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司天監

第一千二百零三章司天監

交趾郡王李乾德上表言,已經從皇家理工學院畢業,不願意空食陛下俸祿,願意參加鎖廳試,或者皇帝別給一道差遣,好爲皇宋效力。

另外交趾籍的士人陶宗元、樑用津、阮文倍,已經通過考舉,正在等待進士試。

因爲道路過於遙遠,攜帶的行李路費不足,想請他們住到自己王府,照顧衣食,方便學習。

趙頊這一回展現出了大氣,竟然同意了,還賞賜李乾德銀五百兩,命他給交趾籍士人添置衣裝,書籍。

同時同意李乾德所請,鼓勵李乾德考試,還讓他不要有心理負擔,就算是考不中也沒關係,跟陳昭明多學習幾年,有的是職務安排。

錢塘錢家現在的路子,就是交趾李家今後的路子。

判司天監、皇家理工學院陳昭明進奏,司天監天文儀器巨型窺天鏡,已經修復完畢,蘇軼、王彥弼製作的古器陽燧,已然完工,可以取火了。

這是一件大禮器,《周禮·秋官》中曾記載:“有烜人掌以天燧,取火於日。”還有“左佩陽燧,右佩木燧。”的記錄,說明那時已經有了負責以陽燧取火的官員。

《周禮·疏》中解釋:“以其日者太陽之精,取火於日,故名陽燧;取火於木,爲木燧者也。”

古人很講究,製作陽燧需要在端午節合五金爲器。

大宋承火德,如果能恢復這項禮儀,宮中元日都是用棗木取火,算是古代周禮的遺存。

如果能夠恢復陽燧取火的古禮,那自然是了不得的大事情,尤其這個物件,乃是大宋兩個十來歲的孩子弄出來的,這就更是大宋文德天應的證明,大大的祥瑞。

因爲這個,趙頊特地將驗收禮樂的日程都推後了一天,點了蘇頌、蘇油、石薇、陳昭明、小妹、舒國長公主隨侍,自己帶着向皇后,朱嬪,視察司天監。

除了氣候有些不太對以外,這是伴遊的格局,也是近日祥瑞頻出,又都跟蘇油有些關係,趙頊心情大好,才賞了這份恩典。

朝臣如王珪蔡確都眼紅壞了,蔡京還拐彎抹角向蘇油打聽能不能帶上他,被聽不下去的晁補之拖走了。

但是蘇油現在忙得一個頭兩個大,真是沒什麼閒情逸致,要不是給扁罐這闖禍的傢伙擦屁股,蘇油都有心拒絕了。

元豐改制,是趙頊登基以來一次親手抓的大舉措,相當於趙頊的獨立政治宣言,重要性比王安石變法還要重要。

按道理來說,反對的聲音會極大,但是被蘇油在幕後保駕護航,以更大更堂堂正正的聲音,壓制的朝堂上發不出一點聲息。

而且這種壓制是全方位的,直接從禮樂、天相、歷史、文明開始,一步步延伸到文化、官制、軍制、法制、社會輿論……將大義牢牢的抓在了手裡。

相比王安石被逼得沒有辦法,只有從司農寺發佈法令開始推行新法,趙頊的做法,可以說是華夏君主所能夠做到的最正統的程序正確,無可挑剔。

元豐改制之後,司天監也要改名字了,叫太史局。

隨着各種新學說,新型觀測儀器漸漸佔據主流,司天監最近幾年,從曆法,歷史紀年天文考算,再到時鐘,到日心說的理論,可謂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蘇油提請的通過民間徵召和考試錄用選拔司天監官員的做法,讓大宋得到了無數數學,天文,曆法的人才。

除此之外,資料檔案館的建立,打破了司天監恩蔭補授那些人對天文資料的把控,再加上定期的磨勘、技能評定、論文審覈、任務績效等方法,讓司天監官吏的技術水平發生了質的飛躍。

如今司天監的主要職能,包括觀測天文、研製天文儀器、編造和修正曆法、測繪地圖、預測洪水、研究數學、推演天文。

如今的幾個大課題,還包括推算以往曾經發生的日月食,五大行星運行軌跡推算,確定準確的歷史編年,鐘錶的小型化等。

陳昭明非常重視數學理論研究,如今的司天監,已經摸到了後世大學數學的門檻,開立了極限,微積分,空間解析幾何,級數等專項研究小組。

而陳昭明和蘇小妹自己,已經開始探索矩陣了。

在東漢前期成書的《九章算術》中,用分離係數法表示線性方程組,得到了其增廣矩陣,作爲解決線性方程的工具的思想,已經有前人做了論述。

在消元過程中,使用的把某行乘以某一非零實數、從某行中減去另一行等運算技巧,其實已經相當於矩陣的初等變換。

但那時並沒有後世所理解的矩陣概念,雖然它與後世的矩陣形式上相同,但在當時,只是作爲線性方程組的標準表示與處理方式。

在對行列式進行系統理論的研究之後,小妹爲了解決光學上焦點計算問題,首先引入了行列式論。

其後將行列式作爲解線性方程組的工具,和陳昭明一起,研究通過一組五束入射光,照射到球面上,通過反射定律確定焦點和球面半徑的線性方程組,研究證明了方程組的係數與方程組解的存在性與唯一性關係。

這其實就是蘇油穿越之前,高等數學中著名的克萊姆法則。逐漸發展出了初級矩陣理論。

正是因爲這個理論的重要性,才讓陳昭明欣喜若狂地上報了陽燧製作成功的奏章。

不過俏媚眼做給瞎子看,指望趙頊能搞懂這個,那純屬想多了,趙頊看到的,是這件東西里邊所蘊含的巨大政治意義。

司天監在城北,蘇頌、蘇油和陳昭明早早就在門口迎候,小妹和石薇則在裡面都廳靜坐,等待迎候女眷。

皇帝視察是件非常麻煩的事情,況且趙頊還跟抽風了一般,竟然帶了皇后和妃嬪,要是換在仁宗時期,早都被噴得狗血淋頭了。

可是到了如今,除了王安禮表示反對以外,朝堂上安安靜靜,泡都沒有冒一個。

今日的司天監,趙頊要視察的地方已經被戒嚴,監內的工作人員各自都關在自己的房間裡,不得隨意外出,幾處院門,都有虎視眈眈的新軍守衛。

辰正時分,趙頊的車駕到了。

蘇頌帶領蘇油和陳昭明上前:“臣等,恭迎御駕。”

趙頊興致很高,看着司天監兩進大院子門口,被參天古柏樹掩映着的大橫匾上“參天悟運”四個大字:“這還是我第一次來司天監。原來門口的牌匾,乃太祖手跡。對了,苗氏後人,可還在司天監?”

蘇油心中暗自腹誹,老子就不想來司天監,皇帝剛下車就是這麼敏感的話題,扁罐這傢伙實在是太坑爹了。

蘇頌也是熟知六朝典故的人,心裡也噗通亂跳。

倒是陳昭明神色坦然:“皇宋第一任司天監正苗昌裔的後人倒是沒在了,不過苗訓的曾孫苗可,如今正在司天監學習。”

趙頊看着面如土色的蘇頌和蘇油,不由得好笑:“做學問還是要如景潤這般純粹纔好,入了官場,學問就不好做了……”

蘇頌和蘇油都連連稱是,恭恭敬敬地將趙頊請進司天監內。

這裡頭信息量太大了。

北宋司天監裡有幾個世家,一爲苗家,一爲周家。

很多人知道唐代的徐茂公,明代劉伯溫,卻不知道宋代也有一個類似的人物——苗訓。

第四百一十四章 接戰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工程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太君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橐駝口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文物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後手第八百零六章 火箭第五百七十四章 西夏人的進攻第五百三十四章 刮目相看第一千五百章 問卷調查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寫入畫第二十八章 玉瓷第五百六十章 進與退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彈劾第一百零一章 鴨雛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新詩第七百八十九章 李士寧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傅賢妃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選擇第四百零四章 家粱的判斷第九百五十三章 謝表第一百五十五章 偉大的航程第五百九十二章 縱橫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新情況新問題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推演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來錢的路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頒獎第六百八十章 佈置(爲盟主財叔寧打賞加更)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受連累的朋友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經濟課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舊交第五十六章 十字歌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幽雲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請罪第九百八十五章 普遍公平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邊子第四百章 物盡其用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德政連連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妖師叔祖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涼州第三百三十七章 家家一地雞毛第九百三十九章 唐慎微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大使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殿試第十二章 牛雜可是好東西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人性的君王第七百七十四章 山寨第三百一十一章 輸了!第四百三十九章 還鄉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醬油的羊蠍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軍器監就需要你這樣的人才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電報第八百七十八章 簽字第四百零二章 李文釗的背景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知音第九百八十八章 尉氏的變化第三百七十九章 交相輝映第二百三十六章 《尚書》第二百四十四章 鶴脛弩第六百五十一章 罰銅第八百一十一章 呂惠卿的魚死網破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文討論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幽雲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填平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龍雀第九十二章 模棱公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價值窪地第一百七十三章 阿囤元貞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故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文曆法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較第九百八十七章 補全證據鏈第六百四十三章 老太君的智慧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學堂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謀算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農業改良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阿司匹林的藥性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做局第一百九十六章 虛驚第九百六十二章 反咬第十七章 鬥茶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青唐第一百七十九章 雄辯第五百六十六章 頒獎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掃蕩第四百八十五章 誅叛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王爵酬之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癒第五百七十六章 要求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徐州第六百三十八章 去處完本感言第五百九十五章 改革和叛亂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良謀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照會第八百六十四章 蒲珊第五百八十七章 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