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

耶律浚還在襁褓之中便成爲大遼名義上的新君,這時候所有人都習慣性的把他當作大遼皇權的代言人,但卻並不把他當作皇帝來看待。

他只是蕭撻裡控制大遼權利的禮法而已,溫書文看着裹在金黃色錦緞之中的年幼孩童,心中不知是什麼感覺,按道理來說他現在應該感覺快慰,畢竟遼朝和大宋之間的對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但當他看到那張通紅的小臉時,總覺得心中悲哀。

也許這就是身爲臣子對皇權旁落所感到的同情吧?雖然溫書文不是遼朝的臣子,可並不影響皇權在他心中的地位,也不影響正統禮法所帶來的認同感。

驚鴻一瞥之間,他看到了張儉眼中的溼潤,開始的時候溫書文以爲自己看錯了,但很快從他的表情上便知道,張儉心中對眼前這一切的無奈,這是一種沒有辦法的選擇。

溫書文突然覺得自己有些理解張儉,若是有辦法,誰會把最後的希望壓在一個女人身上,誰會把一國之權柄放在一個孩子身上?耶律洪基在面對大宋的時候連連昏招,斷送的是遼朝的名聲以及江山社稷。

頗爲無奈之下,張儉纔會最終選擇蕭撻裡,這是無奈之舉,亦是痛心疾首之舉!對於溫書文這位常常出使遼朝的使臣來說,耶律洪基和蕭撻裡完全不可相提並論。

蕭撻裡有着一個女人的細膩,但卻也有着男人的殺伐果斷,溫書文尤記當年耶律重元之亂的時候,眼前這位太后的英姿,實在是讓天下鬚眉盡折腰的巾幗女英!

溫書文甚至覺得若是耶律洪基依舊是皇帝說不得還讓遼朝更容易對付一些,眼前這個身穿天子袞服的女人實在太過可怕了一些,你在她的面前就彷彿站在天地之間的女神面前,完全沒有反抗的能力。

這種感覺讓他想起了自己的官家,一個女人給人這種感覺是不對的,除非她是真的四海之主,遼朝的皇帝!

漸漸的,溫書文心中升起不妙的感覺,眼前這位“女皇”一旦入主遼朝,成爲遼朝實際上的掌權人之後,遼朝便有了中興的可能,她的手段和才幹可不是耶律洪基那個昏君能比擬的。

難怪官家說蕭撻裡不好對付,她纔是遼朝真正的柱石和威脅,但她卻會受到禮法的限制,對皇權的行使能力無法與一國之君相比。

可眼下!她已經獲得了遼朝的權利,一國之君的所有權利!耶律洪基的死,襁褓之中的新君繼位,都給了蕭撻里名正言順的君權!

溫書文長吸一口,官家好似猜錯了,眼前的這個女人主持的遼朝說不定比男人率領的遼朝更加難以對付。

新君繼位的儀式很快便結束了,張儉也邀請溫書文這位使臣前往皇宮之中參加更爲冗長的禮儀,這些東西相比大宋的禮儀來說已經是相當簡潔的了。

在上京城的所見所聞讓溫書文看到了遼朝實際上權利的集中,也給了蕭撻裡以名正言順的權利過度,消息很快便會昭告天下,溫書文不便離開,也需要等到蕭撻裡的國書到手才能帶回去上呈皇帝。

但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上京城,在第二天一大早的時候,上京城中便已經出現了積極的消息,這是遼朝最根本的改變,彷彿蕭撻裡真正掌握大遼權利的時候,遼朝便已經開始了中興!

整個上京城不是原先被大宋壓制下的壓抑和失望,而是處於一種積極興奮的狀態,街上的契丹人,漢人都以上京城和大遼爲驕傲,原本上京城就是宋遼衝突之間受創最小的城池,這裡也是高高在上的都城。

他們相信,太后太后蕭撻裡接過大遼的權利也意味着大遼終於可以走上正軌,無論是朝臣,還是貴族,亦或是耶律家的宗室都對蕭撻裡充滿信心。

趙禎知道耶律洪基是怎麼死的,蔡伯俙也知道,但溫書文不知道,大宋的許多臣子不知道,他們都和遼朝的大多數人一樣,都認爲遼皇是突染暴疾,暴斃而亡。

這就給了蕭撻裡成功過度權利的機會,也讓她名正言順的坐在了帝王的寶座上。

溫書文在三聲唱諾之後,緩緩走進遼朝的宣政殿,望着眼前高高在上的御座,以及上面身穿天子服飾的蕭撻裡躬身行禮道:“外臣溫書文參見太皇太后!”

“免禮平身!”

“謝太皇太后!”

………………………………

自從昨天的繼位儀式之後,耶律浚便算是遼朝正式的帝王了,雖然還在襁褓之齡,但他已然是被蕭撻裡抱在了御座之上,以顯示她的權利符合法禮。

這不過這一切在溫書文看來卻頗爲可笑,所謂的“稱制“,不只是行使皇帝權力之意,雖然女主臨朝、親裁政事,但在發佈命令的時候,並不是直接使用懿旨,而仍是以幼帝的名義,用制書的形式頒行天下。

這麼做的用意有二,即使皇帝年幼,仍然不能剝奪其在位的事實。所以太后只能代表幼主的意志,代行職權,而不能取代他而逕自下達命令。二來便是爲了避免將來皇帝成年親政後,太后會以懿旨干預政務。所以太后只能以皇帝的名義發佈詔書,以杜絕將來產生皇權分散的流弊。

所以歷代女主“臨朝“,卻以幼帝名義“稱制“這是死規矩絕不能改變,但遼朝太皇太后蕭撻裡卻並沒有遵從而行,最簡單的地方便是國書的結尾署名,用的卻是她蕭撻裡的璽印!

如此正式隆重的國書豈能用上太皇太后的璽印?怎麼能沒人發現其中的不妥?顯然這是整個遼朝都希望她蕭撻裡獲得皇權,帶領遼朝崛起,與大宋進行抗衡。

溫書文在離開了上京城之後便以最快的速度趕回京畿道的神都,並在進入神都之後便進宮面聖,把他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通通向趙禎交代了清楚。

趙禎在紫宸殿中聽完了溫書文的奏報,許久沒有說話,他知道,一個國家在衰落的時候最需要的便是一個強大的君權,或者說是集權,需要一個能給他們力量的強硬領袖。

無論是國家還是民族都一樣,下面的人已經開始產生了恐慌,這時候越是強硬,越是激進的人便越會受到百姓們的擁護,而蕭撻裡恰恰附和這一點,俗話說的好,缺什麼補什麼。

遼朝缺的便是一位中興的君王,耶律洪基沒有能力但當,蕭撻裡便是遼朝需要的,於是趙禎便看到滿篇戰意濃濃的國書,他相信若是現在蕭撻裡要稱帝也不是不可能……

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