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唐介病了

第五百三十七章唐介病了

次日蘇油先去將作巡視了一番,過問了一下諸多工程的情況,然後又去三司胄案。

一到胄案,才知道老唐生病了。

再一問,竟然是氣病的,而且病得不輕。

下屬說得活靈活現,數月不見,中書的矛盾已經激化到白熱的程度,唐介是被王安石氣病的!。

唐介一直對王安石就不感冒,當初趙頊想要任用王安石的時候,曾公亮是大力推手。

然而唐介卻對趙頊說王安石不可大任。

趙頊對此很不滿,問唐介:“那你認爲王安石是文學不足任呢,經術不足任呢,還是吏事不足任?”

唐介說道:“安石好學而泥古,議論迂闊,若使爲政,恐多變更。”

等到退朝,唐介對曾公亮說道:“安石果用,天下困擾必矣。諸公當自知之。”

趙頊又問侍讀孫固:“王安石到底能不能當宰相?”

孫固說道:“安石文行甚高,處侍從獻納之職即可。宰相必須有度量,而安石狷狹少容。如果陛下一定要求宰相之才,我推薦呂公著、司馬光、韓維。”

趙頊後來又問了三次,孫固都是如此回答。

趙頊心裡其實已經認定王安石了,有一次和王安石聊天,問道:“人皆以爲卿但知經術,不曉世務。”

王安石回答:“經術,正所以經世務也。但後世那些所謂的儒者,其實大多數是庸人,所以才讓世人以爲經術不可施於世務罷了。”

趙頊又問道:“那如果由你來施展,以何爲先?”

王安石回答:“變風俗,立法度,就是當今最急迫的要務。”

趙頊深以爲然,對王安石依賴日重。

直到又一次,中書呈奏官員任命的奏章,幾天都沒有消息,唐介於是去問趙頊,趙頊回答道:“這事情當問王安石。”

唐介的骨鯁脾氣立刻就上來了:“陛下你認爲王安石可大用,那就任命他,然後大用好了,可你怎麼能夠讓一個翰林學士來決定中書政事呢?!”

“最近總是聽到類似的宣喻,這個問王安石,那個問王安石,王安石認可就行,不然就不行。如此要執政幹啥?你要是認爲老臣不才,直接罷免好了!”

然而更誇張的還在後頭。

王安石奏言:“出於中書的意見答子,都以聖旨的名義下傳,但是不中理者十常八九,陛下應該令中書停止使用聖旨的名義,由中書自行出牒。”

趙頊一時愕然,啥意思?這是要取消我的權力?

唐介怒道:“當年寇準用答子遷馮拯官不當,引發討論。太宗最後拍板,說是‘前代中書用堂牒,導致權臣藉此施加威福,導致太祖時期宰相堂牒比皇帝敕命還重,這才削去。”

“如安石言,則是政不自天子出。就算輔臣盡皆忠賢,猶爲擅命;要是一旦所任非人,豈不害國?”

趙頊這才反應過來,聽了唐介這一次,也是唯一一次。

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好幾回,唐老頭本身能力有限,掰道理論實務,都不是王安石的對手,再加上趙頊偏心,每每被駁斥得啞口無言,只能回家自己生悶氣,最後不勝憤懣,竟然生了一場大病。

蘇油這才知道事情的原委,下朝後趕緊叫上石薇,一同去唐府看望。

來到唐府,老頭已經瘦得一把皮包骨頭,還伴發高熱。

叫來家屬一問,竟然是背疽!

這在大宋如今屬於高危病症,伴發高熱,說明病菌已經進入循環系統,進而引發敗血症。

蘇油和老唐也算是有感情了,老唐在三司其實就是蘇油的背鍋俠,而且是老唐主動的。

好名固然是一方面,但是以老頭這麼久的閱歷還能看不破這個?主動求仁得仁,順便保護蘇油,其實也是有的。

蘇油拉着老頭瘦骨嶙峋的手,眼淚就下來了。

唐介倒是無所謂,笑道:“明潤來了?果然虛名好不得,老夫能力不及,還狂妄地坐上參知政事的位置,折壽也是應當。”

蘇油趕緊安慰:“唐公這是哪裡話來,朝廷還多有仰賴,將養好了,繼續替國家效力纔是。”

唐介嘆了口氣:“老夫上表求去,陛下只是不允,讓我尸位素餐。你回來了,計司的事便請明潤多操心。”

蘇油說道:“唐公放心,這些有我。”

唐介似乎去了心中大事,目光漸漸渙散,拉着蘇油的手,嘴裡喃喃念道:“……聖宋非狂楚,清淮異汨羅。平生仗忠信,今日任風波。舟楫顛危甚,黿鼉出沒多。斜陽幸無事,沽酒聽漁歌……”

之後再次陷入昏迷。

蘇油心中很不是滋味。

這是唐介彈劾權臣被貶官,渡淮河的時候,遇到風浪,舟船幾乎顛覆寫下的舊作。

雖然是舊詩,可對應到如今,每一句都是那麼貼切。

老頭都已經這樣了,還擔心大宋這艘顛危的破船,以及如同黿鼉一般的小人,不過這回,怕是難以再次渡過風波,安享斜陽,沽酒聽歌了。

平心而論,王安石實在不能算是小人,只是每個人心中都有每個人的堅持罷了。

自柳宗元的《憎王孫》起,到歐陽修的《朋黨論》,如今士大夫的心目中,就是正邪不兩立,君子小人不共戴天。

他們都沒想過政治其實是一門妥協的藝術。從這一點來說,王安石,司馬光,唐介,甚至朝堂上的大多數人,都不能稱爲政治家。

反倒是那些品行和履歷上有污點的人,如丁謂,夏竦,王拱辰,才智情商,具備政治家的素質。

這上哪兒講道理去?

不敢再打擾唐介休息,從內室出來,取過醫官的方子與石薇看了,石薇點頭,也沒說什麼。

安慰了家屬幾句,蘇油與石薇出得門來,石薇才低聲開口道:“病入營血,加之年邁,大致就這兩三個月了。”

蘇油不禁有些鬱悶,想去找王安石理論,但是轉念一想這事情換在後來的程顥身上也同樣發生過。

兩人議事不諧,王安石大聲急辯,怒形於色,程顥說道:“老夥計,現在我們是在議論國事,理當平心靜氣,冷靜對待,你怎麼這樣子呢?”反過來搞得王安石慚愧不已。

說到底還是性格決定命運。

心情煩躁,想到趙抃趙老頭也已經被趙頊升爲參知政事了,決定去找他聊聊。

趙抃好道,蘇油到來的時候,僕人說老頭正披着鶴氅,在精舍焚香彈琴呢。

蘇油也無需僕人通報,悄悄摸到精舍門口,就聽得琴聲一亂,接着一聲拂弦的大音,老頭的聲音響起:“誰在外面偷聽?”

蘇油驚訝莫名:“老頭你神了啊!這是什麼戲法?”

趙抃翻着白眼:“打擾老夫清修,怎麼,有事兒?”

蘇油笑道:“也沒什麼事兒,就是想你了來看看。”

趙抃說道:“去看過老唐了?”

蘇油瞪大眼睛:“真的神了!”

趙抃說道:“這是自然之理。唉,唐公,還是耿介。”

蘇油說道:“富相公曾勸過我相忍爲國,可我這麼好脾氣都替唐公覺得不值,其實介甫公這樣,對他接下來上任參知政事是極爲不利的。”

趙抃說道:“此事不怪安石吧,朝堂上儘可以理相爭,退朝之後還想着那些,便是自尋煩惱。你怎麼知曉介甫會上任參知政事?”

蘇油說道:“這不是明擺着的事嗎?陛下數次諮詢身邊近臣介甫公可否爲相,也只是希望聽到自己想聽的聲音罷了。”

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發展計劃第六百六十七章 衛樸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馬彬第一百二十六章 翊衛仙卿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女直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文釗第二百二十三章 花邊故事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忠直第九百九十七章 摸螺螄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比爛的世界第九百六十二章 反咬第一百五十八章 東川郡第四百七十一章 議論第九百一十章 商議第八百五十二章 捕象第九百五十四章 突發事件第二百八十七章 判卷第四百二十七章 前朝舊事第五百一十一章 皇宋寶鈔第五百四十七章 風波第一千六百零一十章 新版寶鈔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文曆法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後手第七百一十三章 重會第六百六十二章 職田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變革前的祥瑞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談判第一百三十九章 展布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聞捷第四百六十一章 換俘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風向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君臣對話第二百二十八章 對與錯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盡興第四十四章 元素週期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孝奕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偵查第五百五十三章 講解第九百六十二章 反咬第九百四十二章 啓程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旱情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小孩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蹤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新年前的奏報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心理疏導第六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扎堆第二百四十五章 乞第龍山第九百三十一章 程嶽第四百三十七章 很尷尬吧?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文釗投誠第四十二章 八菜一湯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玉料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種樹第九百章 縫紉機第九百六十一章 牡丹詩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臥雲堂第六十六章 取酒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大城第九百一十三章 新聞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喪心病狂的山長們第九百七十八章 軍事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設計第七百零九章 下雨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六百九十三章 君臣之爭第九百五十四章 突發事件第二百一十章 眼鏡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忽悠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得計第四十五章 張天師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西城第八章 肚裡有貨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良謀第四百九十七章 水傀儡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延州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問詢第四十五章 張天師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攻勢第五百九十一章 倒逼第三百八十章 學問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準備第三百零七章 水轉大紡車第二百三十二章 蘇伯純第三百二十五章 夔州奏報第一千四百章 決議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信用第七百零五章 小人之心第五百九十三章 傳說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麪粉廠第七十八章 指點第三十六章 仲先公第八百七十三章 礦區第一千零五章 島礁和泡沫第七百九十八章 議事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死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出賣第四百一十四章 接戰第八百六十三章 商品交易會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