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鶴脛弩

bookmark

第二百四十四章鶴脛弩

老郭眼皮子都不擡:“鬧得歡有屁用,老子放他們來攻,三場之內,一個不剩。”

老陳都氣笑了:“你當別人都是傻子?臨陣三發而已。就算有寨子,可這些人都是野戰行家,尤善夜襲。就你我手底下這點弓手,到了晚上就廢了。”

老郭低聲道:“也是,就不知道小少爺啥時候再給我們配上一都步卒。別說話,小少爺上去了……”

占卜完畢,就該祭旗,這得大巫出場。

殺了一隻可愛的羊,蘇油一揮手,部隊上了大船。

等船離開宜賓縣的視線範圍,陳田和郭隆立刻指揮手下隊長:“趕緊趕緊!剛剛那就是給對岸官老爺們看的,開始組裝兵器!”

弓手們將身側的木槌取下來,其實這玩意兒並不是木槌,形狀完全與後世步槍的槍托一模一樣。

沒有槍管,中間只有一支導軌,導軌後是機牙,機牙後部有一個可以調節照門高度的標尺。

側邊還有兩根拉桿,類似於後世老式氣槍的壓氣杆,拉桿中部有一根連桿,連接到導軌前部兩側的一個門型鐵環上,鐵環頂端還開着一個口,口裡邊是準星。

槍托的底部有一個小鐵片,撥開發現槍托裡邊是空的,裝着一套小工具。

得到命令,弓手們將小工具取出來,將弓安放到木柄的頂端,從小工具包裡取出螺栓和改錐,將弓片裝上,手裡的弓,就變成了一把強弩。

裝上弓弦,開始測試強弩開合。

還是使用“厥張”的方式運用腰力。

腳踩弩頭的踏腳環,彎腰,兩手抓住弩側的拉桿往外上方拉開,兩側滑槽內的鉤環掛着弓弦向後運動,將弓弦卡在扳機機牙上。

然後鬆手,拉桿還原,裝箭,便可以射擊了。

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在上弦的過程中節省大部分力量,也無需考慮弓弦勒手之類的因素。

大宋的強弩手,厲害的能開四五石,就是後世五百斤的拉力,不過蘇油以爲,最好不要指望眉山的民兵部隊能有那個能力。

最後將拉力定在了二石四鬥,這也是仁宗朝後期軍方的通用弩力,一百五十斤左右。

加上上弦器的槓桿原理,實際開弩的平均拉力在八十斤左右,剛好是漢代大黃弩的拉力範圍。

不過威力,可就幾乎是大黃弩的兩倍,蘇油對這樣的結果已經相當滿意了。

兩支小隊伍,每二十人爲一小隊,五隊爲一百人隊,三百人爲一都,各設頭目。

隊長的考覈內容,包括目測距離,背誦標尺與距離的關係。不會這個,連做隊長的資格都沒有。

至於大角度仰射,那屬於超綱科目,隊長們平日裡可以自行摸索,但是不計入考覈成績。

就這樣已經把倆老軍給鬱悶壞了,比如郭隆,目測距離對他來說簡直輕鬆得不要不要的,問題是將距離轉化爲軍士們聽得懂的標尺讀數,愣是背了一個月。

這批弩,弩臂用了部分軟鋼,又有彈簧秤作爲出廠測量標準,弩力除了非常符合人體力學原理外,還非常的統一和精準。

陳田喊道:“把長箭都撤了,船底箱子擡出來!”

這種弩的配箭也是特製的,其實如今大宋已經有了類似的形制——三亭箭。

箭很短,總計不過二十釐米,箭羽很小但是很長,箭頭是如後世子彈頭那樣的圓錐形,也比尋常箭頭要長。

箭羽,箭桿,箭頭,差不都各佔三分之一,這就是三亭這個名稱的由來,不過準確名稱,應該叫——矢。

經過理工小組多番測試,才試驗出這種弩箭的最佳配置。

這種顛覆長箭的設計讓郭隆大大的看不慣,但是在幾扇豬肉上進行了對比試驗之後,這種妖里妖氣的設計,威力竟然比尋常弓箭高出很多,有效射程有一百二十米,關鍵是射擊方式非常穩定和精準,而且對射擊目標具有可怕的穿透性。

至少目前的所有重甲,都攔不住這種弩矢的穿透。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條——弩箭的戰時攜帶量,也比普通弓弩手多很多,達到恐怖的四十五支。

十五支一筒,三筒拼接到一起,可以背在背上方便行軍。

鄉里的弓手,僅僅訓練弓箭,那得等到猴年馬月才能產生戰力,因此蘇油不得不從各種地方尋找捷徑。

這六百把弩,甚至比六百個弩手還要重要——太貴了。

大宋的弓弩不怎麼講究準確率,陳郭兩位手下這些則不然,有步卒在前邊守衛,然後讓這些弩手在後邊形成三段式射擊的話,威力是非常恐怖的。

準確性,是考覈重中之重,用蘇油的話說,老子在器械上爲你們做到了最好,就這點要求了還要怎樣?天天給老子練!七十步內必須十發七中!

鶴腿弩——這是沒有什麼文化水平的鄉弓手給這種弩取的名字,黑漆漆的,上弦時兩邊拉開的拉桿就像兩條瘦長的鶴腿——很難聽,但是卻很形象。

蘇油只好捏着鼻子認了這個名字,把腿改成了脛,鶴脛弩,難聽是難聽了點,卻是對付瀘州蠻的信心所在。

不過這娃現在也沒有和漢人弩手在一起,他正在另外一膄大船上,和阿囤烈阿囤彌說話。

阿囤烈對瀘州蠻不怎麼看在眼裡,漢人弩隊的威力他是知道的,不過那玩意兒技術性太高——數學這東西,上到二林部的貴族,下到戰士們,都還掌握不了。

阿囤烈就摟着哭着喊着死命蹭上船來的阿囤元貞說道:“元貞啊,跟着龍山長好好長學問啊,還有那個數學,一定要學好,以後打戰,遠遠的就將對手幹掉,不用像哥哥這樣一刀刀地硬砍!”

阿囤彌就翻白眼:“哥哥你少教壞小孩子,元貞以後要讀書考進士的——你見過拿刀砍人的進士?!二林部出了進士,才能得朝廷看重!”

蘇油笑道:“射箭厲害的狀元,拿刀砍人的進士,大宋還真的有不少。”

“歐陽內翰的《賣油翁》元貞你讀過的,陳堯諮可是我大宋文狀元!”

“蜀守張詠,未舉時匹馬單劍行天下。俠氣干雲,殺惡人不帶眨眼!”

“老包出使遼國,遼人慾以圍獵沮之,結果老包射殺了一大堆獵物,將遼人都震了!”

“不過你們也不要給元貞這麼大的壓力。元貞,學習的目的首先是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然後充實自己,提升能力,成爲能夠幫助別人的人。出仕的目的,也是爲了在幫助自己別人的時候更加方便有利。不要聽哥哥姐姐瞎說。”

阿囤元貞點頭:“說的對,明潤也還沒有考進士,不是也幫助過我們不少了嗎?”

這下阿囤烈翻白眼了:“你跟他比?你怎麼不跟支格阿魯比呢?唐老師說的學問要一步步慢慢積累,你已經忘了?”

阿囤彌也對哥哥表示贊同:“我看最近明潤不在眉山,元貞你有些自滿情緒了啊……”

阿囤元貞:“……”

大船很快到了瀘州,軍士們下船,成行軍隊列朝淯井進發。

新年伊始,蘇油在營中度過了自己的十歲生日。

先期派出的諜報人員陸續返回,幾方情報一彙總,幕府裡的衆人不由得哭笑不得——情報出現了重大失誤!根本沒有想象中那麼嚴重!或者說,還沒發展到想象裡那麼嚴重!

不管如何,淯井監到了。

淯井監是個準軍營,朝廷在此設立了長寧軍,與都江堰的永康軍差不多的性質,什麼都能幹,就是不能打戰。

將鹽從鹽戶那裡收集起來,運至瀘州,裝船,過夔門轉運東南和京師。

長寧軍光榮地表示這纔是我們的本職工作。

第六百零五章 陪伴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到此爲止第四百六十章 第三個自己第三百四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敢成大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家家一地雞毛第三百八十二章 司竹監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後生可畏第五十章 沙金第六百一十九章 打仗打出來的新法第四百九十四章 金獎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求救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宋自己的黑科技第三百七十六章 治平騎刀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復官第四百八十九章 遊玩第六百章 吳逵第一百九十一章 還是捱打了第九百二十四章 解封卷子第七百七十一章 船隊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神宗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浙風味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話第六百七十六章 雞西兒巷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河北第九百章 縫紉機第九百一十四章 甕城戰第四百一十章 彈劾來了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醜話第五百五十章 論《青苗法》第四百章 物盡其用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遊說天都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木蘭陂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逼宮第一百二十六章 翊衛仙卿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季常公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軍校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大敗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漕運改革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案第二百八十四章 瓊林宴第四百四十四章 洞房第九百八十五章 普遍公平第二百一十章 眼鏡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關第二十九章 理科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大赦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詩會第七百一十八章 遊說各方第二百三十六章 《尚書》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請罪第七十五章 工具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宮中第四百六十六章 歐陽修出事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工程第一百七十四章 範先生第六百二十一章 弊端第一百零五章 龍腦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火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步槍舞第三十四章 蝕刻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挽救章惇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又見謗詩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金剛崖第九百八十二章 一家子第六百九十九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田遇第五百一十章 萬貨集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趙煦的聰明第一百二十章 代差第七百五十二章 潮報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金殿捉婿第六百五十三章 又見王雱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接戰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海鬼爪螺號第五百七十七章 經略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望,不可能的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延州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勸和第七百三十三章 賈憲第四百七十一章 議論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九章 試行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種珍第八百九十六章 結案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死牛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種樹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密諜第五十三章 訛詐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定音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功罪第一百二十六章 翊衛仙卿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體罰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統計數字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鎖院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破陣第三百一十七章 狐大仙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佛會第一千二百章 準備第九百零三章 專業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劉猢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