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大練兵

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大練兵

在立身處世上,老頭尤其潔身自好,當年賈昌朝與吳育相爭,想要攀引張方平爲援,許以成事後擢爲參政,張方平怒斥使者:“此言何爲至於我哉!”

如果是宰相的要求都罷了,就連仁宗召見,向他秘訪朝中“險諛”,並以“大用”相誘時,張方平同樣覺得人格受辱,正色懟皇帝:“暴人之私,迫人於險而攘之,我不爲也!”

在蘇油眼裡,老頭和趙抃一樣,有德有才有風節,真正稱得上士大夫。

而自己,不過一流的政客,二流的文人,要說士大夫,最多算是編外的罷了。

做不到張趙二公那樣,於是更加景仰崇慕。

老頭的謝表裡還特意叮囑,要朝廷別給自己加諡號,在封建王朝,這可非常少見。

不過蘇轍認爲不合適,上奏朝廷,張方平歷仕數朝,貢獻良多,出總節憲,入贊宸幾,該講的制度,朝廷還是要講。

最終朝廷追贈司空,諡“文定”。

六月,癸卯,以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呂大防爲南郊大禮使,新任禮部尚書胡宗愈爲禮儀使,龍圖閣學士蘇軾爲充鹵簿使,御史中丞李之純爲儀仗使,新任權知開封府韓宗道爲橋道頓遞使。

召河東節度使致仕、潞國公文彥博;太子少師、宣徽南院使致仕馮京;太子少傅致仕韓維;集禧觀使致仕,仍提舉鐘山理工學院蘇頌,入陪郊祀。

這是提前半年開始準備,趙煦今年大婚,這樣的大事需要告訴祖宗,因此郊祀會格外隆重。

四路都轉運使蘇油上奏,河北四路彈藥充足,請與文安窪舉行爲期兩月的軍事演習,以求探索新型的兩棲作戰模式。

九艘機動船,五艘炮艇,四艘火輪,這就是九列火車頭,每艘可以拖動十節漕船,每船五十軍士,加上機動船自身,一列可載五百五十新軍,以及大量的輜重,軍火。

從北方几條河流的水文來看,灤河、桑乾河只能走這個,遼河纔可以行眉山型戰艦。

四路新監軍劉惟簡在軍方還算是鎮得住,加上蘇油的奏章裡,經費是從四路今年羨餘裡籌措,高滔滔也就無所謂了,准奏。

河北的軍事調動引發了遼人的不安,幾項鈔券再次發生波動。

然而這次還是商賈們自取煩惱,因爲很快大宋援建遼國的機械開始源源不斷運抵遼陽,幾處礦山基地開始開採。

第一期是選礦廠和煉焦廠,要用大宋的鋼廠鍊鋼,需要有大量的精礦粉儲備和焦煤儲備。

日產鋼鐵十萬斤的鋼廠是不能停火的,就是個吞噬這兩樣東西的老虎,因此必須先建在前頭,準備原料。

兩個大廠在遼陽府婆娑嶺落地,鈔券的兌換率又來了一次調轉,王經和趙仲遷再次賺了一波。

……

這次軍事演習同時還是技能訓練,蘇油對部隊的要求,是人均打二十四發子彈,也就是三個彈夾,兩枚震天雷,各類炮手至少每人五發實彈。

同時軍中會利用這次演習,選拔戰術過硬,指揮過硬,作風過硬,文化過硬的四類精英,予以提拔嘉獎。

演習模擬實戰,船隊會在文安窪集結,然後沿界河出海,利用近海航行,南下抵達鹽山。

這是模擬種詁、巢谷對遼戰略方案當中,渡海抵達遼國幾處河口的演練,主要是發現問題。

之後部隊會從鹽山無棣河進入滄州,一路模擬攻擊南皮、河間、饒陽。

然後在饒陽進入滹沱河,向北進軍蒲陰、博野。

四路經略司會在博野準備大量馬匹和輜重,之後新軍登岸,與船隊水陸並進,分別歸建定州、保州、雄州、霸州、天津衛,模擬佔領遼國重要樞紐之後,分取周邊州郡。

因爲這件事情經略司和轉運司需要協同調度,故而指揮部提前設立在大名府。

河北各州郡都有電報,可以通過電報掌握演習進展情況,下達指令,軍事與行政部門在一處,方便協調。

爲了不過度刺激遼人,蘇油將這次演習冠以“大練兵”的名義。

甲辰,雄州來電,部隊已經集結登船,轟轟烈烈的“河北大練兵”開始了。

丙午,詔以河北水利大興,都水監使者吳安持,北都水監丞李偉賜三品服,於任滿日令再任。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陝西轉運使李南公爲直龍圖閣、知延安府,以範純粹遭其母喪故也。

乙卯,命吏部尚書王存出知杭州,王存陛辭時上奏:“人臣朋黨,誠不可長,然或不察,則濫及善人,東漢黨錮是也。”

“慶曆中,或指韓琦、富弼、范仲淹、歐陽修爲朋黨,賴仁宗聖明,不爲所惑。今復有進此說者,願陛下察之。”

也在這天,詔議郊祀典禮。

顧臨、範祖禹等八人議,請合祭天地。

範純禮、彭汝礪、曾肇、孔武仲等二十二人議,南郊合祭天地,不見於經;

範百祿亦言圜丘無祭地之禮,先帝所廢,稽古據經,未可輕改。

九月,壬辰,太皇太后謂輔臣曰:“郊祀宜依仁宗、先帝故事。”

呂大防言:“皇帝臨御之始,當親見天地,而諸儒獻議欲南郊,不設皇地示位,恐亦未安。”

太皇太后“是其言”。

戊戌,召輔臣觀谷於後苑。

此次南郊大典,韓維、文彥博都以年老爲由,請奏免南郊陪位。

朝廷也準了。

馮京也已經七十一歲了,致仕時朝廷初擬知大名府,馮京以蘇油在那裡,表示推辭,又說自己在鄭州密縣有土地、祖墳,請求改守鄭州。

密縣是鄭州的大煤礦基地,那裡的煤含硫量極低,非常適合鍊鋼,是大宋早期工業城市之一,已經非常的繁華。

鄭州到汴京如今火車便利,老帥哥是如今尚存的唯一一名“昭陵學士”,又是著名的“大三元”,朝廷格外優待,命禮部侍郎彭汝礪親自前去迎接。

蘇頌也來了,不過他的主要目的是看杵兒。

因爲郊禮是大禮,馮京和蘇頌要提前三個月入京,預備演禮。

如今的皇宮也和以前大不一樣,一步一景,除了觀光風景區,還有農業體驗區。

後宮中開闢有一處佔地十畝的農莊,仿效蘇家中牟莊子的格局,一樣有桑樹、魚塘、稻麥、雞鴨、牛馬、羊駝……

每年太皇太后要帶着宮女們來這裡親蠶,趙煦也要來耕田,種地。

蘇小妹特別喜歡這片地方,用她的話說,這裡居於天下最大的城市的最中心,可以遠離植物性狀污染。

這裡早在趙煦登極時就已經修好,不過馮京卻是第一次來。

觀賞了內宮的花園式建築了水榭格局,繞過一面紅牆後,印入眼簾的小巧農莊,讓馮京不由得眼前一亮。

老帥哥頓時恭維趙煦:“我朝如今工業大興,陛下依舊如此重視農桑,不貪大利,厚蓄國本,乃清明聰睿之君。”

趙煦說道:“司徒曾經言道,工業和經濟,其實是一種放大器,可以讓一倍之舊本,得三倍之舊利。”

“但是既然是放大器,它就不會只放大好的,不放大壞的,而是好與壞,一起放大。”

“農爲國本,這一條不能動搖,如今我朝七成丁口,尚事農耕,所以讓他們安定,就是讓國家安定。”

“以後各業人口,可能會隨着工商的興盛而發生變化,但是要保證國本足用,那這個國家有多少人,要耗用多少糧,需要多少土地,耕作那些作物,產出該有多少等等,卻是朝廷必須心中有定數的。”

“朝廷要做的,是鼓勵儘量少的人,能夠種出盡量多的糧食,以此爲基,才能得到可以脫離土地的人口。而這些人口,纔可以去促進工商。”

“這個順序不能顛倒。遼國如今貪慕我大宋的工商大興,便要仿效建立工業基地,其實是未會趨步,便欲奔馳,終有撲跌之憂。”

“因爲他們的農業基礎,支撐不起那個日產十萬斤鋼鐵的工業基地,也解脫不出那麼多人口去從事開礦,冶金。”

“或者說,就算一時勉強可以支撐,一旦國家有事,立即捉襟見肘。”

第五百九十五章 改革和叛亂第四百五十七章 嶲州第四百五十二章 退軍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美食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攻勢第一百一十六章 告祖文第四百五十四章 渡口鎮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產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深夜報捷第一百零七章 扇翅膀第一百五十二章 玩香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新年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請客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教訓第三百零七章 水轉大紡車第二百四十四章 鶴脛弩第五百五十四章 貸與賑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詩會第七百二十九章 禰衡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程頤第六百七十八章 金姐兒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鄭州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農業改良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大蘇釀酒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集體告狀第六百一十章 事件始末第六百零七章 芭夯兔第九百八十九章 扁罐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程頤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西部大開發第一千零七十章 高滔滔哭了第七百四十二章 蟹粉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出路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沙子細第五百七十一章 你們越線了第兩百零一章 可龍裡號第八百零九章 刺客第四百章 物盡其用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新轉般倉第二十三章 瓷片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沒想到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海潮論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蓋棺定論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僞鈔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收關第三百二十四章 朝廷大事第七百三十九章 惡作劇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風華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忠直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招降第七百四十章 安和圩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海鬼爪螺號第八百九十二章 把控大市場第五百一十章 萬貨集第九百八十五章 普遍公平第一百零七章 扇翅膀第三百一十六章 靈柴第七百三十二章 章惇的狙擊第四百二十九章 計相學宮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論政第七百九十章 交通規劃第一千零四十章 字說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車陣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農業改良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諫第二百三十六章 《尚書》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報第八百二十一章 炮火第八百四十一章 改革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蘇軾送東西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阿骨打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亡遼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產第二百零三章 水泥第八百九十六章 結案第六百七十一章 烤串第九百五十五章 枉作小人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積極防禦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詩會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浙風味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清淨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占卜第九百二十九章 橫山關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貨幣化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光祿寺的老頭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巧諫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新年前的奏報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變人事的另一種解說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迴護第二百八十五章 授官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積欠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折繼祖的辦法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步槍舞第一百四十七章 共讀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白災第七百二十七章 日本鬼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盤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風箏詩第十五章 名聲也是個好東西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