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河州復失

bookmark

第六百五十八章河州復失

就在這時,一隊蕃兵追着數十宋兵殺了過來,強弩義勇們都不待招呼,迎上前去一頓狂射,蕃兵攻勢受阻,宋軍總算和蕃軍脫離接觸,退了下來。

各處幾乎都是這般情況,等何遵帶着宋軍撤退到城東時,郭隆已經組織軍士,拆解房屋阻斷了街口,搭建起臨時的陣地。

陣地前方百步,點起了不少的火堆。

強弩,弓箭,長矛,已經發放到軍士們手裡,嚴陣以待。

何遵最後壓陣,監督軍士們進入臨時寨柵,卻見無數的弩箭已經搬了出來,不少軍士在寨柵後方開弩上箭。

一隊蕃人趕了過來,被郭隆射住陣腳。

蕃人裡一漢子叫道:“指揮……何指揮是我啊……”

何遵訝異:“郭巡檢……你不是該押送糧草去了嗎?”

郭隆低聲問何遵:“這人你很熟?”

何遵說道:“不太熟,牛精谷那邊的部落頭人……”

郭隆立刻揮手:“放箭!”

郭廝敦也是精明,一見郭隆擡手,頓時一個翻滾後撤,跳到火光陰影裡邊,逃避了追射。

果然,火光外,無數蕃人殺了過來。

這就明白了,郭廝敦就是內應。

郭隆冷笑道:“一身血污,偏內衣那麼幹淨,騙得了誰?!”

郭隆手底下雖然是義勇,但是弩法精湛,寨柵外百步距離,很快堆滿了蕃人的屍體。

蕃人開始搶着去撲滅火堆,減少光亮,很快寨柵後方高高拋起一些瓷瓶,落地碎裂,緊跟着變成烈火,將企圖撲火的蕃人們燒得鬼哭狼嚎。

……

牛精谷,積慶寺。

山下七百快馬一路狂奔,馬上騎手紅色的戰衣,如同熾火。

寺內牛角號的嗚咽響起,牛精谷內伏兵四起。

前方出現了巴氈角的大纛,領隊的侍禁田瓊拔出騎刀,從馬蹬上站立起來,擺成衝鋒姿態:“爲國盡忠,只在今日,殺!”

其子田永吉就在他身側,同樣拔出騎刀:“殺!”

父子二人,與身後七百騎軍,向巴氈角的大營殺去。

……

牛精谷外一處高地,王韶和李憲,正拿着望遠鏡觀察積慶寺內的情形。

李憲在一旁觀察軍事地圖。

王韶看了一陣,搖頭道:“木徵在河州依然勢大,子範,這把我們栽了。”

李憲研究了好一陣地圖,也找不到破局良策:“失了補給,那我軍只能急速退回熙州,重整旗鼓。”

王韶往地上狠狠一捶:“李師中,韓絳,誤我軍機!”

李憲收起地圖:“蘇探花說過,出兵之前沒有考慮到被文官拖後腿,就是將帥失職。馬上進入三月,本就非我軍出而爭勝之時。田瓊這次死定了,不過不能讓他白死,經略,找路繞過牛精谷,撤吧。”

王韶苦笑:“田瓊是內班侍禁,與你交情匪淺,子範可真是鐵石心腸。”

李憲將地圖裝進皮筒裡邊:“自打進宮第一天起,這命就不是自己的了,田瓊自當有此覺悟。這次能將將士們全須全尾帶回熙州,就是小虧大賺。”

王韶對李憲的油鹽不進有些無語,也有些感激:“監軍……多謝信任。”

李憲收拾停當:“不知道陛下與樞密使怎麼想的,明明有厲害軍器……唉……”

兩人起身下山,走到馬前,王韶突然一把將李憲抓住:“不對!”

李憲訝異:“什麼不對?”

王韶又聽了一陣:“怎麼沒有聽見絆雷的聲音?如果香子城失陷,那些東西,難道蕃人一點都得不到?”

李憲頓時醒悟:“難道香子城還在我手?”

王韶翻身上馬:“走!田瓊還有救!”

……

七百騎兵,已然所剩無幾。

如火的戰旗已經殘破,肩甲已然碎烈,腰上還插着一支弩箭。

父親田瓊已然中途墜馬,田永吉知道他凶多吉少了。

七百騎軍,身邊還剩下十數騎,蕃人武器不行,但騎術精良,要實現大帥拖住敵人的戰術目的,只有衝擊中軍敵陣,吸引敵軍集中軍力攔截。

這就是一項送命的任務,李叔卻好像送父親郊遊一樣輕描淡寫。

父親也只是施了個軍禮,一句多餘的話都沒有。

身側一個蕃人騎馬迎了上來,幾乎是出於本能,田永吉騎刀輕微地調整了一個角度。

一支握着藏刀的胳膊便被鋒刃切下,輕鬆地拋向半空。

蕃人的慘叫在馬後傳出,然後戛然而止。

田永吉知道,那人被身後的同袍料理了。

戰場變得詭異無比,五識有些似乎變得越發敏銳,有些則完全消失。

比如痛覺,一點感受不到,蹄聲和馬匹奔行的震顫,也很輕微。

天地間,似乎只留下了視覺,身體似乎也消失了,只有一匹馬,一柄刀,在勇往直前。

父親說過,這就是騎軍的滋味,一旦體會過這種感覺,這一輩子都離不開馬背了。

一柄長槍從右前方刺了過來。

田永吉順着槍勢躺下,不過右手卻沒有完全收回,只在馬側將刀刃翻轉向前。

這是一個老軍教他的招式,緊跟着騎刀劃過對方的馬脖子,繮繩,騎手的腰部,最後劃出一個完美的圓弧,從蕃人的馬後閃現了出來。

然後,田永吉重新起身,而對手連人帶馬轟然倒地。

緊跟着,肩部一震,田永吉知道自己又中了一箭。

中箭,意味着敵方最後攔截的騎軍已經被鑿穿,按照操典,這時就該回馬了,或者從敵方中軍大營旁邊掠過。

不過那些都是正規的戰法,今天,用不着了。

田永吉將騎刀丟下,伸手到馬臀上,一一抽下身後震天雷木柄上的拉繩,瘋狂地夾打馬腹,朝巴氈角的中軍大營衝了過去:“蕃狗!受死吧——”

隨着一聲巨大的爆炸,巴氈角的大營寨門轟然倒塌。

緊跟着,一騎又一騎的宋軍衝入大營,不少軍士爲了控制戰馬到最後一刻,根本沒有下馬,而是直接縱馬紮進了營中敵人最密集的地方。

數萬大軍,竟然被十幾騎宋軍的自殺式襲擊衝動了陣腳,巴氈角的大纛,開始瘋狂向後移動。

就在蕃軍開始混亂的時候,漫山遍野的宋軍殺了過來。

秦鳳路諸將的旗號,在陣營中飄揚——苗授、景思立、王君萬、秦鳳路經略安撫使,王韶!

最可怕的一面大旗,是明黃色,上面寫着七個大字,乃趙頊親筆——“用命破賊者倍賞。”

天子黃旗!

這一仗殺得天昏地暗,巴氈角本來只想打埋伏撿便宜,如今變成硬仗,最後實在是扛不住了,拋下三千多屍體,撤軍。

緊跟着,王韶重新進攻香子城,和城內穩守軍器倉的郭隆何遵一起反擊,將圍攻香子城的吐蕃族衆五千餘人幹掉,並奪回部分被劫走的物資。

然而沒有發現木徵的蹤影。

就在宋軍將注意力都集中在香子城周邊時,木徵卻趁機率兵,復奪了河州城!

河州丟失,香子城、積慶寺就變成了孤軍深入首尾不相及,王韶擔心陷入木徵諸部的重圍,“乃止解香子城,破積慶寺諸羌而還”。

第一次河州攻略,以失敗告終。

回到熙州的王韶,感覺河州很難一蹴而就拿下,於是改變了策略。暫緩進攻,繼續招降河州周邊的吐蕃部落。

青唐局面陷入僵持。

而田永吉竟然奇蹟般地活了下來,馬匹越過鹿砦的時候,將他拋在了寨前的壕溝裡,戰後清理戰場的時候,竟然又從泥漿裡被刨了出來。

李憲聞之,終於裝不下去了,衝到傷兵營裡抱着他嚎啕痛哭。

然後上奏朝廷請功,請趙頊激勵宋軍士氣。

趙頊召準了請功,並給出了“每獲首一級賜絹五匹”的賞格。

三月,己酉,詔贈熙河死事將領,賜田瓊禮賓使,錄其子三人,孫一人。

召田永吉回京,繼承其父的職位,統帶新成立的神機三班。

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海潮論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出擊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飽線第三百二十三章 勸解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功罪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文釗第四百一十六章 神蹟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瓠子歌》第四百七十章 生意和神器第十一章 物價第二百五十三章 控鶴軍(爲本書第一位盟主幸福前行加更)第四百零三章 朝堂的分析第二百七十章 王韶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大敗第七百四十五章 突然有錢也不好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小詩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未來宰相第九十七章 劃時代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後勤到稅收第九百五十章 商量對策第八百三十五章 楊曙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李夔第七百零八章 老酒第一百九十三章 雞丁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作爲和瞎作爲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變革前的祥瑞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蘇頌看藥第三百三十八章 衝突第九百零一章 起義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路途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閱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分割財產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統計數字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共做習題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清淨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傳承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矛盾轉化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宮中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術第四十七章 基建第一百一十三章 女婿上門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洪井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救災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大勝第三百九十章 被嚇和嚇人第五百九十七章 廣銳軍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好之樂之第四百四十章 再見可龍裡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河間府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共做習題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尚書第一千章 冬蔬菜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御屁股長瘡第三百六十九章 被拋棄了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不答應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化難爲易第七百二十八章 字典第七十九章 竹屋第一千零二十章 標準化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步兵炮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政治正確的料理第二百九十九章 衣錦還鄉第四百一十八章 義勇第七百七十四章 山寨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夏第四百六十九章 神機銃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馬彬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謀第七百八十一章 勸說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少給臉不要臉第四百一十四章 接戰第九百五十一章 烏臺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工程第六百七十三章 好消息不斷第九百九十二章 當家長第四百四十章 再見可龍裡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匪夷所思的劫糧道第七十三章 看破說破第三百零九章 計謀被識破第五十二章 賣魚搭檔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一夜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商都第四百八十九章 遊玩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分歧第六百零六章 模範村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潛移默化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發展計劃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動員第四十七章 基建第一百零三章 鱔魚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複雜性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後勤到稅收第八百八十四章 議定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打魚摸蝦第一百零八章 無聊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文曆法第九百八十八章 尉氏的變化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