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復官

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復官

薛忠低聲道:“李氏把控朝堂,架空王上,此罪大逆,斷不可恕。”

“然執政司法,所重者公正二字,司徒說,娘娘不可因怨怒而牽連過廣,一切當依法度施行。”

見傅明璫面有怒色,薛忠趕緊俯身:“這不是我說的,是司徒說的,他還說……”

“他還說什麼?”

“司徒說,娘娘當爲後世子孫計。若今日有不依法度的娘娘,後世就必有效仿成例,不依法度的王子……”

傅明璫身體在微微顫抖。

她的家族,就是與李氏朝爭失敗,之後被陷害,男人被屠戮,女人被送與遼人“謝罪”的。

她活着的每一天,都在思量如何報復。

從李資義到李府的狗,包括上五代的祖墳,都早已有了無數次的安排。

司徒是知道她過去的人,知道她對李家的刻骨仇恨,現在卻勸她要放下仇恨,依法處置李氏逆賊!

傅明璫的手指因爲用力握着絹帕,骨節都變得有些發白,語氣裡透露出一絲倔強:“要是我不呢?”

如今的傅明璫,已經是高麗權力金字塔巔峰上的少數幾個人之一,有了氣度和威嚴。

雖然明知道宋國司徒握有足以毀掉自己的把柄,卻也不免要反彈。

甚至可以說算是賭氣。

薛忠不敢擡頭:“司徒說,仇恨會侵蝕掉一個人的心靈;寬容和公正才應當是一個元首的好品質;而和諧,則當是一個正常國家應有的場面。”

“如果娘娘執意不放下仇恨,司徒說,他擔心高麗今後的政局就會走向武曌時代。”

“那種任用酷吏濫殺官員,然後再殺掉酷吏,重新換上另一個酷吏繼續誅連,直到宮變的日子,過着其實是很糟心的。”

“當然,如果娘娘要選擇這條路,大宋出於兩國關係,依舊會支持娘娘,畢竟這些只是高麗內政,對外交不會有何大的影響。”

“剛剛那些,只是司徒出於個人友誼,表示對朋友的擔憂。”

“還有就是……司徒說娘娘在子女和百姓的心目中,一直就是一個好母親,好賢妃。他覺得要是因此讓孩子們心頭蒙受陰影,播下惡毒的種子,那反而成了李氏的成功。”

“因爲他們直到最後,還坑害了娘娘一把。”

“叮叮叮……”卻是王俁又蹬着自行車回來了,從傅明璫階下騎過去,瘋狂地按着車鈴和傅明璫顯擺。

因爲這次自行車後座上,還拉上了興奮不已的王僤。

傅明璫捏着絹帕的手指終於放鬆了,對自家孩子招了招手,心裡又有些溫暖和感動。

司徒是真心關心自己,就算是爲了俁兒他們,自己這個“賢良”的母親形象,都崩塌不得。

“員外不用如此。”思量已定,傅明璫重新露出笑意:“司徒的話,難道我還能不聽?”

說完苦笑搖頭:“司徒曾經寬恕過殺他族叔一家三十幾口的交趾人,說他們多爲良善,不過爲李常傑之流蠱惑,因此只誅首惡,不問其餘。”

“到今天,總算是有人明白他當時的心境了……”

……

四月,太原震;五月,漳河溢。

邵伯溫密奏中的天行失常,如今看來,大宋到底也沒躲過。

好在太原經過沈括大造,工業基礎非常良好,儲備有多,恢復極快。

正好沈括回朝之後,趙煦爲了給章惇鋪路,命他移鎮太原,改任河東路轉運使。

井陘道已然加寬到雙車並行,蘇油坐着四輪輕車,只用三天時間,就抵達太原。

兩人在河東路,一個負責工業恢復和救災,一個負責農業恢復和行政,只用了半個月時間便將事情調理順暢。

有能臣坐鎮,太原的救災工作完成得有條不紊。

這次震災後果並不嚴重,主要是倒塌了一些房屋,傷了些人。

等到蘇油回到大名,發現自己即將面對治下一場水災。

趙煦命戶部統籌全國天氣的做法,其實是從蘇油這裡學去的,蘇油對自然災害異常重視,早在幾年前就命各州縣必須每天通過電報奏報天氣情況。

好在故西門豹的九鄴渠,一直就在被蘇油加寬加深,並依託乾渠建造出無數的支渠,有力地擴大了耕作面積,解決河北平原的耕地用水問題。

現在這些渠道,就成了防洪行洪的重要通道。

不過成安、肥鄉、清漳三縣還是受了災害,其中李辛娘所在的吳家莊就是重災區。

吳存之組織的弓箭社終於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幹了一回正事兒。

弓箭社類似民兵組織,在蘇油同意下,吳存之按照軍法,組織三縣難民,向邯鄲方向移動,避開洪水。

蘇油同時命邯鄲方面妥爲接待,備妥糧食、藥品,營寨。

按照大宋過往的規矩,這些人,之後就會被吸納入廂軍,成爲大宋的“叫花子軍”。

現在當然用不着了,半個月時間正好給難民們宣傳如何重建,如何災後防疫等知識。

半個月後,洪災解除,蘇油又命吳從之帶領難民們回來,開始重建工作。

三縣老百姓心裡一點都不慌,因爲他們發現,官府已經給他們準備好了救災錢糧和馬鈴薯種子。

馬鈴薯四月一熟,是如今最好的救災補種作物。

河北大牲畜極多,復耕很容易。

反倒是防疫和防蝗蟲,耗費了蘇油不小的精力。

其實洪災本身的危害雖然巨大,但是隻要救治得力,來得快去得也快。

反倒是之後的饑荒、瘟疫和蝗災,纔是真正的殺人元兇。

而且後兩樣,地方官往往因爲意識並不到位,不太重視,因而沒有做到防範於未然,導致一災未平,一災又起。

蘇油當然絕不可能讓自己治下發生這樣的事情,因此反覆巡視按察,讓官員們不得不重視起來。

漳河畢竟還不是黃河,災害面積不算大,等到蘇油忙完兩次救災,時間就已經到了七月。

癸巳,命呂惠卿改知江寧府,邢恕知磁州,邢居知徐州。

這是趙煦爲了平衡政局所作的處理,三派兼用,法治爲先,這面大旗趙煦拿得牢牢的。

兩人入朝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但是按照轉官制度,已經是一拖再拖。

趙煦要秉持公正,現在就不但要給兩人安排,還得是兩處好地方,以示優容。

邢恕領到朝命之後,不由得對兒子痛哭流涕:“不意今日,可復見中原人物也……”

邢恕哭的原因是出於內疚,不是對天下人內疚,而是對自家兒子內疚。

說起來邢居可以算是蘇油的門生,但是給這倒黴的老子拖累,雖然政績突出,卻也在新州被耽誤得太久了。

好在徐州不是一般的地方,到此邢恕的不利影響算是給趙煦徹底抹平,自家兒子的仕途,終於算是漸漸通達了。

爲了兒子,邢恕上表趙煦,對自己的過去表示痛心疾首,感謝趙煦不計前嫌,擦拭用之,今後定當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可憐天下父母心,哪怕是大奸臣,對自家兒子也是看在眼裡,痛在心裡。

而呂惠卿是高官,需要赴京叩闕謝恩。

趙煦在偏殿接見了他,陳說熙寧舊制中的諸多失誤,也讓呂惠卿惶愧交加,無言以對。

不過趙煦對呂惠卿出京之後的作爲卻大加讚賞,將之在交趾、陝西的成績也列舉了一遍,認爲雖然是繼任與守成,沒有開拓之功,但這也是國之干城方能作爲,實在是難能可貴。

呂惠卿頓時痛哭失聲,做了這麼多事情,官家總算是看在了眼裡的。

趙煦好言安慰,最後還指出,呂卿在爲國舉才這一條上,尤可稱道,將李夔推薦給了司徒,朝廷堪比增加了二十萬大軍。

呂惠卿聽得莫名其妙,李夔被他推薦給蘇油之後,就在松江待着,幾年前更是杳無音訊了,沒聽說擔任了什麼重要職務啊?

但是如今他一身的罪過,不被清算就是天恩,哪裡更敢細問,只好唯唯諾諾地應了下來。

第九百三十七章 值得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打魚摸蝦第六百三十五章 相迎第一百二十七章 勝利的大會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家廟第一百六十章 大理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妖師第八百一十八章 相互算計第八百零三章 見面禮第五十七章 瓷碼第八百八十九章 大法螺第六百六十六章 治河第四百六十三章 墓誌銘第八百一十六章 決戰在即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折柳第七百四十三章 言傳身教第五百七十一章 你們越線了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毒計第六十三章 扎染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守住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同學紀念冊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龍門陣第五百五十四章 貸與賑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動員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照相機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力勝錢第四百五十三章 銅礦第七百零五章 小人之心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不武之謀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好之樂之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自反而縮第四百四十五章 婚後第八百二十七章 殺戮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武清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花塔子鋪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作爲和瞎作爲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傳承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大軍第五百七十二章 利益交換第四百八十九章 遊玩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夏第八百六十九章 張道長第一百一十四章 商議第一百八十一章 尊重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坦蕩第八百七十章 老張的有機化學第九百八十六章 證物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親政第九十七章 劃時代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炮初議第一百八十六章 酥油第六百一十五章 提前佈局第四百四十章 再見可龍裡第四百零九章 尖厲獠牙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軍事之外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運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破屋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卻上心頭第四百六十九章 神機銃第二百三十七章《尚書祈詢》加更求票啦!第一百七十六章 陳希亮第一百五十七章 鬥智不鬥力第八百七十九章 錫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到此爲止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檢查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夜班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龍雀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確的幫手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朝儀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狙擊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盛事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忽悠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後世之美第五百章 女騎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閱第五百零一章 沒有鹽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深夜報捷第三百九十二章 談判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種鄂的方略第五百四十二章 嵩陽書院第七百七十五章 溪口戰役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工程第六百九十七章 小官第三百九十二章 談判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主意第八百零九章 刺客第五百零四章 何爲先第四百七十七章 小妹的男朋友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新轉般倉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力諫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雜貨鋪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生離第七百八十章打魚摸蝦甲天下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文與政第六百四十七章 開封府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大敗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發展路線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富弼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