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匪夷所思的劫糧道

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匪夷所思的劫糧道

種珍的親衛騎隊,是特選的清一色的棗紅馬,配上紅色的舊軍軍襖,就如同一團火焰般飈過雪原。

夏人前鋒也是一員悍將,不過馬速明顯比宋軍弱了一頭。

兩支騎隊即將接近的時候,種珍的前進道路明顯做了一個細微的調整,從直線變成了曲線。

而夏人也同樣做了相應調整,兩支騎軍,就想要變成兩條準備銜尾而斗的游魚。

但是這一次夏人的應對明顯慢了很多,種珍毫不客氣,利用雙方的速度差,指揮宋騎從側前方掃過夏軍的箭頭。

局部的以多打少戰局,就這樣在種珍精準的微操下完成,代表箭尖的那名白馬夏將和夏人前鋒十數騎,瞬間遭遇到上百柄飛掠而過的騎刀暴雨般的打擊。

種珍對自己的戰果很有信心,騎刀從夏將的肋下掠過,更不回頭,奔行十數步後撥馬朝宋軍大營奔回。

身後的騎軍緊跟着自己的統領,紅色的火焰轉眼從夏人的鋒矢陣前端掠過,留下身後十數騎夏軍的屍體和那個已經禿了頭的鋒矢,讓夏人的威勢爲之一挫。

“萬勝——”觀陣宋軍的歡呼聲幾乎震動了身後靈州的城牆:“六郎威武——”

種珍的紅馬過了溝橋,來到蘇油和高遵裕的身邊,收刀入鞘:“大帥,總管,幸不辱命!”

“好,大漲軍威!”高遵裕喜不自勝:“有六郎這般虎勇,西賊再多,土雞瓦狗而已!”

蘇油心細:“我看到有兩個戰士中刀了,爲何沒有墜馬?”

種珍拉開紅袍領子,露出裡邊的薄鋼片,一臉憨笑:“咱有抱肚!”

無定河大戰,夏人大量的全身鎧落入宋人手裡,立即引發了沈括嚴重興趣。

宋人如今的冶金、衝壓、熱處理、溫控方面的加工技術已經積累到了相當的高度,沈括立即就用衝壓機批量仿製出大量的甲片。

因爲技術高度,甲片被衝壓得極薄,然後通過熱處理和滲碳技術,將之變成爲具備一定彈性的高強度鋼片。

鋼片的強度可以抵擋普通的弓弩射擊,關鍵部位還有凸起的紋路,加大了對鈍器和劈砍的抵禦能力。

但是這已經是冷兵器時代最後的輝煌,除了滿足趙頊的政治需要,西軍裝備了劉昌祚一支重騎兵以外,其餘將領對笨重的鎧甲,似乎並不太熱衷。

反倒是種珍設計的這種輕鎧大受歡迎。

輕鎧由數片鋼片如蝦殼般迭壓鉚合而成,做成背心樣式,可以穿着在衣袍內部。

騎士可以完成一定角度的彎腰,後仰等戰術動作。

因爲完全放棄了手臂和腿部的防護,整副輕薄非常,加上棉質內襯,重量一共也才七斤。

一經推出,大受騎兵的歡迎,士兵們稱呼這種鎧甲爲“抱肚”。

抱肚就是肚兜,因爲可以穿在戰袍裡面,這個稱呼也算是恰如其分,同時說明了士兵們對這種鎧甲的喜愛。

而對四肢防護的下降,從另一個側面還說明了大宋軍隊的士氣和勇武的提升,以及醫療水平的改善。

蘇油笑了:“總算還沒傻到家!”

夏人前軍受挫之後,退後五里紮營,直到仁多零丁的大軍抵達,方纔於次日拔寨,朝宋軍壓了過來。

戰鬥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

無數的夏人,一波波地朝着宋軍的溝壕反覆衝擊,陣地前很快便打成了一片屍山血海。

因爲屍體太多影響射界,宋軍甚至不得不在戰鬥間隙,將戰死的夏人拖進壕溝。

也就是在嚴冬纔敢這樣幹,否則蘇油敢斷定,營裡很快就會爆發瘟疫。

夏軍瘋狂還曾經讓局面一度嚴峻,蘇油將騎軍用的連珠炮都部署到了前線應急,同時動用伏虜炮掃清夏軍的集結地,纔算是支應了下來。

一天鏖戰下來,蘇油認爲這樣烈度的攻擊完全不合理,爲何仁多零丁會如此急於要打開通道,進入夏州城?

就算是進入了夏州城,還不是一樣被困?仁多零丁是不是有什麼別的花樣?

老辦法,蘇油把諸葛亮會又開了起來,仁多零丁的不正常攻擊,必然有着不可告人的企圖!

大家再合計合計,是不是我們圍城打援的計劃,還有什麼巨大的漏洞?

高遵裕,曹南,劉世恆也都覺得匪夷所思,大家圍着軍圖冥思苦想,都沒有合理的答案。

劉世恆和曹南甚至來了一場臨時的軍事推演。

李若愚拎着兩個提桶走進大帳:“仗要打,飯得吃,雖然將領吃在最後是新軍的好傳統,但是也不能不吃是吧?”

兩個提桶裡都是吃的,李若愚分配饅頭,又給大家盛湯:“中軍被圍,陛下那裡還不知道怎樣擔心呢。”

“監軍雖然只管軍紀,但我還是要說一句,幾位這計謀,未免有些行險過頭了,我是真沒想到,旱海里邊還藏着這麼多的夏人,不然我絕不會支持……”

劉世恆正埋着頭呼嚕呼嚕地喝湯,聞言猛然擡起頭來:“我知道了!”

曹南也猛然擡頭:“一定如此!”

蘇油都氣壞了:“非要顯得你倆聰明我和國舅爺笨是吧?快說!”

曹南眼裡露出了興奮的神色:“夏軍,眼看着要斷糧!”

靠!蘇油和高遵裕面面相覷,怎麼會這樣?

蘇油是最重視大軍後勤的人,大戰開始之前,想盡千方百計囤積了大量軍需,製作了大量方便攜帶的軍糧,改變了士兵們的飲食結構……林林總總搞下來,生生將宋軍的持續作戰能力,從一個月提升到了三個月。

而在作戰一個月之後,蘇油還特意停止了進軍,再次調配補充軍需,重點就是要切實保障大軍的糧秣儲備。

他根本沒有想過,有一天防守方會比進攻方還缺糧!

高遵裕到底比蘇油反應快,兩眼放光:“這事兒,不是不可能啊……世恆你與國公解說解說。”

劉世恆將穿饅頭的筷子取下來,對着地圖比比劃劃:“劉太尉突襲鹽州,不光光是打亂了我軍的計劃,同樣的,也打亂了夏人的部署計劃!”

“因爲大軍提前一月拿下了鹽州,導致夏人糧食的重要產區三川九原之地,提前落入我手,他們的糧食,肯定沒有來得及全部運出來。”

“之後我大軍整體向前推進兩百里,就是又將夏人的活動空間壓縮了兩百里,三百里旱海中的夏人密度無疑會大大增加。”

“旱海的情況我們一路過來都清楚,那裡就不是可以就食之地,也不利於夏人囤積和轉運。”

“因此河套地區夏人的糧食,只能囤積在靈州城裡!”

“這麼多夏人埋伏在旱海,每日所耗的糧秣也不少,現在除了我們宋軍有攜三月之糧的能力,夏人與遼人的極限,最多也就一個月。”

“可好死不死的,國公將兵抵靈州的時日,推遲了半個月,正好卡在了他們是決定回靈州取糧,還是繼續埋伏的節點上……”

曹南說道:“就算是這樣也沒啥,緩緩退軍,到靈州就糧便是。”

劉世恆說道:“估計夏人也是做此想,因此回軍並不積極,可是夏人沒想到的是,國公能利用河道冰面,將行軍速度一下子加快了一倍,給夏人來了個措手不及,全部被隔離在了靈州以南!”

曹南說道:“從我軍拿下耀德修整開始計算,到現在已經過了二十五日,仁多零丁滿打滿算,還有五日軍糧。如果他們在潛伏期間,還分糧給了綠洲中的附從部落的話……”

蘇油感覺匪夷所思:“那就是……其實現在成了我們抄了夏人的糧道?夏州城中有糧無軍,而旱海過來的仁多零丁,卻是有軍無糧,所以他們才這麼拼命?”

劉世恆說道:“經常聽國公唸叨,戰爭中會發生的意外很多,而決定勝負的,其實就是看誰準備得更加充分,誰能更少犯錯誤。”

“現在的局面,卻是我們和夏人都沒有預計到的,而他們對於戰局變化的準備,很明顯,沒有我們之前應對劉太尉東移那麼充分。”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覆盤漢滅匈奴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會做官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陽關引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旱情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忽悠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戰略調整第五百零四章 何爲先第二百一十六章 例題第七百零九章 下雨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水利農田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業第七百四十四章 曬鹽場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兩國第六百一十四章 檢查組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攻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風箏詩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徐州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神宗第七百八十六章 沈括的外交第一百七十一章 陸路第兩百零一章 可龍裡號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求救第五百四十九章 再見章惇第七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德政連連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四十五章 張天師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蘇魚公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和親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授權書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師爺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繼續第一千零一百章 大孩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綱要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毒土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河北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金蓮華炬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繼續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敦煌遺書第九百五十九章 進取之時第九百八十章 大宋該打的仗第一百二十章 代差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新詩第六章 雞茸和開水白菜第五百九十九章 永興軍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搶人第七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三百八十章 學問第七百四十五章 突然有錢也不好第五百八十章 蕭關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共同利益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破軍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大蘇釀酒第六百一十二章 梳理軍政第三百九十一章 樑屹多埋第四百五十一章國王跑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蔡確第一千七百章 種五的朋友第六百八十三章 家書第五百五十四章 貸與賑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第五百七十五章 樞密院第六百三十一章 解釋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想他們了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新情況新問題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蘇的傳聞第一百七十章 快遞小哥第三百四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局勢第五百零三章 第一筆收入第一百一十二章 賣癡呆第三百一十八章 狐大仙搬家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巧諫第二百二十章 買房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時第二百零七章 破甲錐第二百四十二章 永康軍第四百一十章 彈劾來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退軍第九百章 縫紉機第一千二百章 準備第九百四十四章 李清第九百九十二章 當家長第四百六十四章 財政赤字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討論第八百三十四章 公平的方案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蘇油的背鍋俠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瑞升號第二十五章 紙第七百一十三章 重會第三百九十七章 運動會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算計明白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忠直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攔駕第七百一十三章 重會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止步第三章 程家第三百八十二章 司竹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