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危機與對策

第一百四十章危機與對策

李拴住往火塘中添了一根細柴,火光映紅了他的臉:“少爺說這是聖人的話,意思是理想要高遠,朝那個方向努力,可能會得到中等的回報。如果一來就把理想設定成中等,那成就可能只能流於下等了。”

李老漢伸出手摸了摸李拴住的頭頂:“乖娃真厲害,連聖人的話都知道了,跟着少爺好好學吧。少爺從來沒有看不起我們,我們也要對得起他的期望。”

李拴住臉上就泛起一些苦惱之色:“我現在最害怕的,就是跟不上少爺的腳步,跟着跟着,半路上就跟丟了……”

清晨起來,蘇油同李家人告別,由石通護送着去了眉山城。

進城後與石通分手,蘇油便去了程家。

程文應正在書局查看賬務,見蘇油過來不禁大喜:“賢侄來了?井上那邊的問題解決了?”

蘇油說道:“其實就算我不去,井上也沒問題。姻伯,能不能去後院,闢一間靜室,蘇油有話要說。”

程文應對蘇油有求必應,放下手中的鵝毛筆,又對程三交代了幾句,兩人一起步入後堂書房之內。

蘇油扶程文應坐到椅上,關上房門,二話不說,撩起衣袍跪下,恭恭敬敬對程文應叩了一個頭。

程文應嚇得跳了起來,一把將蘇油扶起:“小油你爲什麼要這樣?趕緊起來說話。這是有什麼難處嗎?還是你堂哥欺負你了?你說出來,說出來姻伯替你做主!”

蘇油將程文應扶回椅子上做好,對程文應拱手道:“蘇油得蒙姻伯錯愛,半年來親如父子。今日蘇油有話,希望姻伯把我當成一個大人。”

程文應嘆氣:“江卿世家,沒人還敢將你當小孩。”

蘇油拱手道:“今日的話,姻伯可能會認爲不是爲江卿着想,但是蘇油自問,完全是爲了江卿考量,此番心意,可表天日。”

程文應嚴肅了起來:“事涉江卿,還不止一家?”

蘇油說道:“姻伯,你知道五龍井和大洪井,一日能產多少鹽嗎?”

程文應笑了:“聽聞兩井奔涌如洪,具體產量尚未知曉,不過這回報太豐厚了,你統計出來了?”

蘇油拱手道:“姻伯,侄兒根據水量,濃度,做了個預估,兩口深井所產之鹽,一日將達萬斤!以汴京鹽價銅錢三十五文一斤計,日入將達三百貫有奇!”

程文應騰的一下站起身來,滿臉喜色:“日進三百貫?!兩井產量,日進三四百貫?”

蘇油一臉沉重:“姻伯,先別高興太早,你知道這是什麼概念嗎?”

程文應有點懵,不知道蘇油這句話什麼意思。

蘇油嘆了一口氣:“聽太守說過,皇宋去年概入四千萬貫,平均到三百軍州,也不過十三萬貫而已。這兩口井,幾乎能抵一州賦稅!”

“這是真正的價值連城!姻伯,此乃我眉山江卿,即將面臨的最大危機!”

“姻伯,根據這兩口鹽泉推斷,陵井周圍,有一片地下大鹽池,就算兩口井不顯,以後增加到幾十口呢?上百口呢?”

程文應悚然而驚,一屁股坐回到了椅子上:“富可敵國!”

蘇油拱手道:“我傳授孩子們的理工教材上,有一條定律,叫能量守恆,運動的狀態,最終變爲平衡。”

“江卿世家,就如同一口平靜的池塘,如今這鹽井,就如同涌入池塘的一股洪流,雖然池塘經過起伏之後,會重新歸於平靜。然而這一漲一落之間,將會帶來無數的動盪!”

“如今鹽井已經探明,工藝已經完備,有心人如要奪取,那是輕而易舉。姻伯,舉手得來的東西,舉手就能失去,這是自然之理。”

“朝廷定下撲費五千貫,如今看來,明顯過低,不過兩井半月產出而已,剩下的,那就是暴利!”

“吃虧的是誰?是朝廷,是國家!官家和朝廷諸公,會放任此事不理?會任由江卿奪此敵國之富?”

“如果我們理所當然地吞下這兩口井,可以料見,接下來四川官場,必定會掀起一場驚濤駭浪,張學士一定會以失察誤國,與江卿勾結侵吞國利之罪調離四路。”

“然後呢?朝廷肯定會另派大員,盡廢張公之政,重行官榷。”

“第一步便是收回新井,然後將新井豐厚的利益算作榷政的功勞,之後這所謂‘善政’必定會被一步步推廣到茶,酒……”

“如此一來,四川商務繁盛的場景,將一去不返,眉山剛剛開始繁盛的局面,也將蕩然無存!”

“江卿世家,必將被殘酷打壓,被迫背上貪妄之名,幾家子弟,以後再無立足朝堂的資格!”

“姻伯,爲世家着想,這利不但得讓,還得讓得非常有技巧才行!”

“鹽務乃四家共舉,如果大家認爲我說的有理,蘇油必定殫精竭智,爲世家謀劃。”

“如果三家不聽,蘇油一樣會殫精竭智。不過蘇家將退出鹽務,之前蘇家所佔份額,就當平分贈與三家,以後的井鹽暴利,蘇家也將分文不要。”

程文應就有些麻爪:“賢侄啊,怎麼就一步步走到現在這樣了?當初世家插手鹽務,不就是爲了增加點鈔幣,方便大家行商而已嗎?這這這……這不變成貓抓餈粑,脫不出爪爪了?”

老人家急得俚語都出來了,蘇油不禁笑道:“要脫爪爪很容易啊,送給朝廷不就可以了?”

程文應臉上肥肉直跳:“那怎麼行,這話出口,老史都能提着刀跟我們叔侄拼命信不信?”

蘇油笑道:“而且朝廷還不一定答應,朝令夕改,與民爭利的名聲,人家還不一定想背呢。現在的江卿,就像是去年我養那四隻小豬娃,把豬慢慢養着,等到差不多的時候——”

說完做了一個下刀的手勢:“簡單粗暴,不費腦子不費力!”

程文應嚇得一個哆嗦:“小油你別鬧,這比喻怎麼能往自己身上劃拉。你趕緊說說,怎麼破這個局?”

蘇油說道:“這事情要解破,只有一個辦法,利益合理分配。將受益者從小池塘變成大湖,方能容納如此巨量的洪水。”

程文應摸了摸下巴:“什麼意思?”

蘇油說道:“首先,要讓開出的新井,成爲張公四川新政的功勞,如此就能得到轉運司的配合支持。”

“張公新政的核心是什麼?化榷爲稅,因此我建議,由姻伯遊說官府,關撲之法過於簡單,世家開井所得之鹽,最好當做地方物產,如我們曲房的成例,行坐稅之法,按產量繳稅,而且這稅收不妨稍高一點,能抵補過新井的榷額。”

“陵井的情形姻伯你也見過了,官井的管理手段,那是慘不忍睹,靡耗太多。因此我們的井改行稅法後,朝廷收入就算略低於官榷,但是省了他們管理的成本,均輸的麻煩,算下來其實淨收入不減反增。這就成了張公新政的政績。”

“第一步做到朝廷有利後,那我們繼續開井,便會成爲值得朝廷鼓勵的行爲。”

“一口井所賺利潤雖然暴減,但是更加趨於合理,今後規模起來之後,收益一樣豐厚,而且細水長流,這是百年之計。”

“規模起來之後,便需要大量招攬人工。諸多隱戶,流民,甚至夔州流散官戶,淯井逃散鹽戶,都是招攬對象。眉州人口會出現長足的增長,即使只是從隱戶變回到紙面上,這也是眉州地方官府實打實的政績。”

“鹽務起來之後,商務,港務,倉務,甚至餐飲住宿,必將跟着興盛,諸業並行,惠及的是整個眉山百姓。”

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船設計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蒼狼第四百七十一章 議論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胡辣湯第二百九十七章 致用之學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計第六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許炫富詔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克靈州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低調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問題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大軍第五百五十三章 講解第六百六十二章 職田第五百九十章 西夏曆史文明展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馱馬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比爛的世界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困難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美食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河西學派第一千零六十章 就是騙子第六十六章 取酒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國力的衰漲第九百五十六章 蘇詩第五百五十六章 荊湖建議第九百四十九章 招供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新義之爭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鄭州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八百三十四章 公平的方案第三百八十二章 司竹監第四百九十八章 討論第八百九十八章 蘇頌的態度第七百九十二章 槍榴彈第八百七十四章 蒲釋馬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和太后談判第九百三十六章 遠慮纖圖第三十四章 蝕刻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共同利益第八百六十七章 龍牙港第三百四十五章 分析第六百一十六章 都難第八百七十章 老張的有機化學第四百六十四章 財政赤字第九百零六章 兩分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秋娘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御史的正確方式第七百二十章 奸臣分析奸臣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目的第十六章 倉舒轉世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唸書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畢仲遊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商都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不一樣了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敦煌遺書第二百零九章 北極院第二百三十五章 打探第三百八十九章 秋娘第六百四十五章 《金石圖錄》第九百二十章 勸諫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喪心病狂的山長們第二百五十二章 拴住結婚第八百六十四章 蒲珊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兀鐗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算計明白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李夔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公然私會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改線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安置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鐵甲艦第八百一十二章 沒卵子的大象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克靈州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撫使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辛娘第一千章 冬蔬菜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使節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漕運改革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倫理》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力勝錢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絕仕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終總結模板第七百一十九章 舉措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毒計第一百八十四章 佈置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聊天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朝堂清寧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巡視第八百三十一章 拐點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證據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貪官第六百二十章 利弊第一千六百零一十章 新版寶鈔第九百八十五章 普遍公平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二百七十一章 船到了第七百六十章 各方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