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十三萬步騎!反攻!

果然正如徐紹擔心的那樣,金使南來,並轉達了大金國首相的和口信,有意媾和。此事很快就被居於龍德宮的太上皇趙桓得悉,他先是派自己身邊的內侍去請皇帝陪他同去遊園避暑,皇帝託稱國事繁忙沒有去。見此情形,太上皇親自去見兒子,告訴他,既然北面主動提出和議,而且還說可以考慮歸還部分土地,朝廷可藉此機會,討還江準諸州,好使江南有個緩衝的餘地。

不知怎地,趙桓竟也知道徐處仁的上奏,他同時向皇帝表明,川陝文武銳意恢復,這當然是好事,也是盡忠國家的表現,應該好生撫慰。不過,現在局勢存在變化,朝廷應該因勢而爲,不可逞強。且讓徐衛罷兵,和談若是不成,再讓他打嘛。

只是,作爲曾經的皇帝和如今的太上皇,趙桓顯然忽略了一個事實。和談這個東西,一談起來就是曠日持久,少則幾個月,多則一年半載,要是有一方故意拖延,談上兩三年也不是不可能,你就讓西軍一直等?要知道,幾個月時間就足夠調動兵力佈防

徐衛不得已而東征,已經讓女真人察覺到西軍恢復了元氣,對方又不是傻子,如今襄漢戰事一結束,人家肯定就要防着西軍挾戰勝餘威收復陝西。借和談的機會,重整陝西防務,這戰機一失,以後再想打,那得妄折多少將士的性命?

退一萬步說,女真人誠心和議,又碰巧願意把陝西還給你。可人家只需要把城池給你破壞乾淨,百姓給你盡數東遷,留下一個爛攤子給你,你怎麼辦?再者,女真人沒有信義可講,今年和議,明年反目也不是不可能,你就被人家牽着鼻子走麼?你明明有實力收復陝西,爲什麼要冒如此之大的風險?

這些道理,趙桓不懂,或者是假裝不懂,但趙諶卻在徐紹許翰等重臣連篇累牘的進言中漸漸明白,就連主張和談的首相朱勝非也承認,儘管發兵可能有勝有敗,但和談也不是萬無一失。

爭執不下,徐紹有些冒火,直指龍德宮不該干政。你退位了,就好好享樂,別總來插一槓子聖上已經過了弱冠之年,親理政務,不需要誰給他攝政

趙佶聞訊大怒一頂大帽子給徐紹扣過去,說他挑撥自己的父子關係。這個罪名絕對不輕,如果坐實了,絕對是遠竄的下場面對父親幾次施壓,趙諶口頭斥責了徐紹,可也僅僅是如此,根本沒有聽從趙桓的吩咐,罷去徐紹的相位。

就這麼一直吵吵到六月,太上皇和皇帝父子兩個各懷心事,在這種情況下給道君操辦了六十大壽。話說,朝廷上下,文武百官,連同趙桓趙諶兩個大肆鋪張,都想通過祝壽來粉飾太平,可道君卻只在壽誕當天露了一面,接受衆人祝賀,而後,仍舊回葛嶺清修。

但是,道君借露這一面之機,過問了一件事情。皇陵修得怎麼樣了?趙諶回答,已經派前參知政事秦檜判河南府,並撥下專款,讓他主持修葺。而後道君又過問,忠臣撫慰得怎麼樣?趙諶回答,已授三鎮節度使,進檢校少師,賜勳柱國,除川陝宣撫副使。趙佶表示滿意,說了一句“二徐,西陲之長城,川陝之柱石。”

就在道君說這句話的第二天,趙諶召首相朱勝非,次相徐紹入禁中,秘密表態,“西師舉動,朕不中制”。什麼意思?所謂“中制”,就是大宋立國的國策,“將中從御”,對武將要從中央直接控制,具體的表現,就是從前武將出徵,皇帝指示你戰略戰術,告訴你這仗要怎麼打,甚至授給你陣圖,命令你兩軍對壘的時候,陣該怎麼布。如果你靈活變動,對不起,你這就是違詔改陣,殺頭倒不會,差遣肯定給你罷免了。

趙諶這個表態,也就意味着中央不干涉川陝,二徐原來怎麼計劃的,現在還怎麼幹。不久,金使前來辭行,並想得到江南的回覆。趙諶在接見金使時表示,如果大金國誠心議和,當然是好,不知道能不能把江淮和陝西還給我們?金使一聽這個,知道南方也想議和,遂緊急趕回燕雲,向金帝報告去了。

朱勝非在事後表示了擔憂,說我朝一方面給金使釋出願意和談的意向,另一方面又讓西軍反攻,這是沒有信義的行爲。“仁義者天下之大柄,中國持之,則外夷服而尊華夏。”,要打,可以,你就應該明確拒絕議和,告訴他們,我們要打。現在假裝想議和,又暗地裡動刀兵,這是不仁不義啊。趙諶稱讚了他,並仍舊如故。

話說回來,金人此番是真的想議和麼?還真是

兀朮發動數十萬兵馬,企圖奪取襄陽,耗時一年而以失敗告終。這在金國國內引起了極大的震動首先跳出來指責的,便是首相完顏宗磐,他指責的,不僅僅是兀朮,還包括積極支持兀朮的完顏宗幹。

完顏宗幹是什麼人?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庶長子,也就是兀朮的大哥。這三個堂兄弟,都是擁立完顏亶的功臣,並領三省事,一等一的權臣。

完顏宗磐指責兩位堂兄弄權,窮兵,才招致此敗。主張停止攻宋,化軍事鬥爭爲政治招撫,只要江南肯順服,就還些土地給他們,大家相安無事,我們也能深化改革。宗磐的意見,代表了相當一部分金國權貴。因爲這麼些年下來,金人逐漸感覺到滅宋力不從心。你看看,從天會三年開始打到現在,十幾年了吧?趙宋不是還據着江南、荊湖、兩廣、福建、川陝大片土地麼?要繼續打下去,別趙宋未滅,我們先完了現在大金國國內,契丹人造反不斷,黃頭女真也不肯歸附,那個耶律大石還在西域成了精,最頭痛的就是兩河,到處都是民變,已呈星火燎原之勢,宗幹宗弼怎麼就看不見?

宗磐是首相,位高權重,他一挑頭,黨羽都跳出來,一窩蜂地指責宗幹宗弼兩兄弟。這兀朮打了敗陣,說話不硬,很是被動。但就在這種困局下,他還是堅持,積蓄力量,再圖襄漢。除了襄漢,你奪取任何一個地區,都不會導致趙宋迅速敗亡。

宗磐最終佔了上風,他讓金使借出使江南,給趙宋太皇太上皇賀壽之機,轉達和議的意向。七月,金使歸國,報告了南方也有意和談的意見。宗幹宗弼兩兄弟見事已至此,反對已經沒有意義,但他哥倆打着另一副算盤。如果議和,有一個地方絕不能還,就是陝西。不過,考慮到此番宋軍戰勝,江淮可以還給他們,另外,整個河南也可以還。

趙宋的故都東京不是在河南麼?咱們把河南全境還給他們,那據守襄漢的宋軍是不是要分兵出來駐守?過個一兩年,老子從河北大舉南下,看你分散了兵力還怎麼守襄陽

他兩個一攛掇,宗磐還真就打算把江淮和河南兩個地區歸還,作爲和談的條件。但明顯,趙宋得付出代價,首先就是稱臣,不再是什麼伯侄,爽快的,就是君臣,然後就是進貢這些。

就在金國派出高規格使團南下時,陝西已經箭在弦上

至六月止,西軍所需糧食、草料、軍械、餉銀,已經全部運送到鳳翔府。爲了支持西軍東進收復舊地,川陝兩地數十萬民夫日夜辛苦勞作。那嘉陵江邊,光着膀子拉縴的漢子,從早到晚絡繹不絕。進了漢中,驢車、騾車、獨輪車,遮道而行,終日不絕。

因爲趕時間,又因爲勞動強度大,這些民夫累死道旁的都不少。而且徐處仁爲了保證勝利,在財政能夠應付的情況下,還冒着橫徵暴斂之名,預借了四川兩年賦稅。要知道,在歷史上,預借賦稅,絕不是仁政所爲。

四川供養西軍,已經夠辛苦了,現在還來預借兩年,其壓力之大可想而知。現在,四川又出錢,又出糧,還出人力,按說矛盾應該比較尖銳。可事實是怎樣?

怨言肯定有,但是從宣撫處置司下令動手,到六月爲止,沒有出現過任何民變和抗拒的行爲,也沒有任何一支民夫隊伍逃亡,或者說誤期。因爲四川的人民雖然深居內陸,在天府之國養尊處優,但他們明白,川陝是脣亡齒寒,西軍征戰,不但是爲圖恢復,更是保全四川。

四川作爲人口密集,物產富庶之地,在抗金中應該肩負的責任,較其他地區尤大。基於愛國情懷,更本着護陝保川的觀念,川人縱有怨言,也戮力而爲。

目睹此種情況,川陝最高長官徐處仁深爲感動,他在給徐衛的私信中稱,川陝兩地人民爲戰事付出極大努力和犧牲,你如果不能戰勝,首先對不起朝廷,其次對不起我,最後,你也對不起川陝父老。

徐衛能感覺到的壓力,就已經如此之大,更不用說,他還有不知道的。在江南,在行朝,本來是有人要阻止他這次反攻的。但通過各方努力,朝廷沒有干涉。他如果戰勝,那不用說,上到他和徐處仁,下到普通士卒,都有大功於國家。如果戰敗,他一個,徐處仁一個,絕對要出來頂雷。

紫金虎深知責任重大,不敢絲毫馬虎。五月,他以宣撫副使,制置使身份發出命令,令熙河、秦鳳、兩興、永興四個帥司的主力趕到京兆府集結,作爲西軍兵力最雄的涇原帥司,則出動精銳,進入慶陽府,準備從保安軍出境;環慶帥司也調動部隊,增強坊州防務。

到六月下旬,光京兆府一地,就集結西軍精銳八萬,其中步軍六萬餘,馬軍一萬七千騎。涇原王稟徐成兩位帥守,出動三萬五千精兵,進入慶陽。環慶劉大帥,也出動一萬四千部隊。

加起來,西軍此次可謂精銳盡出,合計步騎十三萬如果再算上配合正軍作戰的鄉兵義勇,徐衛此番足足動用了二十幾萬人馬要是再算保障後勤的民夫,那數字就沒邊了。

西軍如此大的動作,早驚動了陝西金軍的統帥韓常。在五月的時候,他就預感到事情不對頭,及至六月,他的細作探到西軍在京兆府大規模集結。韓常據此判定,西軍要反攻了。這位陝西金帥寢食難安,一面告誡各處部隊嚴防死守,一面火速向金廷報告,請求駐紮在河中府的金軍進入陝西。他直言,僅依靠黃河以西的金軍,要擋住徐衛,恐怕不容易。

在金廷還沒有迴應的時候,心急如焚的他再次上奏,稱陝西戰局已經不可避免,求朝廷速發援兵。

然而,他的奏本送到燕山府時,正碰上宗磐主持朝政,要跟南方議和。宗磐認爲,南方已經表達了願意和談的趨向,不太可能大舉進攻,這也不符合南朝一貫的作風。但爲了謹慎起見,他還是同意河中府的金軍進入陝西佈防。

但是,河中府的金軍現在在幹什麼?剿匪。

河東義軍早就收到徐衛的命令,讓他們在開春以後,於各處發動攻勢,牽制河中府金軍。其中,太行山的義軍和活動於澤州隆德府一帶的紅巾軍,動作最大。四出進攻州縣,發出的號召是“三晉之地,凡禿頭結辮,敢執兵仗者殺”這幾乎跟歷史上有名的“殺胡令”如出一轍

義軍一出,百姓爭相以迎,河東民衆哪來這麼大的怨憤?僅僅是故國難忘麼?當然不是。昔日,李植割據河東時,儘管沒少幹壞事,諸如盤剝百姓,鎮壓民變,可李植到底是漢人,他壞也有個度。可金人一旦廢了僞韓,自己來管理地方,亂子就大了。

在建國之前,女真人是奴隸制。從金太宗完顏吳乞買開始,到如今的完顏亶,都在吸取中原文明,推行漢制,但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現在金人親自管理河東,一方面任用知州、知府、安撫使等管兵管民,一方面又推行他們的猛安謀剋制度。把漢人都編入猛安謀克籍,女真猛安和謀克等長官,大肆擠奪漢人的田地,驅擄漢人作爲奴隸,又實施剃髮易服的政策,使社會經濟嚴重倒退,極劇加重民族矛盾。

而且,女真人雖然學習漢制,但改不了一些陋習。有人總結金國政治,就一句話,“大抵金國之政,分別番、漢人,且不變家政,偏私族類,疏外漢人。”大宋,雖然是趙家天下,但除了皇帝一人以外,趙氏宗親都不參與朝政,而是任用外姓大臣來管理國家。反觀金國,絕對是完顏氏大權獨攬。

所以說,金國侵略大宋,是落後生產力侵略先進生產力,是奴隸制度侵略封建制度,是一種開歷史倒車的行爲,而絕不是什麼封建王朝之間的戰爭後世有人,想借此來給宋金戰爭定性,以證明以岳飛爲代表的先賢不是民族英雄,甚至說他們抗拒民融合,這該是何等的荒謬和無恥

綜上所述,金人在河東的倒行逆施,給河東義軍創造了條件。義軍的蜂擁而起,導致河東大亂,戰火紛飛,狼煙滾滾,而河中府所屯金軍,本來防備西軍,此時也不得不轉過頭去,協助鎮壓。可徐衛給河東義軍的指示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不要在乎一地一城的得失,只爲牽制。

就這麼,河中府金軍接連增兵,疲於奔命,哪還有閒心增援陝西。當金廷的命令傳達下來時,河中府守將只匆忙集結了不到兩萬人渡過黃河,進入同州協防。

西軍的舉動,讓身在朝內的兀朮深感不安。不久前徐衛的東征,就讓他察覺到西軍已經緩過勁來,甚至比從前更加強大。如今韓常的報告,已經證明西軍確實就要大舉反攻了。雖然宗磐讓河中府的部隊進入陝西,但恐怕仍舊難保萬無一失。

如果被徐衛一舉收復全境,那麼從今以後,河東就將受到直接威脅。如果哪天紫金虎發了瘋,進兵河東,從臨汾打到太原,怎麼辦?再說得玄一些,虎兒要是從太原撲往燕雲,又怎麼辦?河東這三晉之地,紫金虎可不陌生

鑑於這種擔憂,兀朮提出,應該從燕雲地區調兵,緊急增援陝西。而且,因爲對手是南朝最精銳的部隊,其統帥又是女真勁敵徐虎兒,我們必須有針對性地作出佈置。重新起用紫金虎的剋星,契丹人,耶律馬五,讓他統兵馳援關中

耶律馬五是粘罕的親信,因爲粘罕倒臺,他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牽連。宗磐殺粘罕心腹時,本來耶律馬五也在考慮之列。可朝中有人進言,說耶律馬五雖然是契丹人,但歷來戰功彪炳,更兼鄜州一役,大敗西軍,使得徐虎兒首次慘敗見辱,於大金國有功,而且此人雖是粘罕親信,但從未參與政治,不能殺他。就這麼,才保全性命,作着閒官。

正得勢的完顏宗磐,哪裡理會兀朮的主張?他認爲,依靠陝西金軍和河中府金軍,擋住西軍攻勢足夠了。而且他還認爲,西軍的舉動,恐怕是擁兵在外的南朝將帥私心,並非出於趙宋朝廷的決議,只要我們雙方開動議和,說不定事情還有轉機……

第690章 人心向背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586章 千里報捷第224章 大帥曲端第429章 兄弟聯手第707章 兀朮第739章 謀而後動第126章 闖宮第204章 奔赴陝西第329章 收麥忙第80章 新君第494章 政變之兆第59章 裝備第八百四十六章第729章 三路伐夏第161章 三路強援第503章 大興土木第520章 投奔西軍第657章 改天換日第550章 竟收奇效第469章 頑強阻擊第182章 糾結第777章 馬泰之子第647章 瓜分西夏第455章 激戰江北第七百四十九章第348章 衆望所歸第1章 徐家老九第824章 也別惹我第718章 高燒會死人麼第59章 裝備第10章 牛逼老爹第443章 狼煙再起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144章 小小縣城 固若金湯第594章 聯絡西遼第812章 女真陰險第194章 媒婆上門第261章 炮車互射第八百五十八章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724章 西部王第65章 後生可畏第八百八十一章第552章 東京第237章 一招臭棋第236章 議升官第785章 徐州之戰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135章 苦果第498章 政變(上)第280章 紫金虎來了第523章 戰機閃現第314章 端午節吃包子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520章 投奔西軍第129章 秘密抓捕第291章 大軍凱旋第646章 首倡分割第81章 議戰第92章 又見援兵第342章 又一個秦檜第118章 張憲第363章 屹立不倒第595章 兩強相遇第621章 王庶致仕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65章 後生可畏第681章 三國同盟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100章 難怪第485章 風雲突變第689章 摧枯拉朽第121章 大捷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69章 密謀第323章 血債第72章 開戰第478章 炮彈橫飛第139章 競爭第353章 斷絕水源第652章 折家折了第78章 進軍第719章 詭異的禁中第428章 矢志復仇第424章 鋼鐵雄師第62章 熟人特別多第482章 激烈爭奪第309章 結下深仇第五百一十章第32章 天仙還是狐仙第473章 大難不死第535章 百花齊放第249章 活見鬼了第479章 恥而後勇你奸我不第四百一十五章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八百四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