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城中的一賜樂業人事件已經算是結束了,他們的代價並不大,最少在大宋的百姓看來並不大,只不過是死了幾個人罷了,而這些人襲擊外朝的使團,本就是其罪當誅的。
若是在別的地方襲擊大秦國的使團也沒有什麼,但在天自己腳下的神都襲擊大秦國的使團,這就不單是襲擊使團那麼簡單了,這世上還沒有人或是王朝敢於挑釁大宋的尊嚴。
大宋的客人被襲擊了,丟臉的只是大宋!
一賜樂業人對大秦國使團的襲擊,無異於是在打大宋的臉,打剛剛登基即位新君趙旭的臉面!大宋百姓和朝臣們自然是義憤填膺,監察院的御史更是揚言要嚴懲一賜樂業人。
趙禎知道事情的始末只是一部分一賜樂業人做的,整個一賜樂業人的人數足有數十萬,而擴大到如此規模的原因就是因爲大宋這幾年的強大,一賜樂業人就像是大宋的寄居生物,大宋越強大,一賜樂業人的生活便會越好。
數十萬的一賜樂業人在大宋生活其中還不乏有一些往來於大宋和西方以色列王國的商人,他們往來於東西方之間,眼界和見識都是不同尋常的。
趙禎不太希望一賜樂業人在大宋太過壯大,因爲這個時代可沒有所謂的“綠卡”一說,只要是在大宋的土地上生活,向大宋衙門交稅,那就能夠獲得戶籍。
大宋的土地實在是太過龐大,尤其是對於現在的世界來說,大宋的土地已經相當的廣闊,大量的土地被開發利用,公路也在不斷的修建,這也使得大宋所需要的人口在不斷的增加。
增加人口無疑是兩種方式,一種便是提高本國的生育率以及出生率,還有一種便是吸收外來人口。
大宋對外來人口的吸納一點也不少,當初最先內遷大宋的党項人便是其一,而後面還有女真人以及契丹人,以及那些數量較少的外族人。
現在的大宋人口早已過了一億大關,糧食的豐產,品種的增加,口糧的增加,使得養活人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雖然說沒有徹底消滅饑荒,但飢餓已經不再是困擾漢家民族的主要問題。
大宋已經出現了良性循環,土地開發,糧食產量增加,人的附屬價值增加,商業發達,製造業發達,尋常百姓的收入增加,接着便是人口增加再到土地開發,依次循環。
良性循環一旦出現,只要控制得當,便會一直循環下去,直到出現外力打破這個循環,但有一點,這個循環抵禦外力也是極爲強大的。
大宋的製造業和商業的發達程度完全可以扶持農業的發展,也完全可以滿足戰爭的需要,各種各樣的政策不斷的調整,不斷的融合,形成一個又一個的約束力,來使得大宋的發展在軌道上運行。
趙禎並不畏懼改變,也不畏懼外敵,他所擔心的是大宋會再次陷入“低頭髮展不看前路”的狀況,漢家文明有一種通病,那就是喜歡固步自封,在自己強大的時候便瞧不起一切外族。
這樣是不對的,也是不理性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發展自己的同時,把眼光放得長遠一點。
只有這樣才能時刻的關注“敵人”的變化,趙禎一直西方世界當作時潛在敵人,在東方的土地上那個曾經的入侵者已經被大宋所吞併,成爲了海東州,而西方侵略者趙禎卻沒有放過他們的打算。
那片土地的“安定”讓趙禎坐立不安,以至於他在接道亨利三世的書信時,第一個想法便是拒絕。
但趙禎很快發現,拒絕並不是一件好事,最好的辦法是讓那裡變得混亂!
如何混亂起來呢?當然是應該內鬥了!!
誰也不知道,羅馬教廷之所以如此囂張,膽敢和亨利三世爭奪權力,爭奪對神聖羅馬帝國的控制權,最主要的原因不光是格里高利七世的野心,更重要的是有人在背後支持他們。
趙禎從來都不會覺得自己時好人,也不會覺得自己死後能上西方的天堂,但趙禎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在損害羅馬人的同時,也在阻礙西方的發展爲東方爭取時間。
只要知道這一點就足夠了,他的根本目的不是要毀滅神聖羅馬帝國,也不是要毀滅塞爾柱帝國,他的根本目的只是爲了讓西方更爲混亂。
十字軍東征已經不能滿足趙禎的預期,一羣官方組織的土匪和強盜能夠給敵人造成多大的創傷?
資助羅馬教廷挑起內戰這是多麼讓人興奮的一件事?而挑撥神聖羅馬帝國與塞爾柱之間的關係又是另一件讓人覺得美妙的事情!
大宋從來都不缺乏機會,因爲宋人會自己創造機會,俗話說“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而坐山觀虎鬥纔是漁翁得利的最好辦法。
西方的兩大帝國之間的戰爭能給大宋帶來多少的好處趙禎不知道,但有一點趙禎卻知道,猶太人的以色列王國會被保住,最少會被暫且放過。
戰爭時人類歷史上最殘酷的事情,但同時也是人類發展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人類恐懼戰爭的同時,也在需要戰爭。
看似矛盾的事情,卻是人類發展的永恆真理,“好戰必亡,忘戰必危”這是華夏先祖早已參透的發展哲學。
趙禎不會拒絕戰爭,他要爲大宋保留下擁有戰力的精銳軍隊,人口的增加,種族的融合使得大宋王朝軍隊的素質也在不斷的提升。
人數並非是一支軍隊的主要戰鬥力,相反精銳程度和配合程度纔是檢驗一支軍隊的重要所在。
大宋軍隊中最強大的戰力不再是上四軍,或者說不再是禁軍,相反而是十六衛,這是一種軍力和戰力的轉移。
邊軍老兵是大宋的精銳,但他們駐守四年之後便會回到地方,雖然加入到了地方上的十六衛,但訓練不會隨之停止。
每年還是有集訓的,每月有操練,最大程度上的保持他們的戰鬥力,而這也是趙禎下了嚴旨執行。
說到底,十六衛纔是趙禎留給自己的最後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