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

馬車上的趙禎有些顛簸,但還在他的承受範圍之內,他的身上沒有盔甲,但卻是一身獵裝,輕便靈活。

邊上的三才卻是穿上了軟甲以防萬一,在危險的時候他便是趙禎的盔甲。

馬車雖然顛簸,但速度並沒有減慢,這一路上的行軍皆是如此,沒有人比趙禎更清楚在戰場上速度的重要性。

永安軍和神衛軍要利用楊懷玉拖延住吐蕃主力的機會,急速向邏些城發動進攻,這纔是戰爭的關鍵所在。

邏些城一直是吐蕃的中心,自從松贊干布在這裡修建了紅宮之後,吐蕃人便對這裡產生了一種信仰,即便是遭受過了戰火的焚燬,但卻依舊沒有讓邏些城沒落下去。

而角廝羅在入主邏些城之後,便開始修繕紅宮了,這座宮殿對於他來說意義非凡,他是吐蕃王朝贊普的直系後裔,是這裡的真正繼承人,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紅宮的重要。

邏些城就如同大宋的神都城一樣,乃是吐蕃的中心,吐蕃的一切都在圍繞和觀察邏些城進行,這裡的宮殿就應該高大氣派,這樣才能凝聚吐蕃上的各族。

趙禎對邏些城發動進攻也是因爲如此,封建時代,一國的國都便是一切,一旦佔領國都,這個國家的“精氣神”都會面臨崩潰。

同樣這也是一次“斬首行動”所有的線報都表明,角廝羅沒有離開邏些城,他還在紅宮之中,一旦宋軍攻克邏些城,便意味着角廝羅戰敗。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派出對抗宋軍的三十萬大軍也將會面臨崩潰的打擊。

“擒賊先擒王”,這是古老的智慧,也是克敵制勝的妙法,趙禎不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什麼康巴人?他們不過是幌子而已。

一旦吐蕃人擊潰康巴人,消滅了這個存在於吐蕃南面的隱患,他們便會放鬆警惕,對吐蕃的南方放鬆警惕。

而這個時候宋軍從南面對吐蕃發動進攻將會成爲水到渠成的事情,一路上的暢通無阻便是最好的證明,證明了趙禎當初的猜測是多麼的準確。

也證明了這樣的戰略思想是多麼的有遠見,楊懷玉率領三十萬大軍排山倒海一般從青海路壓向吐蕃,這能不使得角廝羅和整個吐蕃緊張嗎?

調虎離山,這是趙禎從一開始便安排好的計劃,這一點充分的利用了人心中的恐懼和下意識的決定。

當然爲了讓角廝羅真的“上套”趙禎可沒少下功夫,三十萬大軍可不是一次小小的調動,規模龐大,耗費無數。

相比之下,加起來只有不到八萬人的永安軍和神衛軍的開銷也不小,全部裝備火器,這是一次巨大的成本投資,趙禎要獲得豐厚的收益,這場收益的好處便是吐蕃收歸大宋,同時減少大宋出征將士的傷亡。

這兩點無論哪一個都是趙禎無法拒絕,前者會讓大宋省下不知多少的軍費,而後者更是趙禎心中的羈絆,戰爭必然是會死人的,這一點誰都知道,但若是能減少傷亡,爲何不去做?這也是趙禎謀劃這麼久的原因所在。

吐蕃人已經掌握了火藥的技術,這一點毋庸置疑,只要有大量的火藥,宋軍也必然會付出巨大的代價。

趙禎清楚角廝羅的性格,這樣的人心狠手辣,睚眥必報!

趙禎相信他絕對會把火藥用在這場戰爭中,同時也會做出“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瘋狂舉動。

大宋的四周已經沒有強敵,包括眼下的吐蕃也是如此,吐蕃沒有“屏障”,也對大宋產生不了威脅,這纔是一切的前提。

這是趙禎一直保持的觀點,他從沒有把吐蕃當作一個威脅,一個被大宋按在地上“摩擦”的吐蕃能成爲打算的對手嗎?

征服吐蕃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罷了,但獅子搏兔尚盡全力,這一次滅不掉吐蕃,以後的大宋將會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對付它。

趙禎雖然不是開國之君,但卻是大宋一位難得的能夠開疆拓土的君王,而且是大宋的第四代君王,大宋現在正處於上升期。

每個王朝都會有一個或是幾個上升期,即便是再短暫的王朝都會有,在這個期間帝王的作用很重要,若是能開疆擴土,那麼在很大機率上會實現一個龐大而統一的帝國。

若是休養生息,那這個時代一定是極爲繁榮安定的時代,但若是兩者都錯過了,那後人便不會有多少的進步,這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規律。

趙禎知道這個規律在什麼地方,有什麼樣的侷限性,他現在做的就是在打破侷限性,在打破封建王朝的許多基本制度。

國家的改革便是一場社會改革,同時也是一場意識形態的改革。

大宋要改變意識形態還需要時間,趙禎知道自己完成不了這一點,但他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趙旭,這孩子是自己培養出來最好的繼承者,趙昀雖然同樣出色,但他卻不適合守成固本。

馬車的顛簸逐漸的停了下來,大軍已經摺區江的下游,這裡在後世有另一個名字“金沙江”這裡也是長江的上游!

這裡雖然是後世的川藏河界,但卻不是現在的,大軍在出了雅州之後便已經離開了四川路,同時也進入了吐蕃人的土地。

在這個時代邊界還是模糊不清的,往往是哪個國家的國力強大,邊界便由哪個國家制定。

金沙江的對面便是脫思兌的瑪兒敢,這裡與其說是一座城池,不如說是一個聚居地,畢竟一個連城牆都沒有的城池算不得城池。

而在這裡宋軍的行蹤也會很快暴露,這時候便不能輕易的進攻瑪兒敢,最好的辦法是大軍形成合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陷瑪兒敢,同時加速行軍。

脫思兌屬於脫敢部,而這個部族曾經是大宋駐紮過的地方,也是在這裡開始接收和解放農奴的地方。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大宋在這裡應該有“羣衆基礎”,趙禎並不想毀滅這裡,瑪兒敢之所以沒有城牆就是當初大宋的決定。

不修建城牆,不加派駐軍,角廝羅作亂之後把這片土地重新搶了回去,但他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在延續趙禎解放農奴的計劃後,並沒有加強對瑪兒敢的管理和統治。

這便是給了宋軍一個極好的機會,一個收攏民心又重新奪取瑪兒敢的機會…………

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