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內相

bookmark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內相

於是蘇油就開心了,安心在靈州舉辦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軍事運動會。

個人賽包括弓、弩、賽馬、舉重、摔跤、投擲、射擊、刺殺。

團體賽包括情報接力,地圖穿插,馬球,橄欖球,騎軍小隊掠陣賽和步軍十人對抗賽。

從韋州趕來勞軍的李舜舉,見到靈州城外校場上的一幕,覺得靈州的氛圍實在太歡樂了,說好的大軍疲累需要修整呢?

“好——”校場上發出震天的歡呼,一個橄欖型的皮球從兩根木頭杆子上高高掠過,跟伏虜炮彈一樣朝着李舜舉的馬車落了下來。

護衛一拳將橄欖球揍了出去,卻抓住跑過來撿球的軍士:“學士呢?”

遠處兩個觀戰錦袍中官見到這邊的車駕旗號,“哎喲”一聲,屁顛屁顛地跑了過來:“老祖宗你怎麼來了?這顛顛兒的路……我來扶你……”

論輩分,李舜舉是如今內官裡邊最高,論職位也是,李若愚得管他叫叔,童貫得管他叫祖祖。

這麼說吧,李舜舉其實就相當於內廷中的宰相。

還是難得的文化型內官,在占城給蘇油的大魚拓上題詩,那是說來就來,書法也相當可觀。

爲人寬厚謙退,小輩兒們得過他恩惠擡舉的不知凡幾。

李舜舉給李若愚扶下馬車:“不容易啊,這就是靈州?小子們都在幹嘛呢?”

“誒!大帥說的,讓軍士們鬆快鬆快,憋憋勁,等準備好了,我們就要渡河了!老祖宗你看,那邊就是給咱轟掉的北門,正修整呢!”

李舜舉哈哈一笑:“你們不錯,童小子,聽說你身先士卒,兩次邀截樑永能,最後將他堵在了苦井村?”

童貫平時多囂張的人,現在乖得不行,點頭哈腰:“是是,一點微末功勞,還勞老祖宗掛齒,童貫都不好意思了……”

“關鍵是愛兵如子,深入軍營。”李舜舉對童貫很滿意:“這點上,其餘幾位不如你。”

“不敢不敢……”

李舜舉說道:“不過這只是爲將之道,卻不是爲帥之道,監軍是將臣輔弼,不懂韜略只會闖陣斬將奪旗,也不是事兒。”

“看你是個苗子,等此仗打完,我去跟陛下說說,送你進皇家軍事學院讀幾年。”

“哎喲!謝過老祖宗了!”

幾人聊完,李舜舉問道:“蘇學士呢?”

童貫說道:“在和石勇他們商議舟具呢。我帶老祖宗去吧!”

來到故秦渠邊上一處利用窪地圍出的池塘邊,那裡有一所臨時用松木搭建的大工地,蘇油和高遵裕正站在門口,笑盈盈地迎候。

李舜舉趕緊下馬:“怎敢勞學士和國舅迎候。”

шωш_ ттkan_ CO

理論上說,大宋文官守土有責,疆土內發生的戰爭,基本都是文官掌總,但是對外的重大遠征,差不多是武臣的事兒。

從立國之初到高粱河翻車,再到第一次五路伐夏,基本都是如此。

到了西夏立國,見武臣們實在是有些靠不住,大宋纔開始派遣文官們負責軍事。

當然這也和大宋的對外戰爭,從出擊境外到本土防禦,有莫大的關聯。

到現在出了兩個例外,王韶和蘇油。

他們倆也是大宋如今唯二的組織過大型戰爭,征服過藩國的文班帥臣。

西夏囂張了八十年,大宋舉國上下,從皇帝到腳伕,都認爲此戰要不是蘇油坐鎮,不能放心。

這也是蘇油跟隨高遵裕大營來到靈州的原因。

李舜舉和蘇油在南海就是老搭檔,趙頊派他來擔任總監軍,並且管理軍資和皇宋銀行,其實也是對二人極大的信任。

蘇油和李舜舉對對方的能力同樣非常信任,西征以來,兩人一主內一主外,倒是頗有默契。

蘇油拱手道:“三百里旱海還在搶修道路,宮使這一路辛苦了。”

李舜舉笑道:“你們一路過來還要打仗,老夫坐着學士弄出的那個冰橇車過來的,不過遊山玩水罷了,談不上辛苦。”

李舜舉從南海回京之後,因爲大功,被趙頊封爲提舉內外東太一宮公事。

這個職位,是榮遇有過重大突出貢獻的致仕老臣的職位,是大宋俸祿體系當中的一個分支——祠祿——的頂級待遇。一般非首相退休,是得不到的。

但是開拓南海,建立市舶司,讓大宋歲入增加三分之一的功勞,實在是太大,趙頊以此爲由,侵佔了文官們的權利,文官們卻也無從反對。

同樣的,因爲有這樣的經驗,李舜舉雖然已經處於半退休狀態,還是被趙頊任命爲此次伐夏大軍的總監軍。

李舜舉被蘇油請到大帳,發現這裡擺開了兩個工作區域。

一邊是軍事地形圖,上面各種紅藍箭頭,標註,展示這敵我的態勢,很明顯,那一攤子是高遵裕的主場。

另一邊這是工程設計圖,除了道路地圖,還有不少器械圖紙,車船圖紙,這裡是蘇油和石勇帶領的理工小組的地盤。

蘇油因爲要統籌兩方面,因此乾脆將他們弄到了一起。

幾人坐下,李舜舉看着兩邊忙碌的理工人才和軍事參謀們:“這法子倒是不錯,二位光風霽月心懷坦蕩,我是定要報與陛下的。”

李舜舉是老油條,一眼就看出了蘇油如此設置幕府的根本目的——公開透明,不惹猜忌。

看着軍圖上一支紅色的指向蘭州的箭頭:“那是?”

高遵裕說道:“數日前,已遣驍銳、豹捷、虎翼三軍,攜數萬蕃騎,加上四通發運的商隊,補充器械的軍車,大張旗鼓,一起向蘭州運動,他們將在那裡與李憲合軍,渡過黃河抵達應理關。”

李舜舉點頭:“這是要造成大軍準備渡河,從陸路進攻的假象?”

高遵裕解釋道:“也不完全是假象,渡河之後的主要目標,當然是牽制興慶府大軍,引誘他們出擊,造成其內部空虛。但是之後,他們還有收取瓜沙,鑿空西域的任務。”

李舜舉問道:“家樑也是夏國名將,甘肅軍司十萬精銳,兵甲犀利,全靠舊軍支應,劉昌祚和李憲能行?”

高遵裕說道:“如今夏人主力精銳,大部已被我軍吃下,興慶府守軍不過十萬,家樑的西路大軍,他們不可能不重視起來。”

“據應理關守將包順回奏,半月前,涼州圖幹、野利兩部,已沿谷水遁入休屠澤,很明顯,他們是要去白馬強鎮軍司,鞏固興慶府北路,作爲增援主力。”

谷水就是石羊河,休屠澤就是後世民勤一帶,是丹巴吉林沙漠和騰格裡沙漠之間的巨大綠洲盆地,在應理關被宋軍佔領之後,那裡是唯一一條可以繞道漫漫沙漠,支援興慶的道路。

李舜舉有些疑惑:“不過這個彎子實在有些大,整整一千六百里啊……以家樑之能,不會看不到這些吧?要是率十萬大軍沿河直下應理關,局面不是要好得多?”

蘇油笑道:“家樑可是老狐狸,知道應理關當時有阿烈的囤安軍,這才讓自己的部族走休屠澤,那裡水草豐美,不憂牛馬得不到草料,而且……”

“戰爭,不過是政治的延續,不光對外,而且對內。”

“以梁氏對家樑的信任程度,逼他放棄涼州改走休屠,呵呵呵……很奇怪嗎?”

這麼一說,李舜舉和高遵裕這兩個政治生物也明白了,李舜舉不禁搖頭感慨:“上位者無能,活活累死三軍啊!到底還是我大宋天子聖明。”

第一百七十九章 雄辯第九百二十二章 殿試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毒計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妖師叔祖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廷議第七百八十七章 文會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見面第一千八百章 大賬第五百零七章 法律精神第七百二十二章 到任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五臺山第七百四十五章 突然有錢也不好第三百八十九章 秋娘第一千零八十五章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河間府第九百一十三章 新聞第六百零五章 陪伴第四百零九章 尖厲獠牙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誕生第四十四章 元素週期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偷城第四百零四章 家粱的判斷第二百六十四章 兩道菜做六天第九百二十章 勸諫第五百二十二章 橫有橫的資本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打魚摸蝦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經濟課第九百五十章 商量對策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穿越者第五百零七章 法律精神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目的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發現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守制第五百四十二章 嵩陽書院第四百一十章 彈劾來了第八百三十三章 矛盾(爲盟主mercury11加更!)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兀鐗第七章 病根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戎策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改變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演戲第三百九十一章 樑屹多埋第九十七章 劃時代第四百八十四章 諒祚之死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活與生存第四百零一章 好年景第四百六十六章 歐陽修出事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錢可通神第三百四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孟端儀第五百八十四章 遊說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操典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不武之謀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價值窪地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殿試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大戰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伐罪第八百八十一章 嫁妝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繼續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吏額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廷議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阻擊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錢可通神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真定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主意第一百六十八章 反撲第三百五十八章 富弼的炮轟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嵩陽兵工廠第四百六十五章 新君舉措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旅遊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照會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章大黑心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們該打什麼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計較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故人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擺事實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故人之子(加更賀新年)第七百二十八章 字典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金剛崖第一百二十三章 薛忠第五百九十五章 改革和叛亂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自反而縮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蒼狼第四百二十一章 威猛的石薇第一百五十三章 馬屁炸了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勝利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精神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前三排第八百八十五章 聚會第二百五十七章 南行集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政治正確的料理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教訓第三百五十二章 變態繁榮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農業改良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入場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共同利益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禪師第五百二十三章 河鮮宴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