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

趙禎坐在御座之上默默無語,其實如野利遇乞所言,此時如果聯合黨項,瓜分正在內亂的遼朝確實是最好的機會,但趙禎不打算這麼做,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一旦如此,大宋獲得更多領土的同時,党項人也同樣如此。

大宋完全沒有必要聯合黨項進攻遼朝,這是得不償失的不智之舉,而且更爲重要的原因是大宋正準備對西夏動手,這是趙禎精心謀劃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以大宋強大的經濟基礎對西夏進行貿易戰爭。

大殿中的羣臣自然是安靜的,此時的他們正用極其厭惡的望着野利遇乞,乘人之危君子不屑爲也!何況這是對一個正統皇權正統王朝?在大宋朝臣眼中,遼朝確實是一個正統的王朝,即便是它內亂了,衰落了,但他依然是一個得到世人禮法承認的王朝。

相比之下,西夏國的建立以及李元昊稱帝在大宋朝臣眼中不過是個沐猴而冠的笑話,大宋自始自終都沒有承認過西夏的正統帝位,且在官方文書中都是以党項喚之,這代表大宋只承認党項這個民族而已,並不承認他們建立起的西夏國。

趙禎自然是明白朝臣們的想法,對於兩眼充滿熱情的野利遇乞道:“朕之大宋乃堂堂之國,自然要遵從禮法正統,遼朝與我大宋乃兄弟之國,遼朝內亂我大宋借道勤王,如今豈能朝令夕改?與爾出兵瓜分遼朝?豈不讓天下人恥笑!”

野利遇乞不敢相信的望着高高在上的大宋皇帝,他想不明白如此有利的機會趙禎爲什麼會輕易放棄,要知道大宋自立國以來接連受到遼朝的壓制,趙禎的爺爺太宗皇帝更是兩次北伐失敗,狼狽的乘坐牛車而逃,難道這些大宋都忘了?!

“陛下,此乃天賜良機,宋夏聯手必定能攻伐遼朝亡其國鼎,永除後患!”

趙禎輕笑着說道:“遼朝已然勢弱,我大宋收回燕雲之地,如此盛世之下,遼朝全無凜凜之威!”趙禎說完臉色正,嚴厲的望着野利遇乞喝到:“如今天下大定,我大宋何必前門拒虎,後門進狼?你党項與遼朝破盟,其因在你党項,我大宋豈能重蹈覆轍?話以至此,爾等還不明晰?!”

野利遇乞臉色難看,很顯然大宋皇帝並不打算與西夏共同討伐遼朝,在他的眼中宋人小富即安,完全沒有進取之心,白白浪費了天賜良機,這是多好的機會啊!大宋如若出兵,從南進攻遼朝中京道,那西夏便可出兵遼朝西京道!

瞧見野利遇乞臉色難看,趙禎心中冷笑,党項人打的什麼算盤他豈能不知?一旦用兵大宋必然成爲首當其衝的主力,遼朝雖然有耶律重元作亂,但遇到外敵入侵之下,遼朝必然會抱成一團。

屆時進攻中京道的大宋必然遭遇遼朝主力,而從西面進攻的党項則會因爲大宋這個冤大頭,而快速掠奪遼朝土地和人口,趙禎豈能讓李元昊得逞?這李元昊難道把自己當成三歲的孩子不成?

野利遇乞不服不忿的退走了,在他看來大宋的滿朝文武包括御座上的皇帝都是個小富即安的懦夫,眼前真是瓜分遼朝的最佳時機,居然止步不前?難怪宋人奪取大夏兩州之地後便舉步不前。

這樣的國家怎麼可能是大夏的對手,陛下說的沒錯,宋人不相爲謀,如若應之則善,如若不應便也沒甚的關係,大夏自己動手從遼朝獲取土地和百姓,屆時定然讓大宋好看!

所有的朝臣都是面露不屑的目送野利遇乞離開,党項人都是傻子嗎?這麼明顯的算計誰會看不出來?官家一口否決乃是英明之舉。,以不變應萬變纔是大宋現在該做的事情。

大慶殿又恢復了沉默,趙禎從御座上站了起來走下御街,李元昊派遣使者聯合大宋瓜分遼朝,不單單是希望與大宋聯手滅遼,而是表達出了一種善意,其根本目的是希望與大宋結盟或是互不侵犯。

“諸位都看到了,党項人這是蠢蠢欲動啊!都說說自己的見解,朕洗耳恭聽。”

官家拉近了和自己的距離,朝臣們自然心中高興,各抒己見的說出自己的見解,丁謂作爲三司老臣依然堅持自己原有的觀點:“啓奏陛下,此時無論党項人如何動作,我大宋都應當以原本計劃爲主,不可被李元昊之計分心。”

夏竦則是有些猶豫的說道:“党項人慾東進揮兵遼朝,那我大宋隔岸觀火是否有利?”

龐籍在一旁微微皺眉道:“夏參政此言差矣!隔岸觀火有何不妥?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對我大宋有利而無害,若我大宋攙和進去,豈不是也要有所付出才能得到利益?”

趙禎微微點頭,不愧是老成持重的龐籍,一句話便點出了要害,大宋只要出兵便會付出很高的成本,畢竟大宋的軍隊已經不似原先,隨着裝備的先進,士兵素質的提高,用兵的成本也愈發的高了。

大宋按兵不動,党項和遼朝之間必定會又所損失,而這種損失對大宋來說便是有利的,不廢一兵一卒,看着遼朝和党項殺的你死我活豈不更好?

晏殊則是比較在乎禮法,提出的也都是大宋與理與法都不應當乘人之危進攻遼朝,免得給天下人看了笑話,狄青則是建議應當鞏固燕雲之地的城防,同時在奉聖州蓄養軍馬,加蓋城池堡寨。

看來朝臣中除了夏竦以外,絕大多數人都支持隔岸觀火的政策,趙禎自然不會反對,現在的大宋需要的休養生息,經過北伐一戰後,大宋的軍隊也要緩一緩,連連用兵不光對國力有巨大的消耗,更讓軍隊疲憊不堪,這種疲憊不是身體上的而是在精神上。

戰爭雖然結束,但戰爭帶來的利益與創傷則需要長時間的恢復,雖然大宋贏得了最後的勝利,但這個過程則要漫長許多,包括對燕雲之地的開發,聯通大宋與燕雲的往來,讓燕雲之地成爲大宋的國門等等這一切還需要時間。

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兩千五百四十八章廣告效應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