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君臣對話

bookmark

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君臣對話

丁未朔,蘇油的奏疏送達,同時進《五涼文學集》、《河西諸儒遺文》,請令歐陽發修《五涼史》,李濟、巢谷、李文釗同修《西夏志》,道崇修《敦煌寶笈》,張張象中修《敦煌道藏》,劉奉世修《說苑全叢》、《十三經考異》。

奏請寧夏三路二十六州,建小學,修學宮、文廟,立十三經碑林,設書坊。

同時獻上《蜀刻十三經》膠模五十套,請趙頊頒發天下諸路。

蘇油上一年拿滿了軍功,於是將政績挪到了今年來,第一條剛亮相,就閃瞎了朝堂衆臣的眼睛。

當年蘇油被彈劾到被迫廷辯的時候,有一條就是針對理工之學的,直到現在,也有那種頑固的冬烘先生,認爲是奇技淫巧。

現在蘇油用這種方式,給了這些人一記最響亮的耳光。

理工之學,可以讓天下三百軍州的學宮,文廟,以堪稱輕鬆的方式,一夜之間豎立起上千塊經碑!

印書不顯山不露水,文廟立經就不一樣了,這是文化大事件。

而做這件事情,肯定得理工小組參與,就算那些老冬烘再看不慣理工的做派,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下這個賬。

因爲他們,玩不來鋼筋水泥地丁膠!

兩浙路、蜀中、開封府、西京、大名府、福建路、南海路,首先響應,紛紛上書請求趙頊發放碑模。

這些地方不差錢,不差水泥,差的是這種創意。

地方士紳想想都美得慌,只要捐上一點錢,地方史志之上,這注定家族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這第一條下頭,蘇油第二條奏請設立錢監,以金銀貴金屬代替去年的青鹽爲鈔本,同時發行金、銀、銅幣,以招攬西域客商的建議,反而被忽略了。

鑄幣現在是門賺錢的大生意,衝壓技術的效率,比以前失蠟澆鑄之法,成本便宜了太多了。

而且西域胡商是不認寶鈔的,因此沙州以外,寶鈔影響力到不了,但是精美的金屬貨幣,哪怕是萬里之外的天方都一樣通行。

第三件事情,就是修路,三路都修。

第一條,河南路,五原——九原——銀州——綏德——延安。

第二條,寧夏路,興州——靜州——靈州——鳴沙——韋州——蕭關。

第三條,河西路,沙州——瓜州——肅州——甘州——涼州——蘭州——鞏州——秦州。

三條道路,在三路境內的部分,加起來合計五千八百里,總體造價兩百九十萬貫。

第四件事情,就是修復漢代以來的諸多水利工程,包括興州平原唐徠等九大幹渠,涼州——武威故渠,甘州——張掖故渠,沙州——常樂——瓜州水利工程。

第五件事情,移京西南路,京西北路,淮南東路,淮南西路,四路廂軍、團結,到寧夏就食,充實三路。

第六件事情,三路請立戶籍、魚鱗地冊、安頓移民,充實人戶,量丁授畝。

第七件事情,任命官員,自都轉運司以下,到三路州縣,軍寨,現在缺員嚴重,請吏部將各路待選官員,年齡四十五以下,年富力強者,送來興州觀政,然後派到各地任職。

三路二十六郡七十四縣十七處軍寨,共計缺員三百多人,朝廷不是一直鬧冗官嗎?五品以下,能來的都給我送過來啊!

第八件事情,山丹、張掖、武威、大陷谷、五原、九原,設六處馬場,朝廷需要做好準備,別馬有了,沒錢買不會騎才丟人!

第九件事情,蘭州、沙州、張掖、五原,設立大榷,大興貿易。

第十件事情,三路乃四戰之地,請點選原西夏八姓各一萬精銳,建八部軍,以西軍悍將爲將主,八姓族長爲副,授金帶、印信、錦衣,作爲三路戰力保障。

元豐改制之後,趙頊辦公時間也長了很多,三省日常都是分開跟趙頊彙報事務。

政務本來是蔡確次相,蘇頌佐理,結果一個宋遼談判,輿論壓力過大,蘇頌去了工部,蔡確幾乎成了獨相。

至於王珪,成了主抓文化工作的首相,每天就檢查檢查中書過來的告文,看看文意通順不通順。

這些他手下的章惇順手就做了。

監督政務執行的工作,章惇倒是抓得緊,他也不嫌活多,而且壓根沒有將王珪放在眼裡過。

趙頊上午還要看報,聽講,一般這個時候先進來彙報的是皇城司,之後纔是正式上班。

見到蔡確進來,趙頊抖了抖手裡的報紙:“江南兩路加兩浙路,當真是有錢。經安石相公倡議,當地士紳捐資踊躍,這才一個月,三十州已經湊足了立碑的銀錢,轉運司獅子大開口,要我給他們五套膠模,給他們這麼多,其餘諸路怎麼辦?”

蔡確拱手道:“這膠模不過就是從成都學宮中翻出來的,多翻幾次不就是了?”

趙頊搖頭:“蘇明潤上奏說膠膜製作的時候用有硫磺,蜀刻石碑長期拓印,本來已經有所磨損。”

“這是珍貴文物,需要妥善保護起來,今後將不會再翻了。”

蔡確說道:“那也不難,臣記得之前不是還有兩套石膏翻成的,分別立於西京,汴京?石膏模當時是經過精修的,澆出來的文字,精美不亞原版。”

“如陛下有意,臣可以調蜀中工匠來京中,用文廟裡那一套來翻。”

趙頊喜道:“這倒是個好法子……對了,高麗使臣金尚也求請賜下一套,還有日本和琉球,這事情如何處置?”

蔡確說道:“高麗和日本要善加籠絡,這個倒是可以。”

“不過琉球新貢,素無功勞,一下子就給這麼重的賞賜,到顯得大宋的蕃國當得太容易了。”

“不如就比照朝鮮日本十年前的鼓勵,賞賜九經書籍便可以了。”

“說起這個還有大理,鄯闡侯高智升之子,清平官高升泰,率領東方爨僰兵討逆,已經誅殺楊義貞。段壽輝封高智升爲布燮,高升泰爲鄯闡侯。”

“才過了四個月,高智升又上奏段壽輝心神恍惚,又因‘日月交晦,星辰晝見’,禪位給其堂弟、段思廉之孫段正明,自己出家爲僧。”

“臣覺得此事大有可能是高智升父子權傾大理朝野,逼迫主上之故,不過兩國根據協議,我大宋得到了建昌、滇南,勢力已經從弄棟撤出,具體情由不得而知。賜不賜他們十三經膠模,還得請陛下的旨意。”

趙頊說道:“起兵勤王,到底也算是平叛;另立新君,到底也算是忠誠。既然沒有顯跡,高氏對我大宋也一直供奉有加,才交換了領地,需要善加撫慰,還是與高麗日本同例吧。”

蔡確拱手:“臣遵旨。”

趙頊說道:“對了,曾鞏述說年歲已老,望另選賢能。請授中書舍人劉攽自代。”

“曾鞏勾管史館編修,力有不逮,《太祖傳》文字有些不如意,我想是不是換個人直史館?”

蔡確問道:“位置陛下屬意何人?”

趙頊想了想:“蘇軾如何?”

蔡確心頭咯噔一下,不過表面毫無動靜:“曾鞏沒有過失,一次請老,未必不是謙退。”

“當年曾鞏爲館閣校勘,集賢校理,曾經整理出《戰國策》、《說苑》、《梁書》、《陳書》。文史勾沉,還是有功的。”

“不過當時的《說苑》,密閣也只得五卷,還殘缺不齊,此次敦煌石室遺書得見天日,《說苑》二十卷盡在其中。歐陽發已然初加整理,送來了汴京,臣覺得,校勘的工作,非曾鞏難行。”

“當年王相公說過,蘇軾有大才,即如駿馬;然貌似坦蕩,而內心堅執,也如駿馬,雖日行千里,然難以馴服。”

“故而需要善加調教,鞭撲使馴,而後可馭。”

“聽聞其每以樂天只比,在黃州有詩云:‘心傳異學不謀身,自要清時閱搢紳。火色上騰雖有數,急流勇退豈無人。書中苦覓元非訣,醉裡微言卻近真。我似樂天君記取,華顛賞遍洛陽春。’”

“陛下覺得,他馴服了嗎?”

“還有蘇頌才退侍郎,即起蘇軾。知陛下者,以爲陛下惜才,然臣恐不知陛下者,或以爲陛下有畏。”

這話說得極其誅心,蔡確言下之意,是趙頊此舉,會讓大家以爲趙頊害怕蘇家,剛剛貶下去一個,就不得不立即提拔一個,以示安撫。

害怕誰?安撫誰?自然是在寧夏已經權力極重的蘇油。

第六百零七章 芭夯兔第三百四十一章 刺勇之議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血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飽線第二百九十一章 改造第九百三十二章 舊州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香太守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入使線路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完顏部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驗收第五百六十章 進與退第二十二章 試燒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不一樣了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坦蕩第二百五十九章 學區房第六百三十章 上香第六百七十七章 命案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飽線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高家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定諡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演武第二百零七章 破甲錐第一百八十三章 恐怖的神靈第五十二章 賣魚搭檔第一百八十章 洗腦第三十九章 棄兒第三百四十三章 建議第九百三十七章 值得第五百八十五章 保甲法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兩國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改變第八百八十一章 嫁妝第七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到此爲止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不戰而勝第八百八十九章 大法螺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械鬥第一百零六章 五金博士第八百二十五章 黎太后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證據第二百六十四章 兩道菜做六天第九百八十五章 普遍公平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得國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工程第七百二十九章 禰衡第六百八十四章 大朝會第四百六十五章 新君舉措第七百二十章 奸臣分析奸臣第九十九章 溫度計第一千零三章 膨化食品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訓小輩兒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範鎮第一百九十一章 還是捱打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七章 病根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工程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臨終對話第四百二十五章 紅旗猶帶冷梅香第二百三十五章 打探第五百六十九章 蘇元貞的去向第七百章 烏龍第七百四十七章 昌國縣第六十八章 大蘇小蘇第七百八十二章 漏勺第八百六十八章 炮彈第七百四十七章 昌國縣第四百一十四章 接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模式的勝利第一百五十八章 東川郡第五十九章 河幫雛形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蘇油的家事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確的幫手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一人一顆米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前朝舊事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嵩陽兵工廠第六百八十六章 分類學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推演第八十五章 返鄉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耶律延禧第三百四十八章 軍靴第五百四十章 國有軍工企業的福利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業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宋自己的黑科技第三百七十八章 理學討論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舉薦第七百四十章 安和圩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官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蒼狼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論政第四百一十三章 勸降第三百三十六章 朝會第七章 病根第二十六章 新酒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電機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蘇油的背鍋俠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檯球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敢成大事第三百一十章 戰鬥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