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忽悠

bookmark

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忽悠

趙頊對改制後的效率還有些不適應,但是對班子總體滿意。

這件事情上他可是耗費了巨大的心血,能達到現在的效果,自然也爲自己感到驕傲。

對外戰爭的大勝利,文化事業的大發現,變革從經濟到政治的大深化,國力升騰的大轉折,三省六部的大格局,就是元豐五年的魔幻開局。

而蘇油又開始上書了,要求國家將救災防災放在第一位,不能因爲災害破壞掉這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大宋最大的災害就是黃河,如今黃河的全部沙區地段都被大宋納入了版圖,上下游聯合整治黃河規劃,可以開始搞起來了。

如今蘇油已經是少師。

少師、少傅、少保,合稱爲三孤,或者三少,從一品。

其職責是掌佐天子,協理陰陽,經邦弘化,相當重要。

無定員,無專授。是教導輔佐太子的宮官。

就算沒有蜀國公的加成,這個職務也比尚書左右僕射還高,加上其本身對趙頊的巨大影響力,故而如今已經有官員在私下裡,稱蘇油爲“隱相”。

蘇油對如今的局面也非常滿意,尤其是對寧夏三路的發展速度,非常非常的滿意。

軍政府的巨大優點,就是廉潔和高效。

如果你想廉潔和高效的話。

當然缺點就是出軍閥。

要發展首先要有錢,要興商首先得有貨幣流通,蘇油第一步的做法很簡單,在蘭州、興州、涼州,設立皇宋西北銀行。

銀行第一批寶鈔,就是以西夏唾手可得的大物產——青鹽爲本,發行寶鈔三百萬貫。

第二步就是工業。

鹽、煤鐵、貴金屬。

鹽是最簡單的,寧夏青鹽,以味甘馳名天下,當年蘇油爲了狙擊夏鹽入陝,可是每年花費十幾萬貫搞物價調控,用經濟手段對付走私貿易。

就這樣都只能打個平手,並不能阻斷渠道。

如今這條路從堵變成了疏,這玩意兒基本都不需要提煉加工,裝到袋子裡就是錢,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正適合招募寧夏當地人來幹。

祁連山脈是礦藏寶庫,就在蘭州西北一百六十里的地方,便有巨大的金銀銅礦藏。

後世那裡以貴金屬直接命名,白銀,那裡還曾經有一個名稱,叫“銅城”。

這一帶的獨立金礦牀,都是以衝洪積、坡殘積砂金礦及礫岩型金礦爲主,也就是說,開發起來非常方便。

那裡的開採者是勞改的戰俘們,管理森嚴。四通商號負責爆破,碎料,剩下的工作就交給戰俘來完成。

西夏缺乏貨幣,蘇油也來不及搞金屬貨幣,第一批金銀錠出來之後,蘇油直接存入銀行作爲庫本,繼續發行寶鈔。

因爲接下來的絲綢之路,對貨幣的需求是海量的,五百萬貫都不一定能夠打得住。

當歐陽發和小天師來到蘭州的時候,蘇油正在這裡接待使臣。

除了一直有聯繫的于闐使臣,還有聞風而動的黑汗、兩部回鶻、草頭韃靼、白韃靼、甚至還有更遠的羌塘吐蕃、花拉子模和黑汗。

蘇油給出的貿易條件簡直優厚到了令人髮指,我不管你們在大宋疆域以外狗咬狗咬成什麼樣,只要抵達沙州,就會立即納於大宋軍隊的保護之下。

大宋也不會顧忌你們之間的矛盾,只要抵達沙州,都會一視同仁。

進入沙州的馱隊,大宋將撥出軍隊沿途護送你們來蘭州,這裡以後將變成西北最大的一個榷市,給你們提供充足的商品。

現在這個榷市剛剛建立起來,名字叫“八蕃街”,大宋允許你們在八番街設立驛站,尊重你們各自的民族習慣,宗教習慣,只要遵守大宋的法令,驛站就是你們的商務行會。

這些行會,統歸蘭州市易司管理,同時我們會在這裡設立用於磋商的蘭州商務會館,以及負責金融借貸的皇宋銀行。

商隊在沙州繳納百分之十五的關稅,領取稅票,沿途不再收取任何的稅收。

抵達蘭州後入榷市,榷稅同樣爲百分之十五,大宋官員會在那裡給各位的稅票印花,之後你們就可以在榷市裡自行銷售。

大宋不會做任何干涉,相反,還鼓勵這樣的行爲。

大宋的商品出榷市,同樣照此辦理。

還有一條,就是你們在沙州入大宋,和在蘭州出榷市的商品,如果在大宋河西走廊境內,也就是沙、瓜、肅、甘、涼之間就賣出去了,那這部分貨品剩下的稅收,大宋將予以減免。

也就是說,河西走廊是一個自由貿易帶,商賈們在這一段狹長的地帶上,可以得到巨大的優惠。

舉個例子,如果你攜帶價值一千貫的葡萄酒,從沙州繳納了一百五十貫的關稅,就可以進入大宋。

如果你在抵達蘭州之前,就將這一千貫葡萄酒全部銷售完畢,那大宋繁華的蘭州城歡迎你來玩,而且你在進入蘭州的時候,無需補足那本應繳納的百分之十五印花稅。

在這中間的路程上,你的馱隊還可以爲其它商隊和地方政府提供運輸服務,費用你們自行協商,大宋也不會干預。

不過入關的人口和牲口肯定要納入大宋管理體制,因此在沙州要領取文牒,大宋蘭州招撫司,市易司,隨時都要進行抽檢。

除此之外,只要你有錢,大宋河西,就是你們的天堂。

話音一落,整個大帳就被歡呼和叫喊淹沒了。

然後一大羣各色蠻夷就從帳篷裡衝了出來,用五花八門的語言招呼自己的馱隊,朝營帳外奔去,他們要將這好消息第一時間趕回去報告給自己的君王。

剛剛抵達的歐陽發嚇了好大一跳:“這是怎麼了?”

陪同過河的王中正微微一笑:“蜀國公又在忽悠了。”

來到大帳門口,就一個身着紫袍的年輕人捂着鼻子跑了出來,一邊跑還一邊命令:“今後再有這樣的會議,只能在露天進行,這味兒簡直……這麼多蕃蠻扎堆,誰受得了!”

歐陽發一看就笑得不行,對小天師說道:“這就是我朝的集賢殿大學士,哈哈哈,赤子之心還是沒丟啊……”

蘇油見到幾人,趕緊整頓衣裳走了過來:“他們要不抹香料我就當進豬圈了,倒也沒啥。可這香的臭的一起來,腦袋都不好使了……”

“走走走,換個帳篷再敘話。”

換到礦業指揮部帳篷裡邊,蘇油才心有餘悸地說道:“剛剛真的差點吐了,那可是大失儀。兄長,歐陽世兄,大師,一路辛苦。”

道崇大和尚對蘇油的印象很好,雖然這娃一向無恥地賴着大相國寺蹭吃蹭喝,但是人家對大相國寺做出的貢獻是堪稱巨大的。

大相國寺如今堪稱佛門的表率,將利益全部轉移到不顯山不露水的商務上,所有籍田全部依法上稅,道隆今年還專門劃出五頃良田,作爲公益慈善的“安歸田”,所出用於收葬汴京城無力安葬貧民,以及客死異鄉,無人收葬者。

加上定時爲市民發放預防藥物,還有針對貧民,收費極低的保障性“義藥局”,大相國寺的信徒越來越多,影響力巨大。

因此見到蘇油,道崇大和尚便合什:“國公真乃我佛門護法,敦煌經卷浩大恢弘,能得重見天日,且守護妥當,國公之名,必將如玄奘法師那般,流於千古。”

蘇油說道:“如今那裡又開了幾個佛窟,經卷已經不下八萬,其中還有唐代的金剛經雕版,還有精美的圖本。”

“這些東西是國家的,不是大相國寺一家的,具體如何保管存放,得聽陛下的意思。”

道崇笑道:“看來國公對大法螺一事,還在耿耿於懷啊?”

衆人都是大笑。

第一百七十一章 陸路第九百二十五章 唱名第五十五章 老軍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挫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大火第二十八章 玉瓷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路上第六百三十七章 思想體系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謝罪第七十二章 軸承與來信第五百八十三章 士德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光祿寺的老頭第五百六十三章 郭淮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矛盾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彈劾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盛事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金大忠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夫人的擔心第四百一十一章 最大贏家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止步第九百四十四章 李清第九百九十七章 摸螺螄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不習慣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權力爭鬥第五百九十二章 縱橫第六百八十二章 拜訪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富弼逝世第四百八十八章元宵節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賀蘭石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快樂的趙煦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梅山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平叛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定諡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歐陽發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動員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歸來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白災第一百七十七章 長刀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談判第六百一十章 事件始末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獻策第一百八十四章 佈置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相見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巧法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真道理第七百二十七章 日本鬼第五百二十二章 橫有橫的資本第五百四十七章 風波第二百六十二章《上歐陽內翰書》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頭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動員第五章 血旺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僞鈔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曙生病第三百九十章 被嚇和嚇人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知識產權第二百三十六章 《尚書》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大勝第九百二十章 勸諫第五百二十三章 河鮮宴第三十四章 蝕刻第四十一章 鐵鍋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七百二十章 奸臣分析奸臣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巫第四百零三章 朝堂的分析第七百四十二章 蟹粉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和親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羣英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軍器監就需要你這樣的人才第一千零二十章 標準化第七百五十七章 筆名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老外的印象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出賣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打靶第七百七十四章 山寨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上課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獻策第七百八十六章 沈括的外交第九百九十一章 老父親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昭文相第一百二十二章 精品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威猛的石薇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海鬼爪螺號第六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五百六十一章 蘇大嘴第四百五十三章 銅礦第十四章 好菜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新宮第三百三十四章 圖經本草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忽悠第六百七十三章 好消息不斷第四十二章 八菜一湯第六百五十七章 木徵的逆襲第八百九十三章 螺旋槳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敲打清醒第七百四十章 安和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