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最佳人選

趙頊尚未高興多久,兩則重磅消息傳來。

第一,西夏方面釋放出有意和談的訊號;

第二,遼國大軍調動,正在幽州附近演習操練,其皇太子耶律浚,趙王耶律乙辛親自率軍主持。

看似平淡無奇的消息,可背後去隱藏着諸多牽連,實際上卻是在平靜的湖水裡扔下了重磅炸彈,稍有不慎就會引起巨大波瀾。

朝堂之上,有大臣道:“西夏有意和談乃是好事,此番我們在大順城大獲全勝,更俘虜西夏國相樑乙埋,不管是氣勢和籌碼上都佔據上風,可以據理力爭,和西夏好好談一談。”

大宋朝堂上一直有股恐夏之風,只要不是關乎到重大原則性問題的事情,是絕對不願意輕易和西夏開戰的。此番出戰若非宰相王安石和曾公亮一同主張,怕是主和臣子不在少數,反對之聲也會居高不下。

而今戰事的結果比較理想,故而這些官員們都抱着見好就收的心態,有這樣的成效已經不錯了,一定要珍惜。萬一惹急了西夏,拼了魚死網破可就不好了。大順城雖然勝利,可是府州折家軍卻在靜州戰敗了,說明戰事並非全面有利,還是很有風險的。再拼下去也不見得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說不定還會有危險,見好就收最好不過。

和最初一樣,主和派中有許多的新黨人士。戰爭的持續必然會影響到變法的推行,而今方方面的影響已經顯示出來,繼續拖延對變法無益。會影響到他們的地位。影響到他們的切身利益。而今戰事還算順利。好不容易有個機會。有個契機可以早些停戰,那自然是倍加珍惜,故而停戰和談的呼聲很高。

當然了,也有許多理智的大臣,他們都看到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遼國在幽州附近的演習,說是演習,可畢竟是調動了大隊的兵馬,甚至還包括了他們最爲精銳的皮室軍。有皇太子和遼主第一寵臣耶律乙辛指揮。

這些信息足矣說明遼軍不可忽視,在遼國境內是演習,可是要踏過了邊境線,那可就是入侵了。這些年來,遼國可一直都有進攻宋朝之心,從未間斷,宋朝的防備更是從來不曾鬆懈。

西夏對宋朝而言是心腹之患,牽涉甚多,很麻煩,但實際上造成的直接傷害並不是特別大。縱然這些年縱橫西北。也不過搶掠一番罷了,想要佔據土地談何容易?威脅的只是陝西路。對汴京一帶的中原之地影響並不是很大。

遼國就不一樣了,他們是不動則已,一旦出動可就是致命威脅。稍有不慎,大宋朝就可能遭遇亡國爲危險,至少是天下動盪。

失去了燕雲十六州,整個河北之地無險可守,遼國騎兵只要突破了邊防線,就會長驅直入。當年的澶淵之恥時間並不是很長,依舊讓人心有餘悸。宋朝君臣可不希望遼國再入侵到黃河沿岸,隔河威脅汴京。以至於天子無顏,山河動盪,甚至再鬧出遷都的笑話來。

後世人說宋朝積貧積弱,確實如此!尤其是在對外關係這塊,一直很弱勢。

恐夏是一方面,不過他們可能更加恐懼遼國,如果兩者一起來,後果將會更加嚴重。

如今宋軍正在西北和西夏開戰,若是這個時候,東線再與遼國發生衝突,後果不堪設想。先不說是否能應對,至少會讓宋朝風雨飄搖,動盪不安。這是宋朝君臣都不希望看到的,至少現在是這樣。即便是有恢復漢唐舊境雄偉志向的王相公也很清楚,眼下時機未到,必須要忍耐。

當然了,也有人認爲有反對意見,樞密院的一位官員便上奏道:“遼國在幽州只是演習操練,並無意南下。即便是那些皮室軍,據說也只是他們太子耶律浚的扈從,並非爲了開戰……再者,遼國前兩年剛經歷了蕭胡睹之亂,內部不平靜,恐怕也不敢輕易對外用兵。

難得我軍在西北有所突破,正是乘勝追擊,好好教訓西夏的時候,如此大好機會,豈能輕易放過?浪費了當真可惜!”

樞密院主持軍事,想必是被西夏壓制的許久,心中一直憋着一口惡氣。如今好不容易有這麼一個突破口,豈能輕易善罷甘休?

“是啊,西夏人想要打就開戰,想要停戰便和談,這事情還就真由了他們了嗎?我天朝上國的顏面該置於何地?而今我們同意,便是助長西夏的囂張氣焰,以後遇到類似情況,他們還是會變本加厲。此風不可長啊,臣以爲應當全力以赴進攻西夏。”主戰的支持者還是很多的。

“可是遼國虎視眈眈,遼國太子何以會在如何關鍵的時候前往幽州,還調動了大軍?”

“遼國太子尚且年幼,只是個小孩……”

“如果說耶律浚少不更事,可是耶律乙辛呢?他可是遼主頭號寵臣,在遼國掌握大權,非同一般,幽州遼軍的作爲很可能就是遼主授意他主持的。”

很顯然,宋朝這邊誰也沒有將十幾歲的遼國太子耶律浚放在眼裡,反而是趙王耶律乙辛憂心忡忡。

“即便皮室軍參與,又能如何?遼國可能只是偏幫着西夏,給我朝施加壓力而已,不必擔心……”

朝堂上又一次衆說紛紜,在對待西夏和遼國的問題上各抒己見,再次出現了爭執的局面。趙頊見狀,頓時有些頭大了。

什麼時候才能少些紛爭呢?用得着如此爭執嗎?黨爭的苗頭已經越發的強烈了,趙頊倒是已經開始注意了。可是有些事情一旦發生了,再想要事後補救可就難了……

其實,趙頊自己也是有想法的。開戰的時候他有騎虎難下,是迫不得已的。當時他很苦惱,一方面不想被西夏駁了面子。另一方面又擔心開戰會影響到變法的推行。可謂是左右爲難。

本來是猶豫不決。後來還是王安石表示支持,趙頊才答應的。出兵西北和西夏開戰,趙頊可以說是捏了一把汗,很擔心戰敗。

而今戰事的結果比想象的好,王韶和林昭表現的很出色,取得了不小的勝利,保全了顏面也避免了失敗,可謂是很完美的結局。

是時候收手了。趙頊而今也是見好就收的心思。雖然他心裡很想要繼續進攻,甚至直接滅到西夏,他心有宏圖大志。但是理智告訴他,按照宋朝目前的實力而言是做不到的,所以必須要隱忍。

眼下當務之急是變法強國,重點是內政。再一個,王韶已經給他上了奏摺,表示河湟吐蕃的董氈與其兄瞎氈之間的關係正在改善,河湟與河州大有和好如初,連爲一體的趨勢。按照他們的既定策略。是要先攻取河湟,威脅西夏側翼。然後在一鼓作氣的。

在此之前,因爲實力有限辦不到,所以採取了與河湟吐蕃結盟的方式。這次原本指望在董氈能夠出兵威脅西夏後方的,卻不想這個老匹夫不爲所動,還來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河州的瞎氈反了?可是根據王韶探查到了消息,他們兄弟之間更像是在演戲。

沒想到董氈和瞎氈竟然和好了,那就意味着從此以後,河湟將會連爲一體。想要藉着他們兄弟不和的機會進攻河湟的計劃也將成爲泡影。得到如此消息,趙頊能不着急嗎?

王韶在奏疏上已經說明白,對吐蕃開戰可能需要提前。如此一來,大宋朝下一步的軍事行動將是針對吐蕃的,豈能在與西夏鏖戰?若是再因此惹上遼國,那麼全盤計劃都將會徹底被打亂。

很顯然趙頊不希望這樣,他希望所有的事情都按部就班,有序進行。所以他也動了結束戰爭的意思,本來還想着如何收場的呃,沒想到西夏人自己提出來了,趙頊覺得正中下懷。獲勝的情況下,答應西夏人的和談,很體面的結束,最好不過。

至於遼國這邊,也不知道是西夏走了什麼門路,還是遼國看出了利害關係,故而採取這種方式來施加壓力。雄州守將那邊傳來消息,情況似乎沒有多麼嚴重。

所以皇帝趙頊的本意是和談,不過很多時候當皇帝也有爲難之處,有些話是不能輕易說出口的。尤其是和談這等有損顏面的的話,更是不能輕易講出口。只能是某位大臣建議,然後自己順水推舟。

可此刻朝堂上爭辯不休,該如何決斷呢?趙頊難免有些犯難。

不過大臣們很是配合,尤其是一幫宰輔大臣,很恰當地揣摩到了皇帝的心思。

“陛下,臣以爲西夏既然已經低頭認錯,我天朝自然該以德服人……眼下已經是開春時節,要是邊患不休,陝西路的春耕必然會受到影響的,持續許久的戰事已經讓百姓生活大受影響,而今確實不宜再讓情況雪上加霜!”說話的是的集賢殿大學士,首相曾公亮。

什麼天朝上國,以德服人,務實的人聽到之後心中都嘀咕着責罵增相公迂腐。可是公開卻不敢說什麼,有誰敢輕易去掠首相的虎鬚呢?儘管他已經是個垂暮老者,可是威勢仍在,讓人忌憚。再者,人家後面特意提到春耕的事情,這是愛惜百姓。“民以食爲天”,“民爲重,社稷次之”,這可都是先賢教誨,誰敢反對?

只是眼神之中難免會有些許剋制不住的不屑,曾相公雖然沒有回頭,卻都瞭然於心。老夫說自己的話,隨你們去想吧,說老夫迂腐,那是你們愚蠢。

堂堂首相,說出這等冠冕堂皇的話那自然是有原因的。前次他建議出兵西夏,除了確實有利於大宋朝之外,也是他重新確立首相地位的一種方式。而今戰事已經有了初步的結果,進行的還算比較順利,大順城一戰殲敵五萬,並且俘虜了西夏國相樑乙埋,這可是數十年來不曾有過的功勳了。

這就足夠了,將好不容易獲得的一點功勳消耗殆盡,然後再遭遇什麼失敗,可就不好了。有時候當真得見好就收。國家的利益周全了。曾相公自己的目的達到了。官家似乎也是這樣心思,事已至此,還有什麼好繼續的呢?難得西夏人自己主動提出來,那就更得珍惜了。

停戰,和談!

同時曾相公親自出面,也是向皇帝趙頊表明一個態度,我只是強調自己的位置,並無意與王安石爭權奪利。對你也很忠誠。至於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個明白人都能聽懂。至於那些無知之徒,曾相公才懶得理會他們……

王安石也不會反對,他們之所支持出兵反擊西夏。是多方面考慮的,有宏圖大志的因素,也是因爲李復圭導致了西北動盪,與自己大有關聯,出於公心表示支持。

而今戰事很順利,李復圭已經伏誅,消息傳回汴京。王安石只是輕嘆一聲。對於王韶和林昭直接將其斬殺在戰場一事毫不在意,王雱得到消息之後還慶幸許久。連聲讚歎王韶會辦事。李復圭要是活着回到汴京,那張嘴裡還不知道會說出什麼,說不定又是一場軒然大波。如此處理,自然是最好不過。

李復圭伏誅,王安石了卻了一樁心願,加之樑乙埋被俘,他很滿意這樣的戰果。加之遼國出兵施壓的局面,到這個程度就可以了。至少在目前,王安石的重點還是變法,他也希望朝廷的注意力能夠從對外戰爭轉回到變法上來……

又是兩位宰相異口同聲表示支持,這樣的局面當真是少見。不過如此一來,事情就算是板上釘釘了,其他的臣子反對也就變得毫無力度。

趙頊見狀也是一喜,順水推舟道:“好,既然如此,那就且和西夏談談,展現我天朝威儀與胸懷……”

皇帝都點頭了,羣臣還有什麼好說的?

只聽趙頊疑問道:“只是派何人前去和談呢?”

羣臣面面相覷,這個人選確實是個麻煩事。和談是要負有重大責任的,需要有氣魄,並且機敏精明,口才要好,還是對局勢瞭如指掌,隨時可以做出應變……

還別說,一時間還真沒有合適的人選,尤其是西夏虎狼之地,並沒有幾個人願意主動前往。

見鴉雀無聲,趙頊只好沉聲道:“禮部,太常寺,鴻臚寺還有什麼建議?”禮部與鴻臚寺本身就有份外交事宜,太常寺掌管禮樂,西夏名義上是宋朝臣子,既然是和談,這方面必然也是有份參與的。

禮部侍郎張宗益不動聲色,眼下正是他上位禮部尚書的關鍵時期,故而不想接這等有風險的差事。至於鴻臚寺那邊,柴嘯年紀大了……而且來之前已經有人知會過,現在不是講話的時候……

倒是太常寺那邊,剛剛從越州通判任上調回汴京,擔任太常寺少卿的曾鞏建議道:“陛下,臣推薦一個人選!”

“哦?曾卿推薦何人?”趙頊本身很欣賞曾鞏的才學,加之他又是歐陽修高足,故而十分看重。

曾鞏沉聲道:“大順城指揮使林昭!”

“林昭?”朝堂上微微有一絲小騷動!

“是的,林昭曾出使過遼國和河湟吐蕃,口才與機智自不必說,有勇有謀,據理力爭,表現出色。前兩次都很成功,相信這次和西夏和談,他也會表現很優秀的。再者,他現在人就在西北和西夏作戰,對西夏以及戰況局勢多有了解,可以隨機應變,也方便與西北大軍緊密聯繫,相互配合,故而臣以爲林昭是最佳人選。”

曾鞏很詫異,他不知道爲什麼老師歐陽修爲何未卜先知料定了會和談,並且囑咐讓他推薦林昭。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有什麼特別之處嗎?曾鞏很是好奇,可是歐陽修並未告知隻言片語,只是告訴他事關重大,務必要守口如瓶。師命難違,加之曾鞏本身和林昭私交不錯,故而便遵照吩咐,講出了一個很貼切的理由。

要知道,曾鞏當年曾與林昭一同出使遼國,對林昭這方面的才能多有了解。他提出如此建議,並不顯得突兀。

那邊禮部侍郎張宗益突然回過神來,這當真是個絕妙建議,林昭本事他是知道的,由他出面肯定可以馬到成功的。當即附和道:“陛下,臣贊同,當年林昭出使遼國表現優秀,遼主都爲之折服……上次出使河湟吐蕃,贊普董氈也落於下風,林昭負責和談,確實是上佳人選!”

鴻臚寺的主事人是柴嘯,曹國舅那邊已經知會過他,雖然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不過既然是林昭和曹國舅府上要求,他這個伯父自然不能拖後腿。

“林昭出使,諸位以爲如何?”趙頊沉聲詢問,對於這個提議,至少他並不反對。

片刻之後,以翰林學士身份新任開封府尹的趙抃贊同道:“陛下,林昭確實是個不錯的人選,西北有韓宣撫坐鎮,主持大局,林昭負責和談,相得益彰!”

如此一來,林昭無疑是與西夏和談的最佳人選!(……)

第350章 包藏禍心第501章 醋意小公主第29章 開業迎客第481章 可怕的報復第461章 沽名釣譽第61章 那一夜第250章 各讓一步第264章 見義勇爲好青年第334章 公子前程第333章 愛烏及屋第138章 典型試驗田第348章 又是一個坑第256章 奇,出其不意第330章 開封府第42章 出使遼國第135章 棉花第716章 皇位的魔力www.xianjie.me第69章 釜底抽薪第474章 廂軍出動第22章 川菜的逆襲第238章 喬夫人第87章 身世之謎第26章 衙內聯誼會第705章 一雪百年恥第281章 忽悠第137章 新科狀元第713章 煙火燦爛第360章 變本加厲第571章 大業可期第202章 出使吐蕃第700章 登基大典第649章 東邊拋餌西收網第359章 喪心病狂第630章 被忽略的人才第396章 氣勢與氣場第597章 煽風點火第265章 老經略相公第447章 水由地中行第684章 人之將死第361章 烽火狼煙第442章 天災人禍第166章 一石二鳥第628章 春風又綠江南岸第617章 謁陵第63章 蝴蝶振翅第306章 好生爲難第405章 驚天身世第319章 天生異象第60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3章 登州小女名阿雲第329章 一丘之貉第463章 張冠呂戴第109章 頂風作案第713章 煙火燦爛第489章 見縫插針第468章 真假林侍郎第60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31章 罪大惡極第720章 燕雲十六州,沒商量第636章 三路伐夏第482章 民怨沸騰第45章 遼陽盛會第562章 將計就計第666章 議立儲君第490章 非罪亦罪第160章 遲來的刀第158章 螳螂捕蟬第454章 初爲人父第250章 各讓一步第268章 張冠李戴第695章 因禍得福第501章 醋意小公主第357章 防禦戰第405章 驚天身世第153章 血債血償第338章 馬蹄西北來第671章 回心轉意第489章 見縫插針第259章 歸途第132章 授首第632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104章 浮出水面第394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193章 多管閒事第698章 特殊的客人第505章 姐妹心思第426章 反客爲主第49章 遼主歸營第106章 真假使臣第471章 丈二的和尚第484章 亂馬踩踏,屍骨無存第435章 府州折家第625章 一時之長短第361章 烽火狼煙第603章 行刺第254章 示弱於敵第674章 天變了第251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36章 離奇死亡第290章 四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