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富弼逝世

bookmark

第一千三百九十章富弼逝世

蘇油收到邸報非常高興,對沈括說道:“陛下將黃履、韓晉卿放到這兩個位置上,可謂得人也。”

沈括戴着一頂藍布工作帽,身穿藍布工裝,脖子上還圍着一條擦汗的白毛巾,白手套上都是黑油污,活脫脫一個新中國國營大廠技術工人的形象:“國公是在諷刺我嗎?堂堂一路轉運使,在這裡調試機械?”

蘇油將邸報收起來:“豈敢豈敢,存中這是能者多勞……對了話又得說回來,我要你們弄動力機車,你們現在卻只將蒸汽機放到車架子上,兩者之間互不關聯,還敢給我送喜報叫我來看,這是當我好糊弄?”

擺在廠房中的這個機械,咋看上去非常像火車頭,蒸汽動力部分非常接近,不過小了很多,但是輪子卻沒有和鍋爐相連接的驅動杆,讓蘇油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換句話說,這就是將一臺蒸汽機放到了大車上,結果還是由馬拖着跑,這玩意兒,有啥用?

沈括說道:“興趣小組將國公的方案作了修改,他們認爲運輸問題現在不重要,發明一臺能夠走到田間地頭,各處工地的動力源,更加重要。”

嘶……靠!有道理啊!太……太特麼有道理了!

“多少馬力?”

“現在還只有三馬力。”

蘇油的興趣徹底上來了,圍着這奇怪的機器轉着圈兒的觀賞。

這東西,就是一臺可以隨意移動,不吃草料,不挑氣候,可以永遠不休息的鐵駱駝!

“好!”蘇油表示這個方案比自己的蒸汽機車頭更有實用價值:“好好好!應該給你們記功!”

沈括翻着白眼:“現在不說我們不務正業了?”

蘇油摸了摸鼻子:“我什麼時候說過你們不務正業?我最多說了這東西偏離了我最初的設計方向而已。”

“不過車頭你們還是要抓緊,鐵軌現在已經在鋪設了,用來跑馬拉列車,鋼軌的成本明顯太高,到時候搞不好又要被彈劾,說我浪費陛下的內帑。”

沈括覺得好笑:“這些內帑,不都是國公給掙的?”

“哎呀你個沈存中!”蘇油趕緊制止:“胡說八道!就算你能掙,也不等於你就可以亂花!”

“這麼大人了這道理都不明白?!到底還是還沒學會做官!”

……

戊寅,遼主知庶人浚之冤,悔恨無及,追諡爲昭懷太子,以禮改葬玉峰山。

同一日,蘭州銀豐監,大宋第一臺可移式蒸汽動力機械——鍋駝機正式試車成功。

這名字,是蒸汽動力火車頭興趣學會全體參與者集體投票的結果。

它是鍋爐,功率相當於一駱駝,簡稱鍋駝機,很理工。

這東西太有用了,拖到河邊就能抽水,拖到工地就能碎石,拖到油田就能鑽洞,拖到城邊就能攪拌水泥……

有了這東西,剛好可以解決大種植業帶來的收穫困難,可以直接驅動脫粒、碾米、榨油、鋸木、脫棉、食品加工……可以臨時性的帶動各種工作機械。

爲了適應地形,在蘇油的建議下,將車輪加寬,還用上了地丁膠輪胎,適應的範圍就更加廣泛了。

於是蘇油又成了了一個興趣小組——鍋駝機配套機械研發小組。

對這個小組感興趣的人明顯比對火車頭感興趣的人多得多,而且也容易出成績,主要解決新式動力機械和現有機械的傳動部分就可以了。

既然大家積極性這麼高,蘇油乾脆向沈括追加了撥款,經過幾個月的攻關改良,機械大了不少,功率達到了六馬力。

爲了進一步刺激大家的積極性,蘇油還給四通內部發了訂單邀請,很快,巢谷、王中正、王厚都回信要求添置。

不過還提出了設計要求,巢谷是要開礦,王中正是要修理軍器,碎石鋪路,王厚是要給棉花脫粒。

蘇油則要求立即開始設計火車行走部,六馬力鍋駝機怎麼都能拖一列車廂了,趕緊和行走部連接起來看看,先搞個湯瑪士小火車出來玩玩。

七月,乙卯,祔孝惠、孝章、淑德、章懷皇后於廟。

丙辰,孫固到底引疾求去成功,罷爲觀文殿學士、知河陽。

以同知樞密院韓縝知樞密院,戶部尚書安燾同知樞密院。

八月,丙申,守司徒、開府儀同三司、韓國公富弼卒,諡文忠,年八十。

臨死之前,富弼懷不能已,上疏論治道之要。

上疏之後,覺得還有話沒有說完,又條陳時政之失,以待上問,手封以付其子紹庭。

及卒,紹庭上之。

其大旨總結起來大約三條,第一條就今日上自輔臣,下及庶士,畏禍圖利,習成弊風,忠詞讜論,無覆上達。

提出如果事一出於上,則下莫任其責。

小人因得以爲奸,事成則下得竊其利,事不成則君獨當其咎。

要求趙頊明確職責,鼓勵議論,總攬大局,分權分任。

第二條,是宮闈之臣,委之方面。在外則挾權怙寵,陵轢上下。入侍則寵祿既過,易起禍亂。

要求加強對中官的管理,如果不經選拔考覈,不得授任。

這一點,已經是士大夫對皇帝的妥協,皇帝委任中官,現在看來已經勢不可擋,富弼要求將他們納入官僚體系的考覈制度,不能出現不在制度監督下的官僚羣體。

第三條,興利之臣,虧損國體,爲上斂怨。至於榷河舟之載,擅路糞之利,急於斂取,道路嗟怨,此非上所以與民之意。

要求天下各路效法寧夏三路良政,以民生爲重,以聚斂爲輕,不要重蕃而輕漢。

說起來蘇油也是“興利之臣”,富弼的條陳,是要求趙頊和天下官員“生財有道”,要採用蘇油的發展模式。

臨死之時,無一語及於私;家居一紀,斯須未嘗忘朝廷。

北宋的大臣裡邊,蘇油最佩服的,范仲淹第一,富弼第二。

范仲淹第一,差不多是共識。富弼這個第二,就有不少感情因素在裡邊了。

北宋羣臣,基本上都不懂妥協,懂妥協的,基本名聲都很差。

既懂妥協有懂鬥爭,還有好名聲的,除了富弼,沒有啥人了。

韓琦過於剛烈,王安石一擲不回,司馬光堅決不合作。

富弼則是爲了這個國家,寧願忍受這些委屈。

沒有和韓琦徹底破裂,沒有和王安石堅決不合作,在自己的履任上,一直努力完成自己的職責,哪怕是自己的建議經常被當政者棄如敝履,哪怕那些履歷和能力不如者,一次次超越自己,站在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上。

如果富弼有翻手爲雲的能力,他其實就是另一個蘇油。

因此富弼對蘇油格外的看重和愛護,蘇油對老頭也格外的感恩和欣賞。

我會把你遭受的這些委屈,寫到我的日記裡,今後會讓世人看到,可以爲明潤平反。

只這一句話,就能讓蘇油感激老頭一輩子。

富弼的死後榮光,無需蘇油再去裝點,趙頊覽奏之後,震驚痛悼,輟朝三日,追贈太尉,親自撰寫祭文祭奠。

時人評價:“今輔詡之臣,抱忠義之深者,莫如富弼。”

秋,江、淮等路發運司歲漕谷六百二十萬,副使蔣之奇領漕事,以是月至京師,入覲。

又是一年大豐收。

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工程第一百七十四章 範先生第七百九十章 交通規劃第五百三十二章 連消帶打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盡興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微言大義第三章 程家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正間反間第七百八十九章 李士寧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推演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功課第八百七十六章 逃跑第三百零三章 幫手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家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少年行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和春第七百三十九章 惡作劇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授權書第二百二十章 買房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金蓮華炬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耶律南仙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遼國農莊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兩國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慘敗第三十四章 蝕刻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捧殺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蹤第二百二十章 買房第八百八十一章 嫁妝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化難爲易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豈止於此第五百五十章 論《青苗法》第一百五十二章 玩香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媽護井團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不足爲懼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七百七十一章 船隊第八百七十九章 錫第三百四十八章 軍靴第五百零四章 何爲先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完顏部第四百五十九章 蘇洵去世第三百零八章 熾火的開解第一百八十四章 佈置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老頭的幸福生活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光脛轉運第九百四十三章 秉常第八百七十章 老張的有機化學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改制第二步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卻上心頭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一手長刀,一手寶鈔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毒計第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炮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金融業務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用不了多久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沈括所見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小政委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文武之別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高永昌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大訂單第九百六十四章 老蘇獲釋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運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死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殿試第六百九十七章 小官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婚第五百三十二章 連消帶打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類人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通海之家第七百四十四章 曬鹽場第四百零二章 李文釗的背景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打出手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正間反間第五十三章 訛詐第四百八十八章元宵節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嘴炮狂轟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炮初議第六百一十三章 扁罐第三百五十一章 渭州第八百零三章 見面禮第五百零五章 擇術爲先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發展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耶律延禧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蘭交會第七百三十章 常州與饒州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析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逼宮第九百一十二章 哭廷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開會第一百零九章 幾本書不如二十字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理順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共做習題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奸臣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止步第九百零一章 起義第三百一十八章 狐大仙搬家第四百一十四章 接戰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師爺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栓動小獵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