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理工

第六十五章理工

回到土地廟,孩子們也正在吃東西,蘇油讓張麒將錢箱搬過來放到桌子上。

箱子打開,所有人都“哇……”了出來。

張麒撿起一枚,拿袖子擦了擦:“少爺,好些銅的!”

蘇油笑道:“銅的又怎麼了,銅的一當二,十五銅錢文換一份豆花飯,什麼便宜都沒佔到,這麼大驚小怪做啥?過來點數,順便複習複習數學。”

一個孩子分了一把錢,數清楚數目後,開始練習加法。

數是數得開心,算出的結果卻五花八門,只有兩個人正確,張藻,蘇小妹。共計九貫零三百三十二文。

蘇油說道:“那就這麼定了,糟娃哥以後就是我們的會計,小妹以後就是我們的出納,沒辦法,誰叫他倆算術最好呢?大家繼續加油啊!”

所有人都喊起來:“加油!”

豆花飯利潤很高,一上午下來,毛利四貫,內務組一下子超過了鐵沙組和漁業組。

蘇油召集幾個組長過來開會:“今天賣豆花飯生意不錯,加上鐵沙和打魚,如今一天下來有九貫錢的收入,人均過了一百五十錢,算是解決溫飽了。”

幾個組長都是過十歲的大孩子,知道這事情是多麼不易,便有眼裡開始含淚的。

蘇油說道:“感謝哥哥們信任和管理,纔有了這樣的成績,不過這纔是剛剛開始。”

“大家認爲我有本事,其實不是,我只是摸到了一門學問的門檻而已。”

“這門學問,以數學爲基礎,用數學的方法格物證理,與工藝相結合,可以用來指導百工。”

“幾位大哥,蘇油想請你們和我一起學習,掌握這門學問,拴住哥以後可以鍊冶礦,鍛造;小七哥可以燒瓷,燒磚;三哥可以織網,造船;四哥可以修建屋宇;狗剩哥可以做出美食,化腥羶爲美味……”

張藻問道:“我呢?”

蘇油說道:“糟娃哥你就更厲害了,我們所有人掙來的錢都歸你調度,你能發現商機,調整生產,讓我們永遠賺下去。”

李栓柱說道:“小少爺這是擡舉大夥,城裡史大老爺都管小少爺叫着師父,我們還有什麼好說的?以後便管小少爺叫師父了!”

蘇油趕緊擺手:“這個不行,大家還是就現在這樣稱呼比較好,我想的是幾位哥哥既要照顧弟弟妹妹,又要操持生計,還要抽空讀書學習,實在辛苦,但是希望大家能熬一熬。”

“有位聖賢說過,老天爺要將大任放到你肩上之前,要先打熬你一番。熬得過的,方纔合格,成爲英雄;熬不過的,那就只能流於平庸,得過且過。”

“爲什麼要說這些,因爲過年之後,小弟可能要入縣學讀書了,到時候無法監督大家,只能靠大家自己努力,相互鼓勵。”

“學得慢不要緊,關鍵是堅持,不要停滯,不要以勞累爲藉口,日精日進,總有一天能掌握精髓。”

李栓柱說道:“今日我們便撮土爲香,敬告天地。小少爺把話都說道這份上了,再有不從,不當人子,天人共棄!”

蘇油說道:“好!總還有好幾個月時間,我便將我利用細碎時間學習的方法傳與你們,講授實踐加自習揣摩,相互啓發,不信學不出個樣子來!”

“這門學問,是以數理糾百工,便叫理工了!”

將幾個大的鼓動得嗷嗷叫後,蘇油便解散,讓內務組泡發豆子的時候,將幹豌豆也泡發了一些,然後拉着張麒燒陶去了。

陶窯很小,一窯四層,每層四個,一次只能燒出十幾個來。

不過陶窯經過蘇油多次改進,用上了稻草保溫,管道空氣加熱,燃煤技術,腳踏鼓風技術後,窯溫能達到燒瓷的程度,加上煤粉幾乎不花錢,便宜得一塌糊塗,那就不用節省,可勁燒。

再加上澆水冷卻,燒到下午一共燒了三窯。

因爲是極冷,所以得到的陶鍋是瓦灰色,質地比紅鍋更加堅硬。

張麒拿着小砂鍋愛不釋手:“少爺,這是幹啥用?”

蘇油笑道:“不是嫌棄飯食沒賣夠嗎?我們就給你們加點工作量!明天多去幾個人,將蜂窩煤爐都搬到義棚去。”

張藻回來了,還帶來了半副豬骨架:“小少爺這是又要搞好吃食了吧?別的事情也沒見着這麼開心……”

蘇油笑道:“說你們能耐大,多少吃食都不夠賣的!雞雜帶來了嗎?”

張藻笑道:“帶來了,淘洗得乾乾淨淨的,又拿來了兩口大鍋。”

蘇油說道:“債多不愁跳蚤多了不癢,我們欠鐵匠鋪多少錢了?”

張藻立馬笑不出來了:“三十貫是有的。”

蘇油說道:“沒事兒,叫大家過來休息,順便聽課。”

半個時辰識字,半個時辰算術,講完課,在黑板上留了些習題,蘇油開始洗手準備演示明日那道新菜。

新菜就是酸菜香芹炒雞雜,主要是爆炒這種方式女孩子們沒有接觸過,得蘇油演示一番。

大缸熬上豬骨,演示完畢,蘇油說道:“今後大家就這麼炒,每天輪班,一葷兩素。”

一個時辰後,豬骨湯吊好,蘇油讓女孩子們將豌豆加進去。

一直快到晚間的時候,豌豆已經爛熟了,蘇油讓女孩子們將豌豆撈了一些出來,放盆裡搗成泥。

然後敲雲板,通知大家吃飯。

因爲明日要賣飯,所以乾脆一起蒸了瀝米飯。

那就正好了,將蜂窩煤爐搬過來,蘇油開始演示明日的另一道飯食如何操作。

砂鍋加豌豆湯,然後加豌豆泥調稀,接着丟入黃瓜片,黃花,筍片熬煮,差不多了加鹽,再倒一碗飯進去煮一會兒,埋上兩片掛漿的生肉片進去,舀上一勺炒雞雜,灑點蔥花便完成了。

演示完畢,就由女孩子操作,順便給大家做飯。

蘇油則將骨架撈起來,剃下骨邊肉剁碎,讓女孩子們加到飯裡,更香!

兩個老軍今天沒來,蘇油感覺他們是不好意思,便用瓦罐裝了兩份,叫一個娃子給他們送去。

連菜帶飯一頓,三十文,妥妥的。

要是有客人問起,就說這叫砂鍋豆湯飯。

臨走的時候,提醒他們豬肉湯要繼續小火熬着,裡邊的豆子也不要撈出來,留着明天再處理,不然一晚上下來豌豆會餿,這才離去。

晚間見到程夫人的時候,程夫人開心地取出一條長圍巾來。

經程夫人指點,蘇油才知道它的真正名字叫‘帔帛’。

宋代沿襲唐服,唐代婦女在外出行走時都在肩、臂上披上“帔子”,遮風暖背。在室內或宮中則披上比帔子更長的帶子——“帔帛”。繞肩拽地,花色各異。所謂“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

到了宋代,女子“帔帛”日盛,從皇家貴婦的“霞帔”到平民女子的“直帔”都有。

這條帔帛是青麻紗製成,上面出現了自然浸染的三角形格子,格子是邊緣是深藍色,逐漸過渡到中心的淺藍色,兩者之間還有一些放射狀的深藍色冰裂紋,顯得非常漂亮。

蘇油笑道:“嫂子真是聰明,一學就會。”

程夫人笑道:“嫂子算什麼,倒是你,連女人的織物印染都懂,我都好奇你肚子裡還有多少?”

蘇油道:“其實世間萬物,均可以理格之,我肚子裡的東西,用八孃的話說就三個字,精,細,純而已。”

程夫人搖頭道:“知易行難,哪有這麼容易。”

說完又嘆息:“要是小油你的文字學問也如你格物這般的悟性,三鼎甲當如探囊取物一般。”

蘇油搖頭道:“也是嫂子那句話,知易行難,哪有這麼容易。就如這織染,誰都知道雙面有花更好,但是偏卻只能單面,不能雙面。”

程夫人不禁莞爾,將帔帛對摺,從寬變細,沒有印染的一面便被折進內層,這問題便解決了,嘴上卻道:“說得也是,那也未免太小看天下人了。”

話雖如此,可神色之間卻頗爲自傲。

蘇油也沒法不服,文字學問,八大家大宋一共六個,三個就出在這院兒裡,你敢不服?你敢不敢不服?

老老實實坐下來,打開韻學,開始唸書。

第四百二十章 衝擊第七十章 授課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計第六百二十章 利弊第九百六十九章 皇帝看大象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試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聚殲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富弼逝世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又見謗詩第二百三十九章 白龜的名字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天貼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演戲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大火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五泉井第七百八十二章 漏勺第六十九章 雀譜第三百三十八章 衝突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貪官第七百一十章 爲君之道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國考試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攔駕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李格非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扎堆第九百七十六章 始皇帝的問題第九百四十七章 王營第四十二章 八菜一湯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白災第九十五章 蛋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延禧之死第十二章 牛雜可是好東西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遊說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不信就是蠢第九百六十九章 皇帝看大象第五十七章 瓷碼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救治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受連累的朋友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戰略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好年成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阿骨打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畢觀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堂課第二百零六章 箭課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十六時辰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工程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和春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馬經第七百三十八章 誰剽竊誰第一千零五十章 聖旨第八百六十七章 龍牙港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軍事之外第一百五十二章 玩香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出賣第一百五十七章 鬥智不鬥力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反叛第七百六十八章 錯過第二百六十二章《上歐陽內翰書》第七百七十五章 溪口戰役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舉薦第六百四十一章 陛見第二百零八章 心累第六百二十章 利弊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名府第五十七章 瓷碼第二百零九章 北極院第一百七十章 快遞小哥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八百七十三章 礦區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工藝和技術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人皆有之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一夜第八百零九章 刺客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三百二十章 駕崩第六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職責第五百四十章 國有軍工企業的福利第九百六十三章 朱婕妤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甲骨文第七十章 授課第七百五十六章 上報中央第九百八十四章 精微操作第九百五十三章 謝表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困難第五百五十四章 貸與賑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老漢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兩國第五百六十三章 郭淮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反叛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偷城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運糧第五百六十七章 士子鬧事第一百八十章 洗腦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大婚第七百七十五章 溪口戰役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漕船第九百二十八章 巡視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快樂的趙煦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天賦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兇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