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

第四百四十三章迎娶

除此以外,石家還要送四個禮盒,裝着茶餅果物,另外羊酒也要按男方禮品的一半回送。

最特別的,是還要用空酒樽一雙,投入清水,盛入四條金魚,這個叫“魚水樽”,表示“魚水之歡”。

樽內還要插上一雙筷子、兩株蔥,謂之“回魚箸”。

金魚不是後世的活金魚,而是真正的黃金打造的魚,筷子是銀的,蔥是彩帛裹成的,這是有錢人家的規矩。

石家的魚水樽比普通有錢人家厲害多了,用的玻璃樽,裡邊的金魚是石富的手藝。

頭,尾,鱗,鰭,是分別製作的,然後用金絲細環串接成一條金魚的樣子,掛在絲線上放入樽中,挑着一走起來,魚兒在玻璃樽內搖頭擺尾張嘴劃鰭,就跟是活的一般,看得幾個小子咋舌連連。

送完定禮之後,兩家的婚事就算正是定了下來。

按道理接下來還有一段觀察期——“全憑媒氏往來,朔望傳語,遇節序亦以冠花彩緞合物酒果遺送,謂之‘追節’。女家以巧作女工金寶帕環答之。”

之後纔是擇日送聘。

蘇油當然恨不得今天下定明天送聘,可是卻不行,薇兒的誥命,還有皇后和太后的添妝,尚在路上。

這是外臣從未有過的待遇,是天大的體面,再着急上火都得等。

五月,誥命終於送達眉山,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石薇被朝廷冊封爲樂於縣君。

樂於是二林新設的一縣,縣君在宋代,應該是四品封誥。

然而蘇油的官職纔剛剛升了中散大夫,按道理石薇應該封宜人才對。

不過石薇既是權貴,又立了大戰功,朝廷最終用這種方式,算是給她獎掖和補償。

較真起來說,石薇的品秩居然比蘇油還高了一品,那麼這個誥命就相當於是人家小姑娘自己掙的,而不是靠沾蘇油的光了。

這個問題在蘇油這裡不是問題,要不是穿在大宋這個悲催的時代,他當個米蟲駙馬混吃等死都沒意見。

皇后送來的添箱,是一頂珠翠團冠,太后的添箱,是自己常用的一個金帔墜,外加一副頭面。

兩樣都是命婦的飾品,婚禮也用得上,這份體面,眉山人得嘖嘖稱道好些年。

萬事俱備,只欠吉日了。

五月十二,五嫂再次出發,代表蘇家往行送聘之禮。

聘禮就是幾箱當年大理帶回來的東西,被八公藏得好好的誰都不讓碰,只在時疫時用了些黃金,如今必須補上。

這也是當時富家的習俗,叫“三金”,即金釧、金鐲、金帔墜。

蘇家小郎是做官的官人,叫仕宦,光送黃金太俗,因此還要添搭銷金大袖,黃羅銷金裙,緞紅長裙,或紅素羅大袖緞。

這些都是小鼠娘子的繡工,六嫂之所以那麼驕傲,就是因爲家中新婦的女紅,別說可龍裡,就連整個西南都是魁首。

之外的,就是珠翠特髻,珠翠團冠,四時冠花,珠翠排環等首飾,及上細雜色彩緞匹帛,加以花茶果物、團圓餅等。

加上羊,鵝,酒等物,滿滿當當湊了十八擡。

石家接受聘送,亦以禮物答回。其中有綠紫羅雙匹、彩色緞匹、金玉文房玩具,同樣要有珠翠須掠,女紅製品。

更要有謝媒的媒箱、金銀的盤盞、官楮、花紅,禮合等。

送禮送到這裡,算是告一段落。

“自聘送之後,節序不送,擇禮成吉日,再行導日,禮報女氏,親迎日分。”

不過蘇油時間緊任務重,也就不再等了,五月二十二,定爲婚期。

先三日,五嫂再次出發,替男家送花髻、銷金蓋頭、五男二女花扇,花粉、洗項、畫彩錢果之類,這叫“催妝”。

女家答以金銀雙勝御、羅花襆頭。

本來還應該有綠袍、靴笏等物的,但是蘇油如今是正經五品,幾年前就超越了綠袍這個級別。

所以朝服就是喜服,靴笏都是朝廷頒發給蘇油的真傢伙。石家根本用不着拿綠色的假朝服來寄託對女婿的美好希望。

前一日,石家上門了,老安人親自帶着一幫夫人女使,先過來鋪房,掛帳幔,鋪設房奩器具、珠寶首飾動用等物,這道手續,叫“暖房”。

佈置完畢後,老安人便吩咐親信婦人和從嫁女使,看守房中,任何人不準進入,等待新人的到來。

迎親的日子終於到來了。一大早,八公便身着新錦袍子,招呼小七他們的行郎隊伍準備。

寅時大吉,行郎們兩個一排,穿着綠色小袍,手裡拿着各種物事如花瓶、花燭、香球、沙羅洗漱、妝合、照臺、裙箱、衣匣、百結、青涼傘、交椅等——這些東西叫“執色”——興高采烈地出發。

前邊帶路的,是專業的婚禮承辦隊伍,叫“授事街司”;

中間還有從教坊司,私館借來的官私妓女,乘着馬,她們一會兒有引領新娘的職責;

還有一班倩樂官,就是是鼓吹班子。

中間夾擡着一頂花檐子,就是花轎,一起前往石家,迎娶新人。

蘇油是不出面的,被打扮得紅頭花色,就在家中正堂高位上傻乎乎地坐着,等待就好。

隊伍伊伊哇哇熱鬧非凡,吹打着從可龍裡出發,沿着江邊竹林石道,過了新橋——這橋如今被百姓們呼爲探花橋——一路來到石家堡。

沿途的漁人樵夫,田間農人,都帶着笑;路邊奔跑着許多孩童,唱着兒歌追隨;就連四里八鄉,都有不少人趕來看稀奇。

石家堡前早就張紅結綵,擺好了羊酒禮款待行郎。

這邊也有一套班子,由石富領着,笑眯眯地對迎親隊伍和圍觀者散花紅、銀碟、利市錢。

吉時一到,樂官指揮着班子努力吹打起來,摧妝的曲子驚得早起的鳥兒們都飛遠了。

兩邊的茶酒司授事勾管站成對臉,開始互唸詩詞,爭誇聘禮和嫁妝的豐厚,非要壓過對方一場。

精彩的對句惹得圍觀者紛紛叫好,一起催請新人:“出閣登車了。再由得禮官顯擺,該錯過吉時了!”

伴嫁娘子扶着蓋着蓋頭的石薇出來,既已登車,擎檐從人又開始作怪。

嘴裡唱唸着求利市錢酒的詩詞,腳下磨磨蹭蹭地不肯啓檐,直到石富笑呵呵地塞了些小紅紙封過去,方行起檐作樂,一路吹打着朝蘇家走去。

迎至蘇家門首,時辰將正,樂官妓女及茶酒等人,將大門堵住,又是一場拼詩,這叫“攔門”,以求利市錢紅。

克擇官執花出來,從官手裡拿着一個盛着五穀豆錢彩果的簸箕,望門而撒。

小娃子們一路跟隨等的就是這一刻,呼喊着上前爭拾,這個叫“撒谷豆”,以壓青陽之煞。

克擇官請新人下檐,一妓女面朝花轎,捧鏡倒行,數命妓女執蓮炬花燭,導前迎引。

兩位石薇的親信女伴,左右扶侍而行。

蘇家門前,早已經鋪上了青錦褥,石薇跨過上邊擺放的馬鞍,進入中門,扶入新房中少歇。

女伴放下房中懸掛的彩紗帳,謂之“坐虛帳”。

蘇家的本家親戚們,送上客會湯次,每人備酒四盞,接待女氏親家,及親送客人。

蘇油身穿熏製過的嶄新朝服、頭戴金花襆頭,臉上還撲着香粉,一任女家圍觀。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兩賦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商都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準備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新氣象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狙擊手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潛在產能第六百零八章 交流輪訓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辛娘第四百三十四章 請假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老都知第五百四十七章 風波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情報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史書的下面第三百九十章 被嚇和嚇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荊湖建議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遺香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日心說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明潤救我第五百四十章 國有軍工企業的福利第四百一十章 彈劾來了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大軍第二百四十九章 措施第七百一十一章 離京第六百七十四章 《免行法》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意外第三百六十三章 掌心雷第一百八十六章 酥油第二百三十三章 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神醫第兩百零一章 可龍裡號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五臺山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本末第一百七十四章 範先生第一百零八章 無聊第九百四十八章 審理第一百二十六章 翊衛仙卿第八百八十九章 大法螺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出征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危機第四百九十六章 密會第七百一十一章 離京第三百零三章 幫手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遺囑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又見謗詩第二百九十三章 遼人臨觀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報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操典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敦煌遺書第七百八十九章 李士寧第八百八十章 缺女人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國力的衰漲第二百五十四章 少年行第九百零七章 各有勾當第二百一十七章 橋的題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利弊之爭第五百八十章 蕭關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翁翁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通海之家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殿試第五百二十二章 橫有橫的資本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死牛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三百零二章 煙筍排骨第四百七十一章 議論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化石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沈括入門第二百零八章 心累第八百五十章 大魚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舉措第六百三十六章 課程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華東心臟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三百六十章 綱領第一千零五十章 聖旨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非汝輩可議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本末第一百六十章 大理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大勝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發展計劃第一百二十四章 別人的奇遇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無條件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光屁股重騎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天賦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許炫富詔第四百三十四章 請假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宮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孩子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勾引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安答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講解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朝堂清寧第一百七十七章 長刀第八百四十四章 李舜舉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飽線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不武之謀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自反而縮第八百八十四章 議定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兇險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形勢不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