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工具

bookmark

第七十五章工具

史大反過來不好意思了:“遇到小少爺一回就過一回節,總這樣怎麼好意思。這段時間裡需要什麼儘管提,菜蔬什麼的莊子上給孩子們包了!少爺你真不跟我回?”

蘇油點點頭:“這裡挺好,明日你早點來吧。”

一天的喧囂雜亂,終於安靜了下來,蘇油找來一個陶盆,裝上煤球,蓋上沙子,放入炭火上燜烀起來,準備煉出焦炭以備後用。

躺在簡陋的矮竹牀上,聞着李拴住燒起的陳艾,蘇油看着黑沉沉的屋頂出神。

蘇小妹很開心,靠過來說道:“小油哥哥,你還是第一次和我們一起過夜呢。”

蘇油笑道:“其實,我挺喜歡這種日子的,一切從無到有,用我們自己的雙手讓生活慢慢好起來,又自在又有成就感對不對?”

蘇小妹眼睛亮晶晶的:“是不是所有大人都是這樣的?然後等日子好了,他們就會相互認識,結爲夫婦,然後又生出新的小孩子?”

蘇油嘆了口氣:“小妹,你不要想得太簡單了,這世界上啊,還有很多別的人。”

“有的把你自食其力當做是他們管理得當;有的貪得無厭,希望把別人創造的財富攫爲己有;更多的,就像我們以前那樣,上無片瓦下無立錐,沒有思考也無一技之長,就如同水中的浮萍,平日裡蹣跚求活,甚至靠國家養着,稍有動盪,便是覆頂之災……”

“那是他們沒有遇到哥哥。”

“其實不是,這些人,都是國家的組成部分,這樣的人多了,只能說明,我們的國家,生病了……”

“那就等哥哥長大了,去治好它!”

“我?你又想多了,我只是被管理者當中的一員,力量很有限的。”

“哥哥不怕,你還有我們!那就等我們都長大了,一起去治好它!”

蘇油終於被逗笑了:“哈哈哈,那好吧,等我們都長大了,等像我們這樣的人越來越多了,我們大家一起,去治好它!”

第二天早上,史大又來了,還帶來了幾套滑輪。

滑輪用的瓷輪,穿上鐵軸夾定在青岡木板之內,強度那是沒得說。

蘇油指揮着大家,先將一個竹筏上層拆解,鋪扎滑道。

滑道分作兩段,一段從水邊通往土地廟邊的樹林,一段從樹林通往蘇油規劃出來的木料場。

然後蘇油開始給大家上課:“槓桿原理我們已經講過了,大家也清楚了它爲何能夠節省力量,今天我們講一個這原理的更高級應用,滑輪和滑輪組……”

“大家看,史大叔給我們送來了兩套滑輪,我們現在怎麼將它組裝成滑輪組呢……”

“現在我們開始試驗……大家看,我們往這個罈子裡倒水,當這個罈子裡的水達到一定重量的時候,繩子會通過滑輪組,將地上那壇裝滿水的罈子提起來……”

“看,罈子被慢慢提起來了,現在大家比較一下,兩邊的水,差了多少……”

“接下來我們說誤差問題,大家看,通過計算,理論上,只需要四分之一罈水便能提起來一罈水對不對?可爲什麼結果不是這樣呢?”

“……對,四哥說得很對,罈子本身的重量,是被我們忽略了的,怎麼消除這個誤差?七哥你來說……”

“很好!我們只需要先掛上兩個空壇,然後往地上那個罈子裡裝石頭,裝到整個滑輪組正好保持平衡,這樣兩個罐子的重量就被抵消,然後再加水,以水的重量來進行試驗,就更加精確了……”

“道理大家都明白了?接下來,我們便將這項試驗發現投入應用,將水裡的大松木都送到木場堆放起來!”

接下來講解滑動摩擦的原理,大家又一起商量如何減小滑動摩擦力。

再下來講解等差數列,計算如何將松木堆成幾個堆垛,如果分爲三堆,堆成三角形,最下一層該是多少根木頭。

之後便是如何根據槓桿的原理,在黑板上設計出方便取送木頭的吊車。

諸般設計完備後,大家開始幹活。

幾個大孩子給松木上釘上大抓釘,然後將滑輪盒子下方的大鉤子掛上去,幾個小孩嘻嘻哈哈地拉着定滑輪盒子邊的繩索,輕鬆將大松木從河中沿着滑道拉了上來。

然後換到另一套滑輪組上,沿着地上的竹製滑道,拉到了木場一個坡上,然後從坡的另一邊推下去。

地上釘着幾個木楔,松木滾到那裡邊停了下來。

然後便是一層一層將松木堆放起來,高層的那些得用到吊車,就是大松木做槓桿,一頭是一個結實的大籮筐,松木繫上後,將石頭放入大籮筐,一塊塊漸漸抵消松木的重量,然後通過牽引控制,將松木提到上層擺放好。

史大看得傻樂:“這麼大一片河灘,隨便擺放都行,小少爺這就是折騰。”

蘇油笑道:“這也是一個學習工科知識的實驗過程,再說這樣堆放整齊,總比丟得滿河灘都是好看得多不是?”

下午,蘇油取出陶窯中煉製好的焦炭,分配給孩子們磨粉,然後和上鐵沙,裝入石墨坩堝,用實驗室方法鍊鐵。

小產量,高精度。

不過他只能負責配比,活得拴住來做。

眉山鐵沙的主要成分,是精純的氧化鐵,還有氧化錳,因此只需要簡單的還原反應即可還原出來。

沒法實現真正的真空粉末冶金,但是通過碳粉補充,控制陶窯內的高還原環境,得到的鐵和高碳鋼,比史大搞出來的還要配比精準。

沒用多久,高碳的鋼水煉出來了。

之後便是將爐中的高還原環境通過鼓風變成氧化環境,給鋼水脫碳,得到鐵水。

再用低碳的鐵水和高碳的鋼水混合,調整鐵水中含碳量的比例,可以得到最合用的鋼材。

這方法宋代人已經掌握,就是灌鋼法的原理,不過灌鋼法是直接將鋼水加入鐵沙,沒有如此精細。

最後將鋼水倒入砂模,便能夠得到鑄鐵件。

一下午折騰,蘇油得到了一些矛頭。

高錳鋼的好處在於,即使是鑄件,只要熱處理得當,也能具備極高硬度。

接下來就是熱處理了,先通過正火讓鐵器變軟,易於打磨;磨好後再通過覆土淬火,得到堅硬的鋼件;再通過回火,繼續犧牲一部分硬度,降低鐵件的脆性;最後再精磨,得到寒光閃閃的幾件兵刃。

史大將看了一整天的戲法:“厲害了我的小少爺!”

蘇油笑道:“沒有鍛造條件,只能這樣了,還不知道要亂到什麼時候,先準備幾件防身的東西再說。今天就這樣,明天我們接着做板銼,做刀子!”

接下來兩天,蘇油晚上練焦炭,白天拉着李拴住和小七哥圍着煉爐打轉,做出來不少東西。

板銼只要求硬度,反而是最簡單的,高碳鋼趁着紅熱用斜刀拉出交叉細紋,淬水後便能得到。

其餘的粗笨傢伙,諸如鐵錘,斧頭,鉗子,鑽頭,各種木工加工工具,也都被搞了出來。

其中最精細的,是一把圓鋸的鋸盤。

爲了讓鋸盤的鋼鐵在澆鑄的時候更加均勻,蘇油將土地廟所存的蜂蠟給用光了,通過失蠟法搞了出來。

讓史大送來幾個滾子軸承,通過軸承夾住木棒,轉動起來用刀子貼近,車出圓度極高的木軸。

然後利用木軸,木製夾板,銷釘,圓鋸片,軸承,以及鑄鐵飛輪,加上工作臺面,導軌,木製刻度尺,一起拼裝起來,組合成了一架木工工作臺。

利用皮帶傳送原理,將軸承連接上一個大輪,通過粗繩傳動,一個孩子上去,像蹬自行車一樣蹬動大輪,便帶動軸承上的鋸片飛快地轉動起來。

導軌可以拆裝調整,既可以用於等距離的切割,又可以用於改出不大於鋸片半徑寬度的木板。

第三百八十六章 嵬名浪遇第四百九十八章 討論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化石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頂級武力第四百四十四章 洞房第四章 蘇八娘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終極解決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臣才天授第五十五章 老軍第六百一十九章 打仗打出來的新法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和春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趾入侵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老銀幣第三百一十四章 嘉獎第四百零八章 折銳第五百九十三章 傳說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做局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不戰而勝第兩百零二章 燒白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張與王二第八百六十四章 蒲珊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好年成第四百六十六章 歐陽修出事第二百四十章 鱖魚肥(加更,求票,月票好少)第八十二章 常數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經濟學第六百零五章 陪伴第七百五十二章 潮報第五百六十章 進與退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經略六路第八百八十三章 相州案第九百三十五章 盛世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宋自己的黑科技第七百九十八章 議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功課第三百四十一章 刺勇之議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龍筋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期活期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一個承諾第三百一十七章 狐大仙第一百二十二章 精品第六百零六章 模範村第二百四十八章 至寶丹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夏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沒想到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瘋狂第一百四十五章 隨手功夫第三百零九章 計謀被識破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敲打清醒第七百六十五章 沒活明白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馱馬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不武之謀第五百七十六章 要求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獻策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王師儒第三百一十章 戰鬥打響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招降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墳場遊說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作相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虛張聲勢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複雜性第七百一十九章 舉措第三百七十九章 交相輝映第四百一十三章 勸降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確的幫手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血戰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慘狀第四百五十二章 退軍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公然私會第四百二十七章 前朝舊事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賓圖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案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鬼章的謀略第七百九十二章 槍榴彈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折柳第二百六十八章 萬姓大集第九百六十五章 竇四第三百四十三章 建議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再見司馬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嵩陽兵工廠第九百五十章 商量對策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蘇油的家事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城西第六百四十章 賜第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穿越者第五百二十二章 橫有橫的資本第六百三十五章 相迎第六百三十二章 瘋狗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脊樑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刺客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業第五百五十四章 貸與賑第八十八章 娃娃親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西路第七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塔大殿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文和武第七百二十章 奸臣分析奸臣第三百一十六章 靈柴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