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官制

bookmark

有書友想了解北宋官職體系,說是看得頭暈,不過北宋官職體系過於複雜,據統計有一萬一千多個,這裡只能簡單地說一說。而且只說文官體系。

北宋元豐改制之前,官職複雜,我們不扯機構任職,就文官來說,分九品正從上下三十階。因爲正一品欠缺,所以一共二十九階。

然後又分散官階,正官階,差遣,勳官階,和特賜榮譽。

比如蘇油,從渭州回京,官職全稱是中書舍人,寶文閣侍制,銀青光祿大夫,護軍,判三司胄案,兼判將作監,翰林侍講,賜紫,佩金魚袋臣。

其中中書舍人,本來是起草詔令的官職,但是在宋代這個官職不任職,由知制誥及直舍人院起草詔,就是個空頭銜,叫貼職。

寶文閣侍制同樣是貼職,不過來自另外一套系統,叫館閣,就是大家常常聽說的大學士,學士,到侍制。

這一套官階非常清貴,是皇帝侍從體系,就是秘書。最高的叫昭文館大學士,只能是宰相充任,其次是史館兼修國史,只能是次相,然後是集賢殿大學士,只能是末相擔任。

還有宰相在宋朝只是個便稱,正式名稱都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就靠這個學士頭銜區分等級。

而副相的名稱,叫參政政事。

重要的宗室和宗親成員,也能掛這個職,一般節度使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稱爲使相,比如曹國舅。

再往下,就是閣名,每個皇帝一個,龍圖閣閣主是太宗,天章閣是真宗,寶文閣是仁宗,英宗。每個閣,對應的職務又有學士,直學士,侍制,直閣。

侍制以上,叫侍從官,就是皇帝身邊的人,蘇油就是從直寶文閣,混到了寶文閣侍制,之後如果不貶,會升爲直學士。

但是宋朝除了龍圖閣,以先帝館閣爲貴,所以蘇油要升直學士,那就不能再在寶文閣位置上呆了。

館閣是論資歷的,基本上只能慢慢熬,而且起步基本是科舉前三以及制科出身。

然後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東西,和翰林那一套體系是分開的,翰林學士,樞密學士,又是另一套東西,是實務。

銀青光祿大夫,是散官,散官體系從從一品開府儀同三司,到從九品將仕郎。

這個因爲蘇油不停外任,而且不斷升職,因此跳得很快,離最高的從一品,中間還隔着特進,光祿大夫,紫金光祿大夫,書寫到現在,蘇油已經再此升級到紫金光祿大夫了。

護軍是勳官,這個系統,從一轉從七品武騎尉,到最高十二轉正二品上柱國。

當然這是文官的勳官體系,武官是沒有的,這就是蘇油拿去氣人家種詁的原因。

差不多說完了,有了以上的那些,就可以確定品服。

但是有些特例,就是最後那個賜了。

宋代規定是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魚袋;五品以上緋袍,佩銀魚袋;六品以下綠袍,無魚袋。

如果正官階不及三品,但是其餘比如勳官,散官達到了,也可以穿紫袍,這就需要皇帝特旨,叫“賜”。

賜紫袍是何佩金魚袋必然搭配的,所以不會有單獨賜紫的說法,那是給和尚的,對於文官,肯定是賜紫金魚袋連在一起說。

不知道大家看了有沒有更昏,估計趙頊也昏,所以接下來過不了幾年,就會元豐改制,施行另外一套體系了。

對了,剛剛說的這些,只是朝升官,就是俗話說的京官,知縣知州那些,又是另一套了。

蘇油回京後的官職,有幾個不在上面說的那些裡,除了胄案和將作的正式差遣,還有翰林侍講和中書舍人,中書舍人是爲了給宰相班子出謀劃策的職位,是當時的參知政事老張老趙給弄的,翰林侍講是因爲蜀學有獨到之處,皇帝有時候要聽他和王安石司馬光辯論,爲了兼聽則明給弄的。

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講道理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夫人的擔心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防遼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火說說外官第八百六十九章 張道長第七百三十章 常州與饒州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大河之威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九章 試行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鄆州方略第一百七十七章 長刀第七百九十九章 樞密副使第五百四十二章 嵩陽書院第九百九十二章 當家長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鄭州第九十四章 去勢第二百六十四章 兩道菜做六天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聞捷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萬人敵第九百八十八章 尉氏的變化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父子對話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龍筋第五百四十七章 風波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抵進第五十三章 訛詐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大戰略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第五百二十三章 河鮮宴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老漢第一百八十章 洗腦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優待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計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翁翁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進士第二百三十七章《尚書祈詢》加更求票啦!第八百六十三章 商品交易會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相國寺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遼國農莊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騙子第九百一十四章 甕城戰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失蹤第九百二十四章 解封卷子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栓動小獵銃第二百一十章 眼鏡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救災第五百九十三章 傳說第一章 眉山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風華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周全第五百七十六章 要求第一千零三十章 基本教育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後勤到稅收第六百五十六章 建議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木蘭陂第一百六十一章 高兄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猜測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進士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報第三百一十章 戰鬥打響第五百一十五章 夫妻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局勢第三百三十四章 圖經本草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相國寺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西路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深夜報捷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龍雀第兩百零二章 燒白第三百四十章 奏對第九百八十八章 尉氏的變化第四百零二章 李文釗的背景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挨訓第三百二十二章 老堂哥開炮第九百七十一章 廷對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深夜報捷第八百七十一章 平爐和高爐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祭奠第三十六章 仲先公第四十一章 鐵鍋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賀蘭石第二百八十五章 授官第八百九十章 海運第一百一十一章 埋祟第一百一十二章 賣癡呆第六百二十九章 明光鎧第六百九十三章 君臣之爭第五百二十三章 河鮮宴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醜話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上課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海潮論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八百六十五章 蒲珊第九百二十二章 殿試第七十六章 在藜將軍第六百八十章 佈置(爲盟主財叔寧打賞加更)第三十四章 蝕刻第二十七章 定價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夢中詩第三百三十九章 夏使第八百四十五章 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