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肚裡有貨

第八章肚裡有貨

不是走投無路,加上蘇油展現了一把格物的天賦,所作所爲讓八娘覺得可親可靠,現在又一語點破她的窘境,估計八娘也不會對蘇油點這個頭。

畢竟再聰明,蘇油在八娘眼中,也是一個僅僅快六歲的孩童。

蘇油搖着小腦袋想了想,一本正經的道:“得看過纔好說。那八娘帶我去工坊看看可好?”

八娘點頭道:“行,我也很久沒有出門了。”

去和程文應打了個招呼,兩人便出了印坊。

現在的女人也不如後期,講究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鎖在深閨,女性的自主性還是比較高的。

伺月叫來一頂小轎,八娘入轎,說了聲“南門水井巷”,轎伕應聲邁步。

一路來到一處小房,打開門,便見到各式各樣的木工工具,還有滿桌的雕版,活字。

八娘神色暗淡,環顧四周一圈後說道:“我生病之後,便把工人都遣散了。”

蘇油進門也不客氣,將各色工具和字印都看過了一遍,然後又胡亂拼了一個字版,拿起來對着陽光細細看了,說道:“相比雕版,這活字版差距未免有些大啊。”

八娘臉微紅,點頭道:“是啊,八娘輕忽孟浪了。”

說完指着印版說道:“小幺叔你看,版刻系寫稿上版,字體大小一致且刻工一氣呵成,因而非常勻整,字與字間可以互相照應。而印版一字一刻,這個活字與另外的活字照應的不好,難免有大小不勻之處。一行之內,不但字有大小,且筆畫粗細有時也難一致。”

蘇油說道:“等等,我一一記下來。”

待得蘇油磨好墨,找來一張空白印紙,寫下“一、字體問題。”時,八娘眼神一亮,不由嘆道:“小幺叔這字,好清貴。”

蘇油倒是挺謙虛:“書法一道,改日再向你請教,八娘你接着說。”

八娘點頭道:“還有就是墨色會輕重不均。因爲拼字排版,會出現版面凹凸不平,因此印刷出來,墨色就有輕有重,濃淡不均。”

蘇油又在紙上添上墨色一條。

八娘接着道:“排字行氣不整齊,有時傾斜不直、有些字排列歪扭,甚至個別字倒置或臥排。”

說完又指着印版邊角:“邊角是拼接的,不可能做到嚴絲合縫,因此會出現縫隙,錯開等現象。”

“另外就是行格界線會變得時有時無,活字的行格界線亦系拼排,因而也會不平,從而着墨不勻,會出現時有時無,斷斷續續的現象。”

又指出了幾條細枝末節,八娘這才說道:“經此一事,八娘才知道世間諸事,都不是想當然的。”

蘇油點頭說道:“這是知易行難的道理。現在我總結一下。”

說完在紙上拉了幾條線,集合到一個點:“這幾個問題,其原因在於字印大小工藝問題,這是匠人手藝不統一導致的。”

然後又拉了幾條線:“這幾條,是木印遇水膨脹導致變形造成的。”

接着兩人又總結出字印大小誤差問題,行格界線誤差問題,字印固定問題,高矮誤差問題,存儲排版檢索問題,審版問題……

有些問題是八娘思忖良久得出的,有些是蘇油發現的,總結下來,林林總總一大頁。

八娘接過蘇油的單子,眼淚就忍不住下來了:“想不到有這麼多的差錯,八娘當真是坐井觀天,把世事看得忒容易了。今日自食苦果。”

蘇油說道:“知道了問題所在,那我們就一步步解決,等所有問題都解決了,這門新式印刷術,可以靈活拼版,不會斷裂,隨要隨有,絕對是印刷業的一大突破。其實事情已經可以做了,這所有的問題說白了,就是一個美觀和精細問題而已。”

“首先需要解決的,是材料,木頭現在看來並不適合活字印刷,八娘,你試過其它材料沒有?”

八娘“啊”了一聲:“其它材料?”

蘇油說道:“對啊,古代祖先用的是玉印,銅印,現在我們用回去,不就行了?不過玉印銅印難刻難鑄,用陶的話,嗯,幾近可行,我懷疑畢昇所用,當爲陶字,唯其如此,纔不易變形。”

八娘想了一下,點頭:“那我們試試?”

蘇油說道:“專業的事情,需要交給專才,我們眉山城中,有燒製陶瓷的工匠嗎?”

八娘說道:“史家開着好幾家瓷器坊,我倒是認識。”

說完破涕爲笑:“子由弟弟,母親給他安排的就是史家小娘子,不過還沒過門。”

蘇油見八娘笑了,心下也輕鬆了一些,說道:“那就簡單了,我們現在就去看看。”

八娘看看門外天色,說道:“今天來不及了,陶瓷工坊在城外,城內只有門店。”

蘇油點頭:“那我們繼續討論,除了材料,所剩下的基本就是工差的問題,那就需要更加精準的量具,保證每個印模都一般周正。”

“字體問題,那就得找專工定製,最好是一人刻就,如果一人要求太高,那也最好是一家人,手藝一脈相承,字體相去不遠,這個就是程家的長項,問題不大。”

說完對八娘勸解道:“八娘,這是大事,你這樣一個人鼓搗可不行,實驗的每一步成果,你得稟明程太老爺和老爺,還有你丈夫才行。”

“你是程家的媳婦,不能讓他們覺得你起了外心,凡事商量着來比較好。”

八娘聰慧,一點就透,點頭答應了,不過轉眼卻又犯愁:“現在看來,這最難的問題,反而在你說的那個工藝誤差了。這對工匠的手藝要求太高,眉山城中,恐怕沒有這樣藝臻毫顛的工匠。”

蘇油笑道:“這個對我來說,偏偏是最簡單的事情,村外石家有一套《九章算術注》,我沒別的書看的時候,就看這個,感覺用裡邊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足夠了。”

八娘驚道:“真的?”

蘇油認真想了想,快速理了理思路,說道:“八娘你想,字模大小,主要是沒有足夠精細的量具進行測量,書印大字,字體本身不盈半寸,十分之一寸爲一分,十分之一分爲一釐,一釐十毫,一毫十絲,嗯,如果有一把尺子,能夠精準到毫釐,用它量準印模,不合尺寸的丟棄不用,或者打磨一下,這樣拼出的印版,可以嚴絲合縫了吧?”

宋代一寸換算成公制三十點七毫米,那一釐就是零點三毫米,這已經是百分尺的概念了。

八娘想了想,搖頭道:“精準到釐?那麼密的刻度,如何能夠看清?”

蘇油說道:“所以就得取巧了。走吧,回去先將這事情做下來。”

回到書坊,八娘喚來一班工匠,讓他們配合蘇油行事。

矩,尺,規這些東西,在書局作坊裡都是現成的,蘇油找來印書的大紙,準備製圖。

不過要精準,這筆就得細,最後八娘將自己描工筆的小筆找出來,纔算是勉強合用。

工匠們聽說蘇家來了個五歲的小先生,要製作出一把精準到釐的量尺,都不由得大搖其頭,這擺明了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蘇油也不計較,開始用尺規作圖,一邊作圖一邊開始講解。

首先,在圖紙上畫出一道橫線,然後通過圓規在直線兩邊各定出一點,畫出一道垂直線。

這個工匠們都知道,不過一個五歲孩子知道用這種方法得到垂直線,不由得讓工匠們刮目相看。

但是尚不出奇。

接下來,蘇油通過圓規和直尺在垂直座標上取點,畫出一個直角邊邊長爲一尺的直角三角形。

不錯不錯,很標準很漂亮,工匠們繼續點頭。

再接下來,變戲法時間開始,蘇油拋棄了尺子上原來標示的寸,嫌棄它不夠精細,卻在接下來以直角爲頂點,在三角形下方隨意畫了一條射線。

然後用圓規將射線分出相等的十段,用直尺將盡頭處的點和直角三角形相鄰邊的四十五度角頂點連接起來,然後利用這條線的平行線關係,將直角邊等分成十份。

這一手一亮,工匠們立馬意識到了價值,這手方法,可以精準地將任何長度的直線分成任意等份!這小先生肚子裡絕對有貨!

第二十六章 新酒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證據第二百三十二章 蘇伯純第四百六十七章 徹底失控第一千零一十章 蘇油的不靠譜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佛會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來信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畢觀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殺雞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善良第八十二章 常數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發第二百四十六章 懲罰和教育第九十六章 衝壓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出路第五百七十六章 要求第三百零六章 轉運判官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奸臣第八十五章 返鄉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議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頂級武力第三百零九章 計謀被識破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後生可畏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華東心臟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理由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沙子細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耶律延禧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黃金不久埋第七百五十一章 蠔油第五百六十七章 士子鬧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香太守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小家第九百八十六章 證物第五百六十一章 蘇大嘴第六百三十五章 相迎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繼任者第七百四十三章 言傳身教第九百八十五章 普遍公平第三百四十八章 軍靴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貪官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女直第一千二百章 準備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請客第八百八十九章 大法螺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彈劾第三百九十二章 談判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尚書第八百三十章 沸騰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做局第五百二十九章都是熟人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饒骨頭第五百七十七章 經略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變人事的另一種解說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師爺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再見司馬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七患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掃蕩第一千零九章 琥珀和珊瑚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鎖院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狙擊手第九百零四章 交趾急奏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舉薦第七百九十章 交通規劃第九百九十三章 論教育第五百一十八章 孫能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逝世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後手第一千二百章 準備第四百六十三章 墓誌銘第二十六章 新酒第六百三十六章 課程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快樂的趙煦第八百六十二章 扁罐的書房第四百一十七章 表面上的不利第八百四十三章 十三郎第九百四十五章 御史們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風氣和國格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戰端再啓第一千五百章 問卷調查開個感言吧,一百五十字寫不下。第八百零九章 刺客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要臉的老頭第九百九十三章 論教育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工藝和技術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夏第八百九十七章 驗屍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想他們了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官場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九章 試行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匪夷所思的劫糧道第一百七十三章 阿囤元貞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小侯爺第五十七章 瓷碼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名利兼收第十一章 物價第五百一十一章 皇宋寶鈔第二百六十四章 兩道菜做六天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奸臣第七百九十八章 議事第四百零三章 朝堂的分析