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金殿文元

bookmark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金殿文元

當年周永清和王光祖爲蘇油推薦,一個去了汴京給上四軍傳授陣法,一個去了西軍隨王中正征戰青唐。

各自得了功勳,蘇油以二人熟悉河北,請趙頊命他們一人鎮守霸州,一人鎮守廣信軍,都成了獨擋一面的將才。

蘇油不想過於刺激遼人,因此在河北暫時沒有部署新軍,正好兩人都是舊式將領,周永清認爲自己的陣法,配合廂車與鶴脛弩,防守住三處關要沒有問題。

竇舜卿抖了抖手裡的絹鈔:“什麼時候不給遼人送這個勞什子,大宋纔算有了顏面!小小口角爭勝,就值得你們如此得意?!”

薛通頓時表示不服:“竇公不知,絹鈔裡邊大有門道,這個我就要和竇公好好說道說道了……”

二月,辛未,以陝西轉運興旺,經濟體量大增,蘇油奏請趙頊,置秦州鑄錢監,擴皇宋銀行陝西分行錢本。

詔從之。

己卯,孫固上奏,爲移民荊湖做準備,請分東南團結諸路爲十三將,其中荊湖北路兩將,以吳逵爲第一將,往夔州迎接蜀中移民。

三月,癸卯,升蔡卞給事中、同知諫院、侍御,命主持禮部試。

受命當日,蔡卞就住進了試院。

同日,升邵伯溫翰林學士,編修國史。

甲辰,以端明殿學士蘇頌參知政事。

三月十九日乙巳,禮部試前一晚,蔡卞正在與幾位監考的官員飲酒會詩,突然一位中官闖入,手持聖旨:“學士,陛下有旨。”

蔡卞趕緊將中官請入內室,接了旨意。

待到中官離去,幾位監考官才湊了過來:“學士,不知陛下有何旨意?”

蔡卞對着皇宮方向拱了拱手:“陛下英睿,此次策題,由他親草。”

幾位都是大驚:“可知是何題目?”

蔡卞看了幾位試官一眼:“呵呵,我也不知道,等明日大家一同揭裱時同觀吧……這一科士子可有福了,是陛下親自從舉人命題考上來的,真真的天子門生啊!”

副主考劉玢不由得興致大起:“要不我們各擬幾道?待到明日揭卷,擬中者辦一場東道?”

衆人都是叫好,這下會詩的興致都沒有了,各自抓耳撓腮地思索起題目來。

不說試官們在考場中苦中作樂,次日清晨,通往三司試院的兩邊道路上,無數讀書人提着考籃,開始等待入場。

因爲起得早,考生們基本都沒怎麼吃飯,不少小販推着賣食物的小推車,在兩邊巷子口擺開了攤子叫賣起來。

又買煎餅的,有賣炊餅的,有賣湯餅的……叫賣之聲此起彼伏,頗爲熱鬧。

這時,就見兩個小孩也推着一個小車過來,將車上的白布揭開,熱氣直冒,扯着脆生生的小嗓門喊:“金殿文元——又香又甜的金殿文元——五十文一枚嘍——”

這價格有點嚇人,汴京城裡的早餐,十五文就能吃得很舒坦了。

不過金殿文元四個字在這裡也實在是誘人,便有那不差錢的士子遣僕人過來:“小孩,這金殿文元是什麼個說頭——呵!真香!”

一個小孩拿着一個竹棍在大缸裡一攪,絞出一個黑白花紋的糯米粉團來:“喏,這個就叫文元。”

另一個小孩取過一個紙盒,往裡邊撒了些桂花幹黃豆粉白砂糖:“金色豆粉,墊上文元,就叫金殿文元。文元如滿月,加上桂花,喻意蟾宮折桂,各位哥哥吃了這個,保管金殿中文元,蟾宮折丹桂!”

僕人也是機靈的,趕緊掏錢買了一個,屁顛屁顛地捧到自家少爺跟前:“少爺少爺,這孩子賣的東西有說道,意頭賊喜慶,我趕緊買了一個送少爺,送少爺此去魚躍龍門,蟾宮折桂!”

這玩意兒其實就是黑白糯米餈粑,但是架不住意頭到了,士子們反正都要買早飯,那買別的就不如買這個,紛紛掏錢,一時間倆孩子的小車前就圍滿了人。

可把倆小孩給忙壞了,等到東西賣完,好些沒買到的還捶胸頓足不讓走,不行怎麼都得在缸壁上再給我刮一個下來,金殿文元怎麼能沒有我的份?

大點的那個小孩眼珠子一轉,喊道:“賣完了賣完了,要不各位哥哥三年後再來?到時候我們兄弟多做一些,包管人人有份!”

此話一出,周圍人羣頓時散去。

小破孩口無遮攔,三年後再來,意思就是這一科老子沒指望了,切!

倆小孩這才推着小車跑了。

轉過小巷,小的那個轉頭看着巷子裡邊往試院走的讀書人們:“扁罐,國公說五十文一個丸子一文錢不帶少,竟然真的這麼好賣!我們這是賣了多少錢?”

扁罐推着小車:“我也不知道有多少錢,反正很多很多,爹爹說讀書人最矯情,他們的錢最好賺了!”

王彥弼扭頭回來幫着扁罐推車:“就怕我娘知道了要罵我……”

扁罐不以爲然:“爹爹說過,手自衣食不丟人,這是用自己的勤勞智慧,換來的生活保障。”

“那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給百姓們做貢獻,只從百姓們身上索取的米蟲才丟人!”

王彥弼有扁罐撐腰膽子就壯了:“對,那就是夫子說的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扁罐也加入進來:“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兩個小屁孩,一邊高聲念着《詩經》,一邊推着小車去了。

清晨,趙頊出了內宮,來到偏殿,開始準備辦公。

皇城司鄭穆上前:“陛下,這是今天的報紙。”

報紙好多份,汴京時報、汴京商報、兩浙潮報、還有……水西漫畫。

趙頊一邊翻閱,一邊隨口問道:“今日是禮部試,皇城司要周勤一些。每次試禮部,都有那粗心大意的士子,忘記帶錄籍,紙筆的。皇城司要留意這方面,能幫的幫一下,不要因爲這些瑣事耽誤了讀書人的大業。”

鄭穆點頭:“是。”

趙頊問道:“除了報紙上這些,京中可還有什麼事兒沒有?”

鄭穆說道:“倒是沒什麼了不得的大事兒,不過,今日早上三司試院外頭,大槐樹街賣早點的人裡,有涪國公家蘇軼和舒國大家的王宣尉。”

扁罐沒有官身,不過王彥弼因爲陽燧之功,被趙頊賞了個正八品宣節校尉。

這倆娃一向同進同出,趙頊也不在意,翻看着報紙:“嗯,讓孩子早日體驗一下科場的氣氛也是好的。涪國公堅謝恩蔭,以後定是要扁罐走科舉得官的路子。他們蘇家是書香門第,國公看似溫和,其實在這方面,自傲得緊。”

鄭穆小心地說道:“要僅是如此,也不值當辱官家聖聽。就是兩位小少爺……不是看舉子進場,而是……賣吃的……”

“什麼?”趙頊訝異地放下報紙:“扁罐和彥弼,學小商小販趕早給士子們賣吃的?”

鄭穆送上一個盒子:“兩位少爺賣的這個……說是叫金殿文元,那生意……好着呢……”

趙頊拿起盒子,端詳了裡邊的餈粑糰子半天,哭笑不得地道:“跑不了蘇明潤的主意!虧他想得出來!”

說完將盒子放下:“一個當朝一品國公家的公子,一個是我的親侄兒,當街叫賣糯米粉團,傳出去豈不是失了我大宋的體面?成何體統!”

鄭穆將身子躬得更低:“是,王宣尉也是如此說,害怕舒國大家責罰,不過蘇小公子卻另有一說……”

接着將倆孩子賣完餈粑後的談話複述了一遍。

趙頊聽完,又將那糰子拉到身前端詳了好一陣,感慨道:“言傳,身體,力行。這是當年玻璃江濱的就立下的家風,涪國公教育晚輩的方法,令人欽佩啊……”

說完想到一個問題:“對了,倆孩子賣了多少錢?”

第九百二十四章 解封卷子第八百二十八章 齊射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湖第八百一十七章 元江水師第一百章 等距螺旋第八百一十三章 殉爆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方夜譚第三百三十三章 蘇頌第四十一章 鐵鍋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昌第四百七十九章 勸諫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狙擊手第三百九十六章 計較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大勝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燒曲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蔡京來訪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胡辣湯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海州第七十章 授課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立場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事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改制第二步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香太守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舉措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君臣對話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漕運改革第一百二十六章 翊衛仙卿第六百三十八章 去處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見面第四百三十六章 必須姓蘇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禮物第二百一十一章 託請第三百四十章 奏對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火鍋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交涉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力諫第一百四十一章 面涅將軍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小炮第八百六十九章 張道長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矛盾根本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都艱難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折柳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高家第三百二十一章 鬧劇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血戰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消耗戰第七百二十八章 字典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馱馬第七百一十二章 詩人第五百九十九章 永興軍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不信就是蠢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蕃坊第三百七十五章 董氈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青唐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公然私會第一百七十七章 長刀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巫第一千八百章 大賬第九十五章 蛋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舉措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錢可通神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三君子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父子對話第三百八十六章 嵬名浪遇第一百零九章 幾本書不如二十字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入使線路第五百二十三章 河鮮宴第四百二十章 衝擊第六百二十四章 禪師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餅第三百一十七章 狐大仙第二百四十六章 懲罰和教育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後世之美第六百六十七章 衛樸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潛在產能第五百六十章 進與退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十六時辰第九百四十四章 李清第九百九十四章 乒乓球第二百六十八章 萬姓大集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小侯爺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四百七十二章 進京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國考試第五百二十一章 董員外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禪師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捧殺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敵友難分第二百四十四章 鶴脛弩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本末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會做官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微言大義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夢中詩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朝爭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問題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五臺山第四百八十二章 復綏州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大名府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真定第四百八十八章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