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本末

bookmark

第一千六百零七章本末

蘇油入座後說道:“前兩天和今天說的那些,大家都清楚了吧?”

衆人都表示完全理解了,蘇油這才又道:“清楚了就好,但是我要跟大家說的是,如果有件事情不解決,前兩天所說的那些,一件都別想做好。”

這兩天蘇油給大家加油鼓勁,猛畫藍圖,讓大家看到了未來河北的機會和自己任上即將創下的政績。

之前陛下撥給司徒的一千五百萬貫河北發展基金,司徒真是準備要大用,這裡邊蘊含着多少利益,一本綱要裡邊幾乎講得清清楚楚。

現在蘇油突然變了口風,卻讓衆人都不禁納悶起來。

卻聽蘇油說道:“這件事情,就是吏治。”

“吏治不清,一切展布都是空談,有害羣之馬在我們地方主官裡邊,這個計劃,只能淪爲他們殘民害政,中飽私囊的工具。”

衆人都是心中一緊,啥意思?司徒這是不放心咱們?

蘇油神色沉重,從皮包裡取出一份急報:“昨夜,博州、博平縣、高唐縣三地官府,同時發生火災,火災地點,都是保管賬簿的賬房。”

“匡太守,給個解釋吧。”

匡師古站了起來,身上一身陳舊的官袍,靴子上還打着補丁,顫巍巍地說道:“治下不嚴,出了這等意外,下官領罪。”

“所幸燒掉的本就是需要作廢的過期空白賬檔,沒造成什麼危害,下官回去,一定嚴加申斥,臨近年節,更要小心火燭,以免成災。”

蘇油笑道:“匡太守好能爲啊,我要查空白賬冊,治下一州兩縣賬房就同時失火,然後你告訴我這是意外?”

匡師古對蘇油拱了拱手,又對同僚們拱了拱手:“師古治博州,可謂兢兢業業,允直允公。”

“當年河決商胡埽,博州直面洪流,諸縣遭災,至師古到任,亦未恢復。”

“盜賊遍地,民不聊生,是師古帶領一州百姓,重建家園,恢復民生,結成保甲,共御盜賊。”

“數年考績皆爲上上,事後朝廷嘉譽,命老夫入朝。”

“因老夫自認與當政不合,加之百姓挽留,故而不請銓考,在河北士林官場,也算是薄有聲譽。”

“怎麼,司徒要以此細事,追究老夫之罪?”

匡師古在河北名聲也算是不錯,清高,安貧,勤力,愛民,守分,都是他的標籤。

大宋就是這麼奇怪,官員一般三年一考,但是這個考需要官員們自己去申請,算是手續之一,叫“請銓”。

有些官員比如程頤、王安石、範純仁、蘇轍等,往往因爲與當朝不合,或者沉心學問,或者要照顧老父等原因,不請銓考,寧願放棄升職的機會。

這樣的官員,在士林中往往會贏得極高的名聲——這叫保節守名,不貪祿位。

果然,匡師古此話一出,下邊的州官們就更加狐疑了。

蘇油將手一擺:“這位是節度幕府掌書記王彥弼;這位是節度判官王寀;這位是司馬高世則。”

“他們剛剛破獲了一起大案。”

說完對高世則點了一下頭,高世則下到臺下,將手裡的一樣東西發給了諸位州府官。

幾位官員一看就是大驚,僞鈔,面值五貫的僞鈔!

僞鈔五十貫以上就是大案,光十州官員們几案上的加起來,都已經夠了!

卻見高世則回到臺上,拎起一個柳藤箱子打開,將裡邊的東西倒出來,竟然還有滿滿一箱!

州官裡邊膽小的幾位,兩腿都已經在哆嗦了,這尼瑪得有五萬貫以上,這是要驚動全天下的彌天大案!

蘇油說道:“大家可以拿起僞鈔來看看,其實製作得並不算精良,對於精細些的人來說,也不算太難識別。”

“但是罪犯也極度狡猾,大宋寶鈔五貫以上,採用五色套印,製作極難。因此他們限於技術,只仿造了三色以下套印的寶鈔,最大面值不超過五貫的那種。”

“對於鄉間升斗小民,他們囿於辨識能力,往往就被賊人矇騙。”

“還有就是煙花柳巷,賭坊瓦舍這些魚龍混雜,燈火昏暗的地方,也是賊人們出手的好地界。”

“大家再細看僞鈔所用的紙張,質量與寶鈔用紙差近,雖然對光不見水印,但紙中一樣夾雜有五色南海蕉麻絲絮,因此也極具欺騙性。”

“列位,之所以要查空白廢檔,是因爲這些僞鈔所用的紙張,本就出自皇宋汴京鈔紙局,是給官府印製會計財檔、房田地契、印花稅票專用!”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室內都傳出了低低的驚呼,卻聽蘇油冷冷的聲音說道:“匡太守,前日我命各州府查繳空白廢檔,你博州一州兩縣的賬房就起火,難道真是巧合?”

匡師古卻異常鎮定:“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我人在大名府,未出幕府一步,難道還能收買府內衙役,或者身具天師道術,飛回博州縱火不成?”

蘇油笑道:“之前我只說了你博州官衙失火,燒了檔房,你就說所幸燒掉的本就是需要作廢的過期空白賬檔,匡太守,這又該如何解釋?”

匡師古答道:“知道司徒爲政風格,每到一地,必先清理賬目,統計統籌,我就提前命戶房料理會計檔冊,以備司徒詢查。”

“故而博州的賬冊都在官署,而檔房裡存放的,就只剩下那些空白賬檔,這很合理吧?”

說完對着蘇油拱手,義正辭嚴地說道:“司徒身蒙朝廷隆恩,按治河北,不以治政民生爲重,卻無故懷疑朝廷命官,巧計爲牢。”

“下官敢問司徒,此番召我等前來,真是爲了這本綱要呢?還是爲了凸顯官威呢?”

“座上幾位的身份別以爲老夫不清楚,王彥弼是徐國大長公主的長子;高世則乃公紀之子,太皇太后侄孫;王寀年後會尚嘉國長公主。”

“下官還請司徒明辨是非,擇處清濁,不要希媚外戚宗親,有污清節,與士大夫成壑!”

“哈?”蘇油不禁失笑:“太守當真是好口才。”

用目光掃視了一遍其餘州官,蘇油說道:“這就是我要大家一起來的原因,我是真怕啊……怕河北官場,因爲此案產生對宗室勳貴背景官員側目的風氣。”

“我朝鑑於前代之禍,隆遇士大夫,與其共治天下,對中官、外戚、勳貴嚴加制衡。”

“但這並不意味着,中官、外戚、勳貴們任官的時候,就連自己的正常職務都不能行使了。”

“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能夠做到的人,又怕什麼監督呢?”

“所以我認爲,對中官、外戚、勳貴,固然要嚴加制衡,然士大夫對於自己,同樣也應當樂於接受監督,以幫助自己正心誠意,敬畏驚剔。”

“而大家還要清楚一點,那就是朝廷的監督之制,本不是針對在座絕大多數潔身自好,忠勤克敬的君子的,而是針對那些混進我們羣體裡邊,玷污士大夫聲名,平日裡口誦詩書冠冕堂皇,私底下貪贓枉法男盜女娼的僞君子,真小人的!”

“因此我們大可不必計較監督者的身份,而是要先計較計較,自己害不害怕被監督!”

“所謂身正不怕影子斜,先弄清楚孰爲本,孰爲末!”

匡師古的臉色變了,自己企圖挑起外戚和士大夫對立的企圖,落空了。

蘇油心中冷笑,老子是老堂哥訓練出來的人,跟我蘇家人耍嘴皮,有一個算一個,在座的全都只能是垃圾。

第五百七十九章 隔斷天都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一手長刀,一手寶鈔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三章 彩票漏洞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解禍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騙子第八百八十七章 鐵板釣魚第三百三十四章 圖經本草第八百七十二章 基地第二十二章 試燒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微言大義第八百七十四章 蒲釋馬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上課第五百一十六章 分析第九百五十章 商量對策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開會第一百九十七章倒春寒第八百二十三章 來使第四百九十五章 掛綾查賬第八百零三章 見面禮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老外的印象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河北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請罪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金殿文元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文物第三十九章 棄兒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克己新解第三章 程家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醬油的羊蠍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夔州奏報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節奏亂了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大戰的腳步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用人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改變第八十八章 娃娃親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弊病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邊子第九百八十一章 宜秋門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祭奠第八百七十八章 簽字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又見謗詩第四十一章 鐵鍋第八百四十九章 真臘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戲精聚會第六百二十五章 蘇方第八百八十四章 議定第四百九十五章 掛綾查賬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權力的誘惑第五百九十九章 永興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期活期第七百三十五章 船塢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金殿文元第七百六十五章 沒活明白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不習慣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鐵甲艦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大練兵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蘭交會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趙煦的聰明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曙生病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觀量派第一千六百零一十章 新版寶鈔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確的幫手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攻城第八百七十八章 簽字第九百八十九章 扁罐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歐陽發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收復第五百零一章 沒有鹽第四百三十章 再次通報第五百三十四章 刮目相看第三十八章 側跳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朝服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工程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發現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清淨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海鬼爪螺號第五百八十五章 保甲法第三百八十三章 震天雷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比爛的世界第七十五章 工具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二章 二太守傳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再見沈括第十五章 名聲也是個好東西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清淨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瑕疵第九百五十九章 進取之時第四百六十四章 財政赤字第八十八章 娃娃親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難熬的一夜第四百九十九章 開幕式第八百二十八章 齊射第九百二十一章 趙頊的家事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君臣對話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勝利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心理疏導第一百一十八章 送窮第五百一十八章 孫能第四百九十三章 綱要第三百三十七章 家家一地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