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好年景

第四百零一章好年景

這東西涉及到有毒的氯氣,還容易爆炸,因此密封,殘餘氣體分解,物質轉化過程的監控都是必要措施,玻璃器皿沒有出來之前,是在作死的事情。

生產時要戴上豬嘴面具,保持通風;存儲和運輸也要特別的小心,不過有總比沒有好。

接下來,紅磷。

紅磷的生產相對簡單,用磷礦石,硅石,焦炭粉碎混合,封閉焙燒,將蒸汽送入冷凝鍋,就得到粗磷。

粗磷用蒸汽加熱攪拌,底部便可以得到純磷,除雜後倒入冷凝槽,得到的純磷叫黃磷。

黃磷放入密閉鑄鐵燜鍋,放入油鍋加熱,溫度低於四百度,數個時辰後後,黃磷便成爲紅磷。

用稀薄的燒鹼溶液將殘餘黃磷除去,再經過過濾洗滌,得到純淨的紅磷製品。

這東西還不能直接用,和甘油一樣,需要加入穩定劑。

紅磷的穩定劑就是氧化鎂。

氧化鎂就不勞蘇油操心了,張天師對井鹽滷素和金屬的研究是最早着手的,到如今已經經過了十多年。

這東西在自然界本來就存在,叫做苦土。小天師的研究重要之處在於,他用純鹼溶液從鹽滷中提取出了氯化鎂,再轉化成氫氧化鎂,焙燒後成爲氧化鎂,並且通過化學實驗,證明了苦鹵中的氧化鎂和苦土焙燒後的物質是同一成分。

而且這東西用途極廣,蘇油目前正需要。

它是分餾原油的添加劑,潤滑油的重要補充成分,還可以做除硫劑,高溫爐磚,金屬成品熱處理的隔離劑,玻璃陶瓷燃料的顏色穩定劑,皮革鞣製的退礬劑,麪粉和糖的防結塊劑……

禽畜飼料中添加這個,可以保證減少禽畜肌肉抽搐,提高產奶量產蛋量,提高禽畜幼體的成活率。

可以說和渭州種種產業息息相關,最關鍵的是,能夠很方便地從鹽滷中得到。

所以說,高士林拿去討好宮中的火柴,其實只是巨大冰山浮出水面的一角,下邊纔是以三酸兩鹼爲基礎的化工體系支撐。

……

龍首村的麥子豐收了,追了幾輪肥,這裡的麥子畝產達到了五百斤。

老馮家是蘇油親抓的農事,三十畝麥子,足足收了一萬七千斤。

蔡確聽聞後,親自來到龍首村,指了一塊田,從收割到過稱全程監督,最後稱出數字一下就跪了。

瘋了一般打馬回衙,上奏祥瑞。

今年朝廷免了渭州的錢糧,和往年不一樣,這些實打實全都是家裡邊的收成。

馮里正對眉山人種地的本事兒那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如今他是真有給蘇油立生祠的心。

看着新婦在院子裡一邊拿拿耙子耙曬麥子,一邊喜滋滋地和妯娌商量下次工作隊來要扯點花布,就對邊上一起喝茶的李老栓說道:“老哥你看,家裡女人就是上不得檯面,這才一好過點,立馬就想着花錢,須知存財有如針挑土,花錢好比水衝沙啊。”

李老栓一身細麻短打,穿得比馮里正還要埋汰:“這才哪兒到哪兒?我家那倆忤逆,連種地都瞧不上了……再說了,一萬多斤麥子打底,扯幾尺布換身衣裳,有什麼打緊的?”

馮里正摸着家中唯一值錢的大石頭碾子:“郎君怎麼還不來?他不是說喜歡吃麪?快來啊,來了我給他做碾子新麥細面!”

李老栓笑道:“前兩天見你洗刷這碾子來着,現在村裡不是有磨坊了嗎?這玩意兒也就是擺設。”

馮里正也笑:“村裡家家收成都不錯,如今磨坊可不得閒。過兩天麥子幹了,家裡有碾子的,就先湊合着用,把磨坊給沒碾子的人家使!”

李老栓就對着馮里正拱手:“無怪少爺高看龍首村一眼,爲的就是這份厚人情!”

馮里正滿意地看着壩子上一地的金黃麥粒:“幾十頭羊,四頭豬,三頭牛,萬多斤麥子……這好日子過得,怎麼心裡邊有些害怕呢?”

“老哥,你是探花郎的長輩,能不能給打聽個實話?聽聞環慶那邊,幹仗幹得厲害?”

說起這個李老栓也皺眉:“是啊……少爺不來,多半也是爲了這個。對了,叫村裡郎君趕緊學會用風車簸子,這精面緊着隊伍後生們先用,我們這些人,就吃粗一些的,麩皮喂牲口。這打仗打的就是肚子,還有,麪條作坊也得弄起來,陝西軍多,這些可都是好買賣。”

馮里正噗嗤一笑:“你們蜀中人真是精貴,老哥我跟你說,這在探花郎治下,方纔算得上好買賣,要是換別的官,我寧願吃麥飯!”

李老栓訝異道:“憑什麼?發麪饅頭跟麪條,不比麥飯好吃?”

馮里正喟然道:“好吃是好吃,就是怕課務下來,要了老命啊……”

李老栓也反應了過來:“唉……這蜀中的制度,朝廷怎麼就不知道學學呢?明明可以吃白麪,愣生生被逼着吃麥飯……”

馮里正擺着手:“可不敢不知足,有麥飯飽腹,這就已經是幾十年難見的好光景了……就怕西夏人又打過來啊……”

土著的農人們,都在忙着收麥打麥,搞商屯的蜀中豪商們,則在忙着搭棚挖坑。

搭棚是爲了儲備乾草,挖坑是準備弄青儲飼料。

好在渭州以前沒有酒榷,小蘇探花說了,這是新產業,不知道曲子消耗量,因此就不限定各坊產出,加上酵母這東西,除了釀酒,軍隊和老百姓家中做面也缺不得,實在是沒辦法統計,因此乾脆比照蜀中,以稅代榷。

他所付出的代價,就是保證明年的渭州,老百姓安居樂業的情況下,稅收比往年翻一番。

韓琦收到奏報,將之在朝堂上一說,司馬光立刻提出反對。

怎麼着?蘇明潤是要在明年一年收兩年的賦稅?朝堂今年免了渭州錢糧,原來是玩朝三暮四耍猴子那一套呢?

韓琦只好將蘇油擬定的渭州明年的發展綱要在朝堂上進行宣讀,等到大佬們都聽明白了,不由得面面相覷。

稅收翻番,是建立在各產業翻兩番的基礎上的,蘇明潤的意思,是讓之前因黃河氾濫吸收進軍伍的那些壯丁,移一部分到陝西安置,還給了個名目,叫寄食廂軍。

富弼立刻出列大加讚賞,官家你不是要派內官去陝西嘛?廂軍的事務也是軍務啊,這事情就交給內官們去辦好不好?

司馬光也立刻明白了過來,蘇明潤這套下得可真精緻!

重振陝西,需要人口進行建設,讓廂軍寄食屯田,既解決了陝西人丁不足的問題,又解決了部分朝廷冗軍的問題,還堵住了官家派內官插手軍隊的路子。

士大夫和皇家對核心權力的爭奪,這就是貫穿整個大宋歷史的朝堂生態。

司馬光,歐陽修,富弼等人,在內官和皇權插手陝西軍隊,與改廂軍爲屯田軍的二選一題目中,天然地和蘇油站在一起。

然而這時候趙頊笑眯眯地站了出來,可以是可以,不過大宋缺馬,缺牛,也是無奈的現狀。

因此諸位相公,內使負責的這幾支廂軍,產業得均衡,不能光種地,是不是還需要配套畜牧業。

養馬養牛技術難度有些高,一來就搞可能不行,要不,先從種草養羊這種簡單的開始,練練手?

韓琦和司馬光你看我我看你,穎王爺長大了!學會將計就計給人反下套了!

於是朝堂上就這樣愉快地決定了,至於內使們願不願意從正軍監軍變成建設兵團首領——我們管他們去死!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集體智慧第十二章 牛雜可是好東西第七百二十五章 鉅艦第一百零六章 五金博士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黑心章楶第一百六十章 大理第六百二十三章 瑤族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論黨爭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開會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算賬第七十一章 文理第三百八十章 學問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積極防禦第二百二十九章 論計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德政連連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府兵第三百零七章 水轉大紡車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堂課第二百七十三章 汴京臘月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舊部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兀鐗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敵友難分第二百八十一章 強作解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蘭交會第五百七十章 蘇軾被彈劾第四百三十八章 日曆計算器第五百八十九章 民夫第七百三十一章 手實法第四百九十二章 紅臉白臉第五章 血旺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大練兵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背鍋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水師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見面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破陣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兇險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電報第七百零四章 求退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事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氣跑了第五百九十九章 永興軍第五百四十二章 嵩陽書院第四百九十四章 金獎第五百八十二章 勝利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美食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招募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萬人敵第五百七十九章 隔斷天都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巫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海潮論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八百九十一章 玩翡翠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天賦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金蓮華炬第四百六十九章 神機銃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大婚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神宗歸位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尚書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旱情第六百五十六章 建議第一百八十一章 尊重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頂級武力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藥局第四百六十章 第三個自己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巧法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海潮論第二百二十五章 美質良才第二十三章 瓷片第七百零五章 小人之心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賀禮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王師儒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彈劾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五百二十二章 橫有橫的資本第六百五十七章 木徵的逆襲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定音第九百零三章 專業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夏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蘇軾送東西第十九章 蘇家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耶律延禧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生離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吳家莊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析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史書的下面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醜話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國力的衰漲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推演第七百四十四章 曬鹽場第九百二十二章 殿試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幫助遼國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臨終對話第三百七十五章 董氈第九百一十三章 新聞第六十三章 扎染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矛盾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洪井第九百一十七章 大敗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勾引第二百四十二章 永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