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奇怪

bookmark

楊欽將黑泥團做成一個個小泥餅,拿樹枝在上面戳出一個個圓洞,這下他總算知道嫂嫂爲何說這是“藕炭”了,這模樣與藕真的有些相像。

楊欽看向謝玉琰:“這個能燒火嗎?”

“晾曬三天,”謝玉琰道,“乾透了就能用。”

張氏道:“我來看着,肯定不會出什麼差錯。”

謝玉琰點點頭,明日還會有上門的訟師,按她的推斷,楊家肯定要熱鬧好幾日。應付完訟師,藕炭也就做好了,她們再進行下一步。

張氏去竈房裡做飯,謝玉琰叫住楊欽:“欽哥兒,將‘神童詩’拿來。”

謝太后在慈安宮時,喜歡聽人說書,現在沒有說書人,謝玉琰只能將就將就,聽楊欽背詩。

張氏看着竈膛裡的火苗,耳邊是欽哥兒讀書的聲音,她慢慢溼潤了眼眶,可是當眼淚滑下來時,她臉上卻掛上了一抹笑容。

第二天,是楊六郎出殯的日子。

永安坊一早就擠滿了圍觀的人,很多都是生面孔。楊家請訟師寫狀紙的事,雖說還沒在大名府廣爲人知,但附近的街坊卻聽到了消息。

死而復生的人他們還沒見過,於是就趕來瞧瞧熱鬧。

“那就是楊六郎的媳婦吧?”

“看身上的喪服和年紀,應該是。”

“讓我也瞧瞧,死而復生的人長什麼模樣。”

“哎呦,是個俊俏的小娘子。”

人羣隨着楊六郎喪儀隊伍一路往城外去,王鶴春騎在馬上,看着楊六郎棺槨旁的那個單薄的身影。

待一行人走過去之後,身邊傳來賀檀的聲音:“如今‘謝十娘’也算是出了名。”

王鶴春點點頭:“再過兩日,茶舍的說書人也會提及這樁案子。”

賀檀道:“這麼說,不用我吩咐人將案情散佈開了?還真是奇了,每次我們想要做什麼,這‘謝十娘’都會提前做好。”

“不過,有了這名聲,不管是謝家還是楊家,都不敢輕易向她下手。”

“那小娘子果然聰明,換做旁人,要麼被楊家禁錮,要麼礙於禮數躲避,極少能這般迎頭而上。”

“早知這般簡單,”賀檀看向王鶴春,“我便不求你來了。”

“得這‘謝十娘’,何須王鶴春?”

賀檀格外喜歡用言語挑釁他這個表弟,自從西夏那一戰後,王鶴春人前更少表露情緒,活得就像個畫上的人。

這一戰中,王鶴春到底做了些什麼,無人知曉,即便的賀檀也沒能問出一言半語。

讓賀檀失望的是,王鶴春神情依舊平淡,他催馬前行,與那喪儀隊伍背道而馳:“兄長可知接下來要做什麼?”

賀檀仔細想了想:“拔擢楊明經爲永安坊坊副使?”

王鶴春腦海中閃過謝玉琰的身影:“這是那位‘謝十娘’留給兄長的活計。”也許這麼說,會有些奇怪,不過事實確實如此。

王鶴春從小見過許多聰明人,每天出入他家門的,與父親在書房中高談闊論的,族中不少的女眷也不輸男子,會審時度勢的人太多。

不過能在幾日內,將身邊所有人安排的妥妥當當……

有這種手段和本事的卻沒幾個。

這不是審時度勢,而是習慣地將自己放在中心,利用身邊的每個人,讓他們發揮最大的用處。

賀檀和他應該也在其中。

如此手段,與垂拱殿帝幕講的那些倒有些相似之處。

王鶴春也覺得奇怪,對着一個女子,他居然能想到這些。

“楊明經做了坊副使,謝家必然對他起疑,”賀檀道,“楊明經也就沒了退路,這樣就能設法從他嘴中掏出更多消息。”

說完這些,賀檀才後知後覺,王鶴春的話有些怪異。

“你說這是‘謝十娘’留給我的活計?”

這一點賀檀不能贊同,他搖搖頭:“你莫要想太多。可能她的確用了些手段,那也只是爲了在楊家立足,不得不如此。”

王鶴春看向那追着楊家隊伍,跑去湊熱鬧的人羣,微微眯起眼睛,並不再言語。賀檀知曉,那是不贊成的意思。

被掠賣的女子,孤立無援,就算動些心思又怎麼樣?賀檀並不覺得有何不妥:“一個無依無靠的女子,就算用一用我的名頭,應當也無大礙,你不用放在心上。”

王鶴春道:“只要兄長不在意……”

兩個人沉默了一路,到了府衙門口,賀檀才又開口:“不過,既然‘謝十娘’這般聰明,是不是還能吩咐她做些別的?”

王鶴春道:“兄長想讓她做什麼?”

賀檀一時沒有想到。

王鶴春徑直向前走,半晌丟下一句話:“兄長能想到的她做完了,兄長想不到的……她也會去做。”

……

童忱坐在椅子上,聽學生們背誦經義,不知怎麼的,忽然來了興致,提筆在宣紙上寫了一首詩。

入冬之後,童忱就對書寫興致缺缺,無他,就因爲太冷,不願將手從袍袖中伸出來。

今日屋中卻格外的暖和。

童忱低頭看了看,依舊只有兩個炭盆在那裡。

可能因爲天氣好。

童先生這麼一高興,多留了學生們一個時辰。他不知曉的是,散學之後,有三四個學生聚在院子外,並沒有立即離開,被圍在中間的楊欽正在從揹簍裡掏着東西,分給師兄們。

幾個孩童臉上都掛着感激的神情。

“每人七塊藕炭,”楊欽臉上露出笑容,“阿嫂說了,只要村中有人能來買,幾位師兄家裡的藕炭,我們就包了,這七塊不要錢,師兄們回去給家裡人試試到底好不好。”

藕炭好用他們都知曉,今日先生屋子裡用的就是這個,陳平離炭盆近了些,手上的凍瘡都被烤得發癢。

陳平道:“若是好,我給你銀錢。”

“不用,”楊欽笑道,“我嫂嫂還說,村中人買的多,還要倒給你們銀錢哩!”

放在曹市上有人這樣喊,陳平絕對不會相信,但他們同是先生的學生,他覺得楊欽不會騙他,說不要銀錢,那就分文不取。

“明日,你到我旁邊坐,”陳平道,“我將之前先生講的經義拿給你。”

那些經義都是陳平自己背寫的,他是捨不得外借,但楊欽可以在他身邊看。

楊欽歡歡喜喜地應聲。

分完了藕炭,幾個人才各自回家,其實楊欽一直沒明白,爲何嫂嫂不肯將這麼好用的藕炭拿去市集上賣,反而讓他分發給同窗呢?

心中想着,楊欽加快了腳步,也不知道娘和嫂嫂有沒有從三河村回來,買沒買到石炭碎,若非要來聽課,他定要跟着一同去。

楊欽一路小跑往永安坊走,還沒到家門口,就看到李阿嬤向他招手。

“欽哥兒,”李阿嬤一臉笑容,“你家裡可能有喜事哩,方坊正帶着衙署的人登門了,你快回家去瞧瞧。”

第14章 鑰匙202.第202章 默契第31章 鬧大171.第171章 期望219.第218章 拿走199.第199章 跑了第312章 甘甜第7章 幫忙第94章 丟臉199.第199章 跑了第371章 很近262.第261章 好官173.第173章 心軟第324章 醒悟第142章 歡喜第15章 真的第55章 清楚第32章 摔倒第38章 背棄284.第283章 熱賣183.第183章 抓她第82章 十妹妹265.第264章 心願273.第272章 擁護第324章 醒悟177.第177章 送禮第44章 認錯152.第152章 熟悉231.第230章 誅殺第89章 再相見170.第170章 下手186.第186章 信譽第137章 別有用心182.第182章 燒了185.第185章 壞了第117章 放下295.第294章 誘惑第70章 後悔第27章 可怕258.第257章 佛法211.第210章 不信200.第200章 大膽156.第156章 燒火第14章 鑰匙第117章 放下177.第177章 送禮第382章 愚蠢第374章 鋪路第367章 運石炭217.第216章 抵抗306.第305章 提點第342章 見面301.第300章 準備好了第386章 慌神第314章 買地第386章 慌神190.第190章 殺機第125章 墨寶206.報喜第333章 欣喜172.第172章 興趣第149章 合謀第8章 試探236.第235章 瞞不住第83章 着急第33章 規矩第45章 跑了第48章 沒心第16章 十妹第307章 送禮第100章 醜惡259.第258章 兄妹第100章 醜惡172.第172章 興趣第98章 抗爭203.第203章 好狠第95章 作對281.第280章 一百兩金261.第260章 溫暖254.第253章 開陶窯第78章 加把火307.第306章 出主意第95章 作對250.第249章 疑惑221.第220章 救兵第318章 剋制第20章 恭喜第112章 驚慌第128章 不見第339章 來了第42章 謝家第122章 表裡不一第380章 爭執第76章 好主意第125章 墨寶第31章 鬧大第351章 沒選錯第8章 試探294.第293章 討要211.第210章 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