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

劉安起身相迎。

“呂公。”

呂龜祥放聲大笑:“好消息,六穀內亂。”

“恩。”劉安點了點頭:“這是潘羅支在清除反對他的力量,我收到信之後已經寫信給清遠軍,一但六穀潘羅支部需要幫助,清遠軍立即出兵。”

“對,就是這話。”呂龜祥笑的極是開心。

六穀是什麼。

六穀基本也算西番的一部分,但因爲勢力足夠大。

最初六穀佔據了涼州城,然後以所聚集的六個山谷而聞名,所以被稱爲六穀部。

六穀部之前的大首領多出於折逋氏。

眼下的六穀應該屬於是一個聯合體,是由生活在涼州城周邊的各個部落共同組成,之前的溫末族羣與吐蕃族羣本身就是相對的。

潘羅支代表的是吐蕃族羣,之前的折逋氏代表就是溫末族羣。

溫末的意思就是賤民。

賤民的產生多是戰俘,以及被佔領城池非本族的人,都被吐蕃族羣稱爲溫末。

這種聯合體有着天生的不穩定,靠的各種族之間的力量平衡而維繫穩定,折逋氏當權的末期就是因爲党項人的壓迫,以及內部其他部落的壓力,所以被迫放棄了大首領的位置,出身吐蕃貴族的潘羅支就在這個時期被推舉成爲新首領的。

眼下六穀內部的矛盾不在於兩族,而在於守舊一方與新興一方。

守舊一方認爲守着自家的地盤與宋人只要不打仗,便可以安穩的過日子,新興一方則認爲,此時是共同進退的時候,此時不出力憑什麼讓別人分好處給自己。

藉着劉安寫信請潘羅支到鳳翔,新興一方向守舊一方發難。

然後就打起來了。

這時,李沆也到了。聽到兩邊的消息之後也說道:“確實是好消息,一但六穀內部統一,對我大宋西域控制更加有利,絲路大商隊計劃便可以成行。”

絲路大商隊,是劉安當下最大的一個計劃。

靠這一個商隊,劉安相信可以爲大宋增加不低於五千萬貫的財富,同時爲大宋的國庫也能增加五百萬貫的實際稅收。

最重要的是,百姓富了纔會花錢,只要百姓花錢,錢流通起來,大宋才能更富有。

呂龜祥說道:“依老夫對六穀的研究,六穀最初的想法是自立,與大宋相互不干涉的前提下各取所需。党項人有野心,李繼遷想讓潘羅支臣服這一招棋走的太臭,想潘羅支怎麼可能與一個部落稱臣。”

“對,正是此話。”李沆表示支持。

呂龜祥又說道:“李繼遷的野心很大,潘羅支發現之後提出聯兵,那裡我大宋靈州已經失去,若非安哥兒出兵靈州,怕是也沒有潘羅支與我大宋聯兵,朝堂上那些人,果真是短視,他們只顧自己的榮華富貴。李沆你也一樣。”

呂龜祥直呼李沆的名字,他的年齡大於李沆,這番說教李沆只能認。

當然,李沆當年也是選擇放棄靈州的那一羣人當中的一人。

李沆倒也解釋了:“我也是怕,怕潘羅支成爲第二個李繼遷。現在的情況,我也沒想到。”

ωwш▪т tκa n▪C O 呂龜祥年長,他乾笑幾聲。

李沆也沒說什麼,現實的情況就是他當年錯了。

劉安卻是很清楚,李沆沒錯。

在真實的歷史上,李沆確實沒有錯。

李沆立即改變了話題:“呂公,有件事情若沒有你參與,便少了其中的樂趣。”

“噢,何事?”

李沆指了指腳下:“就在這鳳翔,有一枚佛骨。”

“佛骨?”

呂龜祥聽到這話輕輕的拍了拍腦門:“這麼說,倒有可能,我查過府志。在唐時似乎這裡建過一個阿育塔。”

“對了。”

呂龜祥卻又搖了搖頭:“但,塔中沒有。我去過。”

劉安說道:“地宮。”

“地宮?”呂龜祥重複了一句之後輕輕一拍大腿:“對,應該有地宮,但入口在何處?”

“挖,一直挖肯定有。”

呂龜祥笑了:“這不能咱們來挖,應該找人來挖。比如潘羅支。”

李沆點了點頭:“我也這麼想。”

潘羅支是吐蕃貴族,原本就是密教的。

“這事有趣,議一議。對了,派人去京兆找幾個和尚來。”呂龜祥立即就有了主意,李沆在旁說道:“是高僧,是大師。”

“聽話是高僧,不聽話就是和尚,敢找事的就是禿驢。”呂龜祥這話劉安喜歡。

這纔是直人。

初宋,佛教勢弱的可憐,非常的可憐。

因爲就依此時來計算,正好四十八年前後周世宗有滅佛之事。

呂龜祥對劉安說道:“那一年,就是四十八年,我還年少卻有參與其中。那時候到處都在打仗,荒地無數。可以說是人煙斷絕,荊榛蔽野。那個時候,最熱門就是廟了,無數的人變成了和尚,朝廷徵不到兵,集不到糧,收不到稅。”

李沆點了點頭:“那年我十歲。”

“對,就是那一年。除了古廟大寺只是嚴查之外,光是推倒的廟就有三萬三千三百三十六。”

劉安問:“這數,有什麼講究,巧合,還是故意的?”

呂龜祥搖了搖頭:“我那裡知道,這事你問我兄長或許他知道,當年他是起居郎。不過,他已經不在人世。”

李沆也說道:“那年我十歲,我初入朝堂之時讀過相關的書籍,就是這個數。”

“好吧。”

劉安也沒再細問,但劉安確信,毀了三萬多間廟那麼當時和尚有多少。

往少了算,一個廟十個,也有三十萬人。

呂龜祥給了劉安一個數字:“聽聞,百萬人往上,最終留下的和尚沒多少人。”

李沆補充:“我入朝堂之後,大宋全國在籍的僧伲有六萬一千人。現在也沒有超過七萬。”

劉安問道:“只是廟,沒有觀?”

李沆回答:“觀皆空,並非當時朝堂所爲,天下大亂觀中子弟入世或從軍、或入朝堂、或救民。我大宋立國之後,太祖與先帝,還有當今官家都大力賜賞道門。但道門在籍弟子僅爲一萬四千人,依朝堂記錄,皆爲師者。”

能讓李沆這樣的人稱讚爲師,可見此時的道門還是很講究的。

第四十二節 趕緊找人第一四五節 宴會上的奇菜第七十三節 贏了十六文第四六四節 七噸重的怪物第二一零節 佯攻竟然破城了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四六五節 老丈人的兵威第四十三節 一夜的奔波第三四五節 建一座重鎮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五節 榜下捉婿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一六六節 來自真定府的示警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三四五節 建一座重鎮第三十五節 一塊肥肉第一七二節 劉安的鹹平工坊第三七四節 要不祭天吧第四六一節 皇帝要掙錢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九十九節 禮花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二九八節 雁禮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二八七節 十萬畝桑林計劃第四七五節 換回劉安第三九零節 筑紫島宋軍第一營第三五零節 西番平定第四一一節 打就沒錯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四零九節 國內城之戰第二一零節 佯攻竟然破城了第四十七節 要不要幹一架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二九七節 錢呢?第一七二節 劉安的鹹平工坊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一八三節 多處開戰第一三七節 氣死了算誰的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四五零節 你們要談條件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五十節 我們要作好人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一七三節 那真理之鐵第一九四節 三人成虎的計劃書第一九二節 北方有變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症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一零五節 幷州派官的博弈第十八節 失算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二十八節 洞房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八十二節 找人甩鍋第二四七節 遼人想和談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四四二節 膽大至極的戰略第一三七節 暴怒的浪叔第一八三節 多處開戰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一二五節 父愛無疆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四五三節 不借,滅之第十二節 衝動第三四二節 宋越之戰 中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一三九節 這鐵棒掄的圓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四十三節 一夜的奔波第四九一節 誰同意,誰反對第十節 放肆第四四六節 這才叫沒下限的第一六四節 廣市舶司新規矩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四八三節 劉安準備回家第一三八節 來自劉安的蜜糖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四八三節 劉安準備回家第四六八節 二試船碎了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四十六節 臣有一計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