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

趙禎不光自己離京,還帶了一些特殊的人離開了神都城,這些人便是大宋禁中的神衛軍,也是大宋最先一個全部換裝火槍的禁軍,同樣他們也是天子近衛。

在趙禎離開神都城之後,他們便在人不知鬼不覺中悄悄調防離京,唯一知道這件事的人就只有皇后而已,因爲是她在神衛軍指揮使面前宣讀了趙禎的密詔。

整個皇宮乃至大宋也只有皇后知道,官家對火器的執着以及謹慎到了小心翼翼的地步。

神衛軍在趙禎抵達四川路之後就秘密跟隨在趙禎的身側,無論是趙禎走走停停,他們始終堅守在自己的位置上,隨時準備護駕。

但趙禎並不是打算讓他們來護駕的,相反趙禎要讓他們也走上戰場,悄悄融入到剛剛合併的永安軍中,神衛軍的存在有着特殊的意義。

在這個通信基本靠吼的時代,想要指揮千軍萬馬的調動就需要主將發令,步卒傳令,或是搖旗指揮或是通過鼓聲,號角聲指揮大軍。

若是這些人成爲被獵殺的對象呢?

大宋原本就擁有遠程射手,畢竟大宋最擅長的便是遠程打擊,從棘輪弩到火槍,從火槍到火炮,大宋一直是華夏王朝中射得最遠的存在。

這樣的好處便是在不知不覺中積攢下來一羣經驗豐富,目力過人的好手,他們也成爲了神衛軍中的特殊存在。

趙禎輕易不會使用他們,但卻要不斷的培訓他們,這些人被趙禎稱爲神槍手,因爲他們幾乎可以做到在三百步之內彈無虛發,這已經是非常令人震撼的事情了。

關鍵是數量龐大,之前要想培訓出一個神射手非常難,因爲他們使用的工匠或是弩箭,這種木質結構的投射利器在趙禎看來在某種意義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

受到風的影響很大,初速度也無法與火槍相提並論,精準度和威力也無法和火槍媲美,但勝在造價便宜,裝備大軍所需的花費不及全部列裝火器的四分之一。

火器最大的缺陷便是在花費上,以眼下大宋的國力財力都做不到全軍配發火器,這是一件讓趙禎也無可奈何的事情。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大宋的火棉生產速度緩慢,需要混合入一定量混合物纔可以正常使用,否則以火棉的燃燒速度如果製成炮彈,發射出炮筒之前就會爆炸,非常不安全,大宋爲此付出了好三個匠人的代價。

但也因此使得大宋的化學開始起步,格物院的匠人們專門進行化學研究和製備,被稱爲煉製學。

火棉的威力大這是格物院公認的事實,但製備難度高也是公認的事實,即便是交給兵工廠製造,也需要半年的時間準備。

火槍對子彈的消耗和弩箭不同,彈藥一旦射出幾乎沒有回收利用的可能,唯一例外的是神衛軍,他們必須回收彈殼進行重複使用。

至於永安軍,他們的紙殼彈藥在擊發後只會留下灰燼,大宋的造紙術已經相當成熟一般打二十發才需要清理一次。

可以說現在大宋的一般火槍已經很成熟,這是趙禎投入了多年心血的情況,幾乎每一款火槍他都要親自試射,這麼多年來,趙禎的火器司研製出了數十種火槍,但真正能夠被趙禎所認可的只有區區幾種。

他甚至親自下旨規定了火槍的研究方向,只有三點要求,距離,精準度和射速,除此之外他還提出了許多設計,比如氣密性的栓動步槍設計,當然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算是一種捷徑。

趙禎在不斷的促進大宋的軍工發展,因爲這是他改變華夏固有體制的一個簡單粗暴辦法,誰手中掌握了“槍桿子”誰就說的算,趙禎要讓自己的政策延續下去,那就要保證大宋最強武裝掌握在自己手中。

當然,這也算不上是一個秘訣,華夏的歷代王朝都在努力維繫這一點,至於大宋,一個本就是依靠“槍桿子”奪取政權的王朝,怎麼會放鬆警惕?

趙禎從神衛軍的手中再次接過火槍,看着下面做工精細的彈匣,趙禎有些發矇,這是全新的改裝,火槍擁有了彈倉,最大的亮點便在於使用擁有足夠彈性的金屬在底下做支撐,子彈壓進入之後便能做到拉動槍栓的時候拋出彈殼再次填充。

趙禎看着手中厚重的實木火槍有些發矇,這樣的步槍幾乎已經和二戰時的步槍差不多,即便是槍帶都已經裝好,不光方便攜帶,還能起到穩定作用。

看着被打磨發亮的槍栓,趙禎迅速的抽拉槍栓,一顆顆橙黃色的子彈迅速跳出,五發的彈倉不大不小。

栓動火槍在解決了氣密性的問題後將會相當的精準,螺旋形的膛線幾乎把大宋的火槍變成後世的步槍。

無論是射程還是威力,亦或是精準度,趙禎手中的最新火槍幾乎已經堪比後世的步槍,只不過在彈藥上還有很大的差距。

後世的彈藥已經到達了化學裝藥的極限,而趙禎手中的發射藥卻還是稍稍高於黑火藥的火棉,當然趙禎也是看好了他的無煙性質,這也是他能在這個時代找到的最好發射藥了。

五個立靶逐個豎起,趙禎擡手瞄準,在短短的三個呼吸內就全部擊中標靶,速度快的讓仁青東看不見趙禎拉拴的手。

這種全新火槍的出現徹底打破了仁青東對火器的認知,他覺得這東西就不應該出現在世上,應該是天兵天將用的兵器!

快準狠,這是新式火槍的準則,趙禎蹲下輕輕撿起地上發燙的彈殼,這些東西對大宋來說也是寶貝,黃銅的彈殼本身就有價值!

也就是因爲官鈔的推進,大宋的銅錢被大量回收,也被大量的儲存了起來。

趙禎下一步就想把金銀銅這些貴重金屬從貨幣中驅逐出去,使用純紙幣取代官鈔,取代金屬貨幣。

當然,這一步還需要更遠的路去走,現在用紙幣取代金屬貨幣的時機還不成熟,只有大宋徹底穩定下來,商業開始膨脹發展的時候,纔是使用紙幣的時候,國家的信用背書極爲重要。

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