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士大夫

認李常被免職回家,總有一種不好的感貨,衆也是病臥在榻的原因之一。今日,這個預感終於靈驗了。

李常聲色俱厲道:“姓杜的,你別欺人太甚,老朽犯了什麼王法,你得指出來,否則,咱們到太皇太后那評理去!”

杜文浩冷笑道:“說我自然會說,不過不是在這裡,也不是我來告訴你,而是你來告訴我帶毒!”

幾個蒙面武士上前將李常揪下牀來,晃鐵鏈便鎖上了。與此同時,另幾個人把他兒子也鎖上了。押了出來。

院子裡,李常的妻妾兒女全都集中在一起了,只是,除了他和兒子之外,別的人都沒有被鐵鏈鎖着。老婆孩子嚇得摟在一起不停哭泣。

李常是多年的御史中承了,一向都是他監督別人,從來沒被別人監督過,哪裡經過這等陣仗,簡直有些氣急敗壞,但想罵又不敢,生怕惹惱了這幫人,吃眼前虧。

蒙面兵士們在李家府邸裡四處搜查,把所有的金銀財寶都集中堆在了院子的地上,越堆越高,而且,這些人似乎分了工的,有的專門收集金銀財寶,有的則好像在尋找什麼東西。

李常和兒子李端相互看了一眼,都是面露憂色。

杜文浩站在場中,似乎胸有成竹在等待着什麼。

終於,幾個,蒙面黑衣武士揪着一箇中年人出來了,來到場中,往地上一慣:“大將軍。找到這廝了”。

一見此人,李常和李端都是面無人色。

緊跟着,又有一個黑衣兵士急匆匆跑來稟報:“啓稟大將軍。我們現了一個。隱蔽的地窖,裡面堆滿了一箱箱的金銀珠寶。

杜文浩瞧了一眼李常和李端父子一眼,冷聲道:“全部都運到院子中央來!”

“得令”。那人轉縣跑回去了,很快。黑衣兵士用推車將一箱箱的金鏤、銀鍵往院子中間推。很快便堆成了一座山!

杜文浩指着地上那人,對李常道:“李大人,這位是誰啊?”

“他”他是老朽一個外親,來京城做生意的

“是嗎?”杜文浩側頭望向那人,“是這樣的嗎?”

“是”是的,他們親戚我是”。這人說話大舌頭,似乎不是中土人士。而且說漢語也很彆扭。

“哦,那既然是親戚,怎備藏在地窖裡?”

“這個,,涼快在地窖我,”

“涼快在地窖?哪有你這樣說話的,好,既然你是李家親戚,那好,這院子裡都是李家的人,你把她們都有誰說出來,咱們一個個對

李常忙陪笑道:“杜宰執,他很多年沒來寒舍來了,都不認識。”

杜文浩笑容一斂:“行了,別扯謊了,他是誰我們都很清楚。一

他是西夏的細作,沒錯吧?”

“你,”你胡說!”李常厲聲道。

“不好意思,李大人,我派人晝夜對你家進行了不間斷的監視。對你和你的家人的行蹤也進行了監視,所以,現了你們家來了這個很奇怪的人,於是,我們的人花錢收買了你們家的僕從,瞭解了一些內幕。又派人潛入你家進行偵查。掌握了第一手資料,若不是如此,我們也不會斷然採取行動的。”

一聽這話,李常父子頓時蔫了。

杜文浩又指了指院子中間那堆積如山的金徒銀鎖:“對了,我們在你府上另外找到了一個地窖,裡面堆積如山的都是金銀寶貝。按照大人您的收入,根本不可能有這麼多錢,這些錢都是從哪裡來的?”

“你管我從卑裡來的!反正不是偷不是搶的就行。

“我當然要管,你是御史中承,是管反貪的,可是,反貪機構的頭領,家中卻有如此鉅額財富,遠遠過你的收入,我已經暗中調查,你的家人根本沒有經營或者從事什麼盈利性的生意,這些錢只怕是貪污受賄來的吧?。

“你血口噴人”。李常聲色俱厲道,“老朽堂堂御史中承,負弈的就是查禁貪官污吏,自然要以身作則,如何會

“那你就必須把這些錢的來路講清楚!”杜文浩冷冷道,“你網才也說了,你就是負責反貪的,但是,你們自己貪污受賄,卻沒人來管。嘿嘿,這樣的話好事現在到頭了!告訴你,管你們的機構現在有了,那就是我們國安局!上次上朝,太皇太后授權已經很明確,只要我們國安局認爲應該由我們管轄的案件,我們便有管轄權。所以,對你們御史臺貪污受賄的案件,以及訃”二糞不利的貪污賄略瀆職案件,我們也會直接插年!※

李常有幾分得意地冷聲道:“就算我的錢來歷不明,你也沒理由抓我治罪!刑律沒有這一條”。

“哈哈,你天天真了!刑律是人寫的,你以爲以我現在的手段,就不能在刑律中增加一條適用於你這種情況的罪名?比如非法所得罪之類的?就算不修改刑律,難道我不能建議太皇太后布敕令,對你這種不義之財進行打擊?”

敕是宋朝很重要的法律淵源,宋刑統制定之後,就不能更改。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必然出現很多與現實不符的地方,以及很多新情況新犯罪需要規範,對這些新出現的事情,便由皇上以敕令的方式頒佈,由中書頒。這樣的敕令非常多,由於都是針對具體事情做出的,後面遇到相同情況時不好適用,便由專門的詳定敕令所來進行編敕。特別是到了北宋後期,敕令的作用常常過了宋刑統,而成爲主要的斷案法律依據。“以敕破律”的現象越來越頻繁。

杜文浩畢竟是學法醫學的,兼修過主要法律,加上來了這一年多了,對宋朝的法律制度還走了解的。

李常額頭冒汗,他現這今年輕人很難對件,但卻不甘心認輸,淡淡一笑,道:“就算你能做到這一點,又能耐我何?別忘了。太祖遺,我大宋是不殺士大夫的!”

杜文浩自從當上宰執之後,他便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也專門將大學士們找來問過,聽李常用這來當擋箭牌,不由仰天大笑,道:“李大人,你當御史中承時間也不短了,你難道不知道太宗皇帝時的侍御史趙承嗣是怎麼死的嗎?”

李常臉色頓時變了,太宗皇帝時,侍御史趙承嗣坐監市徵隱官錢,被太宗皇帝處死並棄市。自己怎麼把這個茬給忘了。

杜文浩見擊中他的要害,笑容一斂,冷笑道:“太皇太后賜我尚方寶劍之時已經授權給我,正三品以下官員,可以先斬後奏!你明白這意思了嗎?第一、你這御史中承只是從三品,屬於我先斬後奏之列!第二、“所謂不殺士大夫”的規矩,是可以變通的,不僅皇上可以特例誅殺那些貪官污吏的士大夫,我國安局也可以!你還是好生想想,如果好好配合交代,我或許能繞你一命,否則。趙承嗣便是你的榜樣”。

李常慘白着臉低頭不語。

杜文浩懶得跟他廢話,下令將李常父子、家人全部押回三衙。所有金銀財寶全部登記造冊之後,也運回三衙金庫保管。

因爲國安局的辦公建築還沒有修好,所以臨時在三衙裡辦公。在這裡設有羈押室和審訊室。

杜文浩不想自己審訊,他對刑訊逼供有特別的反感,儘管在宋朝這是合法的,但他還是不想參與。所以將審訊的事交給了內情特務司審訊處處長魯盛。

對李常家進行抄家的時候,還抄出許多記事本,這引起了杜文浩的興趣。趁這功夫,杜文浩一本本細看,現了很多有意思的線索。

杜文浩看的正起勁,負責審訊的魯盛興沖沖跑來稟報,說李常父子和那個被拘捕的西夏間諜都表示願意招供。

杜文浩大喜道:“你子還有點本事嘛,沒把他打殘吧?”

“都是大人前面攻心攻得好,我們也沒敢動刑。”魯盛嘿嘿笑了:“這老子老胳膊老腿的,不經打,所以就從老婆妾下手,上擋子,碎了他妻妾的幾個手指,又威脅說要上他妻妾,這老子就低頭了

“他,你們可真夠損的”。杜文浩啐道。

“大將軍,要想撬開口,不用點手段不行的啊。”

“算了,以後你們用什麼手段老子也不問了,只要能撬開口。別弄死人就行。我決定下手的人,那都是有鐵的證據了的,冤枉不了他們,讓他們吃點苦頭是可以的,不過以後不要傷及無辜。”

“是是!大將軍請放心,我們一準讓您滿意。”

杜文浩趕到審訊室,只見李常精神萎靡坐在角落的一根凳子上,身上果然沒有受刑的痕跡。

杜文浩坐在桌子後面,冷聲道:“李常,說罷,那西夏間諜究竟怎麼回事?”

李常擡頭望着杜文浩:“杜大人,老朽可以告訴你所有你想知道的事情,只希望你能答應一件事,別再傷害我的家人,他們是無辜的。”

———————————————————————————————

第25章 驚動第341章 迫不得已的選擇第423章 錢財與生命第22章 新藥第206章 小可的病第205章 一年之約第476章 交鋒第385章 繳兵權第503章 釜底抽薪第492章 各懷心事第133章 越治越厲害第180章 深巷藏佳人第410章 新戰法第228章 棘手之極第149章 何以報德第458章 豬哥本色第256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161章 無脈者死第504章 天道第304章 _大姐夫的病第37章 小兒辯證第295章 小老兒第503章 釜底抽薪第164章 產後中風第392章 職責所在第295章 小老兒第345章 營救第516章 誰偷了戒指第255章 小皇子病危第448章 祖宗之法可變第416章 改良變法第221章 小王爺病了第341章 迫不得已的選擇第67章 於無聲處第9章 神醫很生氣第13章 歪來歪去第233章 如意枕第27章 男人本色第424章 優勢不優第514章 並嫡第394章 殉葬第282章 一碗濁水第222章 抓奶第327章 輸血第424章 優勢不優第503章 毒蠍第333章 月夜泛舟第10章 治病打賭第138章 附子中毒第507章 峰迴路轉第65章 劉捕快的傷第147章 風雪慈母心第371章 收網與收穫第312章 一代文豪吃野菜第355章 骨頭肉末第267章 劫後餘生第392章 職責所在第447章 順藤摸瓜第506章 欲蓋彌彰第289章 偏方甚妙第467章 梯子頭第120章 癘疫之爭第188章 青青河邊草第390章 天下第一第362章 仕途醫道第527章 白衣社再現第504章 喜訊第477章 失蹤第186章 剖腹取子第15章 炮製師傅第471章 喜來寶第16章 書房伴香閨第151章 霧裡看花第146章 不知其二第64章 宅心仁厚第289章 偏方甚妙第156章 釜底抽薪第424章 優勢不優第143章 禍事第87章 殃及池魚第253章 偷樑換柱第129章 求助神醫第415章 皇家小金庫第54章 古代手術第468章 逃離亂世第143章 禍事第48章 眼疾第404章 屢戰屢敗第443章 針鋒相對第310章 大軍西征第250章 初露端倪第425章 統一思想第212章 山中村寨第440章 通房大丫環第458章 豬哥本色第154章 自己主宰命運第175章 一劑而愈第218章 合參屍病治法第282章 一碗濁水第120章 癘疫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