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 詭局(下)

此後幾天,趙佶依然宮中養病、不理政事。如此一來,朝中大臣開始急起來,畢竟權力高度集中於一人的封建王朝,皇帝的身體狀況一定程度上關係着國運盛衰,更關係着個人前途。因此,包括王黼、童貫等重臣開始請求進宮探病。這種情況下,爲了安定人心,趙佶按理是會同意讓幾個大臣前去探視的,然而就在此時,宮中卻又傳來趙佶陷入昏迷的消息。

此消息一經傳開,朝堂之上頓時陷入混亂。

王黼、童貫、張邦昌三人也終於還是經得鄭皇后同意後入宮探視。回來之後,他們宣佈的消息是:經太醫診斷,趙佶只是昏睡,不日便能醒來。這話自然沒多少人相信,朝堂之上的各方勢力或明或暗地開始爲將來謀劃起來。

這其中要的自然是站隊的問題。

以此時的醫療水平來說,便是一般的傷寒感冒都有可能死人,而病到昏迷階段,即便是皇帝一定程度上也只能聽天由命了。趙佶一旦醒不過來,按規制趙桓將繼承大寶。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趙桓如果登基,必定會清理先前與自己並非一路的大臣。這本是遙遠甚至變數極大的一件事情,可如今已在眼前,不由得一些人不去考慮。

一時間,明裡暗裡投靠太子的人如過江之鯽。

趙佶陽壽未盡——在評估了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對趙佶所產生的影響之後,楊帆很確定這點。不過對於趙佶的突然昏迷,楊帆也拿不準原因。

這日傍晚,科學院衆人在宮中架設規道、安裝小火車的工程順利完工,楊帆在宮門之處,接上他們,準備不日將他們送到京東硅谷。

林靈素也混在他們中間安然出宮。

“皇上突然昏迷,究竟是怎麼回事?”待將科學院衆人安排好之後,楊帆趕緊問林靈素道。

“唉!”林靈素嘆口氣道,“貧道前天夜裡趁皇上熟睡之時,暗中爲他把過脈,從脈象上看,貧道敢斷定皇上定是中了妖人的攝魂之術。恰好,神霄宮煉製的九轉還魂丹可剋制此妖術,貧道便偷偷爲皇上服下一粒。如此一來,那攝魂之術便可消解,只是服用此丹之人會昏睡三日。”

楊帆微微點頭,暗道趙佶果然無性命之憂,旋即又問道:“那究竟是何人對皇上施展了此妖術?”

“貧道也正納悶呢!”林靈素苦笑道,“這兩天未見有人對皇上施展妖術,貧道又不能總藏身宮中,所以只好出來從長計議了。”

楊帆略感失望。雖然趙佶輕佻昏庸,可他一旦出事,朝堂之上將出現一片權力真空,太子雖然是名義上的繼承人,但得到王黼、童貫等人實權派支持的趙楷又豈會幹休?沒有了趙佶這個平衡支點,朝堂之上必將是一片大亂,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大宋命運着實難測。當然,歷史上的趙佶不會在此時出現意外,可誰知當時是不是也曾因此而引了一場官場混亂呢?目前的形勢在楊帆看來,趙佶是越早點清醒過來越好。

“那接下來道長可有用得着在下幫忙的地方?”

“哈哈!楊兄弟的好意貧道銘記在心。不過,皇家之事我們還是越少參與越好。朝堂之上擔心皇上安危的大有人在,接下來的事情便交與三殿下和皇城司好了,今晚貧道便通知如晦一聲。”

三殿下便是鄆王趙楷,如今他提舉皇城司,又有意與趙桓爭一爭皇位,自然不希望趙佶不明不白的掛掉,而他掌控的皇城司正適合偵察皇宮之事,若是救了趙佶便是不世大功一件,可大大加重自己在爭嫡之中的籌碼——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將這件事情交給趙楷的確是個讓人即省心又放心的主意。

“嗯!”楊帆答應一聲。林靈素又道:“此事過後,貧道也會告老還鄉,遠離這片是非之地。”

“這卻是爲何?”楊帆問道。在他的印象中,林靈素可不是個淡泊名利之人,救了趙佶、立下功勞,他應該爭取更高的地位纔是。

“唉!貧道夜入深宮之事,有心之人必定能夠猜到。這事早晚會傳到皇上耳中——皇上怎會放心一個能夠不聲不響走到他榻前的人留在世上?”

楊帆默然。隨即林靈素向他抱抱拳,告辭離去。

果然,兩日之後宮中傳來趙佶甦醒的消息。到了十月初一的大朝會,趙佶終於再次出現在羣臣面前,雖然他的精神仍有些萎靡,但關於皇帝病情的猜測也基本塵埃落定——當然除了楊帆、林靈素與趙楷等人。

這幾天楊帆仍關注着宮中的情形。根據後世當警察的經驗,他認爲只要對平日裡趙佶親近的人進行逐一排查,不難現嫌疑人,尤其是在目標還鎖定在新進宮的嬪妃、宮女身上的情況之下。不過幾天過去,趙佶的後宮之中卻一如繼往地平靜和諧,沒有“哪個嬪妃被打入冷宮、哪個宮女被沉井”之類的消息傳出。這期間他也抽空拜訪過林靈素,打聽事情的進展情況。林靈素只道皇城司仍在暗查之中,具體的情況自己也不清楚。

楊帆只好作罷。想想在一些朝中之事上,自己彷彿聾子、瞎子一般,楊帆便感到有些鬱悶。反正最近也沒有多少事情可做,他便着手操作起爲樊樓培養“歌妓”的事情來。

十月,天氣肅清,空中最後的一抹雁影消失在天際,樹上枯黃的葉子戀戀不捨地隨風飄落在地上。這個時節,汴梁城中的人們一繼往地爲過冬忙碌着,只有爲數不多的詩人墨客,偶爾會對着眼前的情景擠出些許的詩意。

然而這本就是一個缺少詩意的季節,尤其是對於那些靠天吃飯的農戶而言。大宋宣和元年,京畿大水,許多農戶顆粒無收,只能依靠野菜樹皮果腹,而冬日來臨,萬物蕭索,沒有收成的人家便只能踏上流浪乞討的路途或是賣妻鬻女換些過冬的糧食。

到了此時,汴梁城中那些做人口生意的牙行便紅火起來。京城向來繁華,達官貴人、豪商巨賈雲集城中,他們需要奴僕丫鬟、需要娼妓優伶。因此,每到荒年這種生意反而興隆起來。

今年,對於京城的牙婆來說,樊樓無疑是她們最大的客戶。

樊樓即將重裝開業,樓裡買些姑娘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這段時間以來,京中一些姿色上佳的賣身之女,被樊樓高價買下。與別的酒樓妓館買人不同,樊樓不但看重姿色,更看重那些賣身之人的身世。樊樓所選,皆是些身世清白、家境貧寒之人。在外人看來,樊樓只揀這樣的人去買,無非是爲了省錢,只有經手的牙婆知道,其實樊樓在這些人身上花銷不菲。

當然,這些人並不能馬上進入樊樓。一來樊樓所買之人皆是些小丫頭,最大的不過十七,最小的才十二歲,在楊帆看來她們還是些身體未曾育好的孩子,現在就將她們推進煙花之地實在是於心不忍;二來,末說是讓她們做間諜,就是讓她們做歌妓,也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上崗培訓。

此時的酒樓妓館可不單是賣肉的地方,更是一些名流官宦、風雅才子的社交場所,因此,裡面從業的**也必須略懂文采,至少要有附屬風雅的能力。而這些貧寒農家的子女,又怎會有接收文化教育的機會?所以,樊樓接下來的要任務便是爲這些女孩惡補琴棋書畫、唱詞舞蹈等——這也是此時衆多青樓培養人才的一致做法,而且往往一補便是幾年。

樊樓的後院,因爲前面主樓重新裝修已經閒置多日,楊帆便把那些女孩暫時安置在那兒,只等選好了文武各方面的教師,便將她們送到一個封閉的地點集訓。本來楊帆還想利用這段時間對這些孩子進行一番政治教育,不過看到她們頓頓吃上飽飯、天天穿上暖衣之後,並沒有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也就作罷。

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些孩子經歷了凍餒之苦,乍得溫飽,又怎會有其他的想法?看來改造她們思想的任務,只能放在以後,好在此次買下這些孩子的同時,楊帆也爲她們的家人安排了一些營生,算是變相救下她們的家人,這份恩情也足以讓她們甘心爲樊樓效力。

第一九二章 決戰來臨第一六五章 部署第一二〇章 第一場雪第一四七章 傳功第三九二章 引狼入室(上)第一六六章 發兵第一百〇三章 進退第一一六章 安全事故第二六四章 欠俸第二八三章 論美第一七八章 算計第二十章 蔡太師第五十五章 擂臺第二章:任性的皇帝第二二四章 稀粥第三十五章 越野訓練的提議第三五六章 經年(下)第二八八章 無頭之案(下)第二八八章 無頭之案(下)第四十六章 杜宅第六章 帝姬第二四六章 商戰,重啓序幕第三六三章 問計第四十二章 換俘第二O六章 憂遠第三二O 燕雲會(三)第一六二章 出谷第九十八章 不可能的任務(上)第一一七章 天災?人禍?第四十八章 六脈神劍第二九二章 計謀第二二七章 銷贓第三七九章 決戰的序幕第一六七章 兵鋒將至,大戰伊始第二四九章 銀行第三九九章 最後的武士第二十四章 七夕第九十九章 不可能的任務(下)第二三一章 貓鼠(四)第三四二章 尾聲(二)第一八九章 迷惘第三章:朝堂第四十五章 鴛鴦譜(下)第七十五章 劫營第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一五四章 入甕第一六七章 兵鋒將至,大戰伊始第一五一章 搶親第二九四章 遭遇戰(中)第二九七章 奇襲第三十三章 詩會(下)第一八八章 歐陽倩兒第三八四章 顛覆第二二四章 未來的承諾第一八六章 兵臨崇德第二二四章 未來的承諾第一三五章 又入虎穴第十九章 難題第三四O章 燕雲會(二十)第三八O章 決戰的前奏第一七三章 帳前小校第三四O章 燕雲會(二十)第二九五章 遭遇戰(下)第二十六章 高手第二五二章 明修棧道(上)第三十四章 球攻入對方的門纔算贏第二六五章 算計第三三O章 燕雲會(十)第三二四章 燕雲會(七)第二三一章 貓鼠(四)第六十一章 辭歸第四十七章 刺客的目標第一四八章 囑託第一九二章 決戰來臨第五十九章 曾頭市第三六五章 保衛戰第二一八章 期貨這東西,不是這麼玩的……第十七章 授曲第九十六章 千年的狐狸(下)第四十章 拳頭、規矩第二三九章 美人恩(下)第一七三章 帳前小校第三六八章 亂第四十四章 鴛鴦譜(上)第二二七章 銷贓第五十五章 擂臺第一二七章 逃逸第三三六章 爭位(下)第三O六章 蕭幹之計(下)第一四五章 往事第二四八章 憤青第七十九章 黃雀終現第三四七章 駙馬(一)第二三二章 貓鼠(五)第四十九章 以彼之道第一九六章 空襲第一六六章 發兵第一五三章 惡意第一九五章 我的法子第十七章 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