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打仗打出來的新法

bookmark

第六百一十九章打仗打出來的新法

就在木徵召集吐蕃潰兵,重整軍隊,準備奪回抹邦山的時候,王韶卻令部將景思立率涇原軍出竹牛嶺南路,虛張聲勢,牽制木徵主力,而自己卻率宋軍主力,由東谷小路出發,偷襲木徵後路重鎮武勝城去了!

在距離武勝十里的地方,王韶與武勝守軍遭遇。

守軍本來就是臨時在這裡集結準備入城的,沒想到王韶會神兵天降,這下毫無防備,加上如今西軍器甲犀利,士氣高昂,完全就是碾壓。

木徵派駐武勝的大將瞎藥棄城而逃,宋軍進駐武勝,這下要準備關門打狗了。

木徵得知武勝有失,魂飛魄散,急忙棄抹邦山,回軍與瞎藥合兵,欲復奪武勝。

然而這一切,早在王韶的算計之中。

木徵大軍來到武順城下時,遭到了宋軍的前後夾攻,再次潰敗,木徵的同盟軍曲撒四王阿坷,帶領其所部兩萬餘軍士投降。

木徵帶着敗兵,逃向鞏令城,被景思立緊追不捨。

木徵進城後,尚未來得及關閉城門,宋軍便已追至城下。

木徵只能棄城而走,景思立趁機奪了鞏令城。

本在城中駐守的木徵之弟結吳延徵無奈,“舉其族二千餘人並大首領李楞佔吶芝等出降。”

三日之後,西夏人才抵達武勝,結果武勝已經易手,白跑了一趟。

宋軍佔據武勝城後,河湟攻略第一階段戰役目標基本達成,王韶一戰拓地千里,招降蕃部十萬衆,大宋奪取了青唐一路之地!

而與此同時,蘇油的動作也開始了。

以吳逵爲主帥,王中正爲監軍,永興軍路燕達,折繼昌,德順軍種詁,囤安軍蘇烈,率領綏州步跋子嵬名山,加上種諤,以雪恥之姿,沿白馬川而上,一舉奪取了橫山分水嶺上的重要通道,春崗峽蛤蟆寨!

夏人寇略環慶的道路,被一舉鎖死!環慶攻守格局,發生根本性轉變!

從戰略上來說,蘇油這次出擊,無論天時地利人和,都無懈可擊。

但是從戰術上來講,用範龍山的話說,真特麼太丟臉了!老子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這回的選鋒!

所謂戰術,就是迷彩斥候帶着信鴿,放出去百里,然後諸軍呈波浪形輪動,安安穩穩進軍,安安穩穩紮寨,安安穩穩掃蕩河谷,安安穩穩爬上山坡,安安穩穩奪取寨子。

你要抵抗,我就消滅,你要逃跑,我歡送不追。

唯一亮眼的戰績,就是最後一舉奪取蛤蟆寨,蛤蟆寨是兵家必爭之地,夏人當然要瘋狂守衛。

但是宋軍完全可以用先進裝備和充足後勤欺負人家馬都快要瘦死了的夏人。

手雷,爆破筒,加上鶴脛弩的壓制,夏人基本連近身白刃戰的機會都不多。

你要出頭,我就射死,你要進寨子,我就炸牆。

戰爭在蘇油手底下徹底變了,完全就是實力之爭。

郭逵理直氣壯,老子既然兵強馬壯,有實力碾壓,對付白馬川這種直腸子地形,爲啥還要玩花活?!

最後夏人丟下五千人屍體,痛哭流涕地撤退了。

然後就是安安穩穩的運材料,安安穩穩地修城堡,安安穩穩地囤積軍需,安安穩穩佈置防守。

蘇油在渭州收到消息,寫條陳彙報中書——環慶方面地利盡入我手,臨夏前線最大一條縫隙被堵住,雙方攻防態勢發生完全轉換,現在輪到我們居高臨下,俯瞰河套平原了!

兩份奏報送到汴京,趙頊看得直搖頭。

相比王韶在熙河聲東擊西調虎離山瞞天過海以少打多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招誘策反大迂迴大切割,一堆讓人眼花繚亂的騷操作來,蘇油這次進軍總結起來就六個字——結硬寨,打呆仗!

西軍中的少壯派比如折克行,甚至太監王中正,童貫,都和趙頊有同樣的感覺,就是這種仗完全體現不出指揮官的智慧。

但是老將如折繼祖,郭逵等,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

折繼祖把折克行叫去痛罵一頓,跳什麼跳?!內官和範龍山那樣的棒槌懂個屁!小蘇老子是用打大戰的路子打小戰,在教你們怎麼在文官指揮下取得勝利!

你當小蘇老子還能在陝西待多久?很快你們頭上就會換來一個狗屁不通的文人,只有打這種仗才叫旱澇保收!

王子純那種,叫刀尖子上跳舞,你指望朝中幾個文人打得出來?!讓他們來玩這種花活,你們就等着骨頭打鼓吧!

不過熙寧五年算是有了一個神奇的開局,趙頊又有些飄了,將武勝城再次更名爲熙州,並將熙、河、洮、岷、通遠等地劃爲一路。以古渭城爲通遠軍,王韶知軍事,併爲秦鳳路安撫使。

爲了讓部隊有充足是軍用,還要增廣武勝城,王韶請效仿蘇油,開延邊市易,將榷市固定化,其貿易大宗,基本上全部來自蜀中,主要是蜀茶,絲絹,瓷器爲主。

當然還有就是奢侈品——眉山錦,二林馬鞭,渭州五穀燒,花紋短刀,彩色玻璃製品,大理五彩琉璃燒嵌銅器,黃白銅器。

王韶那裡沒有皇宋銀行,爲了及時解決流通問題,加強守備,這娃“募漢蕃有力人,假以官本”,“令坐賈量出息,以賒價入官。”賒貸官錢給蕃漢商人,收取短期利息。

不到兩個月,收足軍用十萬緡。

此戰之後,龍圖閣直學士、知渭州蔡挺終於挪窩了,升爲樞密副使。

知鄭州呂公弼,對準工業化產業管理也算上路了,爲宣徽南院使、判秦州,蘇油和洪江肩上的擔子算是減輕了不少。

十萬貫就讓王韶開心得不得了,可在蘇油那裡,這娃瘋狂刺激內需,僅僅發賣農器和小水利機械就不止這個數。

加上羊毛產業,罐頭產業,石油產業,以及各種軍需物資供應,皇宋銀行陝西分行,今年以秦州金銅礦務爲本,投放流通貨幣六百萬貫,纔沒有出現錢荒!

王安石覺得王韶這法子太好了,“洮河東西,蕃漢集附,即武勝必爲帥府。募蕃漢有力人,假以官本,置坊列肆,使蕃漢官私兩利,則其守必易,其集附必速矣。”

而且將思想放飛得更遠,以爲這就是漢代平準法的翻版,可以均通商品貴賤。於是鼓動趙頊,以內藏庫錢帛置市易務於京師。

一個商人魏繼宗上言:“榷貨務自近歲以來,錢貨實多餘積,而典領之官但拘常制,不務以變易平均爲事。”

“宜假所積錢,別置常平市易司,擇通財之官以任其責,仍求良賈爲之輔,使審知市物之貴賤,賤則少增價取之,令不至傷商;貴則少損價出之,令不至害民。”

“出入不失其平,因得取餘息以給公上,則市物不至於騰踊,而開閣斂散之權不移於富民,商旅以通,黎民以遂,國用以足矣。”

市易法,匆匆出臺。

ps:推書《武田的幕府》。見證日本戰國的天下紛亂,以下克上,大爭之世,無所不用其極。

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金蓮華炬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小侯爺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遊江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金蓮華炬第七百七十八章 見老鄉第一百四十章 危機與對策第一千六百章 代筆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漕運改革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戰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太原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忠直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改線第四百零一章 好年景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忽悠第四百三十六章 必須姓蘇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勝利第五百一十四章 護送第六百二十一章 弊端第九百八十九章 扁罐第八百八十七章 鐵板釣魚第二十九章 理科第七百一十三章 重會第二百九十七章 致用之學第五百五十六章 荊湖建議第五十二章 賣魚搭檔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澶州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礬樓第六百八十四章 大朝會第六百九十六章 運糧第二百四十五章 乞第龍山第一百八十六章 酥油第一百二十二章 精品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海潮論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矛盾轉化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國力的衰漲第八百八十六章 硨磲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血戰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會做官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不習慣第六百五十章 調研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集體智慧第五百五十三章 講解第五百二十九章都是熟人第三十八章 側跳第六百五十四章 調查報告第九百八十章 大宋該打的仗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小家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解禍第九章 風投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攻城第八百四十二章 王韶醒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獐子島第二十四章 史洞修第七十一章 文理第五十一章 加油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挫第一百零五章 龍腦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支持第二百四十二章 永康軍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東西皆戰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出發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敢成大事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三百八十二章 司竹監第兩百零二章 燒白第八百一十四章 小勝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計第七百二十章 奸臣分析奸臣第八百四十六章 大利第三百二十四章 朝廷大事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舊城改造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風向第三百一十四章 嘉獎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遊說第七百六十章 各方反應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分歧第七百二十六章 平家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反撲第五百六十六章 頒獎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冊府元龜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諫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生離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王珪的家事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調整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一步又一步第九百九十三章 論教育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大戰第九百六十六章 招悔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遼陽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高手和低手第七百八十五章 黃魚季第五百八十九章 民夫第一百四十一章 面涅將軍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妖師叔祖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敢成大事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遊說天都第一千零一章 有志者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馬蜂窩第二百七十四章 磨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