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陛見

bookmark

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陛見

其實菜式製作很簡單,天氣太熱了。

芽菜肉末乾煸四季豆,燒椒皮蛋,冷盤臘豬腿,蒜泥白肉,辣米油拌風蘿蔔乾,外加一個番茄蛋花湯。

辣米油是將紅辣椒烘乾之後磨粉,淋熱油攪拌而成,後世蜀中家家戶戶都必備的調料。

蘇油親手製作的飯菜在家裡可是少有能吃到了,大家本着對蘇油長期的信任放膽大嚼,然後都是臉色大變。

都不好意思開口,還是漏勺直接哭了:“辣辣辣……嗚嗚嗚有毒……”

大家這才一擁而上爭奪客廳裡的涼茶……

後世蘇油早已習慣了辣椒的刺激,因此這次也按照後世的習慣用量,結果忘記了大家,甚至自己這具身體的接受程度。

喝了一杯涼茶,又去廚房切了兩根黃瓜拌到白肉裡,又往風蘿蔔乾里加了不少蘿蔔,蘇油這纔不好意思地對大家說道:“這東西叫辣椒,卻忘了它比茱萸厲害……呃,東西是好東西,就是這次量下得多了點,現在應該好了,再試試……誒觀兒呢?”

這一次好多了,石薇說道:“我們家習慣吃辣都覺得難受,要是別人吃了那還得了?”

說完笑道:“觀兒是懂禮的孩子,害羞了。跟我說明日裡搬到蘇山長那裡去。不敢跟扁罐同住一院子,怕人說是非。”

蘇油琢磨了一下:“的確,該給他們物色一處住所了……”

顏色鮮豔的湯品在大宋可是少見,番茄蛋花湯頗受家中人好評。

吃過飯之後,蘇油來到書房,重新瀏覽太皇太后轉給他的司馬光和呂公著的奏章,梳理明天陛見時要說的內容。

石薇端着一杯什麼東西過來:“小油哥哥,把這個喝了。”

蘇油一飲而盡,喝完才感覺味道不對:“這回又是什麼藥?”

家裡人明明都好好的,但是石薇會時不時地端杯藥來給大家喝,所謂君之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往往連自己什麼病都不知道。

石薇笑道:“今晚吃食古怪,尤其那個辣椒,怕你明日陛見出醜,做個預防。”

蘇油說道:“仙卿妙手,爲夫有福了。”

石薇頓時鬧了個大紅臉,這是在眉山守制時蘇油的渾話,不由得羞啐了一口,搶過杯子走了。

次日,蘇油按照早朝時候起身,石薇取來朝服與他穿上。

蘇油今年已經三十八歲,歷宦二十四年,位列三公,這身官服一穿上,氣度立即就發生了變化。

石薇給他圍好玉帶:“小油哥哥沒這身襯着,就是個村學教授,換上朝服,卻又不一樣了呢。”

蘇油微笑道:“你今日如何安排?”

石薇昨日就收拾好了藥箱:“去寧善堂啊。這一年可辛苦兩位國醫了。”

蘇油點頭:“可能荊王會遣人找你商議,藥典的事情夫人可得幫他一把。”

石薇白了蘇油一眼:“知道了。”

國家對待重臣有重臣的規矩,等到家中人都走光了,太皇太后派遣的中使才隨着馬車過來:“司徒,太皇太后與陛下命我接你入宮覲見。”

還是樑惟簡,蘇油站起身來施禮:“有勞大璫。”

樑惟簡趕緊還禮:“司徒還是這麼和藹。”

說完笑道:“咱家接司馬公和呂公的時候,那二位可沒這麼客氣。”

蘇油笑了:“老樑你少在我面前說嘴,這話有本事你到二公跟前說去。”

樑惟簡縮了縮脖子:“二公崖岸高峻,戰戰兢兢伺候着就得了,咱家就是服侍人的命。”

來到宮裡,樑惟簡先進去稟報,然後纔出來迎蘇油入內。

進入偏殿,蘇油既不禁微微皺眉。

偏殿正對大門,是一道簾幕,隱約可以見到裡邊有一個女子的人影,應該就是太皇太后。

而大門旁邊有一張几案,後面擺着椅子,趙煦坐在那裡。

祖孫倆來了個面對面。

簾後高滔滔的聲音響起:“司徒辛苦。”

蘇油躬身施禮:“臣蘇油,拜見太皇太后。”

沒等高滔滔說話,蘇油轉身又對着趙煦施禮:“臣蘇油,拜見陛下。”

然後又轉過身:“臣不敢言辛苦,太后一路遣中使勞問,驛傳接待,實在是既感且愧。”

之後又轉身:“也多謝陛下關懷。”

高滔滔不禁好笑,待到蘇油再次轉過身來:“司徒,這卻是在作甚?”

蘇油也嘆氣:“這是誰安排的?讓太皇太后與陛下相對而坐,讓臣感覺好麻煩。”

“啓稟太皇太后,我朝垂簾聽政,之前也有章獻、光獻二聖人,章獻太皇太后臣不知,而光獻太皇太后時,厚陵的座位,記得是在簾前。”

“太皇太后與陛下有懷抱之恩,扶育之勞,血脈親情,本爲一體。”

“今日臣入得殿來,卻感覺如果對太皇太后施禮,就是對陛下的不敬,可是轉身對陛下施禮,卻又是對太皇太后的不敬,好尷尬的。”

“臣接前詔,見是請太皇太后從章獻故事,那不妨命人再查查,不要在這些小節上讓下人弄出了差錯。”

“太皇太后,小人之所以是小人,就是見縫插針,無孔不入。現在這番佈置,或者就會有人認爲太皇太后是在逼迫臣下,選擇立場,然後蠱惑攛掇,割裂兩宮。”

“然兩宮本當一體,太皇太后與陛下,立場本當如一,那就是天家的立場。”

“如前朝向守忠那樣首鼠兩端,暗中窺探,挑撥離間的奸人,難保今日就沒有。”

“與其風氣起來再糾轉,何如處置其於青萍未起之時?”

“太皇太后看顧陛下之心,天下盡知。以臣看不如這樣……太皇太后的位置不變,陛下設一座於臣前左首位置,側對太后和臣子。”

“這樣今後臣子在奏事,也能得見天顏,而太皇太后亦既能夠見到臣子,同時也能看護到陛下。”

高滔滔沉吟片刻,說道:“官家。”

趙煦趕緊起身:“皇祖母。”

高滔滔道:“官家你站到簾前,如司徒所言。”

趙煦躬身道:“是。”

蘇油說道:“要不命內侍將椅子搬來,先讓陛下坐着?”

“不用。”高滔滔說道:“司徒今日所言,當得起他站上這半日。就這樣。”

蘇油不敢再勸,趕緊躬身。

待到趙煦站好,高滔滔纔開口道:“司馬光和呂公著的奏章,你都看了?”

蘇油躬身道:“是,臣一路都在揣摩,就在昨夜,又重新看了一遍。”

高滔滔說道:“對二公之章,司徒有何奏論?”

蘇油說道:“臣倒是有些想法。”

“細細道來。”

“是。”

蘇油這才緩緩說道:“臣觀司馬學士之議,其旨在大開言路,廣採言論,求取真實民情,廢除惡法,進用賢臣。”

“這些臣都是大力支持的,不過在操作上有些細議。”

“先帝改制,恢復唐代制章,第一件事情就是分設臺諫。”

“臺諫的功能也因此兩分,御史負責糾核官員,諫議負責廣採民情。”

“兩者相輔相成,以廣天子耳目。”

“這兩件事情,以先帝的本意,是都要做的,只不過緩急先後不同而已。”

“爲政欲暢者,首要官員得任,守職清勤。故先帝首治御史臺,設六察以考朝官,設檢察以審外朝,如今檢察下到縣上,對官員的監察力度空前,朝廷的效能也的確因此得到了提升。”

“從元豐五年至今,官員們也習慣了這樣的模式,御史臺也揪出了不少貪官,前知開封府陳繹,就是一例典型。”

“司馬學士見朝廷只重官員檢察,不重民情收納,認爲不合理,認爲需要大力擴充諫議的人員與權限。臣認爲沒錯。”

“但是呂公關於取消六察的建議,臣卻又不取了。”

“臣以爲,應當承先帝之志,二者未可偏廢。”

第一千四百章 決議第九百二十章 勸諫第二百九十六章 遊園會第八百四十一章 改革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禮物第九百八十四章 精微操作第五十二章 賣魚搭檔第三十三章 賬本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臣才天授第五百九十章 西夏曆史文明展第二百二十九章 論計第三百零九章 計謀被識破第十八章 小康標準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一章 王晦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雄州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王克臣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挨訓第六百六十七章 衛樸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請客第七百二十八章 字典第八百三十五章 楊曙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花塔子鋪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大婚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覆盤漢滅匈奴第五百一十九章 河害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浙風味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步兵炮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運糧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臣才天授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女直第八百二十五章 黎太后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漕船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夫人的擔心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失蹤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破陣第五百四十六章 十大罪第七十七章 蠻部第一百四十七章 共讀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老員外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戰爭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否認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矛盾轉化第九百九十章 湯泉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和春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步兵炮第二百五十三章 控鶴軍(爲本書第一位盟主幸福前行加更)第六百三十四章 召回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聊天第六百四十二章 見解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年報廣告第八十五章 返鄉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神醫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逝世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大訂單第五百五十一章 討論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八章 餞行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用不了多久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亂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信用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文鬱的心思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真道理第六百四十五章 《金石圖錄》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操典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狗日的章狀元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入使線路第七百九十七章 朝廷知聞第三百七十六章 治平騎刀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挫第八百四十九章 真臘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守住了第八百三十六章 章法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小孩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壽昌更化第一百一十二章 賣癡呆第六百九十八章 蔡京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共情了第七百三十一章 手實法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電機第七百九十四章 天變應在遼國第六百八十章 佈置(爲盟主財叔寧打賞加更)第七百零二章 大勝第五百六十二章 鬥爭第三百七十章 演習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後手第五十八章 方法論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車陣第五百八十五章 保甲法第五百九十一章 倒逼第七十二章 軸承與來信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反駁第七百三十八章 誰剽竊誰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司馬光逝世第九十一章 浮圓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耶律延禧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玉料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栓動小獵銃第六百五十七章 木徵的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