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守制

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守制

陳昭明黑板上掛出了一張地圖:“陛下,諸君,這是大宋如今所知的坤輿全圖。”

“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出來,其實對於地球上的大部分區域,我們所知甚少。”

說完在黑板上畫出了一個圓:“從國夫人問詢畢仲遊幼妹的話來估計,幾個孩子,是想要利用左旋螺號,完成一次環球航行!”

殿中都是大譁。

陳昭明在圓上劃出了幾個橫線,然後開始塗抹:“他們的推斷是這樣的……”

“根據邵伯溫和二十一節度使的航海記錄,在南緯三十五到七十度,五到二十五度之間,存在兩個明顯的,風力持續的風帶。”

“而根據孩子們的推斷,司天監研究了大宋所知的北半球地區氣象資料,目前基本可以確定,在北洋上,這兩個風帶,一樣存在。”

“也就是說,孩子們的推斷,基本是正確的。”

“北緯五到二十五度之間的這個風帶,風力從東北吹向西南,這個風,就是從高麗日本,前往大宋,前往南海的帆船所需要利用的風,因爲持恆如有信,海上的水手們稱之爲‘信風’。”

“而日本外海,北緯三十五到七十度之間,這個風力從西南向東北的風帶,則是大宋引伴們,追逐鯨魚所倚仗的風帶,水手們稱之爲西風。”

“風力又會帶動洋流,就目前已知的洋流來說,大致有這麼幾條……”

經過一番講解之後,廳中衆人都感覺眼界大開,原來讓大宋東南如此興盛的海貿,從檳城到膠州的海運糧道,竟是如此巧妙地利用了近海和遠洋不同的風力和洋流,實現一日千里的往返呀……

陳昭明說道:“現在日本外海的洋流與風帶,我們尚不得而知,不過按照孩子們的思路ꓹ 如果北半球洋流和南半球洋流相對應的話,那麼其洋流和風帶ꓹ 應該是這樣……”

“孩子們的意圖,從現在來看,是想在日本東北外洋ꓹ 利用西風帶和洋流往東,一直航行到大西州或者天方附近ꓹ 再南下尋找航海通道。”

“如果找到通道,則可以穿過天方和大西州之間的海道ꓹ 之後通過諸藩來宋的海路ꓹ 抵達檳城。”

“如果南下到北緯十五度,通道依舊沒有找到,就只有利用信風帶回航,最終重新回到日本外海。”

郭逵看着陳昭明在黑板畫出的線路圖,感慨之餘又有些失落:“現在的娃子……心都大到沒邊了啊……”

趙頊皺着眉:“半年給養,夠嗎?”

韓絳卻說道:“補給尚在其次,航海風險實在是太大了ꓹ 尤其是這個什麼……西風帶,我查閱過二十一節度和邵伯溫的日記ꓹ 都說西風帶風高浪急ꓹ 大浪能高達三丈。”

“杭州型都視若畏途ꓹ 更別說夔州型了……”

陳昭明卻看不出焦急:“對ꓹ 司天監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不過根據現有的情報ꓹ 我們卻發現了一個問題ꓹ 就是北緯和南緯ꓹ 西風帶的風力和浪涌烈度,是不一樣的。”

“四月之後ꓹ 北緯西風帶的浪高很少高過一丈,和南緯動輒三丈有餘比起來,大相徑庭。”

趙頊問道:“司天監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陳昭明說道:“如果地球是一個光滑的球體,風力的影響,南北應該都是一樣的。”

“不過洋流,卻要受到大洋周圍大陸的影響。”

“因此司天監的推斷,南緯西風帶上,可能是沿途沒有大的陸地阻擋洋流,才導致巨浪滔天。”

“而在北緯地區,在我們所未知的地方,會有一片巨大的大陸,它約束了洋流的肆虐,讓其威力減小了大半!”

“那片大陸,或者並不比我們現在已知的這片區域小,才能將北半球的洋流,變成我們所知的這個樣子。”

說完用用粉筆在地圖上劃了一個圈:“所以我們估計,左旋螺號單程不超過一萬五千裡,按照夔州型順風順水十四節的平均速度推算,如果一切順利,兩到三個月即可抵達那片未知的陸地。”

說完將粉筆往下畫了個箭頭:“如果南下找不到通道,只有利用信風帶回航,半年後,即可回返杭州。”

說完將粉筆放到粉筆盒裡,語氣裡竟然還帶上了一絲遺憾:“不過如此一來,孩子們環球航行的夢想,卻是實現不了了……”

趙頊心中翻起了白眼,頂級科學家一旦進入角色,那真是有點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的味道……

你親兒子也在上頭!

郭逵憂心忡忡:“陛下,要是陳學士推斷無誤,那邊可能有一個幅員萬里的大國……”

韓絳說道:“郭太尉多慮了,要是有那樣一個大國,他們的船隻是不是早就該過來了?如今放眼區宇之內,除了大宋,哪個國家有此能爲?安心吧。”

趙頊說道:“現在說什麼都晚了,只能上蒼保佑……蜀國公上表爲蘇八公守制,請辭一切職務的事情,我已經駁了四次,如今是第五次,看來其心甚堅。”

陳昭明說道:“八公雖然和國公不在五服之內,但是養恩深重,蜀國公請守制一年,也甚合情理。”

韓絳說道:“如今也無甚大事,阿里骨已然被巢谷李憲逐出五百里,寧夏三路也無大事……要不,便許了蜀國公?如此也好消減左旋螺號一事的影響。”

郭逵說道:“如今各路轉運司皆有電報所,成都到眉山,電報更是用得最早的地方,不如便許了蜀國公之請,一年時間而已,很快就過去了,陛下如需問策,也還有電報嘛。”

趙頊說道:“扁罐和椅子這事情,目前只有少數人知曉,左旋螺號事屬機密,本來知道的人就不多。”

“這樣,此事先對外保密,便宣稱蜀國公攜子回蜀守制,以消減此事的影響。”

郭逵說道:“張散有個建議,就是用唐四郎的名義,暗中發動海上引伴、捕鯨船,沿左旋螺號的航跡,前往東大洋搜尋其蹤跡。”

“有道理!朕出懸賞五十萬貫!一定要給我找到他們!”趙頊覺得這法子不錯,立即同意。

陳昭明到底還是愛子心切,到此終於忍不住了,熱淚盈眶深施一禮:“臣,謝陛下隆恩。”

……

元豐七年,夏,四月,丁丑,賜饒州童子朱天賜《五經》出身。

壬戌,周邦彥獻《汴都賦》,文采可取,詔以太學外舍生錢唐周邦彥爲試太學正。

遼主如山檢澱,女真貢良馬,命知制誥王師儒、牌印郎君耶律固傅導燕王延禧。

甲子,準蜀國公五請,歸蜀守制。

八公自打蘇家被陛下准許起家廟之後,便立即趕回眉山料理這件大事兒。

待到可龍裡修整完成,八公就再不願意出來了。

老人可能有感應,今年新春,八公就去老翁井轉悠,給自己選地兒,最後哈哈一笑:“老漢哪裡做得來這事兒,大家都說木客是靈獸,乾脆它選哪兒,我就選哪兒吧。”

木客比八公先走,四十多歲的白猿,算是猿猴裡邊超長待機的了。

去年秋冬之際,有一日木客不見了蹤影,八公讓村裡人尋找,最後在蘇家祖塋老翁井的松林窩子裡邊,發現了已經沒有呼吸得木客。

八公便讓大家將木客葬在那裡,現在又將那裡作爲自己的吉宅。

回來之後,八公便命唯一還留在眉山的土地廟七子之一的張勝,給自己備好棺材,燒好墓磚。

逝世前的一天,八公還跟往常一樣,早上把家廟打掃了一遍,給祖宗燒了香,然後餵了門口魚塘裡的大草魚,餵了回到眉山之後,重新養起的豬,晚上還吃了一大碗豆花飯。

等到早上張勝起來問安,發現八公已然仙逝了,享年九十三歲。

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相見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官第五百五十七章 水利農田第七十三章 看破說破第五百四十二章 嵩陽書院第一千零六十章 就是騙子第九百六十四章 老蘇獲釋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金剛崖第三百五十三章 蔡確第三百二十四章 朝廷大事第二百零七章 破甲錐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新宮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阿骨打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攔駕第一千三百章 評價第三百四十章 奏對第四百九十二章 紅臉白臉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大赦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老銀幣第四百四十二章 婚前第七百八十三章 紫砂壺第六百五十章 調研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正間反間第五百四十九章 再見章惇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挨訓第九百一十三章 新聞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賀蘭石第二百零四章 求情第六百三十九章 街坊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胡辣湯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湖第一百九十四章 第一步第四百二十九章 計相學宮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師爺第七百四十七章 昌國縣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訓小輩兒第五百三十章 單舟對敵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複雜成因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平叛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救治第一百二十三章 薛忠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發展第四百二十五章 紅旗猶帶冷梅香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選擇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檯球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宋自己的黑科技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徐州第三百三十四章 圖經本草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李清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頂級武力第一千零八十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四代三家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定第九十四章 去勢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夏第三百六十章 綱領第五章 血旺第七百三十一章 手實法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蘇軾獲釋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學習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冊府元龜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娟兒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自反而縮第八章 肚裡有貨第六百四十七章 開封府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守制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很大宋第六百五十三章 又見王雱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盡興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檢查第七百九十四章 天變應在遼國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戰略調整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徐州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劉猢猻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較第四百八十八章元宵節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調整第三百八十二章 司竹監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一夜第四百九十四章 金獎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徒弟第一百七十六章 陳希亮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步兵炮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醜話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舉措第八十六章 松花蛋第三百零五章 熟蠻第一百七十七章 長刀第九百四十六章 詩案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畢觀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種樹第八百九十一章 玩翡翠第九百零六章 兩分五第六百八十五章 麒麟第二百八十八章 報道第二百三十六章 《尚書》第三百七十一章 理論核心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卻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