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兩千字奉上!
爲了守候消息,許多人早食便未用。
似玉尹這種起來較早,家中還僱了人做飯的傢伙正常早食之外,其他人大都水米未進。
已過了正午,大家都飢腸轆轆。
便是玉尹,也有些飢餓……也難怪他,雖然吃了早食,可他的運動量卻不比別人少,除了沒有如正常那般找魯智深切磋之外,他早上練功,而後去屠場殺豬,同樣消耗巨大。再加上玉尹食量驚人,所以也就更感飢餓。高堯卿當下大手一揮,讓人在浚儀橋街上的一家酒樓中定了豐盛飯菜,也算是擺一場慶功宴……
“這一頓下來,怎地也要幾十貫,未免太浪費了些。”
李逸風嘀咕着,但吃的卻不比人少。☆米☆花☆在☆線☆書☆庫☆?
也難怪他這般嘀咕,實在是花銷太多,李逸風很擔心,玉尹手裡的錢,能否撐下去。
還是高堯卿趁人不注意,把玉尹的計劃告訴了李逸風。
得知玉尹居然用了這種植入性廣告的手段來賺錢,李逸風也不禁發出連聲感慨。
午後,陰霾散去,陽光普照。
李若虛兄弟告辭了玉尹等人,踏上回家的路。
“若冰,怎地也要參與進來?”
在回家的路上,李若虛忍不住詢問。
李若虛笑了一笑,見左右無人,便低聲道:“哥哥可熟悉那玉小乙?”
“這個……”
“我總覺着,這玉小乙頗爲神秘。
算起來,他也是老開封人了,此前評價並不甚好,可突然間好像換了個人一般……他的琴藝,他的才學,在今年之前未曾有過表露。然則入春之後,卻突然崛起,讓人有些眼花繚亂……當日哥哥與我提起此人時,我也曾着人打聽過一番。
本以爲他只是有些小才,了不得便是柳三變那等人物。
可是今日方知,他胸中實有溝壑……此前種種,只怕刻意爲之,這確是一個人物。”
“便因爲那篇西行記?”
“哥哥難道不覺得,小乙這篇西行記裡,隱藏了許多內容嗎?”
李若虛,沉默了!
其實,他也知道自己這個兄弟的性子,以及他內心的想法。
李若水絕對是一個強硬的主戰派,其人對女直人的忌憚,甚至比李綱等人更加深重。
早在濟南做教授的時候,李若水便對童貫等人的妥協投降戰略非常不滿。
他甚至私下議女直人說:遼人若虎,女直似狼。
虎雖兇猛,卻不比羣狼兇殘……且狼性貪婪,全無道義,與之聯合,無異於與虎謀皮。
所以,早在海上盟約,宋金聯盟的時候,李若水便不甚同意。
在濟南時,他多次上書徽宗皇帝,甚至在病重之時,也條陳良策,表示反對宋金聯手。但他的那些條陳,甚至連徽宗皇帝的案頭都沒有送到,便被人束之高閣。
要知道,當時主政的蔡京也好,童貫也罷,都興致勃勃的要滅遼興宋,建不世功業。似一個小小教授的反對,他們又怎可能放在心上?若非李若水有上舍登第的身份,說不得那兩人便早已經把李若水害死,更不會容忍他如今來到開封府。
“此前,我只知女直不可與之謀。
然則現在,我才知道爲何會如此忌憚女直……當初遼人雖然與我等爲敵,卻傾慕我大宋風雅,百年教化,幾若相同,不復蠻夷之風;可是那女直,確是徹底的蠻夷。他們只知貪婪掠奪,而不知風雅何物。與這等異族結盟,又怎不受其所害?”
李若虛聽罷,不禁沉默。
他不知道該如何解說這件事,但李若水所說的,也確是道理。
“我已決意,再次條陳。”
“若冰,這個時候你條陳,豈不危險?”
李若虛聞聽大驚,輕聲道:“而今朝中議和風正盛,便是官家也一意要求議和……你這時候條陳,只怕會有危險。如今蔡京雖然不復官家寵信,可那張邦昌,白時中皆蔡京走狗,又豈能容你?這件事,你還要三思,切莫輕身涉險,有性命之憂。”
李若水,卻嘆了口氣。
自家兄長的品性甚好,只是……
他讀書作詞,都有上佳表現,偏偏這政治上,不懂得變通。
“我此次條陳,並非上奏官家……我也知道,這時候與官家條陳,根本沒有用處。
所以,我準備與太子條陳!”
李若水,這是要站隊了。
這也是他而今唯一的辦法,用這種方式,來引起上層的重視。
誰都知道,官家和太子不和。他這樣做,也許失敗,但也許能夠成功,便在此一搏。
只是他的想法,李若虛看不明白。
在他看來,勿論是和官家條陳還是和太子條陳,都差不太多。
不過,李若虛也知道,他勸說不得李若水。別看李若水長的斯斯文文,甚至有些柔弱,但內心卻極其強大,無比剛烈。他既然拿定了主意,那斷然不會再改變。
“可這與你爲報館撰文,有何干系?”
“呵呵,哥哥真以爲,小乙辦這報館,只是一時之快?
看這架勢,用不了多久,你們這大宋時代週刊,必然會成爲朝堂上下所關注的焦點……我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喚醒官家,讓他明白而今之局,已危在旦夕。”
正如李綱對李逸風說的那樣:這大宋時代週刊,會成爲焦點。
誰能搶先佔領這大宋時代週刊的陣地,便可以獲取足夠的利益……
而最爲關鍵的是,大宋時代週刊背後,有皇室的影子。便是那些投降派,也不敢輕舉妄動。這也就使得大宋時代週刊從創辦之初,便可以站在一個制高點之上。
李若水突然笑了!
“我要爲你們撰文,還有一個目的:便是想要弄清楚,那個玉小乙,究竟是怎樣人。”
“呃?”
“此人,絕非等閒。”
李若水說完,停下了腳步。
站在汴河大堤上,看着那秋水滔滔,李若水的眼中,閃過了一抹興奮之色。
“對了,你們報館,可缺人手?”
李若虛道:“前幾日大郎說,人手不足。
雖然請了不少同窗前來,可無論是閱歷和眼界,都有些不足。這報館而今,可說是小乙一手操辦……我雖有心勸說大郎,但又怕大郎以爲我是在那裡挑撥離間。”
這個時候,怎可以計較這些?
李若水對自家這個兄長,已經無語到了極點。
他眯起眼,輕聲道:“改日你與大郎說,推薦一人,說不得可堪大用。”
“誰?”
“哥哥可還記得朱夢說?”
李若虛愣了一下,旋即恍然,連連點頭,“若冰說的,莫非就是那政和年間,強項朱三郎?”
李若水笑道:“正是此人。”
強項朱三郎的這個‘朱’,可不是太子妃朱璉的‘朱’。
此人祖籍嚴州桐廬縣,從小在開封長大,十五歲便考入太學,在當時也算享譽一時。
然則,此人卻是個極其強硬剛烈的主兒。
政和五年到政和七年兩年間,宋徽宗大肆興建艮嶽,開花石綱,令民不聊生。
朱夢說看出這花石綱背後,所隱藏的種種危機,於是以太學生的身份,不顧一切連續上書言事,抨擊朝堂時弊,令徽宗皇帝極爲惱怒,偏偏又不好拿他問罪……
但朱夢說這樣的舉動,卻極大程度上得罪了蔡京童貫以及朱勔之流。
在拉攏無效之後,宣和二年,蔡京便以通匪罪名,將朱夢說打入大牢。可當時這朱夢說的名聲已經傳開,蔡京這舉動,激怒了太學生,於是便聯名上書,爲朱夢說喊冤。以至於到後來,傳到了徽宗皇帝耳中……雖然趙佶也想殺死朱夢說,可迫於壓力,最終只得下詔,徹查朱夢說的罪名。宣和二年末,朱夢說通匪之事,最終不了了之,蔡京將他編管池州,等於流放。這樣算是保住了朱夢說的性命,卻不得不背井離鄉。但也正因爲此,朱夢說強項三郎之名,便傳開了。
“朱三郎回來了?”
“嗯!”
李若水點了點頭。
若論關係,朱夢說和李若水同期入太學。
若非犯了事情,恐怕會比李若水還要早一些上舍登第。
“昨日有人看到朱三郎陪着他阿爹硃紅在一家腳店吃酒……我本打算晌午前去拜訪,卻不想被你們這大宋時代週刊給耽誤。過一會兒,我還要去他家走一遭。”
李若虛連連點頭,“若是朱三郎來,確是一樁好事。”
說實話,李若虛對玉尹的決定,還是有些不滿。
蓋因玉尹這次發行大宋時代週刊,幾乎全部免費,令他無比心疼。
而其中有一千二百份報紙,大都是送去中等之家。那些高門大戶權貴,根本沒有理睬。當然了,若是高門大戶,家中門禁森嚴,報紙能否送進去,都是一個問題。
玉尹之所以選擇那中等人家,便是希望能把報紙呈到主人家跟前。
所以,他找了開封城的送水工,讓他們待發報紙。
能夠着人專門送水的人家,想來都不會太差。這些人,也是傳播信息的主要途徑。
當然了,中等門戶的人家裡,不泛朝廷官員。
開封城寸土寸金,除了當朝權貴之外,很少有人能買得起住宅。
便是燕瑛那等人物,所居住的房舍,甚至也比不得高堯卿送給玉尹他們做報館的宅子。
總之,李若虛對玉尹獨斷專行,很是不滿。
如果能推薦朱夢說進報館,以朱夢說的名望,想必那玉尹也不得不謹慎決斷吧……
想到這裡,李若虛不由得連連點頭。
他雖然被趕出了報館的決策層,可是安排個人物,倒也不難。
更不要說似朱夢說這等名士,李逸風怎可能會拒絕?
玉尹並不知道,他已經被人惦記上了。
在午食過後,他和陳東便離開報館,準備回家換身衣服。
晚上要去潘樓爲徐婆惜捧場,順便還要叫上楊再興,否則的話,肯定會被責怪……
有時候,玉尹真覺得自己好像成了保姆。
幾乎所有的事情,都要他去操心,他去費心。
可不如此,又不成!
他雖然只是一個白身,可位卑未敢忘憂國,他還是希望能夠在未來的靖康,做出自己的貢獻。
“小乙,下一期,該如何寫?”
“嗯?”
“我是說,這西行記的下一期……”
陳東興致勃勃。
今日得了李若水的誇獎,他熱情正高漲,迫不及待的想要把後面的文章寫出來。
只是,若讓他自己動筆,卻沒有一個完整的思路。
所以必須要和玉尹商量一下,才能做出決定。而今的陳東,已經不再把玉尹當作一個在馬行街上殺豬販肉的屠戶。自從和玉尹結識以來,他所做的一切,已經超出了陳東的預想。便如今日這免費送報一事,可以說是神來之筆,端地巧妙。
“下一期,咱們不寫西行記。”
“什麼?”
陳東聽了這話,便立刻不願意了。
自己正興致高漲,怎不寫了呢?
“下一期,我想請你寫安祿山。”
陳東聽了這話,立刻懵了。
安祿山,那是唐朝人吧!安史之亂,陳東怎可能不知道?只是他不明白,寫安祿山,和西行記有什麼關係?
看陳東一臉詫異之色,玉尹笑了。
“今日這一篇西行記,份量很足……想必這坊巷間,也需要一些時日纔可以完全消化。
若這時候再繼續寫西行記,只怕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咱們這報館,最重要的便是執中。如果做的太過,必然會遭人算計,那時候便有二十六郎出面爲咱們撐腰,恐怕也難以倖免。所謂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所以我思來想去,還是感覺不要太過於着急西行記,便吊一下胃口,咱們換個方向?”
陳東搔搔頭,好半天才道:“小乙,你究竟在說些什麼?”
很顯然,對於這個腦袋裡一根筋的傢伙而言,玉尹說的有些過於深奧了。
沉吟了一下,玉尹道:“盛唐基業,毀於安史之亂。
你便只管寫就是,最好能寫的直白些,讓市井中人也可以一目瞭然……好好寫寫那安祿山的發家史。我相信,只要你能寫出來,自然會有人看出這裡面的奧妙。
嗯,下一篇文章,便叫做‘玉東講史’,你看如何?”
“玉東講史?”
陳東眼睛一亮,連連點頭。
他笑道:“雖不知小乙你這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但想必這‘安祿山’必然有趣。”
玉尹笑而不語。
安祿山?郭藥師!
卻不知道這諾大開封城裡,又有幾人能看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