救的呢?”

陶敏含笑答道:“等我從渾渾噩噩中恢復知覺,睜眼一看,卻見業已睡在一間茅屋中的竹榻之上,並有一位白髮婆婆,正在榻邊煎藥。”

皇甫端額手稱慶說道:“好險,好險,敏妹真所謂吉人天相,但這位白髮婆婆,又是何等人物?”

陶敏笑道:“這位白髮婆婆,並非武林中人,但卻精於醫理,善祛百毒,她告訴我胸前佩戴的粉紅小花,是一種厲害無比的毒瘴所化,夜晚無妨,一見日光,便化奇香氣息,人若嗅之人鼻,神智立昏,並在暈絕後的一個時辰以內全身骨肉皆消,化爲膿血!”

皇甫端聽得悚然搖頭,連稱好險,並向陶敏說道:“敏妹,照你這樣說法,那侯姓少婦,似是獲知你身世以後.存心利用毒花把你害死.然後便冒稱龐小波,與那假皇甫端實施殺家毒計,來使我身敗名裂,萬劫不復。”

陶敏點頭說道:“那侯姓少婦不知我已獲救回生,只要能把她找着,嚴加逼問,必可問出假冒皇甫端是誰?而使真相大白。”

皇甫端笑道:“她這侯姓,不知是真是假,敏妹問過她名號沒有?”

陶敏搖頭說道:“我當時只顧憤訴我的滿腹幽怨,不曾問她名號,但卻記得她臉上一點特徵!”

皇甫端大喜問道:“是什麼特徵?”

陶敏笑道:“她在近眉心處,有一紅痣,左嘴角下方,有一塊指甲大小的不甚明顯黑記!”

皇甫端把侯姓少婦的這兩樁特徵,緊緊記在心頭,遂與陶敏繼續上路,循着人入川方向,緩緩行去。

陶敏見他仍把人皮面具戴上,不禁失笑說道;“皇甫兄,你我業已各自表明真實身份,卻還要戴這面具則甚?”

皇甫端苦笑說道:“因爲那位假皇甫端,定然與我相貌神似,我遂不得不暫時易容,以避免意外麻煩,並減少對方的警惕成分。”

陶敏聽得連連點頭,伸手入懷,取出一隻白玉小瓶,從瓶中傾了少許青色藥粉,向皇甫端揚眉笑道:“皇甫兄,這是極好的易容妙藥,你不妨和些清水,擦在臉上試試,若有神效,豈不比鎮日戴着面具,來得舒服些嗎?”

皇甫端接過藥粉,灑在所用絲巾之上,以泉水濡溼之後,便向面頰擦拭。

陶敏看得含笑叫道:“皇甫兄,這藥量足夠,你要連着頸項,及兩隻手臂,一齊擦拭,否則,便會被人家看出破綻來了!”

皇甫端如言把面頰、頸項、及手臂等部位完全擦過,陶敏又揚眉笑道:“皇甫兄,你且到清泉之前,臨流顧影,看看誰還能認出你是‘七絕玉龍’皇甫端嗎?”

皇甫端摸出“肉球先生”古今通所贈的那面銅鏡,一照面貌,見臉皮業已變成焦黃的色澤,哪裡還有自己原先那種恍如宋玉潘安的翩翩容光?

頸項、手臂之上,自然也與面頰的膚色相同,遂大喜過望,收起銅鏡及人皮面具,向陶敏深深道謝。

他們不奔“幕阜”,徑赴四川,是採取由湖北溯江,順遊三峽的一種走法。

途中安然無事,但到了湖北武昌以後,卻聽得了一樁驚人訊息!

因爲皇甫端與陶敏既抵武昌,便自然而然地,同去名馳宇內的“黃鶴樓”頭,眺賞景色!

湖北“黃鶴樓”與湖南“岳陽樓”,固有仙賢遺蹟,題詠極多,陶敏頗愛詞章,遂負手徘徊,一一誦讀!

皇甫端等她看過一遍以後,含笑問道:“敏妹.這‘黃鶴樓’頭的題詠之中,佳作雖多,俗句亦頗不少,你喜歡……”

陶敏不等皇甫端話完,便自指着兩副對聯,接口嬌笑說道:“詩詞爲數太多,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我也不願看了!

但這兩副對聯,一副典雅清麗,一副峻語盤空,倒還都作得不錯!”

皇甫端順着陶敏手指看去,只見那兩副對聯,確實書法及意境均佳!一副是:“何時黃鶴重來,且自把金樽,看州渚千年芳草,今日白雲尚在,問誰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另一副則是:“一支筆挺起江漢間,到最上頭,放開肚皮,直吞將八百里洞庭,九百里雲夢;千年事幻在滄桑裡,是真才人,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黃鶴,來遲了青蓮!”

皇甫端正在仔細賞鑑這兩副對聯,忽然聽得陶敏“咦”了一聲叫道:“皇甫兄你看,聯語上正感慨‘何時黃鶴重來’?那西方遠遠天邊,所飛來的一隻大鳥,不就像只黃鶴嗎?”

皇甫端目光注處.果見遠處有隻大鳥,在雲際飛來,遂含笑說道:“可惜這鳥背上不曾坐得有人,否則世俗間又將爭相傳說純陽真人,又現仙蹤!”

話聲方了,那隻大鳥飛得略近,但卻非直對“黃鶴樓”而來,約距樓前一百餘丈之處,便側翼向橫方飛去!

鳥身一側,皇甫端幾乎驚奇得叫出聲來。

因爲鳥身側處,映着日光,不僅看出鳥是紫色,並依稀看出鳥背上還坐着一點黃衣人影!

陶敏也大感驚奇地拉着皇甫端的手兒,嬌笑叫道:“皇甫兄!你看見沒有?那隻鳥背上……”

話猶未了,突見皇甫端神色有異,不禁恍然大悟,揚眉問道:“皇甫兄,這隻鳥兒,大概就是你在‘幕阜山’中,所見之物,鳥背上黃衣人影,也可能就是你魂牽夢縈的那位黃衣女郎!”

皇甫端茫茫地點頭說道:“是她!一定是她!哪裡會有第二隻調教通靈的‘紫羽神鷲’?鳥背上更哪裡會有第二位黃衣倩影?”

陶敏聞言注目,見那隻“紫羽神鷲”,馱着黃衣人飛往西北,隱人云端,遂嫣然笑道:“皇甫兄,你不要着急,我知道那一人一鳥去處,好在‘岷山’之約,時日尚早,我陪你去尋她便了!”

皇甫端愕然問道:“敏妹,它們飛得頗遠,你怎知道人鳥去處?”

陶敏點頭笑道:“它們確實去得不近,我料準這一人一鳥,是飛往‘大洪山’呢!”

皇甫端訝然問道:“我不懂敏妹怎會有這等猜想?”

陶敏笑道:“因爲我知道這黃衣長髮少女是誰,再想一想她的周圍關係,自然猜得出她和那隻“紫羽神鷲’是飛往那裡!”

皇甫端皺眉說道:“她是……”

他本想詢問這黃衣長髮少女,究竟是誰?但想起與陶敏所作約定,遂又倏然住口!

陶敏玲瓏劓透,一見皇甫端欲言又止之狀,立即猜透了他的心思,秀眉雙揚,嬌笑說道:“皇甫兄,我本來打算在‘岷山’會後,再把那豢有‘紫羽神鷲’的黃衣長髮少女的姓名告你!但如今既在此處相逢,便提前說出,也無不可!”

皇甫端因自與陶敏互相傾吐真相以來,雙方情感,無形日增!對於那位黃衣長髮少女,雖仍偶然念及,但單面相思,卻淡了不少!聞言之下,搖手笑道:“敏妹,你不必說出,或許‘岷山’一會以後,我不願再見此女,也說不定?”

陶敏體會出皇甫端的言中之意,滿含感激地向他瞟了一眼,微笑說道:“皇甫兄,未來演變如何,我們不必管它,但昔日心願,卻不能不了,那位黃衣長髮少女,是與你齊名並列‘乾坤五彥’中的‘慈心玉女’司空蕙呢!”

皇甫端“呀”了一聲.失驚說道:她就是‘七友三兇十四煞,一奇雙怪兩神仙’中‘冰心仙子’司空蘭的小妹嗎?”

陶敏點頭笑道:“不錯,因爲‘冰心仙子’司空蘭住在‘大洪山冰心谷’中,我才猜想‘慈心玉女’司空蕙,是去往‘大洪山’,看她姐姐!”

話方至此,忽然聽得有人上樓,並在互相談笑之間,道及“司空蕙”“皇甫端”等名號。

陶敏伸手輕輕一碰皇甫端,皇甫端便不再發話,會意轉身,裝作與陶敏憑欄眺覽長江景色,但卻以眼角餘光,暗中注視樓口。

轉眼間,樓口出現二人,一個是貌相在英挺中微帶陰鷙,目光森冷,顧盼生威的藍衫少年。

另一個則是面容瘦削,看去三十有餘,四十不到的灰袍道人。

藍衫少年與灰袍道人,上得“黃鶴樓”後,便自落座!

他們座位,恰在皇甫端的身旁,故而所有言語,都被皇甫端及陶敏聽見!

灰袍道人首先向藍衫少年說道:“三師弟,你對我所說的這樁訊息,有何感想?”

藍衫少年雙眉一挑,斷然答道:“我要用盡手段,加以破壞,決不容許‘慈心玉女’司空慈,與‘七絕玉龍’皇甫端情感增進,結爲夫婦!”

這幾句話兒,把皇甫端及陶敏聽得駭異欲絕,尤其是皇甫端幾乎驚訝得叫出聲來!

陶敏見狀,暗用“蟻語傳音”功力.向皇甫端耳邊說道:“皇甫兄放鎮靜一些,這樁事兒太怪,可能是那位真正的‘慈心玉女’司空蕙,遇上了冒牌貨的‘七絕玉龍’皇甫端呢!”

皇甫端也施展“蟻語傳聲”功力,嘴皮微動說道:“我如今雖對‘慈心玉女’司空蕙的片面相思.略爲減退,卻也決不能聽任她落入假冒我名號那萬惡賊子的圈套以內,這樁事情,必須伸伸手了!”

陶敏笑道:“自然應該伸手,何況皇甫兄並可由此揭破冒你名號爲惡的無恥賊子的真實面目!”

說到此處,又聽那灰袍道人笑道:“三師弟,司空蕙愛上皇甫端之事,是人家兩相情願,你卻怎生干涉?愚兄看來,天下美女盡多,這碗飛醋,便不去吃它也罷!”

藍衫少年咬牙說道:“二師兄有所不知,我對司空蕙的一片癡情,倒可聽其白費,不加重視!但若讓‘慈心玉女’嫁給‘七絕玉龍’,則他們夫婦合力之下,第二代‘武林至尊’的極高榮譽,哪裡還會落在別人手上?”

灰袍道人聽藍衫少年這樣說法,舉杯飲了一口酒兒,放下酒杯,忽然哈哈大笑!

藍衫少年皺眉問道:“二師兄,你在笑些什麼?”

灰袍道人一雙細目以內,閃射出詭譎光輝,伸手輕拍藍衫少年肩頭,頗爲得意地揚眉說道:“我早就料定三師弟對‘慧心玉女’司空蕙,無法忘情!對‘第二代武林至尊’的榮譽,更是雄心萬丈!故而業已替你想好了兩條妙計!”

藍衫少年急急問道:“二師兄快說,你所想的是什麼妙計?”

灰袍道人笑道:“我這兩條妙計,一條叫‘釜底抽薪’,一條叫‘霸王下定’!”

藍衫少年苦笑說道:“師兄,你不要大賣關子,且把這‘釜底抽薪’及‘霸王下定’等計,解釋得清楚一點!”

灰袍道人笑道:“所謂‘釜底抽薪’,就是把‘七絕玉龍’皇甫端暗暗宰掉,讓‘慧心玉女’司空蕙絕了想頭.或許會轉而愛你?”

藍衫少年點頭笑道:“只要能把‘七絕玉龍’皇甫端除掉,確實頗有道理,因爲我覺得‘慈心玉女’司空蕙,對我的印象並不壞呢!”

話方至此,忽又皺眉說道:“但皇甫端南北東西,行蹤無定,除了‘兩代英雄會’是他必將參與者外,若想尋他?恐怕……”

灰袍道人不等藍衫少年話完,便即接口說道:“三師弟,你不必擔心,我已經作了巧妙安排,包管‘七絕玉龍’皇甫端在五日之後,會到我‘金天觀’內!”

皇甫端與陶敏聞言,均把“金天觀”三字及“五日之期”,暗暗記住。

這時,那藍衫少年,又復笑道:“若除掉皇甫端,自然是‘釜底抽薪’!但二師兄的‘霸王下定’,又是什麼計呢?”

灰袍道人笑道:“釜底抽薪是對皇甫端而言,霸王下定,是對司空蕙而言,三師弟總該有所領會了!”

藍衫少年哦了一聲,揚眉問道:“二師兄之意,是要小弟設法把那司空蕙……”

灰袍道人目閃淫光.獰笑連聲地,點頭說道:“對了,把生米煮成熟飯,是最高明,也最靠得住的上策!這就叫‘霸王下定’,只看三師弟有沒有這種勇氣?以及有沒有這種辦法而已!”

皇甫端聽得對方竟想出如此下流,如此惡毒之計,不禁劍眉雙挑,勃然大怒,便欲回身發作!

陶敏慌忙拉着他的手兒,用“蟻語傳聲”含笑勸道:“皇甫兄,小不忍則亂大謀,這事對於你洗刷清白之事,關係極重!我們還是暗中聽清對方計劃,再妥籌應付之策纔好!”

那兩人不再多說,吃了會酒,便結清酒帳,雙雙下樓而去。

皇甫端見狀,忙向陶敏說道:“敏妹,你不是打聽‘金天觀’所在嗎?怎容許他們就此走去?”

陶敏低聲笑道:“我知道湖北一帶的黑道魁首是誰,少時前去找他,一問便知,如今何必打草驚蛇?”

皇甫端跟見關於自己昭雪沉冤之事,業已有望,自然心急異常,向陶敏皺眉說道:“敏妹,藍衫少年與灰袍道人既已離開,我們便去尋你所說的黑道魁首,問個明白好嗎?”

陶敏知道皇甫端情急,遂點頭一笑,也結了酒帳,下得“黃鶴樓”,向武昌城中的熱鬧街巷走去。

皇甫端低聲問道:“敏妹,我們不是要去找黑道魁首麼,怎的反走向熱鬧所在?”

陶敏揚眉一笑,卻引領皇甫端,向一處懸有“方鐵口麻衣神相”字樣的卜肆之中走進。

這卜肆中頗爲簡陋,只陳設着幾張椅兒,有位臉戴墨色晶鏡的瘦削老人,獨坐在卦桌之後。

皇甫端才一進卜肆,那瘦削老人便自站起身形,陪笑說道:“在下方鐵口,不知兩位貴客,是看相?還是問卜?”

陶敏笑道:“我們是想找尋失物!”

方鐵口伸手請陶敏及皇甫端,坐在卦桌之前,指着桌上的字盒,含笑說道:“找尋失物,最好測字,請兩位之中,隨便哪位,從字盒內,信手抽枚字卷!”

陶敏如言抽了一枚字卷,展開看時,卻無巧不巧地,恰是一個“觀”字。

方鐵口把這“觀”字,寫在水牌之上,放回字卷,便向陶敏含笑問道:“尊客是尋人?還是尋物?”

陶敏嬌笑說道:“我既非尋人,也非尋物,而是要尋找一個地方!”

方鐵口微微一愕,目注陶敏問道:“尊客要尋找什麼地方?”

陶敏指着水牌的紙卷笑道:“說來真巧,我們要找的地方,便與這‘觀’字有關,是一所名叫‘金天觀’的道院!”

方鐵口神情一震,默然半晌,始從墨色晶鏡之後,射出炯炯目光,向皇甫端、陶敏細一打量,緩緩問道:“兩位從何處來?”

陶敏滿面嬌笑地應聲答道:“我們從‘中嶽”嵩山的絕頂而來!”

方鐵口又對陶敏盯了兩眼,繼續問道:“往何處去?”

陶敏揚眉笑道:“三山五嶽任邀遊,八荒四海皆朋友,我們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方鐵口聽完這幾句江湖隱語,立即改容笑道:“彼此既是線上同源,方逸青倒要多句話兒,向姑娘請教一下,你們何必定要去那‘金天觀’呢?”

陶敏秀眉一挑,含笑問道:“聽方朋友這樣說法,莫非那‘金天觀’,竟是處兇如虎穴,深似龍潭的危險所在?”

化名“方鐵口”的方逸青聞言之下,搖手笑道:“金天觀雖只是一座道院,但其中卻比龍潭虎穴,還要兇險三分!因爲觀主‘鐵手真人’,作事太以狠辣,對於黑白兩道,及任何江湖人物,均毫不留情面!”

陶敏“哦”了一聲,嬌笑說道:“這位‘金天觀主’鐵手真人,是什麼來歷?”

方逸青笑道:“他是‘乾坤十四煞’中好手‘王屋矮叟’褚拔吾的第二弟子!”

陶敏聞言,與皇甫端對看一眼,皇甫端便向方逸青含笑說道:“王屋矮叟褚拔吾並沒有什麼大了不起,且請方朋友把‘金天觀’的地址,見告如何?”

方逸青嘆息一聲說道:“兩位既然執意定要前去,方逸青只好從實奉告,那‘金天觀’是在宜昌左近的‘虎牙山’內!”

皇甫端與陶敏問清金天觀所在,遂向方逸青稱謝告別,離開了他這鐵口卜肆!

陶敏一面緩步前行,一面向皇甫端笑道:“皇甫兄,這事倒爲難了,我們究竟是去‘大洪山’,找尋‘慈心玉女’司空蕙?還是去‘虎牙山金天觀’,暗探鐵手真人師兄弟,怎樣處置那位冒牌貨色的‘七絕玉龍’皇甫端?”

皇甫端毫不考慮地,應聲說道:“自然是去‘虎牙山金天觀’比較要緊!何況那鐵手真人師兄弟所定步驟,也是要先向假皇甫端下手!”

說到此處,忽又想起一事,向陶敏揚眉笑道:“敏妹,那藍衫少年面貌尚算長得英挺,又系‘王屋矮叟’褚拔吾的弟子,可能便是你以前向我說過那位自命不凡,與‘七情玉笛’魚小梅,一同覬覦‘乾坤五彥’名位的‘王屋金童’魏敏?”

陶敏點頭笑道:“皇甫兄料得不錯,可能是他!”

皇甫端笑道:“我們在‘虎牙山金天觀’,遇見這位‘王屋金童’,便定要找他一個麻煩!”

陶敏笑道:”皇甫兄要找他什麼麻煩?他……”

皇甫端不等陶敏話完,便自接口笑道:“我要他改個名兒,不許與敏妹同用一字!”

陶敏失笑說道:“慢說同名,天下同名更復同姓之人,也復極多,何必迫人加以更改?皇甫端平索極講道理,怎的……”

皇甫端又自截斷陶敏話頭,搖手笑道:“我不是突然不講道理,只因在‘黃鶴樓’頭,聽得這‘王屋金童’,居心險惡,纔想藉此爲由,好好給他一點警戒!”

陶敏聽他這樣說法,也就嫣然一笑,與皇甫端相偕離開武昌,往長扛上游,宜昌左近的”虎牙山”而去!

一路之間,兩人均懷着一種異常心情!

皇甫端所懷的異常心情,是特別緊張!因爲冒用自己“七絕玉龍”名號爲惡之人,到底是誰的這樁重大謎底,業已即將揭穿,他自然在高興之中,極其緊張地,時覺心頭亂跳!

陶敏所懷的異常心情,則是喜悅!因爲她發現皇甫端對於“慧心玉女”司空蕙的一片癡情,無形中越來越淡,對於自己的關懷體貼.卻無形中越來越深,怎不使她喜悅得芳心之中,時覺小鹿亂撞!

第四章 古寺白骷髏第二章 雪上加霜第十章 三個皇甫端第十一章 血影谷第十五章 誘郎入甕第四章 古寺白骷髏第九章 白骨潭較技第五章 遊魂洞中老遊魂第十七章 暗算第九章 白骨潭較技第十二章 泄密第三章 柔情似火第十四章 審惡徒第十九章 兩面情魔尋情第十九章 兩面情魔尋情第七章 屠龍谷涉險第二章 雪上加霜第十八章 冰心仙子度化第一章 奇冤第六章 黃鶴樓上現黃鶴第三章 柔情似火第五章 遊魂洞中老遊魂第十九章 兩面情魔尋情第八章 真假兩玉龍第三章 柔情似火第二十二章 兩代英雄會第三章 柔情似火第八章 真假兩玉龍第十八章 冰心仙子度化第二十二章 兩代英雄會第十六章 子午谷炫藝第十九章 兩面情魔尋情第十九章 兩面情魔尋情第一章 奇冤第十二章 泄密第十五章 誘郎入甕第二十二章 兩代英雄會第二章 雪上加霜第十章 三個皇甫端第二十章 天作之合第十章 三個皇甫端第五章 遊魂洞中老遊魂第四章 古寺白骷髏第十三章 手模腳印第八章 真假兩玉龍第十三章 手模腳印第十九章 兩面情魔尋情第十六章 子午谷炫藝第十五章 誘郎入甕第二十一章 破迷津第二十章 天作之合第十六章 子午谷炫藝第十八章 冰心仙子度化第十六章 子午谷炫藝第十七章 暗算第六章 黃鶴樓上現黃鶴第十五章 誘郎入甕第四章 古寺白骷髏第十八章 冰心仙子度化第十四章 審惡徒第十三章 手模腳印第十九章 兩面情魔尋情第十八章 冰心仙子度化第十一章 血影谷第十八章 冰心仙子度化第二十一章 破迷津第十六章 子午谷炫藝第九章 白骨潭較技第二十章 天作之合第十七章 暗算第十一章 血影谷第十五章 誘郎入甕第十二章 泄密第十三章 手模腳印第十二章 泄密第二章 雪上加霜第十五章 誘郎入甕第三章 柔情似火第十七章 暗算第十七章 暗算第二章 雪上加霜第二十章 天作之合第四章 古寺白骷髏第十六章 子午谷炫藝第二十一章 破迷津第二十章 天作之合第十三章 手模腳印第八章 真假兩玉龍第五章 遊魂洞中老遊魂第十八章 冰心仙子度化第七章 屠龍谷涉險第十五章 誘郎入甕第十五章 誘郎入甕第十九章 兩面情魔尋情第六章 黃鶴樓上現黃鶴第十四章 審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