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換俘

bookmark

第四百六十一章換俘

從士卒入政府,大宋唯狄青,郭逵二人。

而且蘇油認爲,郭逵的能力展現在戰略上,比狄青更高一籌。

當年大宋方議取靈武,逵曰:“地遠而食不繼,城大而兵不多,未見其利。”未幾,涇原任福以全軍沒,人服其先見。

陳執中安撫京東路,請其爲將。

當年陳執中與賓佐論當今名將,共推葛懷敏。郭逵在一邊插嘴:“懷敏易與爾,他日必敗朝廷事。”

陳執中非常憤怒,過了幾天,卻又將郭逵召入府中,問道:“君何以知葛懷敏非名將而敗事邪?”

郭逵說道:“喜功徼倖,徒勇無謀,可禽也。”

執中嘆曰:“君真知兵,懷敏既覆師矣。”

不過這娃相當會做人,因此命運比狄青好了很多。

這娃年輕時已身材魁梧,喜歡每天懷揣兩塊餅,在汴京的州西酒樓上讀《漢書》。

餓了就買一升酒,就着餅吃,然後再讀書,直到日落後纔回家。

蘇油對這傳聞感覺非常好笑,當年自己聽着打鐵的聲音才能讀書,這娃要在鬧市中讀書,這簡直就是異曲同工之妙。

大家都是好演員,而士大夫們都是好觀衆。

然而與狄青一樣,趙曙的這項任命,招致了極大的朝堂阻力,韓琦同意後,還被諸多同僚抱怨。

韓琦無恥扔鍋給皇帝:“我知道郭逵不行,但是這職務就是陛下硬生生造出來的,內官和郭逵中,你們叫我選誰?。”

即便如此,這任命也沒能堅持多久,關中如今成了重要地區,相應的,渭州的戰略位置就變得極其重要。

於是郭逵轉眼就被中樞安排得明明白白,給丟去了陝西,。

要宣撫陝西,就得管好渭州,渭州無論軍政民政,那都是繞不過蘇油的。

趙頊給郭逵出了個主意,讓他效法馮京,找蘇油問計。

大宋是個雙標國度,章惇臨走的時候,秦州已經找到了金銅伴生礦,根據之前的協議,秦州出地渭州出人,金子歸秦州,精銅歸渭州。

不過指望郭逵拿銅料做軍器試驗那是不可能的,這娃如今正和狄青一樣戰戰兢兢,生怕被文官們算計。

敢用銅造所謂的軍器,別說技術上能不能成,薛向蔡確馮京他們配不配合,光是臺諫怕就彈劾不死他!

於是蘇油也只好建議他別碰那玩意兒,這事情老老實實交給轉運司,作爲蜀鈔發行儲備,也算是物盡其用。

另外作爲招商引資的好東西,銅料也能刺激各地商人榷販渭州,薛向和馮京那裡好過了,軍方也就好過了。

郭逵能夠做的,就是訓練騎兵,武裝漢人,增加四輪馬車,並且給馬車裝上板甲,使之成爲配合騎兵的運動堡壘。

這就對交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過如今有了瀝青和水泥,郭逵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和李若愚結成同夥,組織廂軍和民夫,繼續打造古渭,秦州,渭州,寧夏城,環州,慶州之間的交通道路。

隨着道路一併拓展的,還有屯田,並在沿路修建寨堡,以供戰備。

既然是穎王支過來的,蘇油也就明白,渭州軍事情報網應該交到誰的手上。

所以這封信很厚很長,而且非常重要,蘇油讓張麒親自去送。

蘇洵去世的消息已經傳到眉山,不過蘇油卻沒法再等大小蘇了。

九月,渭州大熟,西夏與渭州接壤地區卻生計艱難。

諒祚派使節到朝廷哭窮,要求用四通錢莊賬上的餘款購買糧食。

朝中君子對西夏百姓的苦楚表示同情,準備答應。

然而蘇油的奏報到了,要求朝中君子們不要光看到西夏那邊的百姓,還要看到過去年間被西夏掠去的陝西百姓!

所以買糧可以,但是必須附加條件,用俘虜交換百姓!

這道奏章,蘇油是通過正規途徑上達的,頓時給宋夏兩邊都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宋廷這邊主要是擔心戰俘回去後,會重新成爲西夏的戰力。

有御史提了兩句,但是轉眼就被壓制了下去,不仁的名聲,就算皇帝都背不起。

韓琦只好一邊罵蘇油多事,一邊吩咐郭逵與夏使商量這件事情。

西夏那邊也麻煩,本來就欠收,還要多這麼多嘴吃飯,忍痛犧牲的歲幣,換來的糧食夠這些人吃嗎?

同樣的,這話諒祚也說不出口,這些人裡,很多是他的親衛精銳,蘇油一旦高舉起仁義的大旗,那就誰都無解了。

郭逵在收到蘇油的又一封信後,一下子積極行動起來,主動地承擔了這項差遣。

……

冬十月,第一場小雪下了下來,戰俘交換工作,在石門峽進行。

馮京看着面如死灰的兩千西夏俘虜,嘆了口氣,對郭逵和李若愚說道:“你們就作孽吧……”

李若愚兩手攏在羽絨袖子裡:“這事情我們可沒一點做得差了,官家病重,我們換回五千百姓,也算是替官家佈施仁德。”

賈逵點頭:“就是這幫戰俘聽說要被送返西夏,還企圖奔逃,抓他們還費了不少勁。”

馮京說道:“我有點想不明白了,父母妻子俱在那邊,他們怎麼就不想回去了呢?”

李若愚譏笑道:“夏人本就是無父無母,唯力是從之輩。蘇明潤和章子厚的之前鬼方案,許戰俘贖身,這兩千戰俘剛挖金礦還完了債,正指望在大宋拿着剩下的金子過好日子呢,結果一棒子給打回原形,回到西夏那邊,父母妻子還在不在都兩說……”

剛聊到這裡,馮京眼見對面衣裳襤褸的大宋百姓隊伍出現了,罵了一聲:“這幫該死的殺才!”一打馬奔了上去。

宋人中男丁只佔了大半,還有小半是被西夏人用來充數的婦孺和老人,一個個還穿着單衣,凍得面色青紫。

李若愚臉色鐵青,一揮手,廂軍們趕緊揭開大鍋,裡邊都是按眉山方子熬製的翹腳牛肉湯,四通商號的陳三和李老栓也叫馬車隊趕緊過來:“快快快,毯子拿上來,準備接人,直娘賊的夏狗!真作孽喲……”

馮京縱馬在隊伍前後來回奔行,喊道:“大宋的子民們,到了這裡就算回家了,趕緊去前方隊伍那裡領碗熱湯,喝完裹上毯子上車,到了渭州城自有妥善安排,大家再堅持堅持,回家了!我們回家了!”

百姓們的腳步更快了,賈逵見一名婦人懷抱着嬰兒,趕緊跳下馬來,解下大氅給她圍上,看了一眼她懷中的孩子,欲言又止,嘆了口氣說道:“娘子,趕緊去喝湯,補上口熱氣兒。”

婦人眼神空洞地向前走着,李若愚問道:“老郭,怎麼了?”

郭逵狠狠臨空虛抽了一下鞭子,鞭子啪的一聲脆響,驚得兩邊隊伍都加快了腳步。

郭逵這才低聲對李若愚說道:“那孩子,已經……唉……”

不知道這話有沒有被隊伍聽見,百姓的人羣裡,開始出現了哭聲。

先是隱隱約約,之後變成了一片嚎啕之聲。

第十四章 好菜第四百三十八章 日曆計算器第六百三十四章 召回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復官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蕃坊第八百三十六章 章法第九百七十一章 廷對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馬彬第八百五十五章 宗兄使遼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妖師第五百一十章 萬貨集第四百九十章 經濟影響力第五百四十五章 軍工和三產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演武第九百三十一章 程嶽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八章 餞行第八百三十章 沸騰第六十一章 曲榷協議第八百九十一章 玩翡翠第一百六十一章 高兄第七百五十六章 上報中央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種鄂的方略第一千零七章 君子小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矛盾轉化第五百一十六章 分析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作爲和瞎作爲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本末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再見司馬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癒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歸來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黑心章楶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新氣象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複雜成因第二百八十一章 強作解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報第二百七十章 王韶第八百三十五章 楊曙第七百一十八章 遊說各方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猜測第二百九十二章 馬上草賦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舊城改造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貨幣化第三百九十章 被嚇和嚇人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電報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八章 餞行第七百八十六章 沈括的外交第五百四十四章 均輸法的弊端第八百五十四章 遼國中衰第九百八十章 大宋該打的仗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巫第七百六十章 各方反應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使節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婚第八百五十七章 回交州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自反而縮第一百二十二章 精品第四十八章 上表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蔡京來訪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戰爭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曾鞏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金蓮華炬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對皇帝的要求第三百二十二章 老堂哥開炮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李清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大軍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善良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再見辛娘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小孩第二百九十章 建言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沙子細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血戰第二百零七章 破甲錐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安答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鎖院第七百章 烏龍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萬人敵第五百二十三章 河鮮宴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畢仲遊第三百三十章 王文鬱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上課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來錢的路子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園林設計第七百六十九章 晚了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大爆款第七百二十八章 字典第一百六十七章 縱橫家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文釗第二百六十五章 請解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戰爭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新年前的奏報第七百四十二章 蟹粉第八百六十一章 參觀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德政連連第四百九十四章 金獎第三百八十六章 嵬名浪遇第三百八十八章 對答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定第七百三十七章 兩首詞第八百四十二章 王韶醒了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高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