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檢查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檢查

辛辛苦苦二十年才勉強混得到手一個知州,這就是三甲天子門生和苦等詮註的普通進士的區別。

在二十年沒有出一個進士的眉山老鄉里邊,趙蒙算是足以自傲,但是在當年這位小老弟面前,那是真的連渣都不如。

聊起當年中舉之後一起再程舍人書坊刻版油印《梅都官詩集》的情形,兩人都是感慨。

趙蒙還跟蘇油打聽史願、楊彭二人,得知是在唐淹手底下做助教,學問日漸豐博,但文運還是那麼差之後,又是一陣唏噓。

蘇油說道:“對了,兩位兄臺如今也在汴京城,今年還是過了舉試,正在眉山會所苦讀,就等着明春的禮部試呢。”

趙蒙搖頭笑道:“我眉山十九年未出進士了,幾年前蘇元貞,唐伯虎等人都中了高位,雖然和明潤你淵源極深,但是畢竟不能算是真正的眉山人。”

“都說蘇氏一門吸走了眉山二十年的文運,是真是假,明年就當見分曉。”

蘇油笑道:“這些野語哪裡當得真,要說起來還得怪介甫相公,是他廢了科舉的詩詞歌賦,讓我眉山人失了強項先手,當真可惱。”

趙蒙拱手道:“也奈何不得明潤異軍突起。蜀中理學,如今蔚然大觀,我看明春,必是我眉山士子一鳴驚人之時。”

蘇油喜道:“承年兄吉言了,明年我幾個侄子輩也在其列,希望他們能夠拿下吧。”

聊完這些閒話,兩人才開始進入正題。

蘇油關心的,其實就兩個問題,第一是鄭州工業基地的產能和潛力產能問題,其二是交通運輸能力問題。

第一個問題可以從稅收看出來,鄭州工業基地,除了保障部分西軍和全部汴京禁軍的裝備後勤外,更大頭的,就是面向民間的商貿產品。

而這一部分,在戰時完全可以向戰爭傾斜。

這些東西,鄭州官府的賬冊上記錄得非常規矩。

趙蒙是眉山人,手底下也有一幫鄉黨師爺,鄭州的工業和經濟,也要求更加高效的管理方法,因此引入眉山模式,是趙蒙的必然選擇。

趙蒙是鄭州的實際管理者,歐陽發樂得當甩手大掌櫃,天天專注於文化教育和考古研究。

他在鄭州政壇的唯一用處,就是震懾宗室。

趙頊也算是知人善任了,鄭州工業的話事人,基本上都是宗室外戚勳貴成員。

別人怕這些人,作爲諡號文忠的名臣之後,歐陽發最不怕的,卻也是這些人。

遇到趙蒙懟不動的大佬,歐陽發出馬,罵得他們狗血噴頭,他們也只能老老實實地受着。

否則歐陽牌彈章一上,那就要震動朝堂,連帶宮中的兩位王爺都得心驚肉跳。

檢查了賬簿,鄭州一年的坐稅收益,就在五十萬貫以上。

三十稅一,也就是說,鄭州工業的民用產能部分,在一千五百萬貫左右。

這還不包含不用納稅直接交付軍方的軍品,蘇油估計,鄭州的總體工業產能,在兩千萬貫之上,是沒有問題的。

這個數字讓蘇油非常滿意,大宋東南西北幾個工業基地的產能加起來,在一億多貫的樣子。

對應一億多人口的大宋,僅工業產值就人均一貫多,作爲跨越千年來第一次起步,已經相當不錯了。

運力上稍微差了些,不過這是歷史遺留問題。

洛汴渠工程九月之後才完工,算是剛剛投入全段使用,加上陸路,現在已經給鄭州的產能打通了動脈,可以滋養東西兩京。

輕便高效的車輛成爲了剛需,蘇油決定,明天就去鍛造廠看看,那裡是車輛橫樑和軸承的加工基地。

一天裡蘇油就沒有出都廳,都在閱讀報表數據,這些數據其實在出發前,就通過四通商號忘雨閣和皇宋銀行財務報表統計過一次,現在蘇油主要是進行覈對工作,順便檢查一下鄭州公務班子的效率和貪腐情況。

目前看來效果還不錯,畢竟鄭州離汴京太近,還在朝官御史們的威壓範圍之內,加上普遍調薪,官員們暫時還算是老實。

說起這個來趙蒙就撞天叫屈:“明潤你說他們有沒有道理,我兢兢業業操持政務,結果被御史彈劾我欺凌上官,獨攬大權。凡事都是我先簽署,然後逼迫歐陽太守簽押,我有那個膽子嗎我?”

蘇油笑得不行:“這事情我外放的時候常幹啊,怎麼沒見有人彈劾我的通判呢?總是年兄你哪裡露出了馬腳。”

“我猜啊……五日京兆做得上癮,行爲舉止有些僭越了吧?當年我手下的蔡確,蔡京,人家那都是恭敬得很,上上下下,沒一人挑得出毛病來。”

趙蒙表示不服:“我對歐陽太守也恭敬啊!你當太守轉運使的時候在什麼地方?我在什麼地方?完全沒有可比性的好吧?”

蘇油就橫着眼睛看他:“看看,狐狸尾巴露出來了吧?在我面前都這個樣子,談何恭敬?”

趙蒙根本不怕這個好脾氣的小老鄉:“明潤你別鬧!一路把我往溝裡帶,現在查完賬了就拿我做樣,不地道!”

蘇油樂得不行了:“御史彈劾,就別忘心裡去。人家歐陽太守後來不是還特意上章給你打圓場了嗎?”

“說年兄你忠勤任事,是他的得力臂助,什麼欺凌上峰之說,純屬子虛烏有……沒事兒,不計入詮註就好了嘛。”

說起彈劾,趙蒙又想到了最近一個政壇笑話。

富弼在西京上書,要趙頊留意身邊的小人,趙頊就給宰執們看奏章。

富弼的身份地位,宰執們都不敢說什麼,唯唯諾諾地稱是。

就章惇暴脾氣,要趙頊下詔,讓富弼舉列事實,說清楚誰是小人,爲什麼是小人。

趙頊都氣笑了,富公什麼身份我敢給他下這樣的詔書,章惇你怕是瘋了吧?

散朝後,章惇就氣鼓鼓地出來跟王安禮抱怨。王安禮卻老神在在,說人家富公說的沒錯啊?

章惇就又跳腳了,哪裡有小人?誰是小人?

王安禮冷笑:“開口君上聖明英睿,閉口君勝臣才百倍,不聞切諫之言,不見規警之行,非小人而何?”

章惇面慚而退。

蘇油勸趙蒙:“這些東西聽過就是了,不要傳揚,章子厚被貶,正一肚子氣呢,他那脾氣不是好惹的。”

“落井下石之人傳出這老笑話來,那就是有心爲之,別被人利用了。”

“再說我覺得現在的朝堂很不錯,等到改制之後,會更不錯。”

趙蒙卻表示不滿:“王珪不說了,蔡確是什麼東西?當年還是你在渭州提拔的下屬!”

“明潤你就是不爭,不然以你的功績,還有他什麼事兒?”

蘇油說道:“蔡持正雖然小計較太多,但是處理政務算是一把好手。”

“國家大事,首先需要的是勝任,蔡持正在這方面,的確算是勝任的。”

“至於什麼諂媚君上,君子小人之別,我倒是覺得無需過於計較。”

“老百姓要的是生活,對於施政者來說,人人都能鼓腹而歌,遠勝一簞食,一瓢飲,不堪其苦,不改其志。”

“不要指望人人都是顏回,真要那樣了,這個國家也差不多該完了。”

“大家都是眉山出來的,活在了活生生的例子裡,我們更應當推崇‘倉廩實而知禮節。’年兄你說是吧?”

趙蒙嘆了口氣:“明潤你啊,真是老好人!”

蘇油合上賬冊:“好了,數字我非常滿意,年兄辛苦,將鄭州管理得不錯。明日我便要開始巡查工廠。”

“這保密條例,軍工廠執行得還算勉強,其它的,實在是堪憂啊……”

第七百零一章 蠻幹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小孩第五百七十四章 西夏人的進攻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書生第七百四十五章 突然有錢也不好第四百五十九章 蘇洵去世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改變第二百三十一章 孩子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忽悠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北苑監第六百零七章 芭夯兔第九百七十章 御史清流第二百九十五章 國舅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海鬼爪螺號第七百二十六章 平家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向守忠第一百二十八章 靈光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調防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議政第九百五十四章 突發事件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瘋狂第八百二十五章 黎太后第九百八十九章 扁罐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出發第九百一十六章 守會安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樑乙埋的顧忌第七百三十一章 手實法第五百四十九章 再見章惇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大使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產量第九百六十章 改制第五百八十四章 遊說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蘇轍上書第三十一章 徒弟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禮物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蘇的傳聞第一千零一十章 蘇油的不靠譜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沙子細第一百七十章 快遞小哥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壽昌更化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水師第三百三十一章 密謀第一百零六章 五金博士第七百九十八章 議事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大捷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司馬光逝世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化難爲易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名利兼收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發展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倫理》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豐年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玉料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檢查第三百一十九章 九鬥碗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對皇帝的要求第一百一十五章 相處第三百七十八章 理學討論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防疫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四百四十八章 試射第九百七十六章 始皇帝的問題第七百四十六章 禮尚往來第一千零一章 有志者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潛移默化第八章 肚裡有貨第三百七十六章 治平騎刀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第九十六章 衝壓第九百五十六章 蘇詩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精神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出賣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運糧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惹不起的奏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永康軍第四百四十五章 婚後第二百八十四章 瓊林宴第四百四十八章 試射第五百六十章 進與退第四百四十七章 巡視第三百四十章 奏對第九百四十章 再見呂惠卿第四百二十九章 計相學宮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戰略調整第四百四十一章 衆人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總得講道理吧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聽介紹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不足爲懼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救治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情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歸來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嘴炮狂轟第六百五十八章 河州復失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家廟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問題第四百五十五章 樂於縣第一百七十九章 雄辯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想他們了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條陳第八百六十七章 龍牙港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蘇轍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