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出發

bookmark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出發

不數日,有急遞詔沈括:“先是詔遣宿衛七將之師戍鄜延,已再頒賜矣,而鎮兵未嘗有所賚。”

“爲國守邊,無歲不戰者,鎮兵也,賞賚不均,此召亂之道。”

“樞密院漏行頒書,賴卿察事機,不然,幾擾軍政。”

“自此事不獲聞者得以專制,蕃、漢將卒,自皇城使以降,皆得承製補受。”

沈括因此獲得提升,轉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同時繼續主持和西夏人的外交談判。

己酉,軍機處下命沈括:“凡後經略使主持交涉事,止寧夏城,無得出界,可命夏使入榷界料商。”

這是蘇油通過軍機處發佈的最後一項命令,他害怕戰事起來之後沈括被夏人劫持,不許他再去保泰軍司。

夏人要談判可以,自己到宋人這邊來。

丁未,詔天章閣學士,知定州章惇還朝,提舉軍機處。

同日,出考功員外郎,龍圖閣待制章楶提舉陝西路常平倉使,命同蘇油一起赴任。

章楶是章惇的堂哥,大蘇的好朋友,一首楊花詞,就是和應他的。

蘇油對章惇這鐵憨憨有些擔心,於是引用避嫌之制,將章楶帶出來,名爲主管後勤民事,其實是充當自己和章惇之間的潤滑劑。

章楶是蘇油一直刻意結交的人物,兩人的關係從蘇油第一次入京就開始了,當年沒少被大蘇拉到宜秋門蘇宅趁飯,吃過蘇油不少的回鍋肉。

這位是大宋少有的帥才,現在還沒有顯現出來,真實歷史上直到在哲宗朝大放異彩,和章惇一內一外,只差一口氣就平滅了西夏。

……

汴京州橋碼頭,六路都經略安撫使的旗牌儀仗都搬上了船,船艙裡邊,蘇油正在和前來送行的孫固,呂公著交談。

蘇油給二人倒上茶,嘆了一口氣:“孫公這是將我放到火爐上烤啊……”

孫固還是憂心忡忡:“明潤,陛下決意西討,你不覺得有些過於樂觀了嗎?數十州之地,加之遊牧成性,豈是說滅,就能滅的?”

呂公著說道:“非是我與孫公不願明潤留在中樞,而是對西事難以放心,就算高遵裕有霍驃騎只能那有怎樣?夏人不是同樣可以效法匈奴,退守漠北?”

“就算我大宋佔領漠南,需要多少軍力,多少錢財,才能讓新得之地鞏固?起兵容易,就怕起兵之後,那裡變成一處爛泥塘般所在,讓我大宋牽扯更多的精力在其中,最後反而傷及根本。”

“因此我與孫公商議,大局非明潤不可,否則,必力薦陛下不得出兵。”

孫固說道:“司馬君實也特意來信,說明潤持重,就算是不竟全功,至少也能保得我大宋西軍不失,國家的積蓄,來得不容易,戰爭的消耗是非常可怕的。”

蘇油說道:“的確是如此,我對這次戰事能取得的戰果,其實也沒有太高。”

“此次環州之戰,暴露出了西軍存在的問題,環慶路地利沒有全在我們手裡,這是大宋防線上最弱一個短板,既然西夏又亂,那我大宋必須將蕭關、磨臍隘、米脂寨三處拿到手,從今以後,再也不畏懼夏人進犯,這是底線。”

“如果戰事有利,那就分割西夏,進一步佔據漢長城以南,拿下河套,實現兵囤自足,鞏固戰果,進可攻,退可守。”

“如果還有餘力,那就合擊西平府,佔據黃河南岸所有地區,當然這個不敢強求,必須保證我軍軍力,士氣,後勤糧秣的基礎上,纔敢試試。”

“至於說渡河攻陷興慶府,隳滅李氏宗廟,斷絕夏國祭祀,這個卻不是可以隨意妄想的了。”

孫固與呂公著對視一眼,不由得鬆了一口氣:“就怕們貪功冒進,損兵折將,明潤可得將他們看緊,嚴加督責,切記謹慎。”

蘇油將茶杯端起,敬了孫固與呂公著一杯:“這是自然,俗話說得好,有多大腳才穿多大鞋。”

“我其實是不會打仗的,之所以能夠有以前的那些功績,不過就是因爲從來不希圖僥倖,不貪慕虛功罷了。”

“二公覺得,如果鞏固了宋夏邊境,拿下蕭關、磨臍隘、米脂寨,能不能給陛下,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孫固說道:“要是明潤能拿下這三處,再加上夏主天都行營,就已經是天大的功勞了,老夫必定給明潤請功。”

“一帥無能,累死三軍,非老夫固執,明潤你看看西線,文臣範純粹,呂惠卿,李稷,沈括,徐禧;武臣高遵裕,種諤,李憲,王中正,李若愚。你覺得誰有大帥之才?”

“沒辦法才只能勞你走一遭。你放心,有什麼要求只管告知,老夫在陛下那裡還有幾分薄面,我去求陛下,陛下怎麼都會給我幾分面子。”

蘇油對着虛空拱了拱手:“陛下不以我愚鈍,此番信任有加,蘇油只有感激涕零的份,我沒有別的要求,就四條。”

“第一,六路都經略使司不會固定,首先我會設在渭州,之後設在寧夏城,再之後設在蕭關。以便處置戎機,不至於耽誤。”

“第二,皇家軍事學院我要帶上,作爲六路都經略使司的構成班底和拱衛力量,因爲有三千人,足一軍之數,請陛下給我派遣一位監軍。”

“第三,請陛下在宮內設立電信班,如今渭州至汴京城,電報傳遞用時不過一個小時,蘇油會日日奏報軍事詳情,請降指揮。”

“第四就是軍機處的幾位老節度,他們精於行伍戰陣,對夏的大戰略也是討論演練過多次,陛下要多聽取的意見和建議,還有用兵的意圖和解釋。”

“這些我們一定代爲轉達。”孫固說道:“不過軍國大事,就算之前計劃得再周全,也難免不出意外,考驗的是大帥臨機處置之能,也是我和誨叔一定要你去扛住的原因。明潤你千萬要多加小心啊……”

送孫固和呂公著下了船,張麒看着他們的背影冷笑:“看來二公也不信任少爺的能力,認爲一戰滅夏是不可能做到的。”

蘇油皺眉說道:“他們其實沒說錯,陛下希望一戰就能滅夏,卻忘了夏國不是南唐北漢後蜀,其實更像匈奴。”

“漢滅匈奴,整整用了一百年,到最後還是鮮卑完成的。對於遊牧政權的強悍,我們要有絕對清醒的認識。”

……

西夏,興慶府,樑屹多埋正戰戰兢兢地承受着樑太后的怒火。

“這就是你從宋人那裡要來的答覆?!不是說只要殺掉罔萌訛,宋朝就會恢復歲幣嗎?現在你告訴我,歲幣在哪裡?!”

樑屹多埋說道:“姑姑,那使臣沈括堅持國書體例不對,又說經過比對,國書上的簽押不是陛下的手跡,而且……在李清的事情上,也一直模棱,他們要求派遣使臣來興慶府,面見陛下,直接與陛……陛下商討國是……”

樑太后大怒:“那就告訴他們,秉常失心了,我們準備另立新君!李清意圖謀反,已然被誅滅九族!這些都是我朝內政,不勞他們干涉操心,就問他們歲幣給還是不給,不給的話,我必將點起兵馬自取之,替罔萌訛報仇雪恨!”

“使不得!”樑屹多埋趕緊跪下:“姑姑,罔萌訛擅自興師,喪士馬萬餘,又臨陣脫逃,陷駙馬都尉於死地,其罪本來就當誅,何來報仇一說?”

“擅自興師?”樑太后冷笑道:“沒有樑永能的指揮,他一個罔萌訛,就敢帶兩萬人打環州?環州城破,保泰軍司主力卻在數百里外,這分明就是帥臣借刀殺人之舉!”

“屹多埋,你當姑姑是漢人女子,不懂軍事嗎?”

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經略六路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民兵郭二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商都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大捷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折繼祖的辦法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周全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僞鈔第八百零三章 見面禮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寶貝第四百四十八章 試射第九十二章 模棱公第九十六章 衝壓第四百三十二章 西方的文明第二百零三章 水泥第七百三十七章 兩首詞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聖地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案第八百四十章 斷刑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電機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發展計劃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故人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下一代第五百五十四章 貸與賑第三百四十二章 爭論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自反而縮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講道理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東西大工藝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大婚第一百七十一章 陸路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殿試第六百二十三章 瑤族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不一樣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四百九十章 經濟影響力第二百八十九章 救日第二百七十章 王韶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六章 田字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談判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韓縝第九百二十五章 唱名第一百二十三章 薛忠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兵制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司天監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小兩口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工程第四百四十章 再見可龍裡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九章 試行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電機第四百八十八章元宵節第九百九十章 湯泉第四百八十三章 越次入對第十九章 蘇家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計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新義之爭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不戰而勝第三百三十七章 家家一地雞毛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未來宰相第一百七十章 快遞小哥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老頭的幸福生活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官場第一百三十二章 苛政酷毒,猶勝猛虎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危機第七百二十三章 鹽戶第七十六章 在藜將軍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謀第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炮第三百三十五章 制度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頂級武力第七百九十三章 勞動人民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反應第五百七十二章 利益交換第二十三章 瓷片第一百一十七章 堂哥第五百三十五章 皇后管內庫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鄭州第六百六十七章 衛樸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八章 餞行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都艱難第一百二十七章 勝利的大會第七百一十一章 離京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頭魚宴第八百五十章 大魚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校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真道理第五百五十三章 講解第二百七十六章 梅堯臣去世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軍事之外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通海之家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體驗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獻策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鐵路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話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新宮第七十八章 指點第三百七十九章 交相輝映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信用第三百二十三章 勸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