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磁州窯

bookmark

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磁州窯

正好賀鑄寫了多年的一部精品《長恨歌》即將完稿,大佬相召不能不給面子,於是與周南一商量,前往穎昌府選角排演此劇。

蘇油懼內之名天下皆知,韓純彥沒少當笑話跟武漁講,因此武漁也不敢請戲班樂妓招待司徒。

不過好在司徒饕餮之名和懼內之名差不多相齊,武漁特意給蘇油準備了幾道好菜。

一道是八珍老汁燒肥肚。

這道菜需要先將香菇、海蔘、筍、蓮子、百合、紅棗、枸杞、黨蔘八樣食材發制好,盛入肥豬肚內,然後用雞湯大骨香料一直熬製着的老湯煨到軟熟,再取出肥肚劃破倒出八珍,將豬肚切塊,調製湯汁再次熬製,直到快要收汁的時候將八珍加入調味盛出。

這道菜沒幾個時辰出不來,尤其是那道老湯,一般店裡也沒有,着實讓蘇油驚豔到了,對武漁說道:“不意臨漳小縣還有這等功夫菜,堪稱北菜翹楚。一會兒還請將掌櫃的叫來,我給他寫個招牌,換他這道菜的做法,寫到《廚經》裡去。”

還有兩道稍微普通,一道是漳河黃魚燉白豆腐,黃魚就是蘇油在蜀中經常吃的黃辣丁,這道菜蘇油也有時間沒吃到了,頓時喚起了蘇油童年的記憶。

另一道更是質樸,就叫肉餅。

不料這道菜又讓蘇油驚豔到了,就連他對面餅不怎麼感興趣的人,都不由得讚不絕口。

皮兒薄如紙且有彈性,分作許多層,外層表皮酥脆,內層又有韌勁,餡料肉餡分有牛、羊兩種口味,配以元蔥香油,肯定還有其它的香料,顏色焦黃、外酥裡嫩、油而不膩、香醇可口。

蘇油打到大名府就有些不是特別適應,到此腸胃完全打開,饕餮之所以是饕餮,就是適應得快,吃得那叫一個開心。

在臨漳調研了幾日,摸清了臨漳的道路交通情況,蘇油度過漳水,抵達磁州。

第一件事兒,就是拜訪後世著名的磁州窯。

磁州窯創燒於隋唐,到如今剛剛進入成熟時期,其特點就是比其他窯口,多一道“化妝白瓷”工藝。

所謂化妝白瓷其實就是偷工減料,用白瓷漿掩飾胎體成色的不足,然後再以磁州窯特殊的技法裝飾,燒造成器。

因爲磁州窯是民窯,沒法和官窯比豪橫,要考慮成本問題。

它的產品多是日常生活必須的玉壺春瓶、花口瓶、帶座瓶、碗、盤、爐、盒、罐、注、盂之類的實用具,線條流利、自由奔放,顯得不夠精緻,但是非常具有北地豪放樸實的風格。

除了器皿,還有羊、狗、猴、鴨、龜、獅子等小瓷塑,以及吹哨、鈴鐺、象棋、圍棋、骰子之類的玩具。

所以民窯也有民窯的好處,那就是所受的限制小,題材廣泛,器形多樣,寓意豐富,敢於大膽突破官窯的種種侷限,裝飾技法多達五六十種。

老匠人們數十年如一日地手藝,已經達到了隨心所欲一氣呵成的地步,也不是一般新手能夠做得到的。

所有創新中,厲害的就是刻花、剔花、釉下絞彩三樣。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絞彩就是將不同顏色的陶泥混合摶制,使之呈現出自然文理,然後做成器物施以透明釉燒造,頗得天然之趣。

而刻花與剔花是蘇油最看重的工藝,因爲磁州窯的釉料走的是與眉山釉截然相反的路子——厚重,因此多了兩種裝飾手法,就是在胎上先施以彩釉,待釉料乾燥之後,再用鋒利的刀子將釉殼多餘的部分剔除,使其燒造後產生一種包裹於瓷器之外的彩釉淺浮雕效果。

蘇油此次前來,就是準備利用眉山的加工技術和磁州窯的美學藝術相結合,創造出大宋如今還沒有的一種瓷器,將磁州窯提升到官窯的級別。

其實方法並不複雜,就是在這裡按照眉山高溫窯口的辦法建一座窯,然後燒造玉瓷胎體,用吐蕃雪巴珠的最豔麗的紅色作爲裝飾,給玉瓷胎體包裹上一層玻璃質的紅色“窗花”。

窯不需要大,但是要精,要最好的工匠合力才能完成。

等到成功之後,磁州的制瓷工藝,必將如眉山、景德鎮那般,迎來一次普遍的換代升級。

然後呵呵呵,這裡離遼國、高麗、日本,可是最近的……

於是蘇油聯繫了二十七娘,讓她將如今大宋燒造瓷器最頂級的大拿史大叫了過來。

聽說少爺要給官家燒造新婚賀禮,史大屁顛屁顛就從景德鎮趕了過來,在磁州沒日沒夜地幹了一個多月,開設了一個小窯廠。

當地出名的窯口也有四五個,之前都來觀摩過史大的這個窯口,發現這窯口古怪得很,各種煉泥煉釉的設備夠多,然而窯口卻小得可憐。

這與磁州窯走量的風格大相徑庭,瓷器行的幾個行首都是看得搖頭,表示這樣的窯口不知道怎麼才能賺錢。

不過蘇油給磁州知州下了貼子,要他提供最好的剔釉工匠給史大支持,知州也不敢怠慢,尋到了剔花最厲害的鶴壁窯鄧家供奉,二話不說給抓了過來。

只燒過一次試片,鄧家供奉就驚傻了,趕緊偷偷叫來了自家東主,我知道史家窯口準備怎麼賺錢了!

他們只燒精品供奉皇家,剩下的,是化妝土和彩釉的生意!

就這樣的白,這樣的紅,老匠人打小聽祖輩兒講故事裡都沒有過!

鄧家掌櫃過來看過試片,當即就要跟史大籤合同,呵呵呵史老弟大家都是同行,不知道這樣的釉色跟化妝土,作價幾何啊?

史大也呵呵笑,鄧掌櫃給我這小窯口提供了這麼大的支持,怎麼着我史大也要先緊着你照顧,不過當務之急,還是先燒造出司徒要的東西。

只要司徒滿意了,剩下的還不就他一句話的事兒?

鄧家掌櫃當即拍板,老弟你的事兒就是我的事兒,老鄧你這幾日就給石老爺好好當差,事情做好了,今年奉錢翻倍!

等到蘇油抵達的時候,正是第一窯瓷器出窯之時。

史大見到蘇油的時候就大爲讚歎,這裡能發展出一個民間窯口不是沒有原因的,這裡的幾種土配燒出來的耐火磚,是天底下最好的耐火磚!

鄧家掌櫃和供奉也已經對史大的本事兒佩服得五體投地,史家燒造耐火磚的法子與他們的截然不同,是先將耐火黏土與鋁礬土燒造成熟料,然後再與普通黏土用半乾法壓胚燒結。

這樣的磚比他們窯上用的磚酥鬆很多,作爲磁窯的內層,保溫性能與耐火性能一下子就提高了一個檔次,僅此一項改進就能將窯溫提升數百度,直接解決了自家窯口胎質燒結不結實的問題。

史大美滋滋地說道:“昨夜已經熄火了,就等少爺來開窯呢!”

蘇油跟他開玩笑:“看你這樣子可是信心十足。可要是沒燒好卻又怎麼說?”

“那不能!”史大滿臉的不自在,突然想到一件事情:“先說好啊,窯變成黑色不能算燒砸啊,三少爺跟我說過的,那可更值錢!”

史大嘴裡的三少爺就是張散,張散曾經帶過一個白地黑彩剔花的磁州窯大梅瓶去了日本,不知道怎麼就入了天皇的眼,稱其爲“白地黑搔落”,珍愛異常,視爲至寶。

史大這是想先給自己掛個保險,但是蘇油聽得不禁又好氣又好笑:“以我們現在的控溫控氧技術,你還能將雪巴紅燒成烏嗎黑,我就叫史公將你趕出家門!”

“還好意思說嘴,趕緊開窯!”

小窯的好處就是溫控容易,中心與外圍溫度一致,還有就是溫度高,從入窯到出窯,只需要二十四小時。

史大命窯工將窯鉢取出來,一個個打開。

第一百五十八章 東川郡第四百六十章 第三個自己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文與政第四百七十一章 議論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忽悠第二百九十三章 遼人臨觀第八百三十九章 寶馬第九百四十七章 王營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快樂的趙煦第五百八十章 蕭關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論黨爭第八百三十七章 理政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權力的誘惑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偷城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跑第二百二十三章 花邊故事第六百一十四章 檢查組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王爵酬之第一百六十二章 馬本綱銀第三百二十一章 鬧劇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類人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使節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太原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誰是大爺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作相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兄弟遊園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太后與皇后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複雜性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新年第五百七十四章 西夏人的進攻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遺囑第八百八十五章 聚會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密諜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打題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心理疏導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軟模第九百三十章 世家的養成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六百零六章 模範村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善良第七百六十六章 火災第六百八十二章 拜訪第九十一章 浮圓第八百六十章 微服第三百九十六章 計較第九百六十章 改制第一百章 等距螺旋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四十五章 張天師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綱要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繼任者第二百五十二章 拴住結婚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兩國第七百三十二章 章惇的狙擊第四百零六章 外快第四百八十七章 鰲山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偷城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風向第二十七章 定價第二百二十三章 花邊故事第五百三十七章 唐介病了第二百七十章 王韶第一百五十八章 東川郡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脊樑第四百九十四章 金獎第八十一章 珠串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大練兵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兩賦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火第一百六十三章 對策第七百二十四章 少年第三百六十三章 掌心雷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琉璃珠第八百二十八章 齊射第二百二十八章 對與錯第五百零二章 解決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出征第八百三十四章 公平的方案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水師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太皇太后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理由第八百八十五章 聚會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彈劾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掃蕩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婚事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潛移默化第三百零五章 熟蠻第六十四章 早飯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擺事實第七百六十六章 火災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第五百三十二章 連消帶打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神宗歸位第一千零八章 經濟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聚殲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胡辣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