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杞縣解困 中

一隻黑色的大鷹發出一連串尖銳的鷹啼,從空氣盤旋而下,落到魏郊伸出的手臂上,魏郊從鷹腳上解下書信,遞給了魏勝。

魏勝將書信打開一看,心中大喜,忙遞給李寶道:“李制置,楊炎他們成功了。”

李寶一聽,也不禁心中大喜,道:“好,黑陽山糧倉一燒,金軍必然軍心不穩。我們立刻進軍雎州,解杞縣之圍。”他又看了看北方,心中默默唸道:楊炎,你們可一定要平安回來。

接替紇石列志寧鎮守雎州防線的是鄭王完顏福壽。他是完顏雍的心腹大臣,當年完顏雍奪位時立有擁立之功,才受封鄭王。不過他的領軍打仗能力不及紇石列志寧,白彥敬,完顏長之等人,因此一直不能獨擋一面。

這幾天圍困杞縣的金軍被接二連三的調走,先是守陳留的完顏長之,然後是守雎州的紀石列志守。只留下他領三萬人馬在襄邑和宋軍對持。黑陽山糧倉被燒,完顏雍怕軍心不穩,不敢公佈,只是調動軍馬。因此完顏福壽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不過大軍調動,動景很大是瞞不過宋軍的探子,但李顯忠不知金軍的虛實,又怕是金軍的什麼誘敵之計,因此也一直按兵不動。杏則就憑完顏福壽這三萬人馬,根本抵擋不任宋軍。

不過完顏福壽的軍中還有鐵浮圖統領白留奴和三千鐵浮圖,令他安心不少。這天夜裡,他正在和白留奴研究到底發主了什麼事情,使圍困杞縣的金軍被接二連三的被調走時,李寶和魏勝的大軍就到了。

這次李寶和魏勝共領了約五萬大軍前來,由於馬匹大多給了楊炎的遠征軍,覡在全軍中只有一千騎軍。不過宋軍一向是以步軍爲主,因此也不影響戰鬥力。

隨着李寶一聲令下,宋軍如潮水一般涌向金軍的襄邑大營。魏勝躍馬舞刀,身先士卒,兒子魏郊緊緊跟在他身後。而金軍也早得到宋軍攻來的消息,完顏福壽也親自出馬,帶着白留奴,出營迎戰。

魏勝一見鑒軍出營迎戰,放下大刀,摘弓搭箭,“嗖”的一聲,雕零箭飛過二百步都距離,正中一個金兵。他手中的弓雖不及送給楊炎的那張驚弦弓,但也是達到了一石五斗的硬弓。魏勝本來善射,當下施展連珠射發,一口氣連射五箭,箭箭命中。一連射死五名金兵。宋軍士氣大漲。這時雙方都己進入了弓箭儷射程範圍。宋軍立刻停下腳步,弓箭手,神臂弩手都開始向金軍發箭。其他士兵都執戈伏下,爲射手們讓出射箭的空間來。

而這時金軍的弓箭手也向宋軍回射,一時問數萬箭矢在空中飛舞,幾乎蔽住了天空。但宋軍一向重視弓箭,人數也較金軍爲多,而目宋軍都精通這種對射戰,雙方的對射一開始,盾牌手就舉起盾牌,擋在弓弩手的前面,爲弓弩手遮擋箭矢。一陣對射下來,金兵立刻倒下了一大排,而宋軍的傷亡並不大。

好幾枝箭都擦着完顏福壽的身邊飛過,嚇得他連出了幾身冷汗。趕忙調了好幾個盾牌手擋在自己的面前,才稍稍安心。這時白留奴策馬來到他身邊道:“大人,宋軍的弓箭手比我們多,對射下去,吃虧的可是我們,我看還是應該衝上去和宋軍近戰。”

完顏福壽連連點頭,道:“白將軍,你說得是,我看就由你帶鐵浮圖打頭,我帶大軍在後面接應。”

白留奴點點頭,他自在白土鎮一戰之後,鏈鍾和盾牌俱失,一時間也來不及重造,於是暫時弄了一條狼牙棒使用。當下一揮狼牙棒,對身邊的士兵大喝一聲:“跟我來。”率領着自己部下的三千鐵浮圖向宋軍衝了過去。

“魏都統,金軍的鐵浮圖來了。”魏勝身邊的一個衛兵大聲提醒魏勝。

魏勝冷笑道:“鐵浮圖對如何。”說着開弓搭箭,一箭射出,正中一名鐵浮圖的面門,那名金兵大叫一聲,一頭栽倒下馬去。宋軍齊聲喝采。

魏勝不慌不忙,掛好弓,大喝道:“兒郎們,跟我上。”說着催馬舞刀,率先衝了上去。

魏勝手中的大刀轉動如飛,勁力十足,既使是鐵浮圖的鐵甲也擋不任,刀影之中己連斬兩名鐵浮圖。宋軍一涌而上,和金軍殺成了一團。

白留奴揮動狼牙棒,迎向魏勝:“宋將,拿命來。”狼牙棒化作一道光瀑,向魏勝當頭砸下來。

魏勝奉刀相迎,“擋”的一聲刀棒相交,兩人各退了幾步。魏勝暗吃一驚,這金將的力量好大,到不可輕敵。兩人也不搭話,各自舉起刀棍,又殺在一處。魏勝手中的大力猶如雪片一般上下飛舞,在日光紛外耀眼。白留奴手中命狼牙棒似黑龍矯飛,也毫不遜色。一時之間兩人殺了個難分難解。

但其他的宋軍顯然擋不往鐵浮圖的衝擊,宋軍的陣勢敦像被巨大的滾木碾過一樣,硬生生被壓出了一條血路。宋軍眼前支持不住,紛紛後退。魏勝見勢不妙,也不敢戀戰,兩馬錯鐙之時,魏勝回馬便走,和宋軍一到且戰且退。完顏福壽見狀大喜,立刻指揮金軍乘勢追擊,隨後掩殺。希望能夠一鼓作氣,一舉擊退宋軍。

完顏福壽也催馬舞刀,連續砍倒兩個宋兵,只見宋軍大隊正在節節敗退,心中十分高興。就在這時,金軍的背後一連大亂,一個金兵急急忙忙跑到完顏福壽的馬前:“鄭王,有一支宋軍從我們的背後殺上來了。”

完顏福壽大驚:“宋軍抄了我們的後路,簡直太狡猾了。”還沒等完顏福壽想出對應之計,金軍的後軍以被宋軍衝開。這支宋軍全是騎軍,爲首一員大將,黑馬大斧,面帶一個兇惡猙獰的青銅面俱,在慘白的月光下更是平添了一分恐怖的氣氛。只見他手中的大斧翻飛,左砍右劈,攔礙的金兵無不損命,簡直是勢不可擋。

這宋將正是畢再遇,他按李寶的吩咐,率領一千騎兵繞到金軍的背後,魏勝在前面和金軍作戰,故意指揮宋軍後撤,引金軍追擊,由畢再遇在金軍後面掩殺。

完顏福壽嘴裡發苦,但身爲主將這時也不得不硬着頭皮上前迎戰。他催馬輪刀,一刀向畢再遇砍去。畢再遇揮斧一架“擋”命一聲,完顏福壽頓時握不住刀,脫手而飛。緊接着“嗚”的一聲,大斧又砍過來。完顏福壽嚇得一縮脖子,只聽“咔喳”一聲,頭盔被大斧砍掉。完顏福壽只嚇得真魂出竅,拔馬就跑。主將逃跑,金兵羣龍無首,立刻大亂了起來。畢再遇率領宋軍一陣砍殺,金軍死傷無數。

這肘前面的魏勝也帶領宋軍停止了後退,又重新殺了回來,兩面夾擊,金軍更是招架不住。鐵浮圖雖然驍勇,但也架木住宋軍人多,尤其是宋軍又以四五人爲一組,各執長槍大刀,以羣狼戰術對付鐵浮圖。在加上金軍又是後院起火,鐵浮圖也友持不往了。而這時魏旺又舞動大刀,再度和白留奴殺在一齊,也使白留奴無瑕分身指揮金軍作戰。

這時畢再遇也領着宋軍殺穿了金軍的陣勢,和前面的宋軍碰頭。金兵大亂,敗局已定。白留奴見勢不好,不敢再和魏勝交戰,瞅了個空子,撥馬就走。還沒跑出幾步去,只聽耳邊風響“嗚”的一聲,一柄大斧當頭砍了下來。

白留奴急忙橫握狠牙棒,一個“舉火燒天式”架住大斧,斧棒相交,一股大的力量傳來,使白留奴連人帶馬連退數步。仔細一看,擋住他的宋將正是畢再遇。

畢再遇哈哈大笑道:“金將,我們又見面了,這次把性命留下來吧。”說着舉起大斧,又向白留奴砍去。

白留奴萬萬沒有想到在這罷遇到了畢再遇,從裡暗暗叫苦。他們在白土鎮一戰曾經交過手,白留奴被畢再遇打得抱鞍吐血,足養了二十多天才養好。但也知道這時如不拼力死戰,恐怕就真的要把性命留在這裡了。當下牙一咬,心一橫,舉起狼牙棒,迎戰畢再遇。

但他畢竟是畢再遇的手下敗將,未曾交戰心裡己先畏了三分,而這時金軍大敗他也早己心無鬥志,只想找個機會溜走。畢再遇卻是氣勢如虹,此消彼漲,才加上他本就遜色畢再遇一籌,交戰十幾個回合之後更左支右絀,眼看就招架不住了。

畢再遇猛徘大吼一聲“殺“,大斧當頭砍下,白留奴雙手舉棒,向上招架,“擋”的一聲巨響,雖然架住,但也被震得血氣翻滾,胸中一陣難受。緊接着畢再遇又是一斧砍下,白留奴只得咬緊牙關,舉棒再架。只聽又是“擋”的一聲,斧棒相交,白留奴只覺嗓子一甜,一口鮮血噴出。這時畢再遇再度發出雷鳴般的怒吼,第三斧又砍了下來。白留奴手一軟,再也招架不住,被畢再遇一斧砍在頭上,連頭帶頭盔被劈成兩半。

這時金軍大敗,完顏福壽丟盔棄甲,落荒敗逃。月色之中也認不清方向,也不知跑了多久,猛一擡頭,只見前面出現一隊人馬,爲首一員大將,手握大斧厲聲道:“站住,你們是那裡來的人馬。”

完顏福壽兩眼一黑“完了,這下死定了。”身子一軟,坐不任鞍鞽,嚇得從馬背上栽侮下來,躺在地上就閉眼等死。

過了一會兒,卻不見有人殺他或是抓他,只聽有人道:“你可是鄭王殿下嗎?陳和尚在此。”完顏福壽猛的把眼睜開“陳和尚?完顏陳和尚,你怎麼在這裡。”原來完顏長之奉命反攻山東,留下了完顏陳和尚鎮守陳留、考城一帶。今夜聽說宋軍襲擊完顏福壽,立刻出兵接應,正好遇上敗陣的完顏福壽。

十七大理使臣5一一九吾圖撒合裡(下)九戰象1十 轉進山東 中六十四楊炎回建康(一)十 轉進山東 中二 公主的心思1五十六議和(三)十三暗流潛伏3七十一說動李全九政局的變換1十一征戰塔塔兒4四十一轉攻建康(下)十五分兵兩路5三廣東之行1四十四大宋內部的陰謀二夜探王府3九打賭1二十請辭三十三連盟定議四 再上征途3十四十三翼之戰5十五脫困6六十九孤注一擲(二)二 公主的心思3十二突襲廣州1十七擁立新君3十二逆鱗6八十七西夏的結局(一)三新年3一 回家5七十二經略西北十大破西夏軍5五十五議和(二)二 公主的心思4一 返回臨安4二楊炎大婚6一南下4七部署廣州5十六弒君4一下旨南征5五 形勢突變 下九十五御駕親征十三宋軍出兵6七出兵大理7一零七金主登基九兵敗如山1十四任氏密謀(上)五十四水陸並進八禮社江之戰6五十八馬球(下)七十八天機重現十五分兵兩路6八禮社江之戰5三十九挑畔金軍十三 大宋水師 上九楊炎歸來2十七擁立新君3五十九皇城之戰(四)三十三連盟定議二夜探王府5三 再見嚴蕊2九楊炎歸來3七十三平息叛亂(二)六十五楊炎回建康(二)十二逆鱗5二十二兵制改制(下)十棄守建康府7十嚴蕊受刑4四 四川驚變6二十一兵制改制(上)三十九挑畔金軍三臨危受命2二攻克信州6三新婚蜜月7八 橫生變故3二 初入臨安七十三勝利之後的建康(一)十收復大理城6八世外高人7五十三趙愷入臨安(下)七新法(下)十二大金太子4六十五楊炎回建康(二)五十一金軍逃亡(下)三 辯論六十四楊炎回建康(一)七十六困獸猶鬥(下)四 御駕親征 中四 虞允文回京2五誓師出發2四 再上征途6十三鶴蚌相爭4二十一分兵出擊(中)十一結案2一零二太湖平亂(上)五半路伏擊2一下旨南征3七年輕人的天下4八十招之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