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謝恩

bookmark

第二百八十三章謝恩

所有人都是又興奮又豔羨,鄰居里出了個榜眼親戚,那是一整條街的光榮。

恭賀諂媚之聲把院子裡的氣氛烘托到了頂點。

只聽說石府衰敗,早年間將嫡宗大小姐送去千里之外的眉山,許配給了一個鄉下窮小子,當時這片街坊哪家不取笑破落戶來着?

如今你再看!新貴榜眼探花郎,烏雞眨眼變鳳凰!

蘇油笑呵呵地接受了恭賀,收下喜報,讓石通打發銀錢,然後向鄉親鄰居們施禮致謝。

接下來的事情還很多,首先蘇油得去宜秋門蘇家見老堂哥。

見到哎呀咧嘴的蘇軾和蘇轍,再看看鼻青臉腫的張麒和張藻,蘇油只想到了唯一一種可能:“捉婿的來過了?別跟他們動手啊,告訴他們我早就賣出去了不就得了?”

二十七娘和王弗就忍不住想笑,蘇洵也哭笑不得:“你眼看就是要有官身的人了,行事說話有點分寸好不好?”

蘇油笑道:“就是怕來日措置不當,特意來找子瞻子由先問問新科進士的路數。”

蘇軾都嫉妒壞了:“你就是來刺激我們的……榜眼呢!嘖嘖嘖手續比我們二甲出身多好多的!都不知道官家那裡有沒有適合你的袍子!”

蘇轍拱手道:“恭喜小幺叔高中黃甲,小幺叔多年孜學兀問,行善積德,上天合當以此相酬。”

蘇洵有些悵然,媽蛋,莫道登科難,小兒如拾芥。

自己的兄長蘇渙,姻親程家,兩個兒子,表親那邊文家,加上現在的蘇油,看來看去,就自己不爭氣。

蘇油笑道:“蘇油能有今日,還是堂哥的功勞,三年來耳提面命,試卷怕不都做了千卷。除了出題,哪一份不是詳註批改,心血傾注?”

“這些資料我都收着,這套刷題應試法,從今日起,就是我蘇家家學的一部分。”

“以後我蘇家出來的進士,全都得算是堂哥的弟子。”

“我這個榜眼,哪裡是我考出來的?真要說起來,我充其量算是個代筆,該是堂哥刷出來的纔對。是不是堂哥?”

蘇洵這下樂了:“少給你堂哥戴高帽,子瞻子由不也是我教出來的?怎麼也沒中得一甲?”

蘇油笑道:“那不是你對子瞻子由所耗的心力不如小弟嘛!再說了等今科制科過後,你就不會再說這話了。”

“你還沒聽說嗎?那些想要投試製科的選官士子,一聽子瞻子由之名,主動棄考的不在少數。”

蘇洵嘆氣:“你呀,你仕途的起點,已經比堂哥我的終點還高。今日之後,我也怕是幫不上你什麼忙了……”

“你們叔侄兄弟三人,你明潤謙和,平心靜氣,從小到大沒見你有過怒容,不擔心。”

“子由也是沉肅的性子,我也不擔心。”

“子瞻,主要是你,你那套性子……”

蘇油正色道:“堂哥,人之安樂與否,在心懷是否暢達,不在際遇高下,貧富之別。”

“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子瞻的心境,我和子由羨慕還羨慕不來呢……”

蘇洵想說什麼,想想還是嘆了口氣:“等你做了父親,自然就明白了。”

……

此次眉山進士,當然不止蘇油一人,一起參與印刷詩集的人裡還有兩位——趙蒙,任貫。

另外兩位,史願和楊彭,落榜了,二十年後,方纔得舉進士。

《蜀中雜記》:“嘉佑六年科榜,油取第三。同榜同鄉,趙蒙,任貫。眉人皆謂此文興之兆也。”

“然後二十年,眉州幾無進士。”

“鄉中皆曰,四蘇獨收眉山廿載文運,至今有‘蘇氏出,眉山枯’之語。”

……

蘇油站在文德殿前,卻不知道趙蒙任貫在身後人羣中哪個位置。

“嘉祐六年舉進士第三人——蘇油,進!”

“嘉祐六年舉進士第三人——蘇油,進!”

不是蘇油耳朵聾了,這是唱名的規矩——“上御文德殿臨軒唱名,進呈三魁試卷,天顏親睹三魁,排定姓名資次,然後宣喚三魁姓名,其三魁聽快行宣喚數次,方敢應名而出。”

“嘉祐六年舉進士第三人——蘇油,進!”

蘇油這才邁步而出,與王俊民和陳睦站在一起:“蘇油在,躬見陛下。”

接下來便是官家扣問三魁三代,鄉貫,年甲,以表示關懷重視。

問到蘇油的時候,縱然衆人早已知曉,縱然身處大典之中,人羣裡還是出現了齊齊倒吸涼氣的聲音。

十四歲!正榜出身的一甲第三名!

這書都怎麼讀的!

垂問完畢,禮官過來,將蘇油三人請入狀元侍班,接受官家頒下的賞賜。

從頭到腳一身新,等出來之後,人就不一樣了。

綠靴簡——綠色的官袍,還有烏靴,笏板,還有烏紗帽——這是官服。

進詩謝恩,也是規矩,王俊民爲首,三魁分別上前,呈送自己的謝恩詩作。

接下來是第一頓賜筵——御筵。

趙禎估計在後宮被曹皇后提醒過,如今看起來就是在走正常流程,對蘇油沒有任何特殊。

看上去還是高興,親自賜了一首詩與狀元。

這頓飯要是敞開肚子吃那就是開玩笑了,再說宋代皇家的御筵,真不是一般的寒酸,蘇油都不好意思說有些啥。

既謝恩,新科進士們詣國子監,拜謁先聖先師。

這裡也有一道記錄手續,新科們挨着過堂,在閣下告名。

一個個慢慢來,唯恐孔老夫子在天之靈聽不清楚記不住。

政府接下來也要舉辦宴會款待進士們,這個宴叫“聞喜宴”。

分兩天,第一天宴進士科,作陪的是丞郎、大兩省的高級官員;

第二天才輪到各科,作陪的官員同樣就低一檔了。

縱然在京中有了住處,就在街口斜對面,蘇油這幾天還是不能回住處。

早在未唱名前,政府就已經安排妥當,專門設立了兩個臨時機構處理這件大事——文科狀元局和武科狀元局。

爲了表示重視,殿前步軍司還要派出鞍馬儀仗,迎引文武三魁,各自乘馬,一路簇擁,送他們到狀元局安泊款待。

文科狀元局就在貢院,轉來轉去又轉回來了。

汴京城萬人空巷,齊出圍觀。

現在三魁頭上戴的帽子叫“羞帽”——表示新科三魁驟得高位,對自己的身份還適應不了,要借這個帽子遮擋一下,以免被路人看壞了。

三魁到狀元局住下之後,就是每日好吃好喝好接待。

漕帥兩司,一文一武,給官錢供應。

除了這個,諸州府的在京守臣、諸路的三司,中央各部委——主要是制閫殿步和三司各單位,各級官員,都要饋送酒錢過來,這叫“助局”。

還是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兒——跟後世各省文理狀元一樣,從省到縣各級政府,甚至培育過人才的學校,都要給予狀元獎勵一樣。

也不是純粹的瞎吃喝,進士們還是有些事情要做的,最重要的就修訂《登科錄》。

後世各種高級幹部培訓班之後,都要搞一個《**屆**培訓班同學錄》,仍然是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這個事情非常鄭重,也是今後仕途中奧援的重要來源,由文武新科兩位狀元親自當任局長,差委一些有名有望的同年進士充當本局職事,共同辦理這件事情。

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壕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盤子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海鬼爪螺號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確的幫手第五百六十章 進與退第九百六十一章 牡丹詩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洪井第三百六十三章 掌心雷第四百一十八章 義勇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農事第二百八十七章 判卷第八百八十六章 硨磲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自反而縮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好之樂之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關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連機銃第九百五十一章 烏臺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阿司匹林的藥性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金殿文元第九百三十章 世家的養成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來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佈置第五百零二章 解決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張方平走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七患第八百三十三章 矛盾(爲盟主mercury11加更!)第九百二十九章 橫山關第五百二十九章都是熟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打靶第六百二十四章 禪師第五百八十九章 民夫第五十二章 賣魚搭檔第一千零五章 島礁和泡沫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樑乙埋的顧忌第七十七章 蠻部第四百五十三章 銅礦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力勝錢第五百二十七章 趙郡李家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騎兵合成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學問還沒丟第十二章 牛雜可是好東西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關撲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推演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抗旱第七十八章 指點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學問還沒丟第四百七十七章 小妹的男朋友第九百七十二章 通通不認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漕船第一千五百章 問卷調查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泡溫泉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五百七十一章 你們越線了第七百三十三章 賈憲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大婚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繼任者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幫助遼國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王珪的家事第五百一十九章 河害第八十二章 常數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動員第一百六十章 大理第二百九十一章 改造第一百七十一章 陸路第二百九十五章 國舅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學員斥候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劉猢猻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學堂第一百七十五章 寶貴的爐渣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潛移默化第五百四十九章 再見章惇第四百九十五章 掛綾查賬第四百四十八章 試射第八百三十八章 會飛的貨物第八百六十九章 張道長第九百五十一章 烏臺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墳場遊說第九百三十五章 盛世第六百九十一章 吐蕃智將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矛盾根本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發展路線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琉璃珠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龍雀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一個承諾第六百零九章 衝擊相府第三百四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一百二十六章 翊衛仙卿第二百四十八章 至寶丹第七百八十章打魚摸蝦甲天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孫能第五百九十七章 廣銳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國舅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明潤救我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風箏第六百六十九章 推演第九百四十三章 秉常第五百五十六章 荊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