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

飛狐城位於飛狐嶺之上,因奇駿高險欲度難攀援而得名,此城只有南北兩座城門,左右以山爲屏障,減少了受到攻擊的壓力,四面皆有城門需要的防守力量當然要比兩面城門的要大得多。

遼軍已經在城牆上蓄勢待發,火油,鉛水,滾石,檑木,箭矢等等一應俱全,和中原王朝對抗多年,遼朝已經有了相當完備的城防工具,連放止敵人挖地道的聽甕都以深埋地下。

這一切都是在耶律宗信的操持下做好的,耶律英是個非常聰明的人,他的知人善用讓他省去了很多麻煩,耶律英擅長於統領騎兵遊走奔襲,而熟讀漢家兵書的耶律宗信則擅長於城防固守,因此耶律宗真才調遣他到飛狐配合耶律英,這便是遼朝的智慧。

城牆上早已駐守了五千人,這五千人足夠把不打的飛狐城守衛完好,如若人數再多城牆就放不下也施展不開了。畢竟大宋的軍隊攻城也不可能投入十萬之兵。

位於城下的趙禎看着飛狐城中規中矩的防守微微點頭道:“此城中必有一位熟讀漢家兵書的將帥,否則也不會有如此老成的防守之態。”

狄青的眼睛在城牆上和城牆前面的戰場上掃視,得出的結論和趙禎如出一轍:“官家聖明,此城的防守和兵力安排呈掎角之勢,此城最大的難處在於突出的馬面牆,城門和馬面牆之間相距甚近,如若互相支援城門怕是不能一鼓而下……”

狄青的話說完,趙禎便和曹瑋夏竦等人齊齊的翻了個白眼,聽聽這話說的……恐怕不能一鼓而下,難道你狄青原先還準備一鼓而下這樣的堅城?!

曹瑋不滿的開口道:“年輕人有衝勁是好的,可莫要小瞧了對手,遼人雖然多年不戰,可其中也不乏一些後起之秀,據老夫所知,遼朝的名將韓德讓之子便是其中之一,此人能文能武,熟讀兵書,堪稱少年英才,被遼皇賜名耶律宗信。”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曹瑋顯然是做過許多調查的,但狄青也不差,在他提到耶律宗信的時候微微點頭:“說不定此人就在城中,否則如此老成的佈防之道不會出自旁人手筆,末將必然要會會他!”

但狄青先發制人的計劃還沒有實施,遼人便首先按耐不住,以三千虎豹試探大宋虛實,這是戰場上常用的策略,也是試探敵軍戰力的最好辦法。

派出的騎兵必然是己方最爲精銳的隊伍,這樣才能做出衡量與比較,狄青已經是大宋的高級將領,既然不會做帶隊衝鋒的事情,從容的發出軍令,大宋特有的哨聲響起,帶着奇特的節奏在軍中傳開。

大軍的前軍步卒如潮水般分開,整齊劃一就如排練過無數次形成一條筆直的通道,這是士兵們在無數次慘痛的教訓後練成的,只要你不整齊,必會被飛馳而過的騎兵帶到,死傷自負……

城牆上的耶律英和耶律宗信看着筆直如尺子般劃開的軍陣深吸一口冷氣,之前他們一直聽說大宋的士卒訓練有素整齊劃一,即便是到了紛亂的戰場上依然軍陣整齊如臂揮指,如今看來果然不假!

兩人從對方眼睛中看到的皆是震撼,耶律英還稍微好一點,在他看來這樣的軍隊不過是進退有序罷了,可熟讀漢家兵書的耶律宗信卻震驚的頭皮發麻,瞧見他的模樣耶律英奇道:“難道宋人如此還有什麼講究不成?”

耶律宗信苦笑道:“末將怎麼說都不足以展現,將軍仔細觀瞧,咱們派出的三千虎豹怕是有去無回了!快命遞役從西門出,務必在宋人緩過神來之前撒出去……”

當耶律英準備反駁的時候卻說出話來,居高臨下的他看到的是大宋分開的軍種中,出現一隊頭頂紅色盔纓,身穿黑色甲冑的騎兵,更加奇怪的大宋騎兵的戰馬也是黑色,不用說馬的身上定然是披上了馬鎧。

紅與黑的搭配讓這支軍隊給人以巨大的視覺衝擊,當大宋的騎兵衝出軍陣之後,立刻就從長長的隊伍變成錐形的進攻陣形,紅與黑的鐵流對着遼軍的騎士撲面而來,重甲騎兵的聲勢如山崩海嘯,大地在震顫,即便是身在城牆上的耶律英和耶律宗信都能感覺到扶着城牆的手微微發麻。

重甲騎兵的衝鋒基本不是人力所能阻擋的,而且阿拉伯戰馬的特性是越泡速度越快,到最後即便是馬上的騎士都不能控制身披重甲的戰馬了。

耶律宗信臉色發白的看着如魔鬼般的重裝騎兵裝上遼朝的精銳,一瞬間的寂靜之後便是令人牙酸的破碎聲……

如刀切豆腐一般,大宋的重甲騎兵便把遼朝的騎兵從中分開,打頭的騎兵的長矛洞穿敵人後便撒手,從敵人的後輩把長槍拉了出來並扎進第二個敵人的身體,這一切都發生在電石火光之間。

長槍只是部份騎兵的武器,更有甚者提着將近一米五的長刀,這是從陌刀改進來的,能劈能砍,能刺能挑,但重量和長度上要輕便許多,以適應騎兵作戰。

黑甲騎士藉助戰馬的力量,在衝進敵陣後雙腿加緊馬鞍腳踏馬蹬,以腰力作爲輔助手起刀落的砍掉敵人的腦袋,速度之快甚至在遼人還沒感應過來之前便收割了他的生命……

對遼人來說這就是一場末世災難,而大宋的騎兵彷彿是從煉獄中走出的魔鬼,此時的他們眼中沒有任何感情,冰冷的彷彿死人,手起刀落的收割着遼人騎兵的生命。

遼人的馬上功夫嫺熟,但宋人即便不能立刻殺死遼人也會先屠戮他們的戰馬,長刀鋒利而準確的穿過馬的頸部,刀上長長的血槽能最快速度的放掉馬血,馬兒無力的倒地,遼人也就成了待宰的羔羊……

看似進行很久的屠戮其實只有短短的一頓飯功夫,別看這短短的一頓飯功夫,大宋爲此付出了三年乃至五年的努力!

這段時間遼人騎兵是沒有任何進步的,遼人的朝堂在忙於妖后蕭耨斤的亂政根本沒有對自己的軍事加以發展,給了大宋寶貴的時間,軍事和讀書做學問一樣,不進則退!

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