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謀算

bookmark

第一千四百零一章謀算

“一路從約昌城出於闐控制地區,進入黃頭韃靼和西夏控制的結合部,在沿着祁連山脈一路向東,最後在甘州沿着黑水折而向南,穿越祁連山通道的扁都口,進入青唐湟源地區。”

“之後過大通河,沿湟水而下,抵達犛牛城,青唐城,下邈川,入河州、熙州、從秦州入宋。”

“如今當然是出了邈川就直奔蘭州去了。”

轉運司上下發出一陣鬨笑,這就是蜀國公之力了,八番街別說對西域胡商了,對宋人也有莫大的吸引力。

“另外一路,還是從且末城出於闐,之後就折向南邊,穿越沙漠,駝隊要走兩個月,才能抵達崑崙山。”

“翻越這裡,崑崙山脈的重要關隘——鐵堠關,就可以進入羌塘地區。”

“到這裡就進入了吐蕃,海西地皆平行,騎乘青海善馬,三日可到青唐城西面四十里的林檎城。”

“兩條道路,對於商隊來說,都很難,原西夏雖然對西域控制不是那麼嚴密,但那也指甘州以東而言,甘州以西,商隊是不願意去的。”

“一來夏人稅賦太重,每一道關卡取走十分之一的貨物。二來商賈們所謀求的,最終畢竟是大宋的商品。貿易的終點,必須是大宋。”

“南路稍微安全一些,沒有夏人騷擾,但是自然條件卻又太艱苦。”

“尤其是約昌城到吐蕃那一段,先是漫漫千里的沙漠行程ꓹ 接着還要攀登雄駿的崑崙山爬上吐蕃高原。”

“除了這兩條,其實還有一條中路ꓹ 不過走的人更是極少。”

“中路是祁連山的腹心地區,是連綿坡地,溝壑ꓹ 草原和沼澤,這裡被亦牧亦匪的黃頭回鶻部落所盤踞。”

“唐朝時期ꓹ 由於突厥遭的衰落,回鶻趁機崛起。”

“其後回鶻滅突厥汗國ꓹ 建立回鶻汗國。”

“由於長期統治無道ꓹ 回鶻內部動盪不安,日益衰落,最終被其西北的黠戛斯滅掉。”

“回鶻滅亡後,各部紛紛外逃,開始大規模的遷徙。”

“其大部在烏介可汗的帶領下,從河套南下侵擾唐朝邊境,結果被唐朝滅掉ꓹ 融入漢人。”

“小部則越過蔥嶺南逃,過了蔥嶺ꓹ 又分作三部。”

“一部到了天山西北ꓹ 和當地的葛邏祿等部落ꓹ 建立了黑汗國ꓹ 定都八剌沙袞。”

“一部遷徙到天山東南,建立西州回鶻汗國ꓹ 建都高昌ꓹ 因此又稱爲高昌回鶻。”

“最後一部ꓹ 遷到了甘、肅一帶,形成河西回鶻。”

“河西回鶻因爲把控絲路ꓹ 也曾經一度強盛。西夏崛起後,李元昊佔領河西諸州,這部分回鶻便退出河西走廊,成爲現在的黃頭回鶻。”

“不過儘管沿途都是雄關、沙漠、雪原、盜匪,卻也擋不住人心對財富的渴求。這三條路上,始終有冒險的商隊,絡繹於途。”

“直到國公攻取寧夏,重開絲路,輕徭薄賦,提振工商之後,西域商賈們貪圖漢唐絲路的安全與便利,紛紛改道而來,剩下的從青唐入宋的道路,便再也無人問津。”

廳中又發出一陣鬨笑。

蘇油也在下頭坐着,聞言說道:“繼續說問題,輕徭薄賦,提振工商,那是陛下給三路臣民的洪恩,我只是執行者而已。”

李庸一個立正:“是!”

接着用指揮棒指着蘭州下方:“王學士開邊後,熙州、河州成爲大宋疆土,但是統治並不鞏固。直到李太尉取蘭州,並且使之成爲工商興盛之區,胡人口中的‘小長安’後,熙河才徹底穩固了下來。”

“而青唐今年過境的商隊大減,民生凋敝,直接的影響就是四州臣民,對喬氏和阿里骨的不滿。”

“羌人本重貴種,阿里骨卻非董氈骨血,因此他們對喬氏一力以阿里骨爲主,不予認同;”

“加上阿里骨父子殘暴寡恩,不修仁德,濫殺重臣,幽囚元勳,間隔上下,弒兄欺嫂等罪過,已然民心喪盡。”

“藺逋比求大宋送其上位;溫溪心請以邈川舉州內附;魯尊,結藥密焚燬橋樑,遣子求援;心牟欽氈收容義兄孤兒,已然與阿里骨勢不兩立。”

“陛下命趙轉運,李太尉入邈川,乃是解民倒懸,仁德感天。”

蘇油朝着汴京方向拱了拱手:“今日讓各位齊集一堂,聽取青唐局勢,是因爲接下來我要去蘭州坐鎮。”

“青唐的變故不能影響三路的發展,八番街的胡人也需要安撫。此外還有糧秣軍需的運送,也需要統籌安排。”

“今年新春,是三路百姓過的第一個漢家春節,這個年,一定要讓老百姓們過好,過喜慶。元貞,無咎,靠你們了。”

三路都轉運司通判晁補之,寧夏路轉運使蘇元貞一起躬身:“屬下領命。”

蘇油又看向李濟和樑屹多埋:“陛下大赦,寧夏三路一下子多出很多事情。本來計劃三年釋放的原夏國正軍,變成了兩年。他們的用工授田,尋親安置,涉及到三路的繁榮與穩定,提刑司和安撫司不得輕忽。”

樑屹多埋拱手:“無需國公囑咐,我跟憲使一定會盡心,畢竟都是族人。”

李濟眼中含淚:“國公對蕃漢官民一視同仁,三路蕃部無不感恩,國公,真不需要上姓八部報效皇恩,掃滅青唐?”

蘇油說道:“李公放心,該用的時候,朝廷一定會用。”

……

元豐六年十二月,蘇油移節蘭州坐鎮,與即將出發的趙禼和李憲相會。

見到趙禼,蘇油兩手一攤:“答應你收復河西的任務沒有辦到,因爲巢先生識時務,守忠節,接受秉常遺命,不勞天師遠征,這個可不能怪我。”

趙禼說道:“青唐四州,三州都已經請求內附,民心所向,這一仗其實不難打。”

蘇油說道:“趙公知不知道‘高原病’?”

“什麼高原病?”

蘇油說道:“就是長期生活在低海拔的人和動物,去了高海拔地區,會適應不了環境,因而生出各種病症。”

趙禼皺起了眉頭:“真的?”

蘇油說道:“好在青唐地勢還不算太高,大約也就是一千多到三千多,我們還能適應,但是再高,那就得有一個過程了。”

李憲問道:“那國公是什麼意思?”

蘇油指着地圖:“軍事講究一個因勢利導,你們看啊,阿里骨是于闐人,如果遇到軍事壓力,他大概率會選擇退卻。”

“不過他的退卻路線,卻必須由我們來控制,不能讓他退往海拔更高的吐蕃,而是要引導他退往……”

李憲頓時興奮了起來:“令心牟欽氈嚴防犛牛城,巢先生放他出扁都口,我再以大軍逼迫,我們在祁連山北全殲他們!”

趙禼看了蘇油一眼:“國公怕不是這個意思吧?要是這樣,還需要勞動國公到蘭州來坐鎮?”

蘇油點頭:“是這樣,沙州童貫那裡,收到了不少西域客商的投訴,說是于闐到沙州之間有一部落,稱黃頭回鶻。對來往的商隊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而於闐以前是信奉佛教的地方,同樣的地方還有周圍的疏勒、龜茲、高昌。”

“他們遭受這來自西方黑汗的嚴重威脅,不信天方教者便會被屠殺。”

趙禼明白了:“所以大宋要是爲于闐、疏勒、龜茲、高昌提供保護,那就是漢開西域的功業。”

蘇油說道:“要取得那樣的功業,首先就要保證沙州到于闐的一段絲路,完全控制在我大宋的手裡。”

趙禼指着地圖:“需要將阿里骨逼入黃頭回鶻地區,大宋纔有進兵掃蕩祁連山北的理由,控制整個祁連山通道,將兵力延伸到約昌城!”

蘇油點頭笑道:“沙州之西,北有大漠瀚海,南有祁連崑崙,中間的這片地帶,都是絲路精華,豈容他人染指。”

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跑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朝服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婚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明潤救我第五百四十七章 風波第八百一十九章 處處烽火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曾鞏第四十章 生計第七百章 烏龍第一百六十章 大理第九百九十九章 小蘇文字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小戰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善良第五百五十七章 水利農田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心理疏導第三百六十章 綱領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蘭交會第九百七十九章 後勤第三百二十一章 鬧劇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後生可畏第一百四十章 危機與對策第九百四十一章 西事第七百八十九章 李士寧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名臣之後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侄子第五百零三章 第一筆收入第八百八十一章 嫁妝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礦藏第八百九十八章 蘇頌的態度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快樂的趙煦第四百一十三章 勸降第二百零四章 求情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種珍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梅山第四百九十章 經濟影響力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入場第九百三十一章 程嶽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獻策第八百六十二章 扁罐的書房第五百七十一章 你們越線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撫使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立場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新眉山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小政委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敦煌遺書第九百六十章 改制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河間府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出征第九百八十章 大宋該打的仗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敦煌遺書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塔大殿第二百四十七章 時疫第六百八十章 佈置(爲盟主財叔寧打賞加更)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無此君臣民第五百六十五章 父子佳話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共做習題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脊樑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掃蕩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七章 嫁人的問題第六百零一章 求情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韓琦墓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李格非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府兵第九十三章 宴席初步第三百九十一章 樑屹多埋第二百二十四章 詩會第九百四十六章 詩案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四代三家第四百七十七章 小妹的男朋友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舉措第六百八十九章 國家預算第八百零九章 刺客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大捷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未來宰相第三百四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大赦第八百四十章 斷刑第七百零六章 商議第四百六十五章 新君舉措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遼國農莊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大敗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撫使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收關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教訓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條陳第六百零四章 劉嗣當官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太君第七百八十九章 李士寧第八百五十六章 建設第四百七十四章 論政第六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八十章 觀瓷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化石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船設計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歐陽夫人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醜話第三百六十章 綱領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癒第七百一十二章 詩人第一百零一章 鴨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