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問題的本質

第三百六十七章問題的本質

一通忙亂之後,隊伍這纔出發。

馮老漢對地理熟悉,在前邊帶路。

蘇油一路上狐疑地打量着張麒,將張麒看得心裡有些發毛:“少爺你老是看我幹啥?”

蘇油冷笑道:“少爺在思考一問題——爲什麼你不流鼻血?”

張麒莫名其妙:“這東西還有作陪的?”

蘇油說道:“老實交代,你有沒有去那條淨是女人的巷子?”

張麒臉騰的一下就紅了:“我沒有……別……別瞎說……”

蘇油恍然大悟:“哦……原來這就是真相!張小七你好不了了!”

張麒慌得上下亂擺手:“真沒有……”

蘇油伸手向上指了指:“對天發誓。”

張麒更慌了:“懶得理你!少爺你真無聊!”

說完拍馬跑前邊去了。

蘇油摸着下巴,喃喃道:“哼,有什麼了不起的,還不是仗着臉好看,那是人家在嫖你還嘚瑟……”

一路來到渠首,李老栓下馬勘察了一陣:“少爺,這裡確是老渠,但是如今河都改道了。”

蘇油看了看環境:“沒想到涇河源的水如此清澈,看來還是植被問題。”

李老栓打開地圖探究了一番,又擡頭看了看這一帶的地勢,伸手一指:“小七,你先去那裡,把標杆立起來。”

張麒生怕被少爺逮着追問,趕緊拍馬跑了。

蘇油從拳毛赤身後取出經緯儀來架好,測量了幾個方位,一番計算之後,在地圖上連了幾條線,用筆尖指着交叉位置:“爺爺,我們在這個位置。”

李老栓是直接用手,拇指和食指成九十度角,對着幾個標點,伸直手臂,先左眼後右眼瞄了幾次,笑道:“少爺是錯不了的,這法子還是拴住當年教我的,真好使。”

蘇油說道:“主要還是圖畫的精準。”

說完有用筆尖在地圖上指了一下:“這裡埋着一個地樁,編號是渭北三三五九。”

就聽石薇喊道:“小油哥哥找到了,快過來。”

蘇油將經緯儀搬過去,對面一個小丘上,張麒已經立好標杆,舞動紅色小布旗,吹響了哨子。

接下來幾日裡,幾人風餐露宿,在渠首一帶進行測量工作。

李老栓的地圖冊上,一條新渠漸漸勘測成型。

蘇油和張麒插上最後一根杆子,看着從山丘後方連綿到老幹渠的木樁上飄着的紅布帶,蘇油問李老栓:“李爺爺,一共有多長?”

李老栓說道:“半里地一根,三十根棍子,十五里。”

蘇油轉身問馮老漢:“里正,能組織出多少人工?”

馮老漢搖頭:“四里八鄉丁壯齊上陣,兩三千人吧。”

蘇油說道:“那不行,返青之前水渠必須修好,否則會影響苜蓿的收成。”

張麒列式計算:“這裡地勢平坦,我們按水渠橫截面積九平米計算,兩千五百人的施工隊伍,一個月完成的話,人均需要挖土三十方左右,一日一方土的樣子。”

蘇油問馮老漢:“一日兩百文工錢,能完成不?”

馮老漢“啊”了一聲:“還給錢?”

石薇立刻算出結果:“小油哥哥,那這段渠工錢大致在一萬五千貫,要管飯的話當在兩萬五千貫。”

張麒算得更細:“少爺,那這渠只算土方的話,摺合下來大約是一貫半一米。”

李老栓有些不明白:“少爺,這算法沒對啊,我們渠首位置選得好,只需將挖出來的土堆設在渠道兩側,那所挖土方只需要一半就夠了啊,工程造價不是還該少一半嗎?”

三個小的你看我我看你,頓時覺得自己傻到家了。

張麒立刻說道:“看吧,這就是做應用題做出來的後遺症……”

蘇油給了張麒一腳:“你倒是甩得一手好鍋。太好了,就按李爺爺所說的來,既然造價不算貴,那就讓大石頭弄預製板,我們要搞就搞好,這鄭國渠搞好,起碼得是百年之利!”

馮老漢說道:“呃,官人你怕是弄錯了吧,這渠不是鄭國渠,鄭國渠在涇河下游,灌溉的是關中,不是涇原。”

蘇油訝異道:“怎麼可能?這不是鄭國渠上游配套水利工程?”

馮老漢說道:“老漢也不太清楚,不過聽老人們說,這是前秦苻堅,仿照秦代鄭國、漢代白公渠開的。”

蘇油感覺臉火辣辣的疼:“是嗎?那我再回去翻翻書。”

馮老漢好擔心:“官人,那這渠,我們還修不修?”

“修!當然要修!”蘇油對李老栓說道:“那大致就這樣,馮里正你去通知各村,我們以村爲單位,以長度計價,驗收合格後,一貫半一米,三日一結!”

馮老漢有些懵:“這一米,得是多少?”

蘇油將捲尺拉開鋪地上:“這麼長!”

馮老漢興奮壞了:“這樣的好事兒,那我們燒着鬆柴火把給官人幹啊!”

蘇油給馮老漢打預防針:“是給自己幹,而且人越多越好!你可不能只想着自己村掙錢,不通知到位。這渠早一日修好,你們就早一日獲益,眼光要放得長遠知道嗎?要是給我知道你有私心,嘿嘿嘿……”

馮老漢躬身道:“官人這話說得,就憑你送老漢那頭大鹿,老漢都不能起了瞎心幹這事兒!”

回到龍首村,休息了一晚,蘇油就準備要回渭州了。

李老栓對蘇油說道:“少爺,那我便不回了,這整渠的章程我還得與馮老哥好好說道。”

蘇油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李爺爺,這裡條件……”

李老栓眼裡閃着淚光:“我們李家佔了少爺十年的好處,老漢如今總算是有了有用之處。少爺,你就成全老頭,讓我報效一場吧。”

蘇油拉起李老栓的手:“爺爺言重了,你對蜀中鹽業做出的巨大貢獻,足以樹碑立傳,名傳千古。不過你老人家既有此心,那蘇油就……多多拜託了,你便是監造大匠。”

李老栓開心了:“那你趕快回去,城中多少大事情等你處理。我這邊你自管放心,保管給少爺辦得妥妥的。”

回到渭州城,蘇油還沒有坐穩,蔡確找過來了:“太守,鎮戎知軍求見。”

蘇油說道:“這小隱君,龍首村離他駐地那麼近他不來拜見,非得等我回城。”

蔡確點頭:“要不晾他一晾?”

蘇油笑道:“晾了不是壞我遇事立決的名頭?一齊去看看吧。”

來到會客廳,種詁一身士人便服,正在欣賞廳中陳設,眼睛落在一個黃白銅相錯的博山爐上,看得入神。

博山爐都是羣峰擁立的形狀,但是此爐極度精巧,溪邊有一頭白銅微雕小鹿在飲水,山腳林子邊有一頭黃銅微雕的老虎,露出半個身子,正待出擊。

種誼在一旁侍立,見蘇油過來,輕咳了兩聲。

種詁沒有反應,直到蘇油叫了一聲:“大質。”

種詁這纔回過神來:“哦,末將參見太守。”

蘇油說道:“喜歡這香爐?那一會兒你就帶走吧。”

種詁躬身道:“這個太貴重了,使不得。”

蘇油笑道:“你如何看出它貴重?”

種詁說道:“這就是蕃部傳言的秘金秘銀吧?鑲嵌工藝如此精湛,筆畫入微,這是——雕磨的?那功夫就費大了。”

蘇油說道:“這些全都是榷賣會上準備與蕃部交易的商品,大質你看如何?”

種詁取過一枚琉璃鏡,琉璃鏡一角玻璃後邊,還有一枝設色牡丹,旁邊有一句詩——“雲想衣裳花想容”。

種詁看着鏡中清朗帥氣的中年面龐,理了理鬍鬚:“這麼貴重的東西,蕃部的人怕是買不起吧?”

蘇油說道:“反正到時候競價,價高者得,這個我不擔心。就算蕃部買不起,他們也有本事兒將東西賣到西夏去。”

種詁有些拿不準:“會不會資敵?”

蘇油說道:“通商和資敵,是兩個概念。”

“通商的目的,是互通有無,是相互從對方獲取自己所需的資源,所謂資敵一說,是敵方拿到資源後,對資源的利用,比我們高效——這纔是問題的本質。”

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困難第六百四十章 賜第第一百零三章 鱔魚第六十七章 制曲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師爺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忠直第三十四章 蝕刻第五百七十五章 樞密院第九百九十二章 當家長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龍筋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太后與皇后第五十五章 老軍第五百零二章 解決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龍門陣第三百一十九章 九鬥碗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試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教訓第三百三十三章 蘇頌第二百九十七章 致用之學關於官制第五百二十三章 河鮮宴第三百三十三章 蘇頌第七百零四章 求退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討論第六百七十三章 好消息不斷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瑕疵第七百零六章 商議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科舉改革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蘇軾獲釋第九百零六章 兩分五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訪談第七百六十八章 錯過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嘴仗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占卜第九百二十四章 解封卷子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種珍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後世之美第四十二章 八菜一湯第五百七十六章 要求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獻策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文殊奴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大戰的腳步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神醫第九百九十七章 摸螺螄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蔡卞(爲白銀盟主老E先生加更)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遼陽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女直第四百六十章 第三個自己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大河之威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一夜第九百一十三章 新聞第三百六十章 綱領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很大宋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西路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想他們了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醜話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天選第六百九十八章 蔡京第二十章 明道致用第六百七十八章 金姐兒第一百零三章 鱔魚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大敗第三百七十五章 董氈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終總結模板第三百九十一章 樑屹多埋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風雲再起第五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侄子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反駁第一百二十五章 被打臉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沈括所見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七百七十八章 見老鄉第七百五十章 海鮮第八百二十八章 齊射第四百八十九章 遊玩第二百一十二章 同學紀念冊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人皆有之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攻城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科舉改革第八百八十章 缺女人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樑乙埋的顧忌第一百二十一章 蠶市第七百四十六章 禮尚往來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季常公第六百零一章 求情第四百二十八章 他怎麼敢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不信就是蠢第一千零一十章 蘇油的不靠譜第八百四十二章 王韶醒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老員外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五章 春天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小兩口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女直第五百零八章 新宮殿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鬼章的謀略第六百八十九章 國家預算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書生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飽便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